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杭州湾地区第四系覆盖区蕴藏着丰富的浅层生物气资源,气藏最大特点是埋藏浅、分布广、丰度低、规模小。文中对埋深大于60m的浅层气藏进行了浅层二维高分辨率地震AVO分析,AVO分析的实质就是分析地震反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为了提高AVO分析的勘探效果,针对工区的地理、地震地质条件,在野外采集和资料处理中采用了以下措施:①采用改变观测系统的办法以减少跳炮现象。②资料处理中采取了初至折射波静校正和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进行了细致的速度分析和真振幅恢复(TAR)处理;针对地层较平缓的特点,采用差分偏移。③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真振幅、地表一致性和去噪等处理手段。通过对工区7条新测线的角道集剖面进行细致的对比解释,并结合AVO属性剖面进行综合解释,发现了多处AVO异常,其与非地震物化探资料(如静电α法、遥感资料解释、微生物勘探资料)所反映的含气情况一致,证明文中所提方法是检测第四系浅层生物气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海上地震数据处理中采集脚印分析与衰减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海上地震资料处理中,由于检波点空间分布不均匀造成的采集脚印现象不仅影响地腹构造的高质量地震成像,而且还会严重影响AVO属性分析和地层速度模型,有效的衰减采集脚印对地质构造解释和油气藏储层预测等都十分必要。通过对海上某区的地震数据采集脚印的成因及特点的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试验研究,最终选用SkyFix XP定位系统来进行三维地震资料的潮汐校正;采用面元中心化技术来实现资料的面元规则化,减小相邻道间的差异从而压制采集脚印;此外,剩余静校正技术也是处理过程中压制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脚印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以上3种关键技术的应用,处理出来的地震资料在信噪比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采集脚印从时间切片上和剖面上均有了明显的衰减,地震资料达到了最大限度的相对保幅,地震振幅、能量等地震属性与地质认识也更加吻合,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和已投入生产油气田的开发部署调整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AVO分析方法是利用地震反射波振幅与炮检距的关系来识别岩性、检测油气的一种地震技术。它充分利用地震采集中的多种信息,进行资料处理与分析,对于岩性勘探有很好的帮助。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下二叠统山西组含气砂岩主要属湖相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是一种具低孔低渗和高阻抗特征的岩性气藏。在岩性处理解释上,很难区分含气砂岩和致密砂岩。引入AVO处理分析方法,利用不同岩性泊松比差异所形成的AVO特征响应,可以有效区分地震高阻抗层的岩性及含气性,部分避免了地震岩性解释上的陷阱。在长庆气田榆林区山西组山2段高阻抗砂岩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应用高保真的CDP集资料进行AVO处理分析,提高了天然气钻井的成功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三维AVO反演预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常规处理相比,AVO反演预处理在动校正、多次波压制、保幅处理等方面要求更高。针对海上地震资料,对AVO反演预处理中的相对振幅恢复、子波处理、精细切除处理、高精度速度分析与剩余时差校正、多次波衰减、叠前去噪等主要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DF11区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了处理,并对该区Ⅱ上含气砂体的空间展布进行了预测,其结果已被钻井所证实。  相似文献   

5.
高阻抗砂岩气藏的AVO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VO分析方法是利用地震反射波振幅与炮检距的关系(AmplitudeversusOffset简称AVO)来识别岩性检测油气的一种地震技术。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含气砂岩主要属湖相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具低孔低渗和高阻抗特征的一种岩性气藏。在岩性处理解释上,很难区分含气砂岩和致密砂岩。引入AVO处理分析方法,利用不同岩性泊松比差异所形成的AVO特征响应,可以有效区分地震高阻抗层的岩性及含气性,部分避免了地震岩性解释上的陷阱。在长庆榆林区山2高阻抗砂岩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应用高保真的CDP道集资料进行AVO处理分析,提高了天然气钻井的成功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AVO 技术在铁匠炉地区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勘探开发实践证实,铁匠炉斜坡带沙河街组岩性-地层油气藏油水关系复杂。由于叠前相对振幅 保持处理的地震资料比叠后地震资料包含更丰富的岩性和流体信息,因此利用叠前地震资料进行油气检 测的敏感性更强。该文主要基于Zoeppritz 方程的Aki & Richards 和Shuey 近似公式,利用叠前地震资料 开展了油气检测方面的研究,即在进行AVO 正演模拟确定流体响应的AVO 异常类型基础上,提取过井 点的角道集并识别AVO 异常,最后对AVO 反演的属性体进行解释,识别油气异常分布区域。该方法很 好地指导了铁匠炉地区的勘探部署工作。  相似文献   

7.
