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土钉与土体的相互作用的实际,建立了路基土钉支护加固的数值分析计算模型,通过分析计算评价不同长度的土钉支护加固效果,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对路基土钉支护的设计、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土钉墙边坡加固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妞花  王海祥 《山西建筑》2004,30(5):35-36,59
介绍了土钉墙边坡加固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状况、加固机理、设计思路、施工质量和管理重点,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土钉墙进行边坡加固的优点,指出采用土钉墙进行边坡加固,其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解决加固与基坑支护问题,采用土钉墙与预应力锚索技术对基坑进行加固与支护施工。通过对土钉墙与预应力锚索的施工设计、监测,详细分析了基坑支护与加固工程中预应力锚索与土钉墙的可靠性与信息化。实际工程实践证明,基坑支护与加固工程中应用预应力锚索与土钉墙施工技术,值得广泛应用且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土钉加固黏性土坡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滑坡是由地震引发的,为了防止或减轻地震造成的边坡灾害,目前在边坡的加固治理方面已经发展并形成一些较好的方法,而土钉是边坡抗震加固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采用动力离心模型试验方法,再现地震条件下土钉加固黏性土坡和素土坡的响应;测量了试验过程中边坡的位移场和加速度响应的变化过程。基于试验结果,通过对比素土坡和土钉加固土坡的动力响应,探讨土钉加固土坡的变形规律和加固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地震过程中土坡产生不可恢复的累积变形,其大小与输入的地震加速度峰值有关。通过比较土钉加固土坡和素土坡的位移分布,研究土钉加固土坡的机制。引入土单元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钉加固措施能显著地改变边坡的位移场分布,限制土坡的剪切变形,避免滑裂面的产生,从而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土钉墙是土钉加固技术的总称,是由原位土体、设置在土体中的土钉和喷射混凝土面层组成。原位土体通过土钉的加强,并在坡面上喷射混凝土,形成一个土体加固区带,其作用类似于重力式挡土墙。土钉墙主要用于基坑开挖支护和天然边坡加固处理,是一项实用、经济的原位岩土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33)
土钉墙是通过钻孔、插筋、注浆来设置的,一般称砂浆锚杆,也可以直接打入角钢、粗钢筋形成土钉。土钉墙的做法与矿山加固坑道用的喷锚网加固岩体的做法类似,故也称为喷锚网加固边坡或喷锚网挡墙,建筑基坑与护坡技术规程JGJ120-99正式定名为土钉墙。  相似文献   

7.
土钉支护基坑阳角的冗余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坑阳角是变形控制的不利位置,在设计中应予以重点加固。在基坑工程领域引入冗余度设计理论的概念,对土钉支护基坑的阳角进行腰梁加固,并对其冗余度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了原体系与冗余体系的坑壁水平位移、土钉轴力等内容;研究了局部土钉失效时,土钉-腰梁支护体系的工作状况。结果证明对土钉支护基坑的阳角进行腰梁加固能够有效控制危险位置位移,转移冗余荷载,增加荷载传递路径,即能够提高支护体系冗余度。  相似文献   

