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与血T细胞亚群、NK细胞、补体系统的关系。方法:对9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分型,分为气滞湿阻型、肝脾血瘀型、脾肾阳虚型,并进行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以及补体C3、C4、B因子的测定;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的血CD3^+、CD4^+、CD4^+/CD8^+、NK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CD3^+无明显变化;补体C3、C4、B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肝硬化的血T细胞亚群、NK细胞、补体系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与中医证型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补体系统差异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84例,中医证型中64例为脾肾阳虚型、52例为气滞湿阻型、68例为肝肾血淤型。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上述对象NK细胞和T细胞亚群含量,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补体B因子、C_3、C_4含量,对检测结果行统计分析。结果:脾肾阳虚、肝脾血淤及气滞湿阻型患者血清NK细胞含量低于对照组,脾肾阳虚型又低于肝脾血淤、气滞湿阻型,脾肾阳虚和肝脾血淤型患者CD4~+、CD3~+、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和气滞湿阻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肝脾血淤及气滞湿阻型患者血清补体B因子、C_3、C_4含量低于对照组,脾肾阳虚及肝脾血淤型患者血清补体B因子、C_3、C_4含量又低于气滞湿阻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其血清内补体与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改变程度不一致,这和患者中医证型有关,这为中医角度分析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受损及免疫状况提供了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15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类,分别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其不同中医证型间指标水平的差异性。结果:(1)本次观察中,各证型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为: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2)各证型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绝对值)比较:肝肾阴虚证的CD3+低于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结证的CD4+高于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证的CD4+/CD8+高于水湿内阻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证型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相对值)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证型的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及规律性,T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及改善预后都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相关性,为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120例慢性肾炎患者为评价对象(慢性肾炎组),并选择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同步检测两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并按照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慢性肾炎组患者血Ig A、Ig G、C3、CD3+、CD4+、CD4+/CD8+水平降低,CD8+水平增高(P<0.05,P<0.01);其中,慢性肾炎患者的Ig A、Ig G、CD3+、CD4+、CD4+/CD8+水平在脾肾阳虚型中最低、脾肾气虚型次之、肝肾阴虚型最高,C3在肺肾气虚型中最低,CD8+水平在肝肾阴虚型中最低、脾肾阳虚型中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等免疫学客观指标与慢性肾炎有关,且与中医证型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提示慢性肾炎阴阳失衡中存在免疫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5.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分型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性别、发病年龄、病程、血细胞减少程度、既往药物治疗和机体免疫水平等因素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总结病史,并运用免疫比浊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37例肾阳虚证和23例肾阴虚证CAA患者血清补体C3、C4含量、免疫球蛋白(Ig)含量以及外周血(PB)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①CAA肾阳虚和肾阴虚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病程、血细胞减少程度和既往用药均无差异。②两组血清C3、C4含量和T细胞亚群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前者C3、C4含量明显降低,后者CD8+细胞高表达且血清C3含量与PBCD8+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30),与CD4/CD8比值呈负相关(r=-0·31),P<0·05。两组Ig含量以及NK细胞表达均降低且无组间差异。结论:CAA中医辨证分型和免疫指标血清补体C3、C4含量和T细胞亚群CD4+、CD8+表达水平密切相关,但与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病程、血细胞减少程度、既往用药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证候虚实分类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方法:将CHB患者进行证候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分类,并检测其外周血T、B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并对其3个证型组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CHB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3个组的CD4~+T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低;CD8~+T细胞百分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实证组、虚实夹杂证组、对照组、虚证组,实证组CD4~+/CD8~+比值显著低于虚证组或对照组,3个组的B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NK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结论:CHB存在着免疫调节紊乱,证候虚实分类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中医虚实证辨证结合免疫功能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中医证型及影响中医证型的相关因素,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指导分型,使分型更科学和准确。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93例符合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资料齐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辨证分为3型,通过外周血常规、血清补体C3、C4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表达水平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将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其中医不同证型的相关因素。结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WBC、Hb、PL、血清补体C3、C4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肾阳虚组WBC、Hb明显低于肾阴虚组和肾阴阳两虚组,PL明显高于肾阴虚组和肾阴阳两虚组,CD3、CD8水平低于肾阴虚组和肾阴阳两虚组,CD4水平高于肾阴虚组和肾阴阳两虚组,血清补体C3、C4含量明显低于肾阴虚组和肾阴阳两虚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平均年龄、病程构成比例、性别构成比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肾阳虚组、肾阴虚组及肾阴阳两虚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A、M含量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SH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型包括肾阳虚型、肾阴虚型和肾阴阳两虚型。年龄、性别、病程等对中医证型无明显影响,而WBC、Hb、PL、C3、C4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表达水平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微观辨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次研究对不同中医证型的银屑病患者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测定。为中医从血分辨证思想找寻现代免疫学检查的依据,使中医证候客观化,为临床辨证提供简便可行的试验室检查依据。方法选择寻常型银屑病常见的三种中医辨证分型,后对临床病例进行搜集整理,共收集病例53例,其中血热证20例,血燥证20例,血瘀证13例。血热证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1例;血燥证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2例;血瘀证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3例。抽取受试者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CD3+,CD4+,CD8+,CD4/CD8)并记录比较各组间有无差异。结果按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将寻常型银屑病分为血热,血燥,血瘀三组,对三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发现:CD4+T细胞水平上,血热组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血燥组及血瘀组(P〈0.05);而血燥组与血瘀组患者的CD4+T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而CD8+及CD3+T细胞的百分比三组间均明显差异(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与T细胞亚群水平的异常相关,其中血热证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水平较其他明显升高,故可认为血热型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正处于免疫亢进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免疫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80例为实验组和20例为健康对照组,通过辨证确立中医证型,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结果:心脾积热型CD8+淋巴细胞升高,CD4+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降低,Ig G升高,补体C3、C4均降低;阴虚火旺型CD4+降低,Ig G升高,补体C4和Ig A降低;气血亏虚型Ig G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其余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RAU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状态的失调,其可能是中医证型动态性发展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0.