AVO处理分析是一种利用地震反射振幅信息进行油气检的测技术。首先依据钻井资料进行AVO正演模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的处理流程和保幅处理技术对野外地震数据进行AVO处理;依据AVO处理成果资料与各种地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后,提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该技术多次为焉耆盆地油藏描述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并经钻井证实,其成果资料为降低盆地探井风险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于深层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油气勘探难度大,致力于油、气勘探及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工作者,力求在深层地震勘探中有所突破。由于常规的地震资料处理手段难以满足地质解释精度要求.因此进行了倾角时差校正(DMO)技术研究。该技术是将动校正后的数据偏移到倾斜反射界面零偏穆距位置上,解决深屡构造成象问题。  相似文献   

9.
AVO处理技术及其在新疆焉耆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思耕  张宏等 《河南石油》2002,16(2):9-11,17
AVO处理分析是一种利用地震反射振幅信息进行油气检测的技术。首先依据钻井资料进行AVO正演模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的处理流程和保幅处理技术对野外地震数据进行AVO处理;依据AVO处理成果资料与各种地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后,提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该技术多次为焉耆盆地油藏描述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并经钻井证实,其成果资料为降低盆地探井风险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AVO分析方法是利用地震反射波振幅与炮检距的关系(Amplitude versus Offset简称AVO)来识别岩性检测油气的一种地震技术。与榆林气田相似,在子洲气田勘探中,运用该技术见到很好效果。子洲气田上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合气砂岩主要属三角洲平原及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沉积。由于含气砂岩和致密砂岩在波阻抗上差异较小.在常规的岩性反演剖面上,很难区分含气砂岩和致密砂岩。引入AVO处理分析方法,利用不同岩性泊松比差异所形成的AVO特征响应.可以有效区分地震高阻抗层的岩性及含气性,从而减少了地震岩性解释上的陷阱。在开发中。应用高保真的CMP道集资料进行AVO处理分析,是提高天然气开发井预测成功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近海工程高分辨率地震探测静校正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校正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地震资料叠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陆地地震勘探比较重视静校正问题,而海上地震勘探的静校正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海浪引起的电缆起伏对地震记录所产生的时移,也是不能忽视的。本文以叠加能量最大准则和相关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套对海上地震资料进行静校正的方法。理论模型试算表明,当浪高为0.3m时,就达不到近海工程高分辩率地震勘探的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三种静校正方案,可以消除海浪的影响,此法是提高海上地震勘探分辨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分量地震勘探在渤海海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气层地震成像模糊的问题,进行了我国首次海上三维多分量地震勘探。野外采集分64个线束进行滚动施工,每个线束采集2条平行于电缆方向的二维测线和19条垂直于电缆方向的三维测线,在现场处理得到的二维测线上,模糊带内转换波的成像很好。室内资料处理时先处理纵波资料,再在此基础上处理转换波资料。由于转换波与纵波勘探的原理不同,转换波资料的处理有一些特点:共转换点的概念、水平分量的极化、Inline分量和Crossline分量的旋转、动静校正、转换波的三维DMO。分析了造成转换波三维叠加后频率下降的原因,并对转换波资料的解释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正面临着从浅层目标向中深层、由构造油气藏向复杂岩性油气藏转移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勘探难度的不断增大,对地震勘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中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迫切需求,在全面分析深水油气勘探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海上地震勘探技术的新进展:在地震采集方面,研发了高精度拖缆采集装备和"犁式"宽频地震采集技术等;在地震处理解释技术方面,研发了τ-p域"犁式"宽频数据鬼波压制技术、宽频数据逆时偏移成像技术等;在开发地震方面,研发了海上时移地震关键处理解释技术等,尤其是在海上"犁式"宽频地震勘探技术和海上时移地震技术两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中国能源供应的重要接替区—南海深水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实现中国海上油气勘探增储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海上多波地震勘探中 ,P SV转换波静校正问题严重影响了转换波资料的处理质量。