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LDAR项目建立、LDAR检测、泄漏维修、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VOCs排放量核算、第三方技术服务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相关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及标准制修订提出建议,以提升国内LDAR技术实施水平,满足石化企业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控制相关标准、指南和文件。研究了泄漏检测与修复项目实施水平量化评估技术。其中,评估流程包括制定评估方案、收集评估资料,开展现场评估,编写评估报告;评估要素包括资料审核、现场审核、人员考察、现场抽检4方面内容;水平量化评估包括LDAR技术实施水平量化评估检查表、LDAR技术实施水平量化评分标准。本研究对评估企业实施LDAR过程合规性,检测数据有效性,以及实施技术水平的可比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石化行业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引发大气环境问题的重要污染物,有效控制VOCs的排放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大气环境治理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LDAR)是发现和修复工艺装置泄漏的一种源项控制技术.通过对LDAR技术的文献及石化行业的应用调研,总结了LDAR技术国内外应用进展,挥发性有机物源强的核算方法,重点介绍了LDAR技术在石化行业开展的实施流程及潜在的效益.对石化行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的排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LDAR)是控制石化企业设备与管线泄漏的最佳可行技术,检测数据准确度对于企业核算VOCs排放量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VOCs排污费征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至关重要.针对中国石化企业工艺装置特点和LDAR检测数据特征,设计了一套LDAR检测数据准确性评估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24套石化装置的LDAR检测数据准确性进行抽测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直观反映企业LDAR检测数据准确度,客观体现不同企业、不同装置在LDAR检测管理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从国内现有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相关标准和技术指南中筛选出项目建立、现场检测、泄漏修复与复测、台账管理4个层面14项评估指标,构建LDAR实施效果评估的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对专家、企业、第三方服务商3类群体代表发放30余份问卷调查,进而计算指标权重,以解决国家日益重视挥发性有机物(VOCs)管控形势下,如何科学评估LDAR实施质量的难题。结果显示,LDAR实施效果评估中一级指标排序依次为泄漏修复与复测(0.305)、项目建立(0.281)、现场检测(0.245)和台账管理(0.169),14项二级指标权重排序中泄漏修复及时性权重最高、免予检测合规性权重最低。研究在权重值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系统的LDAR实施效果评估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制药、塑料制品、合成树脂、涂料油墨制造的10家企业,得出制药行业整体实施效果偏好,合成树脂与涂料油墨行业实施水平相当,塑料制品企业在落实LDAR工作的合规性略低。  相似文献   

6.
对比分析泄漏检测技术现状、检测与维修效果,同时给出国内外设备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发展趋势,以中国石化炼化企业开展设备泄漏检测与维修为例,提出集团公司各炼化企业开展LDAR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比分析泄漏检测技术现状、检测与维修效果,同时给出国内外设备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发展趋势,以中国石化炼化企业开展设备泄漏检测与维修为例,提出集团公司各炼化企业开展LDAR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对于控制工业企业无组织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效益明显,通过分析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结合该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相关要求,提出建立和完善包括工业企业泄漏元件编码原则、泄漏检测与修复操作技术规范、泄漏检测与修复核查与评估方法、LDAR技术泄漏量核算方法以及LDAR技术信息管理系统接口规范在内的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环境管理规范体系的整体设想,以促进挥发性有机物总量减排和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运行与管理的要点,设备动静密封泄漏VOCs排放量核算方法。结合国内某石化企业实际应用案例,从设备动静密封泄漏VOCs排放核算理论和近两年来的实际应用数据两方面,全面分析和探讨了石化企业设备动静密封泄漏VOCs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提高减排效率的控制因素,为提升企业LDAR技术实施水平,控制和减少设备动静密封泄漏VOCs排放量提供了参考依据,以促进挥发性有机物总量减排和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炼化企业三套气分装置泄漏检测数据及排放量核算的案例分析,评估了应用LDAR技术对石化企业密封点泄漏排放的减排效果,通过分析案例中不同气分装置的泄漏排放特点及泄漏排放来源,识别影响LDAR减排效果的主要因素。案例研究表明,实施LDAR对石化企业密封点的泄漏排放减排效果显著,三套气分装置密封点VOCs泄漏排放减少30%~70%不等;开口阀或开口管线及阀门是一类较易发生泄漏的密封点;超量程泄漏密封点和不可达点是发生泄漏排放的主要来源;而首测识别泄漏点之后,对泄漏点特别是严重泄漏点的修复时限、修复效果和采取的修复措施是影响LDAR减排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设备管线组件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中的编码问题,采用拍照法进行组件识别,解决了非工艺检测人员难以根据管道工艺流程图(PID图)对泄漏组件进行编码的重大难题。鉴于目前国内VOCs检测团队多由非工艺人员完成,拍照法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通过将采用红外定性设备与定量监测设备的监测结果进行比对,证实当前智慧LDAR(smart LDAR)检测方法不能完整呈现企业实际VOCs的排放情况,不推荐采用此法对石化行业开展LDAR工作。  相似文献   

12.
