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绍兴地区不同人群膳食中铅、镉和总汞的摄入量,评估绍兴地区膳食中铅、镉和总汞的安全性。方法对绍兴地区食品中铅、镉和总汞含量进行监测,结合2008年绍兴市居民膳食消费量调查结果,对绍兴地区不同人群膳食中铅、镉和总汞的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膳食中铅的每周平均暴露量为5.26~13.1μg/kg BW,占原PTWI的21.0%~52.4%,全人群膳食中铅的平均暴露限值(MOE)为1.02;镉的每月平均暴露量为16.0~39.4μg/kg BW,占PTMI的64.0%~157.6%,2~6岁和7~17岁年龄组男性、2~6岁年龄组女性膳食中镉暴露水平均超过了PTMI限值(25μg/kg BW);总汞的每周平均暴露量为0.67~2.02μg/kg BW,占PTWI的16.8%~50.5%。膳食中铅、镉和总汞的主要来源均为米及其制品和鱼虾类食品。结论绍兴地区居民膳食中总汞暴露水平是安全的,但膳食中铅和镉暴露水平较高,尤其是18岁以下人群,需加强相关食品中铅和镉的监测及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2.
评估中国居民成人饮白酒者(以下简称饮酒者)DEHP膳食摄入水平及其健康风险。方法 利用2011—2013年间收集的24类食品中DEHP含量数据(9 284条),结合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的方法,对我国居民成人饮酒者全人群以及18~59岁(男、女)、60岁以上(男、女)4个不同年龄组人群DEHP膳食摄入水平及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各类食品DEHP平均含量为0.12 mg/kg。成人饮酒者全人群DEHP膳食平均摄入量为2.23 μg/kg BW,占TDI(50 μg/kg BW)的4.45%,最高摄入量为10.04 μg/kg BW。其中18~59岁的男性饮酒者的DEHP平均摄入量和最高摄入量均高于其他性别年龄组。对成人饮酒者全人群而言,大米是成人饮酒者贡献率最高的食品,达26.97%,远高于其他类别食品。其次是白酒,为15.89%。结论 中国居民成人饮酒者DEHP膳食摄入水平低于健康指导值,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吉林省主要食品中砷污染水平,评估吉林省居民砷暴露风险及对人体潜在的健康危害。方法 2012—2017年吉林省居民主要食品中砷的含量数据来自国家食品风险监测,共11种类别4 532份样品。食物消费量的数据来自2012年吉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采用确定性评估方法 ,结合无机砷的原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和暴露边距(MOE),评价吉林省居民膳食中砷暴露情况。结果 11类食品中砷平均含量为0.030 mg/kg,谷物类、蔬菜类和水产类是膳食中砷的主要来源,三者贡献率之和为76.59%,其中谷物类贡献率高达54.44%。10个不同性别-年龄组平均摄入量为0.73~1.31μg/kg BW,一般人群暴露量MOE均1。结论吉林省居民膳食中砷暴露风险总体上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重庆市居民膳食中铬暴露水平及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利用2018—2021年重庆市9类共2 780份食品中铬含量监测数据,结合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2018年重庆市膳食调查数据(3 d 24 h膳食回顾法),采用蒙特卡罗模拟估计重庆市居民膳食中铬暴露水平并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 重庆市各类食物中铬平均含量范围为0.013 9~0.126 3 mg/kg,总体检出率为40.6%。铬平均含量以水产品及其制品最高,其次是特殊膳食用食品、叶菜类蔬菜和大米。重庆市居民膳食中铬每日平均暴露量范围为0.683~2.117 μg/kg·BW,高食物量消费人群的膳食暴露水平(P95)范围为1.165~3.597 μg/kg·BW。各年龄组人群的铬每日平均暴露量随年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1~6岁人群的铬每日平均暴露量最高,60岁以上人群最低;男性铬平均暴露量高于女性;城市地区人群的铬平均暴露量高于农村地区。谷物及其制品对重庆市居民膳食中铬暴露的贡献率最高,达39.31%~49.13%,其次为蔬菜、肉及肉制品。各年龄、性别、地区组人群膳食中铬每日平均暴露量和P95暴露量占每日耐受摄入量(TDI)的比例均低于1。结论 重庆市居民膳食中铬暴露的健康风险较低,谷物及其制品、蔬菜、肉及肉制品是膳食中铬摄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济南市居民主要食品中总汞污染现状,评估汞暴露风险。方法对2010—2012年济南市谷类、蔬菜类、菌藻类、畜肉类、禽肉类(鸡肝)、乳类、蛋类和水产品及其制品中的总汞含量进行监测;以2002年山东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JECFA 2010年制定的汞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4μg/kg BW为参数,应用点评估法计算济南市居民膳食中汞暴露水平,并进行风险特征描述。结果共监测8类175份样品,总汞平均含量为19.01μg/kg,P50为9.00μg/kg,总检出率为97.14%(170/175),总超标率为8.57%(15/175)。8类食品均检出汞,水产品的检出率最低,为89.36%(42/47),鸡肝的总汞平均含量最高,达83.60μg/kg。济南市居民7类(除菌藻类)主要膳食中总汞每周平均暴露量为1.31μg/kg BW,占PTWI的32.75%。总汞贡献率较高的食品为谷类、蔬菜类及畜肉类,贡献率分别为28.24%、22.90%和22.14%,3类食品对居民膳食中汞的总贡献率为73.28%。结论济南市居民主要膳食中汞暴露水平在安全限值以内,通过膳食摄入汞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山东省居民咖啡因的摄入水平及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检测8类共319份饮料样品中咖啡因含量数据,结合2013年2 523名山东省居民饮料消费量调查数据,采用确定性评估的方法,对山东省不同年龄-性别组人群的咖啡因摄入水平及其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各类饮料咖啡因的平均含量为9 210.06 mg/kg,最大值为49 059.60 mg/kg。