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全程护理管理。[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5年8月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223例,对其实施全程护理管理,具体包括采前的科普宣教、饮食及睡眠护理、睡眠准备等,在采集过程中还实施心理及生理支持,建立良好的血管通道,积极预防及处理各种不良反应等,加强采集后的防护、沟通及饮食等。[结果]病人的心理状态稳定,采集过程顺利实施,采集的干细胞单个核细胞(MNC)计数≥2×10~8/kg,CD34~+细胞计数≥2.0×10~6/kg,病人均成功获得造血功能重建。[结论]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病人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其顺利完成血液采集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2.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护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1998年7月~2002年4月90例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的采集护理进行总结、分析,认为建立理想的血管通路是PBSC采集成功的关键,而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实施PBSC采集各项护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华 《护理管理杂志》2013,(11):772-772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CellT ransplantation,Allo—HSCT)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实体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成功采集是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之一。在采集过程中常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若不注意观察、预防、及时处理可能影响采集效果。为了保证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数量和质量,我院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提供者进行全程护理管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儿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儿童外周血干细胞 (PBSC)的采集 ,特别是体重 <2 0kg的小儿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方法。方法  18例儿童 ,共 31次采集PBSC。①年龄小 ,血管细和不能很好地配合的儿童患者 ,在PBSC采集的前 1d ,根据患者的情况 ,选择性行锁骨下静脉、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 ,插入一儿童型双腔管 (18~ 36cm) ;②采集儿童PBSC时 ,使用SVSC分离槽和SVCC收集槽 ,体重 <2 0kg的小儿 ,在初始化完成后 ,使用经射线照射过的血液预先运转分离机 ,使儿童体内的血液保持平衡 ;③在分离过程中 ,ACD/全血的比例保持在 1∶11~ 1∶13之间 ;④成人的PBSC采集一般循环量为 10 0 0 0~ 15 0 0 0ml,儿童为全身血容量的 2~ 3倍 ,每次处理血液总量为 4 80 0~ 10 0 0 0ml。结果 除 2例采集 3次外 ,其余的经 1~ 2次PBSC采集 ,均收集到足够的MNC和CD3 4 细胞 ,达到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阈值要求。结论 使用本方法能很好地采集儿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型细胞分离机COBESpectra采集健康供者和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干细胞 (PBSC)。资料和方法1  4名健康供者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 )分别是 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 (例 1~例 4)的同胞 ,经HLA配型符合供者要求。供者 1的动员方案为 :rhG CSF 30 0 μg/d× 5d ,供者2 ,3,4的动员方案采用rhG CSF 30 0 μg/d加rhGM CSF 15 0 μg/d ,连续 5d。根据CD3 4 细胞含量均在第 6天采集PBSC。2 例 5~例 8进行自体PBSC移植 例 5、例 8为霍奇金病(HD)患者 ,动员采用环磷酰胺 (CT…  相似文献   

6.
目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恶性血液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接受大剂量化疗而需造血支持的恶性肿瘤患者.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是实施该治疗的重要环节,而采集过程中。护理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决定着能否成功采集及成品的质量.本站自2001年4月起采用舒适护理的模式。通过整体护理的手段。成功采集了12例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提供优质护理,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降低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造血干细胞在采集前严密观察病人心理和血常规的变化,维持病人心理状态的稳定,掌握干细胞采集的最佳时机;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四肢口唇是否有麻木感;术后监测病人外周的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有无手足抽搐。[结果]20例病人均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优质护理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周俊  冯谦  张秀  王华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9):770-771
目的以Cobe Spectra细胞分离系统为基础,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选择效率高,经济、运行时间短,更切合临床实际工作的方法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分别用Cobe Spectra细胞分离系统的Auto PBSC(外周血干细胞自动采集)方法和MNC(单个核细胞采集)方法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对采集产品的进行细胞计数,记录采集过程参数,计算有核细胞、单个核细胞采集数和采集时间,分析采集效率以及经济成本。应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这2种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组间处理血量差异没有统计学习意义,Auto PBSC采集组的采集产品中有核细胞数浓度和单个核细胞百分比高于MNC采集组,但产品体积小于MNC采集组(T=-1.704,0.494,1.941,1.742,P>0.05);2)MNC采集组获得的产品中有核细胞总数、单个核细胞数及CD34+细胞浓度均显著高于AutoPBSC采集组,采集所用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596,-0.349,13.188,-2.554,-2.818,P<0.05);3)MNC采集组的有核细胞采集率(22%)和单个核细胞的采集率(97.7%)也高于Auto PBSC采集组的15%和85%(T=5.5754,.572,4.3842,.926,-0.044,3.229,P<0.05)。结论 MNC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效率优于AutoPBSC采集,并且经济。  相似文献   