蜡油催化裂化装置生产过程中存在泄漏点,其中泄漏出的VOCs会导致光化学烟雾、雾霾天气和PM2.5值上升。实施挥发性有机物(VOCs)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技术,通过紧固螺栓、更换部件、夹具堵漏和包裹环氧树脂等多种手段对这些漏点进行修复之后,装置VOCs泄漏率从1.57%下降至0.35%,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计划的流程,及采用信息化方式运行LDAR的策略,阐述了石化企业设计开发LDAR信息化管理的流程、内容和方法,为企业运行泄漏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维修技术,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对相关法规标准和技术文件进行概述,同时介绍了LDAR技术在中国石化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下一步开展LDAR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从2002年就开始开展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研究工作,培养了专业的人才队伍,装备了LDIS等先进的检测仪器,将LDAR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石化企业,先后完成了10余家企业50多套装置的泄漏检测工作,建立了11万多个密封点数据库,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丰富的泄漏检测工作经验。起草了中国石化企业标准《石化装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泄漏检测规范》(Q/SH 0456-2012)于2012年5月1日实施。先后取得了计量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泄漏检测和监测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在线感知技术。采用物联网PDA-RFID检测和物联网在线实时泄漏源泄漏率监测技术,减少了人工监测数据录入的工作量和出错机会,解决了部分高空LDAR检测点难于检测问题,减少了可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提高了无组织泄漏的早发现能力、减少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技术在9套乙烯裂解装置中的应用情况,对泄漏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不同密封类型、不同装置区域、不同检测数据区间的泄漏率、泄漏量,探讨了乙烯裂解装置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泄漏规律,同时对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泄漏点修复率和VOCs减排量对维修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炼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来源及危害,介绍了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在炼油企业的应用情况。通过对泄漏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对泄漏检测与修复效果进行评估,探讨了炼油企业不同密封类型的泄漏及修复规律,为炼油企业开展LDAR工作,减少VOCs排放,改善厂区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是石化和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管控的重要抓手.项目建档作为LDAR实施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其科学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决定着LDAR的整体实施质量.通过对LDAR建档方法及应用情况的调研,归纳总结了不同建档方法的优缺点,并采用问卷方式对国内建档方法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展望了建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当前国内外在用的建档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挂牌法、PID图标识法、拍照标识法、GPS定位法、条形码/二维码挂牌法、无线射频挂牌法等.②美国、欧盟目前仍以传统挂牌法为主,加拿大除传统挂牌法外,拍照标识法的应用也较为广泛.③我国应用最多的为拍照标识法,其次为传统挂牌法,调查对象中采用过这两种方法的LDAR服务商占比分别为90.0%和50.0%,此外PID图标识法、条形码/二维码、其他方法的应用占比分别为30.0%、17.5%和5.0%,整体上我国建档方法比美欧国家更加多样化.④我国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为LDAR建档技术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契机,未来建档技术将向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的方向发展.研究显示,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LDAR建档技术标准体系,建议今后应尽快加强相关标准建设,保障LDAR的实施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石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泄漏排放源以及在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的工作中,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泄漏排放量进行估算的多种方法,结合石化生产装置泄漏排放量估算实例给出了较为常用的两种美国环保署关于石化企业VOCs泄漏排放量的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