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简单的房屋建设要求,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居住生活需求,尤其是噪声问题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当前高层建筑住宅中存在着严重的噪声问题,影响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居住体验。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住宅作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和我们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我们在追求住宅的舒适、美观的同时,也要意识到住宅的安全性能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指标,住宅的安全性除了建造过程中的材料、结构、设计相关,也和住宅燃气管道的安装、设计是密不可分的。住宅室内的燃气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住宅燃气管道工程设计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善的地方,例如:施工接口少、管道简单,煤气线路没有避开卧室,设计影响美观与影响后续改造等。本文将针对现阶段住宅燃气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马胜 《泸天化科技》1996,(4):256-259
<正> 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住宅既然是人们居住、生活的主要场所和空间,那么在住宅设计中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住宅的核心。但另一方面,住宅又具有广泛的社  相似文献   

4.
时代的发展促进了生活水平发展,基于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在住宅建筑中应用结构优化技术,是在满足住宅性能要求的同时,让住宅也具有外观美和视觉享受。与此同时,建筑结构设计要能够充分占用空间,满足人们对住宅的需求。本文通过叙述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概念和作用,探究在住宅建筑结构中结构优化设计技术的应用,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提升住宅建筑设计质量,满足人们对住宅建筑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李波 《泸天化科技》1997,(2):125-127
<正> 1 前言住宅是为了满足人们随着时间推移所产生的多种要求,并能防止自然界所产生的偶发性灾难的场所。由于住宅的功能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使用要求,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而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因此,住宅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与人的生活关系相当密切的建筑。故在住  相似文献   

6.
《中国涂料》2002,17(6):4-4
在党的十六大会议上 ,把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作为党在新时期的主要目标。小康是指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生活的家庭经济状况。经过改革开放 ,我国已实现了总体小康水平 ,但其消费属于生存型的 ,还不是发展型的 ,发展型消费的重要体现是安居、汽车、生态环境等方面 ,称为可持续发展消费。“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住房”。在未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时 ,人们的居住状况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一位经济学家预计 :再过 5年 ,我国居民将拥有第二套住宅。全面奔小康 ,就要提高生活质量 ,不断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7.
不容置疑,厨房是家庭的“心脏”,它每天都在任劳任怨地辛勤工作,以满足家人对食物的需要。如果将“下厨”比做“心跳”的话,那么每一次“心跳”都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将制造出很多的生活垃圾。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人们提出了垃圾分类处理的概念,便于回收和再利用。但是,人们的目光大多集中在外界的大批生活垃圾上面,而忽略了对家庭内垃圾的分类处理。试想一下,如果每个家庭都能或多或少地对垃圾进行分类,“环保”的进程将大大加快。  相似文献   

8.
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老年住宅问题,关注如何将"以人为本"的住宅理念运用于老年住宅设计中,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要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本文通过综述调研说明老年住宅的概念和发展现状,详细介绍其设计要点,并从多角度提出针对老年住宅设计的看法和意见,以期建造更多符合中国特色的、适合老龄化大趋势的、满足老年人需要的老年住宅。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住宅建筑的生活给排水设计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需要对住宅设施配置、户型、楼层等多个方面给予高度重视,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从而促进居民小区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本文就住宅建筑生活给排水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全面探讨,从而为其它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设计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住宅户型设计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其适用性与美感要求也逐渐提升。而建筑住宅户型设计过程中怎样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怎样利用有限资源建设实用性住宅,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对此,笔者根据实践研究,就建筑住宅户型设计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