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芒硝袋外敷脐周联合足三里按摩对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各30例。观察组予芒硝袋外敷脐周联合足三里按摩。对照组1予单纯足三里按摩。对照组2予单纯芒硝袋外敷脐周。观察比较3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 3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01);观察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1);观察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01);结论 芒硝袋外敷脐周联合足三里按摩能有效促进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比单一应用芒硝外敷或单一应用足三里按摩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部按摩联合功能锻炼操对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科收治的85例行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及对照组(n=42),对照组术后行腹腔镜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腹部按摩联合功能锻炼操,比较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胃管留置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6.502,P<0.001)。观察组躯体症状、心理状态、社会/家庭、身体机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腹部按摩联合功能锻炼操能有效促进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患者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运动干预,干预组术后采用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身体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χ2=11.823,P=0.001;χ2=4.687,P=0.001;χ2=7.611,P=0.001),术后7d干预组的多维度疲劳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2.000,P=0.049),杜克活动指数高于对照组(t=2.256,P=0.027),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558)。结论 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能够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改善身体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足部塌渍对经腹腔镜卵巢囊肿剥离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入住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6h实施足部踏渍,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术后3天腹胀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2h、24h、48h腹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部塌渍可以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排便时间,对减轻术后腹胀起到积极作用,促使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施护预防痔疮患者术后便秘的效果。 方法 选取收治的痔疮术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施护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自然排便率、便秘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3 d内首次自然排便率高于对照组(χ2=32.359,P<0.001),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426,P=0.002),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3.019,P=0.003)。 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可帮助患者排便,是一种痔疮术后预防便秘的有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1年1-12月在手术室行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观察组)与开腹手术患者50例(对照组)。观察2组术后腹胀出现的时间,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进食时间及腹部体征改善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出现早,术后排气、排便的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更晚,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腹胀程度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更重(χ2=7.032,P<0.05)。结论腹腔镜虽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但部分患者易出现腹胀等胃肠功能紊乱并发症。术后护士应注意观察、及时评估患者情况,一旦出现不适应尽早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使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逐日目标清单在大肠癌患者围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快速康复外科逐日目标清单实施前)40例大肠癌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实施后(快速康复外科逐日目标清单实施后)收治的40例大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逐日目标清单管理,干预后比较2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6.586,P<0.001;t=-5.011,P<0.001),疼痛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t=-3.541,P=0.001;χ2=4.501,P=0.034)。结论 采用快速康复外科逐日目标清单管理法对大肠癌患者围术期开展干预,可推进其快速康复进程,实现更优的快速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的37.5%(χ2=6.667,P=0.010),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0.931,P<0.001; t=17.649,P<0.001; t=9.922,P<0.001);发生急性胃瘫、其他胃肠道症状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27;P<0.001)。 结论 对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腹胀发生率,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远端取穴埋针在预防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腹胀的应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100例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病人分为2组,单号50例为对照组,执行腹腔镜手术后常规护理;双号50例为观察组,执行腹腔镜术后常规护理加揿针穴位埋针。结果 对照组术后发生腹胀29例,发生率57.14%,观察组术后发生腹胀11例,发生率22.22%。观察组较对照组腹胀发生率显著降低,腹胀程度较轻。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伴随症状等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术后远端取穴埋针能有效降低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腹胀发生,促进肠鸣音恢复,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复杂肛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复杂肛瘘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7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比较2组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尿潴留、排便不畅、肛门坠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时间=1 342.02,P<0.001;F组间=55.25,P<0.001;F交互=9.36,P<0.001),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8.09,P=0.02),尿潴留、排便不畅、肛门坠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3.449,P=0.001)。 结论 复杂肛瘘住院患者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改善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和创口愈合时间,减少尿潴留、排便不畅、肛门坠胀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配合穴位按摩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效果。方法将18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腹式呼吸配合穴位(包括足三里、上巨墟、下巨墟、内关穴)按摩,减轻患者术后腹胀。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d内腹胀程度及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 d内腹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腹式呼吸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中医针刺治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2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观察两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VAS评分、I-FEED评分及平均住院日的差异,并对两组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少于对照组(P<0.01,P<0.05),术后VAS评分、I-FEE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中医针刺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临床疗效肯定,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早期胃肠功能的恢复,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沈国美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28-1930
目的 通过临床调查肌注新斯的明和以中医康抚护理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首次排气时间及腹胀缓解的时间长短、疼痛程度等,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和效果.方法 收集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配到中医康抚组和新斯的明组,比较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消失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腹胀伴随腹痛的疼痛程度,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中医康抚护理组和肌注新斯的明组的患者平均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6.8士4.6)h和(11.6±3.9)h,平均腹胀消失时间分别为(12.6±2.6)h和(24.6±3.8)h;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平均到2分时,用时分别为(18.6±3.2)h和(24.6±2.0)h,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中医康抚护理疗法操作简单,治疗作用快、疗程短、疗效显著且经济安全,病人感觉舒适,较肌注新斯的明法能在更短时间内促进肠蠕动,缓解患者腹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位和活动指导对腹腔镜胆囊结石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结石手术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及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体位及活动指导,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正常排便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环境维度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χ^2=20.641,P<0.001)。结论体位和活动指导能有效促进腹腔镜胆囊结石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最佳干预时机。方法:选择12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干预1组和干预2组,3组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1组和2组分别在术后0.5 h、术后6 h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并采用胃电图仪对术前1 d、术后24 h进行波形监测,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胀程度和胃电图变化。结果: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组间比较,干预1组早于干预2组,干预2组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电图主频率波和胃电图慢波改善情况,干预1组优于干预2组,干预2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0.5 h内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能更早的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胃动力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