9.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采集是指抽取经化疗药物或重组人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动员的患者血液,经过抗凝,泵入旋转的离心杯内,根据细胞大小、比重,血液被分离成各种成分,在离心杯内形成不同层次,收集富含单个核白细胞,其余成分回输给患者,直至达到需要的造血干细胞的这一过程[1]。现将2000年3月至2006年2月9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例,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19~57岁(平均40岁),体重53~70kg(平均60kg);急性白血病4例,恶性淋巴瘤3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卡式评分(Karnofsky performstatus,KPS)9…  相似文献   

10.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及有关因素分析100083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禹涛,王良绪,安秀云,尉达民外周血中含造血干细胞已被证实。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始用大剂量化疗、全身放疗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实体瘤。干细胞数量的多少对于P...  相似文献   

11.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为了保证病人和供者的安全,在使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时,加强对病人和供者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到采集中毒副反应的处理和采集后的观察及护理,护理配合都贯穿于整个过程,护理人员应针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操作程序和不同的个体情况,确定工作的重点和内容,从采集的环境、急救药品的准备、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病人和供者的心理护理等方面认真做好准备,在确保病人和供者安全的前提下,顺利、高质量地完成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相似文献   

12.
金慧玉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2181-2182
由于低体质量患儿的个体特殊性,其外周血干细胞采集(peripheral blood cell,PBSCs)与一般人群有不同之处。我科2006年3月~2009年4月,共有11例体重小于20kg的患儿因施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而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因干细胞采集具有方便、创伤小、短期内可重复采集等独特的优点,在临床的应用日见广泛,也逐渐被志愿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无关供者所接受。为了保证干细胞采集的顺利进行,做好无关供者的身心护理,使其处于最佳的生理、心理状态,我科2004年10月-2005年8月共接待无关供者14例,在通过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后,所有供者均顺利完成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满足了临床上移植的需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不良反应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13SC)采集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寻找最佳的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分析1998年7月-2007年1月在我院进行的169例236次PBSC采集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结果。[结果]169例236次PBSC采集中均有不良反应发生,其中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用相关的不良反应有骨痛(77.9%)、肌肉痛(54.2%)、头痛(35.2%)、疲乏(70.8%)、恶心(8.9%)。与采集过程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有血流不足(15.7%)、枸橼酸盐中毒(18.2%)、穿刺部位血肿(2.1%)、穿刺部位渗血(1.3%)、血管穿刺侧肢体麻木(89.8%),所有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均好转。[结论]PBSC采集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过程,其潜在及存在的不良反应可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得以好转,  相似文献   

16.
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提供优质护理,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降低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造血干细胞。在采集前严密观察病人心理和血常规的变化,维持病人心理状态的稳定,掌握干细胞采集的最佳时机;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四肢口唇是否有麻木感;术后监测病人外周的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有无手足抽搐。[结果]20例病人均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优质护理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干细胞的足量采集是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llo-PBSCs)成功移植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分析比较了健康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是否良好的采集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1例于新桥医院在2017—2019年进行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临床数据。分析以CD34+细胞作为研究指标,包括年龄、动员前和采集前血常规结果、干细胞产品相关数据等。CD34+细胞数量>4.0×10 6/Kg被认为是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成功移植的最小剂量,也是本研究的靶剂量。本文以此为界,分为两组健康供者。结果 CD34+细胞相关因素是年龄、WBC、Plt,动员良好的健康供者采集产品中所获得的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数量和CD34+数量较高。结论本研究认为年轻的健康供者、采集前有较高的WBC和Plt数量,能获得较高的CD34+细胞数量,对成功进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外周血采集分离患者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是一项新技术。帮助供者在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下接受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术是我们的职责。采集前,要进行严格的供者选择,帮助其做好心理准备,并观察药物反应。采集时,密切观察供者生命体征、自觉症状,调节、控制采集速度,及时补充含钙药物。采集后,要注意营养摄入和休息。  相似文献   

19.
一种安全的小儿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是治疗许多恶性血液病和某些实体瘤的有效方法,与骨髓移植相比具有许多优势,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并有取代骨髓移植的趋势[1~3].对于成人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采集,一般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可顺利完成.但对于小儿(特别是体重<20kg的小儿)的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则较为困难[4].一方面是安全性的原因(血容量和Hct的迅速变化),另一方面是采集有效性的原因.为此,笔者探索了一种小儿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方法,经使用证明安全、有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即刻发生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用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血纸胞分离机是相当安全的。但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时,即刻发生的相关不良反应时有发生,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当发生不良反应时,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十分重要。本院1994~1999年采集外周血干细胞576例次,发生相关不良反应率为8.85%。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