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章快芳  傅佩芳 《海南医学》2010,21(7):132-134
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以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采取检查、现场采样的方法对各科室的消毒、灭菌质量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监测方法每月进行监测。结果共采样985份,合格927份,合格率为94.11%,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值监测合格率为97.87%。结论院内消毒灭菌效果定期监测与分析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建立控制院内感染的机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组织医护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监控教育与培训,由专人专职进行常规的消毒灭菌及感染监控工作。结果;通过加强护理管理,重视消毒灭菌与院内监控,取得了一定成效,消毒合格率由过去的59.5%升为88.2%。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对降低医院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各科室卫生学监测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玉  李会杰  贾丹 《中外医疗》2012,31(8):127-127
目的从院内感染的角度通过各种监测手段预防交叉感染,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我院临床科室进行卫生学监测来调查分析。结果:督促了全院各科室医务人员能够对完整的院内感染监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更好的在工作中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结论我们认为思想上不重视,各项保洁消毒工作不到位。对一次性医疗物品存放不合理。消毒液未及时配制,没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应广泛加大宣传教育,加强管理和监测力度。改善不完整的措施。做一名防火队员。不做灭火队员通过行动来更好做好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卢晓丽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27-1428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施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基础护理措施,如加强无菌技术、病房环境保护、监测制度等方法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对实施前后院内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院内感染率自2008年的4.32%下降到2011年的2.57%。结论:采取加强基础护理的措施,有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通过强化监测制度、无菌技术、全面指控达到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医院环境卫生质量控制是院内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消毒效果的监测是了解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评价消毒方法是否合理的主要手段。对医院环境进行微生物经常性监测,可发现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我们在2005年1月-6月对本院重点科室环境、消毒隔离进行了微生物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医院中突出的问题,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能否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也是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本院1995年院内感染率18%,大大超过二级医院<8%的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以消毒、灭菌、无菌操作、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为主的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措施。以上各方面均涉及到护理人员,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我们护理部对本院1995年院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胸科医院院内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胸科医院院内感染疾病发生情况,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院内感染监测管理规范》实施,对1995 ~1997 年院内感染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本院严格按照《院内感染监测管理规范》要求实施后,院内感染率明显降低(26 % ) 。院内感染疾病以上、下呼吸道感染为主(89 % ) ;结核和呼吸内科前两位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院内感染,分别为70 % ~704 % 和20 % ~224 % ;外科为上呼吸道和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分别为50 % 和324 % ;感染细菌菌株中G- 菌占949 % ,主要菌株为绿脓杆菌(309 % ) 、肺炎克雷白氏菌(125 % ) ,真菌感染菌珠主要为白色念珠菌(457 % ) 、热带念珠菌(175 % ) ,混合两种以上菌株感染占205 % 。结论: 胸科医院应加强呼吸道院内感染的控制,即加强空气消毒工作,外科同时应重视手术切口感染的控制工作,使院内感染率降到最低水平。同时院内感染以抗G- 菌治疗的同时及时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药物治疗,达到最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前 ,院内感染已成为国内外非常重视的问题。在导致院内感染的因素中 ,消毒与灭菌质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卫生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相继颁发了《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行政法规 ,对防止院内感染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为了解我县各医疗单位对这些法规的贯彻情况 ,我站于 1 996~ 2 0 0 0年对全县各医疗单位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内容和判断标准监测内容 物体表面污染情况 ,医护人员手污染情况 ,手术室、产房空气 ,使用的消毒液 ,紫外线辐照度 ,压力蒸汽灭菌器 ,一次性医疗用品无菌试验 ,医院污水…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和消毒灭菌现状,探讨加强规范管理对策,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方式,对132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和消毒灭菌组织制度及管理、消毒设备设置及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和处理进行调查,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组织制度不健全,消毒设施和消毒液的缺乏以及使用不符合要求,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低(66.9%),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医疗垃圾的处理不规范。结论强化培训,加大投入,提高认识、加强以小型医疗机构、诊所和村卫生室为重点的卫生监督力度和处罚,同时应加强空气消毒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乡镇医院院内感染因素分析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院内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乡镇医院是最基层的医疗单位,点多面广。目前在乡镇医院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原因是领导不重视,组织不健全,基础设施欠缺,制度不完善,医务人员缺乏院内感染管理的相关知识,院内感染的管理、监测、控制滞后及消毒灭菌操作不规范等不安全医疗隐患较多。总之,乡镇医院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改变现状,做好乡镇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史静芳  吴世玉 《包头医学》2011,35(2):121-122