山东省全人群咖啡因的平均每日摄入量为61.62μg/kg BW,远低于咖啡因的安全摄入量(6.7 mg/kg BW)。不同年龄-性别组人群以60岁及以上年龄组男性每日摄入量最高,平均为166.55μg/kg BW,占安全摄入量的2.49%。全人群中高食物量消费人群的咖啡因每日摄入量(P97.5)为476.82μg/kg BW,远低于安全摄入量,各年龄-性别组人群高食物量消费人群的咖啡因每日摄入量范围为0.00~3 104.70μg/kg BW,最大值为13~17岁年龄组女性的摄入量。茶叶对于山东省居民饮料中咖啡因摄入的贡献率最高,达到74.19%。3~12岁儿童的咖啡因摄入主要来源为可乐。结论山东省居民饮料中咖啡因摄入的健康风险总体较低,其中茶叶和可乐分别为成年人和儿童的主要贡献食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主要食品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评估我国居民经膳食暴露于DBP的水平以及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利用2011—2013年收集的24类食品中的DBP含量数据以及2002年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量调查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方法,计算我国居民DBP膳食摄入水平,以及不同食物对DBP摄入的贡献率,并与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DI,0.01 mg/kg BW)比较,进行风险特征描述。结果各种食品中DBP的含量范围为0.00~46.50 mg/kg,平均含量为0.11 mg/kg,全人群的膳食DBP平均摄入量为1.21μg/kg BW,占TDI的12.08%。全人群高食物消费量人群(P97.5)的DBP摄入量为2.84μg/kg BW,占TDI的28.42%。大米、方便面对DBP膳食摄入的贡献率较高,分别为20.30%和15.34%。结论中国居民膳食DBP摄入的健康风险较低,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华中某省农村重金属污染区域妇女膳食中的镉暴露水平。方法在华中某省16个农村重金属污染区域采集当地产的大米及其制品、叶菜类蔬菜、块根类蔬菜、瓜果类蔬菜、鲜豆类蔬菜、茄果类蔬菜、猪肉和鱼8类食物共384份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物中的镉含量;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获得当地妇女这8类食物的消费量,比照镉的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初步评估当地妇女膳食中的镉暴露的安全性。结果 8类食物中,大米及其制品的镉的平均含量最高(86.784μg/kg),其次为茄果类蔬菜(64.060μg/kg),猪肉的镉平均含量最低(4.862μg/kg)。当地妇女镉的平均每月暴露量为22.394μg/kg BW,占PTMI的89.18%,膳食中的镉每月暴露量的P90为53.929μg/kg BW,占PTMI的224.27%。大米及其制品对膳食中的镉暴露量的贡献率最高(67.52%)。结论该省农村重金属污染区域妇女膳食中的镉暴露量处于较高水平,且有一定比例的个体镉暴露量超标,食物中大米及其制品对镉暴露的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杭州市主要发酵类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及居民食物消费量,评估杭州市居民膳食中氨基甲酸乙酯暴露水平及其潜在风险。方法利用2014年杭州市居民发酵类食物消费量数据,以及在杭州市采集的373份食品样品的检测结果,获得杭州市居民膳食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摄入量,利用点估计法对居民由膳食摄入的氨基甲酸乙酯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共检测食品样品373份,检出含氨基甲酸乙酯样品160份,总检出率为42.9%,其中黄酒检出率为100.0%(37/37),其次为南乳、药酒、土烧及白酒,检出率均超过80%,而发酵面制品、发酵乳制品、发酵豆制品(除腐乳)、发酵茶饮料、啤酒及醋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均低于检出限。按照食物消费量的均值估算,杭州市居民每日氨基甲酸乙酯平均暴露量为0.076 4μg/kg BW,总暴露限值(MOE)为3 932;根据食品化学物高端暴露模型计算,杭州市居民氨基甲酸乙酯高暴露人群每天摄入量为0.309 3μg/kg BW,MOE为970。结论杭州市居民膳食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平均暴露水平已经超过公共卫生关注度界点,尤其是氨基甲酸乙酯高暴露人群,存在较高健康风险,应对这部分人群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丰台区主要食品中镉含量水平,对该区居民通过膳食途径暴露镉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估。方法 2011—2012年在全区监测6类食品共215份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镉的含量,结合居民膳食消费数据,比照镉的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PTMI)及安全限值(MOS),初步评估丰台区居民主要食品的镉暴露风险。结果 6类食品中食用菌及其制品的镉含量最高,为2.2778mg/kg。按照食品消费量均值估算,丰台区居民每月6类主要食品的镉暴露量为0.00146mg/kg BW,未超过PTMI(0.025mg/kg BW),MOS值为17.2。镉贡献率最大的3类食品分别为蔬菜及其制品(52.4%)、谷物及其制品(25.8%)和食用菌及其制品(13.4%)。虽然食用菌和动物内脏的消费量很低,但因其镉污染严重,所以贡献率较高。因此,食用菌和动物内脏为镉暴露高风险食品。结论 丰台居民6类主要食品镉的暴露水平未超过PTMI值,MOS值>1,居民膳食镉暴露水平总体上安全,但有必要加强食用菌及动物内脏可能的污染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