8.
树根桩、化学灌浆以及土钉墙是三种边坡加固技术,树根桩对边坡土体产生抗滑和锚固作用,化学灌浆能有效地提高边坡土体的抗剪强度,而土钉墙实质是利用土钉与土体牢固结合而共同工作,从而弥补了土体自身强度的不足,增强了边坡自身的稳定性。根据树根桩、化学灌浆以及土钉墙三种边坡加固的工作机理,在树根桩成孔的同时也作为化学灌浆孔,采用灌浆工艺成桩,增加桩的摩阻力,改善土的结构,提高土的承载力,再采用土钉墙加固保证边坡的整体性。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可以看出采用这种方法加固边坡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罗佩云 《土工基础》2007,21(2):41-43
通过对土钉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以定量模拟出土钉在土中发挥转动刚度来加固周围土的作用,分析得出不同位置处土体的加固程度,表明土钉对土体的侧向约束作用显著,证明了用土钉支护来减少土体横向位移,防止开挖面的位移和边坡向开挖面坍塌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土钉墙在边坡支护中的稳定性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自标 《四川建筑》2009,39(3):73-75
土钉墙是用密集的土钉群和喷射混凝土面层共同作用以加固原位土体,是一种基于主动制约机理发展起来的对原位土体进行加固的技术,其稳定性分析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为此,对土钉墙在边坡支护中的稳定性分析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深基坑复合土钉支护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复合土钉支护是在土钉支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深基坑支护或提高边坡稳定性的一种新技术,为深入了解其工作性能和作用原理,促进该项技术快速发展,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深基坑模型按照“相似模型的几何长度与变形时间成反比”的相似法则设计,相似比为1:10。在试验中,模拟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实际步骤,分步开挖与支护。进行了3组模型试验,即复合土钉支护、普通土钉支护和无支护边坡,以便于分析比较。借助位移传感器测量深基坑地表沉降、基底隆起和坡面水平位移,通过布设在模型箱透明玻璃侧面内的观测点,测量边坡内土体的位移。试验结果表明:(1)由于土钉与水泥土搅拌桩的共同作用,复合土钉支护的基坑变形与普通土钉支护和无支护的基坑相比,具有不同的分布形态,并且复合土钉支护的基坑变形值最小,无支护基坑变形值最大;(2)由于土钉与水泥土搅拌桩的协同工作,使得更多的土体参与支护作用,从而分散了土体内部的应力,有效地控制了基坑变形,提高了基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深基坑复合土钉支护受力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对复合土钉支护受力机理不十分清楚,使得设计的边坡存在一定缺陷.为了从本质上更深刻地理解复合土钉支护结构,本文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对土钉与水泥土止水帷幕复合支护型式的受力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到该支护型式与普通土钉支护型式的本质区别:土钉与水泥土止水帷幕之间有一个力的传递过程,该传递过程是土钉与水泥土止水帷幕协同工作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超深基坑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原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深圳假日广场超深基坑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支护结构进行全方位的原位测试试验,收集了关于土钉拉力、锚索应力、孔隙水压力、面层土压力的大量数据,旨在研究钉—锚—土三者的工作性状、相互作用机理,以及随基坑开挖、锚索张拉、降雨、卸载等外界环境变化对支护结构的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具有开挖效应、时间效应、空间效应、降雨滞后效应;指出土钉拉力并非随基坑开挖深度递增,潜在滑移面并非通过基坑坡脚;揭示了预应力锚索的主要作用不在于分担或改善支护结构受力状态,而在于提高边坡抗滑移稳定性和减小边坡位移,并就设计和施工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舒中文 《山西建筑》2011,37(13):84-85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的研究状况,然后总结了离心模型试验在土钉支护边坡中的应用,最后结合在试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出了离心模型试验在土钉支护边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控制邻近建筑物变形的复合土钉支护技术设计和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土钉支护技术在软弱土基坑中存在边坡位移较大,安全程度降低等问题,介绍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土钉+微型桩)在饱和粉土基坑支护中控制建筑物与边坡变形的实用设计方法和施工处理措施。通过现场试验和监测,对比分析普通土钉支护与复合土钉支护效果。工程实践证明,复合土钉支护(土钉+微型桩)技术能有效地控制基坑位移。  相似文献   

16.
复合土钉支护是近年来在软土地区出现的一种新型基坑围护结构,已得到广泛应用.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土钉长度、土钉间距及水泥土桩嵌固深度等支护参数对复合土钉支护变形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变形的敏感度,为复合土钉支护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复合土钉墙大型现场测试及变形性状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深圳假日广场深基坑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全过程内力和变形的观测与分析,探讨地下水和土压力变化对土–土钉耦合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效应,研究爆破振动荷载下土的特性及复合土钉支护体系力学性能变化对基坑安全的作用规律,揭示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1) 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变形具有渐进性,每层开挖完成后,应尽快构筑支护结构以减小被支护边坡的总体水平位移,同时该支护结构还具有空间效应,靠近边坡上部布置的锚索对减小坡顶水平位移更有实际意义;(2) 在桩锚式复合土钉支护结构中,土体沉降呈“勺”状分布,最大沉降值发生在最佳优势滑裂面附近,水平位移随基坑开挖不断增加,最后稳定在基坑边坡中偏下位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土钉支护技术在软土基坑中存在边坡位移较大、安全程度降低等问题 ,确定在软土和填土基坑中采用复合土钉支护技术进行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与施工 ,以限制基坑边坡的变形。通过现场试验与监测 ,对比分析了普通土钉支护与复合土钉支护效果。工程实践证明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能有效地控制基坑位移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支护模式下黄土高边坡的开挖变形特征和支护结构性状,以观音堂隧道进口明洞段黄土高边坡为实例,采用土工离心机,开展黄土高边坡在无支护、全断面土钉支护、上部土钉下部预加固桩复合支护模式下的离心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 桩–钉复合支护体系能够显著提高黄土高边坡的稳定性,坡体上部土钉的布设有效地调动了边坡更大范围内土体变形的调整,使得边坡土体的潜在滑移面向坡体内侧转移,将潜在滑移面的剪出口位置限制在预加固桩桩顶以下,而下部预加固桩的布设则有效地承担上部滑体的推力作用,保证坡体在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2) 全断面土钉支护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加固边坡土体的作用,但由于土钉支护范围有限,当潜在滑移面深度超出土钉加固范围后,边坡土体发生更大范围内的失稳现象,加剧坡体的破坏。(3) 对于黄土高边坡的加固,桩钉复合支护要优于全断面土钉支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