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S180肿瘤细胞体内、体外TLRs表达的变化,探讨TLR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①将传代培养的S180腹水癌细胞接种于ICR小鼠腹腔左侧,建立S180腹水癌模型;②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净肿瘤细胞;③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S180腹水癌体外传代培养细胞与荷瘤鼠体内瘤细胞TLR1-9 mRNA表达水平。结果TLR1、2、4、6在S180腹水癌体外传代培养细胞中表达水平高于荷瘤鼠体内瘤细胞;TLR7体外传代培养细胞中表达水平低于荷瘤鼠体内瘤细胞;TLR5、9体外传代培养细胞中有表达,荷瘤鼠体内瘤细胞无表达;TLR3、8体外传代培养细胞与荷瘤鼠体内瘤细胞均无表达。结论S180肿瘤细胞可表达TLRs,并且不同的TLRs在体内、体外的表达有所差异,提示TLRs在肿瘤的免疫逃逸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半边旗有效成分5F注射液体内外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 观察半边旗有效成分 5F注射液体外体内抗瘤活性、急性毒性作用及其对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观察 5F注射液对SPCA 1,K5 6 2瘤株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采用荷瘤小鼠瘤重、抑瘤率检测 5F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HepA肝癌的抑制作用 ;通过检测LD50 、胸腺指数、肝脏指数、脾脏指数、白细胞数等指标观察 5F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及对其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  5F注射液对SP CA 1,K5 6 2瘤株有显著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对荷瘤小鼠肝癌HepA、S180在体内也有抗肿瘤活性 ,5F注射液的半数致死量 (LD50 )为 4 14 4mg·kg-1。结论  5F注射液具有一定的体内体外抗肿瘤活性 ,同时对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化合物209是一个新合成的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类化合物,它在体外水平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但是化合物209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抗肿瘤机制并不明确。本文探究了化合物209对人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作用并初步探讨了相关机制。体外研究表明,化合物209可以显著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体内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209可以显著抑制裸鼠HT-29移植瘤的生长,但是对裸鼠体重和白细胞无影响。流式细胞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09可将HT-29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的G1期。同时,化合物209能上调体外培养HT-29细胞中p27,cyclin E,CDK2,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在体内瘤组织中上述蛋白表达情况与体外实验结果一致。这些结果说明,化合物209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作用与细胞周期阻滞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参麦注射液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以小鼠肉瘤S180、肝癌H22、Lewis肺癌实体瘤模型考察参麦注射液的体内抑瘤作用;通过MTT法考察参麦注射液体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人肝癌HepG 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参麦注射液在体内对小鼠肉瘤S180、肝癌H22、Lewis肺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相关性,中、高剂量抑瘤率可达35%以上;体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人肝癌HepG 2细胞亦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时间相关性,48 h的IC50值分别为0.36、0.72 g/mL,72h的IC50值分别为0.21、0.29 g/mL.结论 参麦注射液体内外均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鸡血藤提取物的体内与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法检测鸡血藤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5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体内试验采用小鼠实体瘤S180细胞株接种小鼠,建立实体瘤与腹水瘤模型。计算抑瘤率与生命延长率。结果:鸡血藤提取物在5μg/ml-80μg/ml剂量的范围内对5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体内试验小鼠分另吐灌胃给予20mg/kg、50mg/kg、100mg/kg,能抑制小鼠体内肿瘤增长。也能明显提高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结论:鸡血藤提取物在体外对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体内能抑制小鼠体内瘤体生长,明显延长小鼠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骆驼蓬硷抗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骆驼蓬硷对小鼠移植性肿瘤体内体外肿瘤细胞的抗癌试验。方法:体内抑瘤实验采用S-180,肝癌H22及艾氏腹水癌等荷瘤小鼠、体外实验采用Hela细胞和S-180细胞。结果:骆驼蓬硷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率在28.94%-46.77%之间,对肿瘤细胞的平均生长抑制率在83.41%-92.30%之间。结论:骆驼蓬硷对肿瘤细胞体内抑瘤试验,体外细胞毒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骆驼蓬硷对小鼠移植性肿瘤体内及体外肿瘤细胞的抗癌试验。方法 :体内抑瘤实验采用S -1 80 ,肝癌H2 2 及艾氏腹水癌等荷瘤小鼠、体外实验采用Hela细胞和S -1 80细胞。结果 :骆驼蓬硷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率在 2 8 94 % -4 6 77%之间 ,对肿瘤细胞的平均生长抑制率在 83 4 1 % -92 30 %之间。