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7,(7):855-856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拉西坦注射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患者连续用药14d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颈动脉斑块面积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与颈动脉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更好,可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两组均用阿替普酶静脉榕栓加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可溶性黏附分子-1(sICAM-1)、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治疗并予阿替普酶溶栓,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2次。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和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效果,有效降低hs-CRP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窍化栓汤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4例。2组均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溶栓治疗24 h后,给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减轻脑水肿等对症治疗,联合组加予通窍化栓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治疗前后评定脑神经功能状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和D-二聚体(D-D)水平,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4 d,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RP、PCT、IL-8、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4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葛根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葛根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脑梗死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和CRP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明显较对照组治疗后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均未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葛根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羡强 《新中医》2018,50(6):80-82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化痰祛瘀汤。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分析治疗效果,记录凝血-纤溶系统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对照组总有效率7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D-二聚体(D-D)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均降低(P0.05),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3项凝血-纤溶系统相关指标升高或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可有效改善症状体征,促进纤溶和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
8.
王淑环 《双足与保健》2017,(24):120-1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行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阿替普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12.37±5.12)分,对照组为(17.45±4.7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为79.41%(27/3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1%)高于对照组(8.82%),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积极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脑神经功能,提升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高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阿替普酶0.9 mg/kg,总剂量的10%静脉推注,剩余剂量在随后60 min内持续静脉滴注,24 h后经头颅CT证实患者有无出血。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300 mg/次,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7 d。在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7、30、90 d进行欧洲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E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3、7、30、90 d的ESS平均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后两组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3、7、30、90 d后治疗组Barthel指数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脂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凝血功能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4 d以及21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过阿替普酶静脉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小续命汤治疗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根据病情选用抗凝、抗血小板、调节血脂、调控血压及调节血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加基阿替普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续命汤治疗。治疗14天评价疗效,用CT灌注成像检测梗死中心及其周围区域组织灌注情况,用经颅多普勒诊断仪测定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通过NIHSS评分评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梗死中心及其周围区域组织灌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且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p、Vm均升高,血清NSE水平、NIHSS评分均较治疗后降低(P0.05);且治疗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小续命汤治疗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改善梗死中心及其周围区域组织灌注,尤其对梗死周围组织灌注的改善更为明显,同时能够明显改善脑动脉供血和血流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牛黄熄风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牛黄熄风胶囊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BI评分则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肌力0~1级患者所占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4~5级患者则较观察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肌力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牛黄熄风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组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病死率和脑卒中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和治疗前,病死率和脑卒中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率8.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和再发脑卒中率。  相似文献   

14.
陈钢  严茜  向延超  傅晓明  李松柏 《光明中医》2022,(22):4140-4143
目的 观察自拟益气活血祛瘀方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NOS、ET、Lac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湖南省澧县中医医院符合标准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后予双抗、调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同等治疗的同时口服益气活血祛瘀方,2组均治疗15 d,在治疗前后检测相关指标,以疗效显效率、再灌注后心肌酶、左心功能变化及血清NOS、ET、Lac水平的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 从显效率、心功能、血清NOS、ET、Lac水平、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等方面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联合自拟益气活血祛瘀方能有效地保护冠状动脉再通后的心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阿替普酶及依达拉奉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博罗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1例,予以阿替普酶、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研究组51例,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NIHSS评分减少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加用高压氧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94.12%,显著优于对照组7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阿替普酶及依达拉奉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升临床表现,改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银星养脑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星养脑片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治疗后1周及2周血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水平,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2周、治疗后1周与入院时比较,血清MDA水平下降、SOD水平则上升(均P <0.01),且研究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血清MDA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而SOD水平则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1)。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呈下降趋势、ADL评分呈上升趋势,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研究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NIHS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对照组溶栓后脑出血2例(5.00%),研究组1例(2.50%),脑出血仅微量,未特殊干预,组...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从 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 期间宁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 40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 20 例,对照组 20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0.00 %,高于对 照组的 5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 Barthel 指数(BI)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Fugl–Meyer 运动量表(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 Batherel 指数、SF–36 评分、Fugl–Meyer 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超敏 C 反应蛋白指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超敏 C 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阿替普酶能有够治疗急性脑梗死,且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效果。方法: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祛瘀汤,观察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NIHS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QLI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急性脑梗死被称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占全部卒中的60%~80%。该病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对患者的健康有很大威胁。早期恢复脑部缺血阻滞和血管供血状况、挽救半暗带、缩小梗死面积是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的关键。循证医学表明,早期溶栓能有效避免或减少脑组织坏死、改善预后~([1])。山西省汾阳医院以卒中单元为基础建立绿色通道模式,将急救、治疗、康复等多学科有机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博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主要观察对象,随机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出血率、消化道出血率、90 d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上,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和致残率与常规剂量用药相似,但在用药安全性上,采用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尤其是对于轻度和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