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方贵明  黄明  方镇 《淮海医药》2013,31(1):45-46
目的观察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高龄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所有42例患者均或随访,随访时间16个月~10年,平均48个月。X线片示假体位置佳,无松动迹象。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29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8.1%。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好、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较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王厚前  陈阳斌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64-2965
目的:观察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优28例,良15例,可4例,差1例.结论: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10年3月,对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后路微创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生物型假体56例,骨水泥型24例。结果:手术切口长6.5~9.0cm,术中出血量为130~250ml,手术时间为50~90min,术后7d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为18d,按Harris髋部功能进行评分,优63例,良8例,可5例,优良率为93.4%。结论:后路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败的关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8例8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随访X光片均表现骨长人,无假体松动、下沉、骨折、股骨头中心性脱位等并发症。功能评定按Harris评分标准,优51例,良17例,优良率为87.2%。结论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操作简便,风险小,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王彦全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140-140,144
目的:总结微创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0例年龄65~91岁骨折患者,行微创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随访后Harris评分全部为优。结论: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复杂手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微创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何顺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261-262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8年1月至2010年10月富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65min,平均出血量200mL,平均术后引流量45mL,平均住院时间18.5d;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尿路感染4例、褥疮等,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均痊愈,68例患者均顺利出院;共55例患者获平均15个月的随访,其中疗效为优26例,良19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81.8%。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高龄股骨颈骨折的较理想治疗方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1例超过75岁的高龄老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21例经平均24个月随访,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4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0.4%。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并探讨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骨科自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82例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患者平均年龄(72.9±1.5)岁。治疗一段时间后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疗效判定标准判定对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2—5年后,20例患者因心脑血管等疾病病发死亡。术后随62例患者,平均随访2.2年,患者并无发生伤口感染以及下肢静脉血栓。髋关节治疗优良率为85.5%。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髋臼磨损等,经简单治疗均得以治愈。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较为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6月高龄(平均83.8岁)股骨颈骨折患者36例,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行x线检查并且进行Ha”i。评分。结果36例患者Harris评分发现:优20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1.7%。结论髋关节后外侧小切n双极人T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术式,卧床时间短,可早期下床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有效地提高了老年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06年2月至2011年3月对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均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并对该86例患者进行随访,时间5~48月平均29.6月.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了临床疗效比较和评价.结果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手术风险小,术后患者可早期活动,中短期效果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双极半髋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4月至2009年10月,施行双极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30例,平均年龄75.4岁。结果随访时间8~30个月,采用Harris’评定标准评估临床疗效,本组中优22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93.3%。结论人工双极半髋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2.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1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Harris评分法功能评定,优10例,良5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达93.75%。结论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的疗效及治疗风险.方法 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共对68例超过80岁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57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1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68例手术均顺利,术中出血80~600 ml,平均230 ml,术中无死亡病例.住院期间死亡1例,出院后1天死亡1例,死亡原因考虑急性肺栓塞.早期发生肌间隙出血致患肢肿胀12例,肺部感染8例,急性左心衰5例,输血反应4例,过敏反应3例,切口液化、渗液不愈合1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或好转.66例术后随访4个月~6年.按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疗效:优46例,良12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5.3%.发生脱位2例,髋臼磨损6例,对侧髋部骨折6例,同侧股骨骨折1例.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疗效确切,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但是相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创伤较大,需合理选择术式,谨慎处理,做好围术期各项工作,方能保证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4月至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32例。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5年,优良率为8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可作为临床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2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用Jones等的改良前外侧切口,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平均随访29个月,其中1例于术后6个月死于心脏病,1例诉每天开始行走时患侧髋部稍感疼痛,活动开后症状消失;其余病例效果均满意,无明显不适。结论:只要掌握好适应证,用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李越  杨光毅  王宏  刘志明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87-2289
目的 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33例.年龄75-93岁,平均81.5岁,均为新鲜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和内科疾病.平均随访31.5个月,观察住院时间、行走负重时间、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等.结果 平均住院23 d,术后3d均能扶助行器行走,术后15-29 d(平均21d)能完全负重行走,术后3-6个月肢体功能恢复到伤前水平,无一例死于术后并发症.随访期内假体无脱位,髋臼无明显磨损.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良16例,可6例.优良率为81.8%.结论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早期下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及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情况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8例,电脑随机分成观察组64例,对照组64例,给予对照组动力髋螺钉治疗,给予观察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3.13%;对照组出现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褥疮2例,静脉血栓3例,并发症发生率15.63%。观察组疗效优23例,疗效良32例,疗效中7例,疗效差2例,疗效优良率85.94%;对照组疗效优14例,疗效良28例,疗效中14例,疗效差8例,疗效优良率65.6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上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别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疗效、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方面的差别,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我院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共138例,以入院顺序进行排序,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指标为疗效、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且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均有较大的提高,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半髋关节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治疗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35例,随机分为A组、B组。A组20例采用DHS髋动力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B组15例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随访12至48个月,平均24个月。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统计分析比较A、B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并发症:泌尿系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内固定松动1例,髋内翻3例。B组并发症:泌尿系感染1例,术后疼痛1例。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A组(P=0.049);A、B两组手术前功能进行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t=0.527,P=0.602),术后功能进行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t=0.602,P=0.551)。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患者可以早期下地,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在治疗老年人股骨颈股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13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组62例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而全髋关节置换组73例患者则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等。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但在失血量和手术时间上远远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而在早期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两组患者之间的差距不具有显著性。结论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在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上各有优缺点,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