结论 :骆驼蓬硷对肿瘤细胞体内抑瘤试验、体外细胞毒试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胡桃楸提取物SH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体外实验应用MTT法检测SH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株Hca-F的增殖抑制作用;体内实验应用小鼠S180实体瘤动物模型,通过对荷瘤小鼠体质量以及抑瘤率的影响,评价SH不同剂量(4.5、9.0、18.0 mg·kg-1)以及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联合用药对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体外实验表明,SH可以显著抑制HeLa、Hca-F肿瘤细胞的增殖;体内实验表明,SH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中、高剂量组(9、18 mg·kg-1)的抑瘤率分别为25.9%和35.3%,与CTX联合用药时,能够提高CTX的抑瘤率,中、高剂量组(9+10 mg·kg-1、18+10 mg·kg-1)抑瘤作用呈现相加作用。结论胡桃楸提取物SH,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HeLa、Hca-F肿瘤细胞的增殖,在体内能够抑制荷瘤小鼠S180肉瘤生长,提示胡桃楸提取物SH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灵芝提取物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小鼠H22肝癌移植瘤模型,研究灵芝提取物的体内抗肿瘤作用;采用MTT法检测灵芝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①灵芝提取物对H22移植瘤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500 mg.kg-1组的瘤重抑制百分率达59.3%,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MTT法检测显示灵芝提取物对K562和HL60两种瘤株有较强抑制作用,对SMMC7221、HepG2、SW480、SW1116和SGC7901五种瘤株抑制作用较弱。结论灵芝提取物在体外及体内均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其有效成分及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周则卫  沈秀  唐卫生  韩英  吴小霞  张良安 《中国药房》2008,19(34):2659-2661
目的:研究新型雌激素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DHEA)的抑瘤活性。方法:对DHEA进行肺腺癌细胞系A549、肝癌细胞系Bel-7402的体外抑瘤试验,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小鼠体内进行宫颈癌细胞U14抑瘤实验及与γ-射线协同作用的肉瘤细胞S180的抑瘤增效实验,计算抑瘤率。结果:体外试验中DHEA对A549和Bel-7402的IC50分别为12.28、17.79μg·mL-1;体内实验中对U14抑瘤率最高达64.3%,对S180抑瘤率合用及DHEA单用的抑瘤率均高于50%,且合用组更高。结论:DHEA具有体内、外抑瘤活性,且与γ-射线合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lpachymaTan),Hamuro等报道对小鼠肉瘤180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赵大明等介绍羧甲基茯苓多糖对动物肿瘤U-14有很强的抑瘤效果,其抑制率为92.7%。柴宝玲等将羧甲基茯苓多糖对艾氏腹水癌的体外培养与体内抑瘤实验均有很强的杀伤癌细胞的作用及显著延长实验动物的生命.羧甲基茯苓多糖抗肿瘤活性及治疗慢性肝炎有效,这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为了进行临床研究,本文报告其毒性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腺病毒 (adenovirus,Ad)介导mIFN β基因转染的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内致瘤性及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携带mIFN β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B16细胞 ,将该细胞接种于小鼠 ,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致瘤性及对野生型B16细胞的致瘤性有无影响。结果 经腺病毒介导 ,mIFN β基因成功地导入B16细胞并获得有效表达 ;转mIFN β基因的B16细胞的体内致瘤性明显降低 ,并能抑制对侧野生型B16细胞的致瘤性。结论 该研究结果提示利用腺病毒载体携带IFN β基因来开发瘤苗治疗肿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 研究腺病毒 (adenovirus,Ad)介导mIFN β基因转染的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内致瘤性及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携带mIFN β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B16细胞 ,将该细胞接种于小鼠 ,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致瘤性及对野生型B16细胞的致瘤性有无影响。结果 经腺病毒介导 ,mIFN β基因成功地导入B16细胞并获得有效表达 ;转mIFN β基因的B16细胞的体内致瘤性明显降低 ,并能抑制对侧野生型B16细胞的致瘤性。结论 该研究结果提示利用腺病毒载体携带IFN β基因来开发瘤苗治疗肿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洛拉曲克在体内外对SRS-82细胞株的抗增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全合成新型胸苷合成酶抑制药洛拉曲克 (nolatrexed)在体内、外对SRS 82细胞株及正常人胚肾HEK2 93细胞的抗增殖作用。方法 :四氮唑盐 (MTT)法测定抑制率 ;以提高荷腹水瘤小鼠存活时间及荷实体瘤瘤重减轻情况为指标考察洛拉曲克对SRS 82所致肿瘤的治疗作用。结果 :在体外洛拉曲克对SRS 82肿瘤细胞株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 ,对正常细胞HEK2 93抑制作用较弱 (P <0 .0 1) ;体内实验显示洛拉曲克可明显提高荷腹水瘤小鼠的存活时间 ,减轻荷实体瘤小鼠的瘤重 ,洛拉曲克松低剂量组与氟尿嘧啶 (10mg·kg- 1)相当 (P >0 .0 5 )高剂量组 (P <0 .0 1)。结论 :洛拉曲克在体内外对SRS 82肿瘤细胞有显著的抗增殖作用 ,在体外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的抗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甘草、喜树碱配伍应用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草、喜树碱配伍应用的抗肿瘤作用。应用SRB法对甘草、喜树碱配伍后进行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对S180荷瘤小鼠的瘤重和H22小鼠的生存时间进行了的观察。甘草、喜树碱配伍后体外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并对人成纤维细胞无影响;体内实验表明,甘草、喜树碱能抑制S180小鼠的瘤重,能显著延长H22小鼠的生存时间。提示甘草与喜树碱配伍应用后能增强喜树碱的抗肿瘤作用并能降低其毒性。  相似文献   

15.
