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自述生殖道感染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生殖道感染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2174例进行问卷调查。所得资料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自述在过去2周内至少有1种生殖道感染的症状占24.7%。单因素分析显示省(自治区)、民族、文化程度、家庭年总收入、怀孕次数、月经不规律、痛经、经常在月经期同房、丈夫或性伴侣性生活前后不清洗生殖器、丈夫/性伴侣生殖道不适与生殖道感染发生有统计学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OR=1.458,95%CI:1.147~1.855)、怀孕次数多(OR=1.432,95%CI:1.161~1.765)、痛经(OR=1.605,95%CI:1.308~1.969)、丈夫或性伴侣生殖道不舒服(OR=2.028,95%CI:1.569~2.622)是生殖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月经规律(OR=0.632,95%CI:0.488~0.818)、家庭年总收入3001~5000元相对于家庭年总收入≤3000元(OR=0.658,95%CI:0.491~0.880)、山西相对于青海(OR=0.356,95%CI:0.253~0.500)是生殖道感染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中西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中生殖道感染症状较低,可能与"农村社区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干预有关。应继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影响因素开展生殖健康服务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国中西部4省(自治区)的2268名农村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358人(59.5%)知道至少1种生殖道感染的预防方法。1872人(82.5%)不知道使用避孕套能够预防生殖道感染,2105人(92.8%)不知道生殖道感染需治愈后再怀孕。汉族育龄妇女(65.9%)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少数民族(46.7%),已婚妇女(60.2%)高于未婚妇女(43.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知晓率最高(74.7%),家庭年收入高的人群明显高于家庭年收入低的人群,21~40岁育龄妇女(62.3%)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少数民族和文化程度低的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较低,已婚、4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结论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育龄期妇女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尤其是少数民族、未婚和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应针对农村育龄妇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殖道感染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已婚女性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知信行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在甘肃、青海、山西和新疆4个省(自治区)16个项目县抽取的2174名农村已婚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生殖道感染知信行现状以及影响的因素。结果知识中"不是所有的性传播病人都有症状"认知率最低(65.4%);态度中"认为男性生理健康会影响妇科病"形成率最低(21.3%);行为中有82.6%的人不能做到经常清洗外阴,76.6%的人不能做到1~2天换洗1次内裤。27~38岁年龄段较高得分比例最高(25.88%);汉族较高得分比例最高(30.59%);文化程度越高,较高得分的比例越大;未患生殖道感染的(30.35%)得较高分数的比例高于患有者(12.30%);生产次数较少的(24.71%)得较高分数比例高于生产次数较多的(17.45%);孕期有并发症的(32.72%)得较高分数的比例高于无并发症的(23.45%);家庭年总收入5001~8000元组获得较高得分的比例最高(29.5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15)、民族(OR=2.140)、文化程度、是否患生殖道感染(OR=2.737)、孕期是否有并发症(OR=0.386)和家庭年总收入(OR=1.613)对知信行有影响。结论我国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已婚女性生殖道感染知信行现状不容乐观,应根据人群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生殖道感染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新疆、安微省农村居民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 203名调查对象,2006年1月由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新疆、安徽省农村地区居民对于传统避孕方法和紧急避孕方法了解甚少,有14.2%的调查对象不知道任何一种避孕方法.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人群对避孕方法知晓种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04,P=0.000).未婚女性、已婚女性、未婚男性和已婚男性掌握3种避孕方法的比例分别为92.9%,78%,91.1%和76.7%;已婚女性和已婚男性分别有17.9%和19.3%的人群掌握4~5种避孕方法.未婚女性、已婚女性、未婚男性和已婚男性不知道任何一种性病症状的比例分别为88.1%,83.5%,87.6%和81.6%.有40.0%的人群知晓3种以上艾滋病传播途径,但仍有5.1%的人群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存在错误认识.结论 新疆、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殖健康知识比较匮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状况和主要的人口学影响因素,为提高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重庆、太原、成都作为研究现场,选择流动人口集中的工厂、建筑工地、企事业单位、服务场所(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纳入所选场所内共8 280名16~49岁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最近1年5种常见生殖道感染症状至少出现1种的调查对象占18.51%,出现过阴道/尿道异常分泌物的比例最高,为9.89%,其次为下腹痛,占9.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男性比较,女性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OR=2.284,95%CI=2.022~2.579);与已婚比较,离婚或丧偶者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低(OR=0.639,95%CI=0.472~0.865);与小学及以下学历比较,高中/技校(OR=0.803,95%CI=0.654~0.988)、大专(OR=0.634,95%CI=0.491~0.820)、本科及以上(OR=0.682,95%CI=0.507~0.916)者患病率较低;与农业户口相比,非农业户口患病率较低(OR=0.684,95%CI=0.591~0.790)。结论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女性、已婚、或未婚有性生活、低学历以及农业户口是其可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安徽省淮南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常见的生殖道感染(RTIs)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实施干预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安徽省淮南市3 193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对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 193例妇女中有2 246人(70.3%)诊断患RTI,生殖道感染患病率前3位依次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52.6%)、宫颈肥大(33.0%)、细菌性阴道炎(1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已婚妇女家庭平均年收入越高者罹患RTI的可能性越小(OR=0.848,95%CI:0.755~0.953),高收入为RTIs保护因素;总生育次数越高(OR=1.263,95%CI:1.081~1.476)、冬天洗澡间隔时间越长越容易罹患RTI(OR=1.479,95%CI:1.244~1.417)。结论:淮南市农村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切实进行健康教育和定期妇科普查,以降低患病率。  相似文献   

7.
