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他汀类药物的下一个适应证-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表在《柳叶刀》(2004年6月19日)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具有降低心血管风险和减弱RA活动度的双重作用。这是他汀类药物的第一个治疗关节炎的对照试验。RA是许多可增加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炎症性疾病中的一种,其炎症活动性则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心血管疾病又是减少RA患者预期寿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田玉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121-12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早期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50例类风湿关节炎初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实验室炎性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CRP、IL-6及TNF-α值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抗炎作用及血管内皮保护作用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从而减少RA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4.
他汀类药物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病学和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胆固醇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他汀类药物对于AD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今后这类药物可能被用来治疗AD。本综述了目前他汀类药物对AD的研究报道,并对他汀类药物、胆固醇、AD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为AD的治疗和他汀类药物的新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他汀类药物刺激骨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红  吴红菱 《医药导报》2002,21(10):665-666
他汀类药物具有高效降脂作用,还可促进骨骼形成,在治疗骨质疏松症、骨折、转移性骨病等中有确切疗效,他汀类药物作为骨合成代谢药值得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他汀类药物对炎性关节炎的潜在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烽  王炎焱  赵征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1):1269-1272
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A-CoA)还原酶抑制剂,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上述作用源自该类药物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以及下调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除上述作用外,他汀类药物还有更广泛的作用,包括对炎症途径的影响、免疫调节活性、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活动、降低血管危险性和对炎性关节炎的潜在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节血脂的功能,主要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对骨重建过程有明显的影响,其作用主要通过诱导骨形成蛋白-2表达促进骨形成,抑制甲羟戊酸途径降低骨吸收来实现。他汀类药物对骨量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为骨质疏松等骨代谢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8.
他汀类药物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富春  陈虹 《中国药房》2006,17(7):541-54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患脑内出现区域性神经元丧失、老年斑(Senile plaque,SP)形成和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等病理改变。由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人们对其病因尚缺乏明确认识。近年来,随着对AD研究的深入,脂质代谢紊乱与AD发病间的关系亦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研究发现,血清胆固醇升高、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等位基因变化及胆固醇对淀粉样β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代谢的调节作用异常等均对AD发病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南药学》2015,(12):1270-1274
目的探讨单独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及保护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肾动脉损害的机制。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类风湿关节炎组(RA组)、类风湿关节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T组),每组10只,实验共观察8周。实验测量这3组大鼠的肾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血脂各指标、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β(L-1β)。结果实验结束时,类风湿关节炎组的TC、TG、LDL-C、PAPP-A、TNF-α及IL-1β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类风湿关节炎组的大鼠肾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率和HDL-C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类风湿关节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AI值、TC、TG、LDL-C、PAPP-A、TNF-α及IL-1β较类风湿关节炎组明显降低(P<0.01),类风湿关节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大鼠肾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率和HDL-C较类风湿关节炎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可使大鼠出现关节炎症、血清炎症因子增高、血清PAPP-A增高、脂质代谢紊乱及早期肾动脉损害;单独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能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造成的关节炎症、血清炎症因子、血清PAPP-A、脂质代谢紊乱及早期肾动脉损害。他汀类降脂药除了有降脂的作用外,还可能通过其抗炎作用改善类风湿关节炎造成的早期肾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延缓类风湿关节炎造成的肾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从而减少肾血管性高血压及缺血性肾病的发生。阿托伐他汀可能是通过改善炎症反应、降低血清PAPP-A及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来保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肾动脉损害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与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联系。方法选取临床已确诊的8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组),与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血清中EB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样本血清中游离的EB病毒DNA、巨细胞病毒DNA含量。