艾迪粉针剂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体内外抗肿瘤实验观察艾迪粉针剂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抗肿瘤体内实验:建立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和小鼠肝癌H22的实体瘤模型,艾迪粉针剂对小鼠尾静脉给药,连续处理7 d,第8天剥离瘤块称质量,计算抑瘤率,与化疗药合并用药考察减毒增效作用;建立小鼠L1210白血病模型,阳性对照组为顺铂,考察生命延长率。体外实验:常规传代培养人肝癌BEL7402、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黑色素瘤A375 S2细胞、人胃癌SGC 7901和小鼠纤维肉瘤L929细胞,用MTT法检测活细胞数和生长抑制率。结果艾迪粉针剂连续7 d每日1次静脉注射对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肝癌H22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本品与化疗药合并用药有增效作用;艾迪粉针剂体外对多种人肿瘤细胞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且具有较低的IC50值。结论艾迪粉针剂具有体内和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中药三龙丹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药三龙丹抗肿瘤的作用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①体内抑瘤实验:取大白鼠左前腋下接种W256瘤种0.3ml/只,次日开始给药.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中药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三龙丹药物.②体外抑瘤实验:将受试药物三龙丹稀释成1:10、1:20、1:40、1:80、1:160、1:320、1:640、1:1280的浓度,然后接种于多孔培养板内的HEL和NKM上,37℃、CO2培养,观察细胞病变,计算抑瘤指数.③三龙丹对SOD和MDA的影响:取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给药方法 同体内抑瘤实验,连续用药30天,然后每只小鼠摘眼球取血,用微量快速检测法测定SOD和MDA的含量.结果 实验表明,中药三龙丹对W256肿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药在1:80药物浓度时(最大抑瘤浓度)抑制肿瘤靶细胞的效应最大;同时,还能明显提高小鼠血中SOD的活性和降低MDA代谢产物.结论 中药三龙丹对体内肿瘤W256、体外靶细胞NKM和小鼠血中SOD、MDA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屈飞  崔艳茹  徐镜 《肿瘤药学》2011,(4):374-378
目的观察苦参碱在体内和体外的抗肿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苦参碱对小鼠腹水瘤细胞H22的体外杀伤作用;通过建立动物肿瘤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其抑瘤率和肿瘤内血管密度,以及瘤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果①体外实验显示,1.0、2.0、4.0mg·mL^-1苦参碱对H22肿瘤细胞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体内实验显示,苦参碱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H22实体瘤均有抑制作用,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苦参碱高剂量组瘤重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高剂量组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中、低剂量组,P〈0.01;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苦参碱组和环磷酰胺组瘤组织内的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平均染色强度均低予对照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苦参碱高剂量组MVD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较环磷酰胺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能够提高H22肉瘤小鼠生存质量,具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VEGF蛋白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 methylpachyma tan)对动物实验性肿瘤的体外培养及体内抑瘤实验均有强烈杀伤癌细胞的作用,并显著延长实验动物的生命。其抗肿瘤活性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临床应用于治疗胃癌、肝癌等病人,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进食欲,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察了国产 Poly I∶C 在小鼠的抗瘤特性及与顺铂的协同抗瘤作用。Poly I∶C对 S_(180)、Lewis 肺癌和小鼠肝癌均有明显抑瘤作用。Poly I∶C 在体内和体外均增加 NK、巨噬细胞活性。Poly I∶C 在体外没有明显细胞毒作用。实验提示 Poly I∶C 通过免疫调节产生抗瘤作用。Poly I∶C 与顺铂具有协同抑瘤作用,但没有增加顺铂的毒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自噬诱导肽Beclin 1及其经穿膜肽TAT修饰后所得TAT-Beclin 1对乳腺癌的体外自噬诱导作用及体内外疗效.方法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eGFP-LC3细胞转染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法综合对比评价Beclin 1和TAT-Beclin 1对4T1细胞自噬流的影响,通过体外细胞毒性和体内抑瘤实验评价其抗肿瘤疗效.结果 TAT-Beclin 1能显著提高Beclin 1在4T1细胞上的自噬诱导能力;TAT-Beclin 1在体内具有一定的抗4T1肿瘤能力.结论 TAT-Beclin 1较Beclin 1能更有效地诱导自噬并发挥治疗乳腺癌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