文中针对中国南海地震地质条件 ,在借鉴前人研究静校正问题的思路及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在CRP叠加剖面 (X分量 )上人工拾取同相轴 ,并用相应的纵波资料作为判别准则的P SV转换波静校正方法。该方法在莺歌海盆地多波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吐哈盆地小草湖地区断裂系统发育,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通过处理解释一体化运作,针对地区实际地质任务及勘探要求,在处理和解释人员的相互协作下,进行了资料精细处理,在保真、保幅的同时,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搞清了一系列大小断裂系统的分布特点,为综合研究过程中进行构造分析、储层反演、砂体预测、AVO分析、油气检测、沉积史、古构造恢复分析等等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保证。它尝试了让处理人员带着地质认识进行处理,解释和综合研究人员深入了解处理过程信息去解决地质问题。大大提高了处理水平和认识地质问题的深度,提高了勘探效率,并取得了一定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阻抗砂岩气藏的AVO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含气砂岩主要属湖相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是具有低孔隙率、低渗透率和高阻抗特征的一种岩性气藏。在岩性解释上,很难区分含气砂岩和致密砂岩。引入AVO分析方法后,不同岩性泊松比差异所形成的AVO特征响应,可以有效地区分地震高阻抗层的岩性及含气性,避免了地震岩性解释上的陷阱。在长庆榆林区山2高阻抗砂岩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应用高保真CDP集资料进行AVO分析,提高了钻井成功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用 AVO 技术成功地预测岩性和流体成分时,需要对地震数据做精确的预分析处理。大多数情况下,在做完与偏移距有关的一些处理后,剩余振幅误差依然存在。剩余振幅效应所引起的误差与希望定量化的 AVO 响应相比是很大的。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幅一距均衡法,试图校正这些误差以及非最优处理带来的误差。偏移距均衡技术的目标是确定随偏移距变化的背景地震反射与理论预测结果之间的关系。在假定与理论结果的任何偏差是由于剩余处理误差或非最优处理所造成这一前提下,用设计出的简单偏移距校正函数可校正这些差异。该函数已应用于理论值合适、地震特征一致的某探区内远景带和非远景带地震数据上。仔细谨慎地用上述方法得到了含气砂岩和净砂岩的 AVO 响应,其结果与理论预测值非常接近,AVO 梯度剖面和梯度×零偏移距剖面显得更真实和实用。实际应用时,在地震剖面上选择一组时窗,求出平均振幅,该振幅随偏移距而变化。然后,将时窗内的振幅衰减与模拟的背景反射振幅的 AVO 响应进行对比。经校正后的地震数据反映了模拟的背景响应,这种简单校正改进了第三类薄层含气砂岩的 AVO 响应。同时从墨西哥湾地区的几个应用实例可见,较强的 AVO 响应进一步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8.
AVO分析是一种利用地震反射振幅随入射角变化的关系直接进行油气检测的分析方法。主要介绍AVO分析的关键方法及作者通过近年来研究对该技术的新认识、扩充及改进。包括地表一致性振幅校正等最新保持振幅处理方法,各种AVO属性剖面的提取、角度道提取的最新方法,背景法线分量振幅法及上述方法在微机上的实现。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为在微机上实现大型地震处理解释软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任青春  郭金盾  王凌云  汪超  张琪 《吐哈油气》2009,(2):104-106,120
吐哈盆地火焰山地区,其逆掩断裂带应用原处理得到的T0剖面和速度谱资料做出的构造图误差大,与实际钻井结果相去甚远。在山前平缓区域,大部分地震资料也受到了火焰山影响,加上低降速带异常等问题,构造圈闭的位置难以确定。整个火焰山地区勘探精度较低。为了提高该区勘探精度,在该区开发应用了动态时移静校正技术、模型模拟速度分析与成图技术,使用新的处理解释一体化思路对该区域进行综合研究。消除了常规地震勘探方法中存在理论误差和方法误差,使处理和解释工作紧密结合。提高了地震资料处理精度,从而提高了该区勘探精度。  相似文献   

20.
近十几年来,中国海油围绕我国近海油气勘探开发的迫切需求,通过开展技术攻关,突破诸多技术"瓶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海上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深水地震勘探技术、开发地震技术等3套地震勘探技术体系,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等3套油气勘探基础软件平台,为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十三五"期间,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将面临诸多新挑战,将面向中深层、深水区、古潜山、隐蔽油气藏、复杂构造和非常规油气藏等六大重点勘探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在海上地震采集装备、海上测井技术、地震岩石物理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海上时移地震技术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实现中国海油"二次跨越"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