结果 8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VCA-IgA、CMV-IgM的阳性率分别为91.5%、45.1%,与之相应的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4.9%、3.8%;然而在RA组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的EB病毒DNA、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分别为8.5%、6.1%,与之相应的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4.9%、3.8%。结论 EB病毒、巨细胞病毒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但其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无直接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预防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病人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22)、辛伐他汀组(n=24)以及对照组(n=48)。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病人于使用造影剂碘海醇前24~48 h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或辛伐他汀20 mg/d。对照组不给予他汀类药物。观察病人术前、术后24和72 h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水平,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术前和术后12 h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含量。结果: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术后24 h和72 h的肌酐水平均低于术前,对照组术后24 h肌酐较术前有所升高,术后72 h肌酐恢复至术前水平,但上述各种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在术前和术后24 h、72 h的尿素水平和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病人术后NGAL水平较术前均有升高,提示NGAL作为保护肾组织的小分子蛋白,其分泌水平与肾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对照组术后NGAL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6.98±2.24)vs(5.77±2.25)ng/ml,P<0.05],而辛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术后NGAL增高不明显。结论:预防性使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术后血中的NGAL水平,可能反映术后肾脏的损伤程度较对照组轻,对预防CIN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金禄  王蕾  何晓峰  李采青  卢成  韩旭颖 《河北医药》2011,33(24):3754-3755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侵犯全身关节滑膜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滑膜细胞过度增殖、滑膜细胞激活以及大量血管翳形成,造成骨、软骨侵蚀性破坏。其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感染、内分泌紊乱等有关。近年来,RA的病毒病因学受到高度重视。其中EB病毒、巨细胞病毒在RA发病中的作用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EB病毒、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在2000~2001年度流感疫苗接种期间陆续收到了因接种流感疫苗出现的不良反应报告。该不良反应为眼一呼吸道综合征(ORS),即流感疫苗接种后2~24小时出现双侧结膜炎或呼吸道症状或面部浮肿,并于发病后48小时内消退。为进一步明确OR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藏药浴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设计,于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甘肃省和青海省的4家医院纳入RA住院患者88例,采用藏药浴(五味甘露药浴颗粒)治疗,平均住院天数为(10.3±4.0)d。采用症状、量表评分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结局指标变化。结果 关节压痛数量、关节肿胀数量、晨僵时间、RA临床结局量表评分、类风湿因子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沉、C反应蛋白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无不良事件报告;医疗费用为3200~6000元。结论 藏药浴治疗有助于缓解RA患者症状、改善功能,并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一项名为JUPITER的研究由阿斯利康公司赞助,该研究对18ooo名CRP评分较低的患者给予Crestor(rosuvastatin calcium)或安慰剂进行对照观察治疗,CRP名为c反应蛋白,是近年来开始应用的一项评价动脉中炎症发生情况的指标。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Crestor用药组群发生心梗、中风、手术切开阻塞动脉的风险性只有50%,这也是他汀类药物问世20年来获得最佳结果的研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蕾  刘金禄  何晓峰  赵海春  卢成  李采青 《河北医药》2011,33(13):2050-205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病因不详。目前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在环境因素中,病毒可能是RA发病的一种触发因素[1],其中巨细胞病毒在RA发病中的作用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认为巨细胞病毒与RA的发病有关。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首次报道RA血清中抗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经3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CRP)、尿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肌酐(Scr)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cr、CRP及UAER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有效调节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RP、UAER及Scr水平,可对肾脏发挥有效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关节液的mRNA表达水平及其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9例RA、6例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液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FMC和PBMC)中MIP-1αmRNA表达水平。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MIP-1α的浓度。并与15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 MIP-1αmRNA在RA组外周血和关节液中均有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组MIP-1α的血清及关节液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关节液中MIP-1α的浓度高于血清(P〈0.01)。结论 MIP-1α介导的炎性反应是RA发病机制中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类风湿关节炎(RA)伴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风湿科就诊的RA伴血脂异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40例。A组联合应用甲氨蝶呤、白芍总苷、硫酸羟氯喹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8周记录患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DAS28的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8周后,2组患者TC、TG、LDL-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2组患者DAS28、ESR、CRP、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1)。B组治疗后DAS28、ESR、CRP改善显著优于A组(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RA患者存在血脂水平异常,瑞舒伐他汀对RA有直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