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燃用褐煤的某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依托,对循环流化床石灰石脱硫效率进行工业试验,深度研究了循环流化床的脱硫机理,分析了燃烧工况、石灰石量以及石灰石粒径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情况,试验研究表明这些因素的变化对循环流化床脱硫效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燃用褐煤的某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对循环流化床石灰石脱硫速率进行工业试验并研究了循环流化床的脱硫机理,分析了燃烧工况、石灰石量以及石灰石粒径对脱硫速率的影响情况,阐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情况并且研究出了相互促进与制约关系,及列出最佳脱硫条件.  相似文献   

3.
石灰石在850~900℃的温度范围内可充分发生煅烧和脱硫反应,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燃烧温度与石灰石脱硫温度契合,可在炉内形成脱硫反应,达到廉价脱硫的目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反应与床温控制、石灰石粒径、石灰石给入均匀性、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效率的影响因素,论述了提高炉内脱硫效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50 kW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大同煤在O2/CO2气氛下未添加石灰石和添加石灰石的富氧燃烧试验,试验各工况进口的氧气浓度为25%~50%,燃烧温度为850~950℃。试验研究的目标是获得燃烧温度和进口氧气浓度等参数对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过程中SO2的排放特性和石灰石的脱硫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未添加石灰石时,SO2的排放量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进口氧气浓度和过氧系数的升高而降低。在相同[Ca]/[S]情况下,石灰石的最高脱硫效率所对应的燃烧温度在900℃。随着进口氧气浓度的增加,石灰石的脱硫效率显著提高,在[Ca]/[S]为3的条件下,进口氧气浓度从25%增加到50%,石灰石的脱硫效率从39.0%增加到83.5%。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原理,分析了Ca/S、床温、给煤粒径、石灰石性能、石灰石粒径、分级燃烧方式、煤舍硫量等因素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效率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已运行机组的实际情况,认为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效率达到90%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刘仕君  廖立 《华东电力》2011,(5):841-843
通过理论、试验及工程实践对比,对煤粉锅炉燃烧过程中脱硫效率进行了比较,认为大型煤粉锅炉受炉膛内的温度分布、停留时间以及混合条件等限制,采用石灰石作为脱硫剂时,其脱硫效率难以令人满意,暂不宜单独作为脱硫技术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流化床燃烧及其脱硫机理的基础上,研究论述了循环流化床的脱硫性能,以及SO2排放浓度、Ca/S比、床温、石灰石粒径等对脱硫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循环流化床燃烧及脱硫设计中的一些主要参数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8.
模拟燃烧石油焦的CFB锅炉的燃烧工况,并利用智能测硫仪进行测定,研究了不同石灰石的物理化学特性对燃烧石油焦的CFB锅炉脱硫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钙硫比越大脱硫效果越好;燃烧温度(850~900℃)对脱硫效率基本没有影响;石灰石粒度与脱硫效果成反比;不同产地的石灰石脱硫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9.
该文详细介绍了福建省无烟煤的特点,并在3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中进行燃烧福建无烟煤的工业性试验过程,得出了不同钙硫比(Ca/S)、石灰石颗粒径变化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以及添加石灰石脱硫对炉床温度、沿炉膛温度分布、氮氧化物排放、CO排放、飞灰和炉渣含碳量及炉膛内热容量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电石渣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大部分都选用石灰石粉作为脱硫剂,这对于远离石灰石产区的电厂就难以实现,因此对这些电厂来说,寻求一种新的脱硫剂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电石渣的脱硫机理、脱硫特性以及半工业化试验发现,电石渣的脱硫性能明显优于石灰石,掺烧电石渣后锅炉的脱硫性能与纯电石渣较为接近,掺烧60%电石渣锅炉的脱硫性能略优于掺烧40%电石渣的锅炉。试验结果推广至实炉时,需要充分考虑分离器分离效率和石灰石、电石渣粒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