目的:规范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以达到控制院内感染,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方法:通过自查、各种大型检查发现存在问题、隐患,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探讨、思索。结果:取消临床科室处理医疗器械的无序状况,改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洗消,提高了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结论:作为院内重点科室的消毒供应中心,所从事的消毒、灭菌工作是控制院内感染、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感染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必须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区域性医疗用品消毒供应一体化管理的模式。方法:对24家医院及社康中心的医疗用品实施消毒供应一体化管理,对实施前后的人、财、物的投入及工作质量、灭菌监测、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对照。结果:实施医疗用品消毒供应一体化管理前后的工作质量、灭菌监测、满意度等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区域性医疗用品消毒供应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利于确保医疗用品消毒灭菌的质量控制,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同时还避免了人、财、物各项资源的浪费,真正体现合理利用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3.
医疗机构消毒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监测各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要职能之一。为了切实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津、法规,保障医疗安全,强化消毒意识,提高消毒效果,控制院内感染,我们每年都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现将2000~2003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强个体口腔诊所消毒质量的管理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个体口腔诊所环境卫生及医疗器械灭菌方法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物体表面合格率61.53%,医务人员的手合格率48.83%,使用中的消毒剂合格率80.00%。牙钻手机合格率46.66%,拔牙钳合格率55.71%,压力蒸气灭菌器合格率100.00%。结论: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牙钻手机、拔牙器械消毒不彻底可引起交叉感染,所以应加强个体口腔诊所消毒管理,以保障口腔个体诊所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5.
结合本院情况制定院内感染管理的措施郭培珍关键词:感染;措施为了院内感染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具体措施如下。消毒与灭菌是控制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也是重要手段,为此制定了灭菌质量监控制度。①各科设兼职消毒员,负责本科室消毒,消毒液实行自配,自测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院现阶段院内感染发生的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本院同一时期内所有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856例,发生医院感染6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7.71%,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8.53%。发生医院感染前3位的科室为新生儿室、综合ICU和普外科,发生医院感染前3位的部位为下呼吸道、腹腔内组织和泌尿道。结论 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关键是要对重点科室实施目标监测,规范无菌操作,加强消毒灭菌及抗生素管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静  周泉 《安徽医学》2014,(2):234-235
目的:了解淮北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改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的部署要求,设计统一的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对全市18所医疗机构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结果18所医疗机构全部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77.78%的医院单独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目标性监测和多重耐药菌监测开展分别为55.56%和33.33%;二级医院的新生儿室、ICU、消毒供应室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普遍存在使用面积小、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欠合理,医疗器械清洗不充分等问题,胃镜室和血液透析室在取得验收合格证后日常疏于管理。结论加强医院感染专业队伍建设,重视过程管理和环节管理,对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强化管理后的效果,并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结果自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后,院内感染明显下降,受感染的医用物品明显减少,与实施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强化消毒安全意识,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是防控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1996年我院开始创建爱婴医院,并先后通过市、省及国家级评估验收。本文就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前后有关活产新生儿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发生情况作一对比分析。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创建爱婴医院前两年(即1994~1995年)与创建爱婴医院后两年(即1996~1997年),共四年中本院产科新生儿出院病例,统计发生院内感染的例数、感染类型、新生儿治疗性抗生素使用率以及原婴儿室与现母婴同室间卫生学监测情况。2.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医政司医院内感染监控小组制定的标准(1989年),全部资料经本院防…  相似文献   

20.
张翠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6):1116-1117
院内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医院内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医疗护理的综合体现。预防院内感染的五项措施: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测。五项措施中护士的工作全部涉及。因此护士是医院预防和感染控制的主力,如何在工作中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是摆在每个护士面前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