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同步检测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加补体。结果:IgA水平在肝气郁结型中最低,湿热内蕴型次之;IgM在肝气郁结型中最高;CD3、CD4水平在肝肾阴虚型中最低,脾虚湿盛型次之;CD8在湿热内蕴型中最高。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IgA、IgM、CD3、CD4水平与肝功能损伤程度有关,IgA呈正相关,另三项呈负相关。CD8水平与肝脏内炎症活动程度正相关,可能是造成肝细胞不断破坏,引起临床上转氨酶持续增高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槐耳配合体部伽马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分组,将60例肝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为伽马刀治疗加口服槐耳颗粒;对照组(30例)为单纯行伽马刀治疗.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免疫功能(CD_3~+,CD_4~+,CD_8~+,CD_4~+/CD_8~+)、NK细胞阳性百分率,采用郭峰免疫粘附酵母花环法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TER、RBC-C3bRR及RBC-ICR),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参数:CD_3~+,CD_4~+,CD_8~+,CD_4~+/CD_8~+,NK,TER,RBC-C3bRR及RBC-ICR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患者T细胞亚群、NK细胞、红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1个月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不显著(P>0.05),2个月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最显著(P<0.01).结论 槐耳配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且治疗1个月时给药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统计学判别分析方法,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中医辨证分型判别方程,探讨T细胞CD45RA/RO与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34例AA患者及3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同时对AA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结果:筛选出CD45RA^+绝对值等5个最有意义的免疫指标,组成AA辨证分型判别方程,其判别总正确率为76.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8^+ CD^45;RO^+(%)在AA辨证分型各组中显著上升(P〈0.05或P〈0.01)。结论:AA患者CD8^+CD^45RO^+(%)表达显著增高,证实了患者体内T细胞异常活化后转化为记忆T细胞,进而导致骨髓衰竭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说明中医辨证分型确有其客观物质基础。CD45RA^+绝对值在辨证分型中变化显著,可作为AA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果表明桃仁提取液合人工虫草菌丝对肝炎后肝硬化异常的免疫机能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经治疗后能提高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周围血中CD_3~ 与CD_4~ 百分率、NK细胞活性以及血清补体C_3、C_4水平;降低血清中IgG、IgA、SSIgA含量;并能促进血中CIC的消除。  相似文献   

14.
电针、艾灸、埋线对痛经大鼠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艾灸、埋线对实验性痛经大鼠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已烯雌酚和催产素模拟制作痛经模型,观察痛经大鼠的扭体反应情况和大鼠胸腺、脾脏的变化,检测大鼠血浆CD3、CD4、CD8的水平。结果电针、艾灸、埋线能明显减少痛经模型30 min内扭体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CD3、CD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低下。电针、艾灸、埋线组CD3、CD4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电针、艾灸、埋线组的胸腺和脾脏的病理变化较模型组有一定的改善。结论电针、艾灸、埋线不但有很好的止痛或缓解疼痛的作用,而且对拟原发性痛经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器官都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拮抗了原发性痛经出现的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昆明山海棠(THH)提取物减轻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作用及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通过对经麝雄灸线疗法治疗前后39例淋巴结结核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及数目的检测,探讨淋巴结结核对麝雄灸线疗法的疗效及其免疫学机制。结果表明,患者外周血 CD_3~ 、CD_4~ 细胞百分率和 CD_4~ /CD_8~ 比值均降低,与正常人组相比 P<0.001;B淋巴细胞增多和表达 DR 抗原的细胞亦增加;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 PHA 刺激的应答明显低于正常(P<0.001)。经用此疗法治疗后,CD_3~ 、CD_4~ 和 CD_4~ /CD_8~ 比值均上升(P<0.001),淋转活性上升至正常;与此同时,症状改善,淋巴结肿大消失或明显缩小,溃疡愈合。论证了该疗法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痊愈,是该疗法治疗淋巴结结核重要疗效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揭示老年哮喘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急性发作期老年哮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健康老年人为对照,以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T细胞亚群CD3+和CD4+、CD8+及其比值为指标,观察老年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老年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IgG、IgE、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老年组。结论老年哮喘病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具体表现为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8.
艾可清胶囊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初步评价艾可清胶囊缓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相应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生存质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口服艾可清胶囊,每次6粒,每日3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检测T细胞亚群、血常规、肝肾功能,记录症状体征积分(积分1)、症状舌脉积分(积分2)、体重及Karnofsky评分。结果治疗3、6个月后患者外周血CD_4~ 细胞有所增长;CD_4~ /CD_8~ 治疗6个月与治疗3个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积分1与积分2降低、体重增加、Karnofsky评分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治疗后未见异常。结论艾可清胶囊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症状体征,提高生存质量,未见对血常规、肝肾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参麦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分为西药治疗组(简称常规组)及西药加参麦注射液治疗组(简称参麦组),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RBC-C3bRR、CD4、CD8及CD3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RBC-ICR、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参麦组较常规组治疗后RBC-C3bRR、CD4、CD8及CD3显著升高(P<0.01,P<0.05),RBC-ICR及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黏附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参麦注射液可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