未婚女性青少年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及需求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未婚女性青少年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影响因素及生殖健康需求。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岛市3个区3个工厂的137名未婚女性青少年流动工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0.23岁。生殖健康知识分为五类,总评分为100.00分。女性青少年流动人口的总知识得分的中位数为24.50分。各项知识得分换算为百分制,其中避孕知识的得分为0.00分,怀孕与人工流产知识为10.00分,生殖道感染与艾滋病知识为41.67分,性健康知识为37.50分,妇科疾病知识为50.00分。五类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1.642,P=0.000)。影响总知识得分的因素有年龄(OR=1.705)、月收入(OR=2.784)和文化程度(OR=2.677)。调查对象中36.50%有妇科疾病症状,有54.01%的人有月经异常。有妇科疾病症状者中仅有10.00%的人曾去看病,未看病的原因:42.22%的人认为"每个妇女都会有这些症状,没有什么关系",24.44%的人认为"我没有症状"。73.72%、90.51%、85.40%、76.64%的调查对象不知道计生服务中心发放宣教资料、发放避孕药具、诊断妇科疾病和开展健康教育服务。结论:未婚女性青少年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尤其是避孕知识。影响知识水平的因素有年龄、收入及文化水平。她们在妇科疾病、月经问题上有较大的需求,但缺乏主动求医意识且对目前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不了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用改良的宣传干预手段对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流动人口未婚女性20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仅免费发放避孕套与宣传资料,改良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张贴宣传海报、开通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专线、设立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服务点、开展生殖健康讲座与发放服务联系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两组人员干预前后对各类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正确率情况。结果:干预后,除艾滋病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5,P=0.316)外,改良组避孕知识、流产知识、生殖道感染知识与性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避孕知识:χ2=45.399,P=0.000;流产知识:χ2=49.112,P=0.000;生殖道感染知识:χ2=43.613,P=0.000;性健康知识:χ2=53.296,P=0.000)。改良组各类生殖健康知识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避孕知识:χ2=5.214,P=0.022;流产知识:χ2=19.705,P=0.000;生殖道感染知识:χ2=32.119,P=0.000;性健康知识:χ2=28.910,P=0.000;艾滋病:χ2=6.948,P=0.000)。结论: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的改良宣传干预能有效提高她们对各类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正确率,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9.
昆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现状,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 028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中,已婚男性133人(12.9%),未婚男性86人(8.4%);已婚女性687人(66.8%),未婚女性122人(11.9%).年龄以18~35岁为主(74.6%).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75.4%).统计学分析发现,男性的计划生育知识得分低于女性(P<0.01),男性的性病/艾滋病知识得分高于女性(P<0.01).离家务工时间0.5~4年的调查对象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低于其他组(P<0.01).已婚者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未婚者.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其他职业人员.随教育程度增高或收入增加,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也明显增加.结果 未婚、中低学历、从事非技术工作和低收入人群,以及离家务工时间较短的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应根据知识实际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2016年7月到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28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在对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对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生殖健康知识平均得分(28.02±6.21)分,其中月经期知识、孕产期知识掌握较好,但性病知识掌握不理想;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居住在农村(OR=0.617,P0.05,95%CI:0.408~0.932)、受教育程度低(OR=1.547,P0.01,95%CI:1.307~1.831)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认知情况不理想。结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针对性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陕西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自觉症状、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层整群抽取陕西省20~49岁20878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14482人(69.5%)自我报告过去6个月内至少出现1种RTIs症状,其中到医院就诊者8533人(5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24)、职业(OR=1.223)、受教育程度(OR=1.143)、家庭年收入(OR1=1.250,OR2=1.101)、RTIs知识(OR=1.725)、RTIs症状数(OR=1.107)与求医行为有关。结论:该人群RTIs自觉症状报告率较高,但就诊意识淡薄,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建议今后加强RTIs的宣传教育和妇科普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广州市8个城区和深圳市6个城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现状。方法 采用匿名问卷的方式对广州和深圳二市14个区的4365名15~45岁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相关问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获取有效问卷4332份。流动人口平均年龄28.81岁,以30岁以下人群居多;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为主(50.55%),总体上未婚流动人口文化程度高于已婚流动人口(P<0.05);二市外来人口的来源地主要以广东本省和湖南省为主;52.8%的流动人口得到计划生育机构提供的生殖健康知识服务;对免费提供避孕知识的场所已婚人群知晓率为67.4%,未婚人群为34.2%(P<0.05);对免费提供避孕药具服务场所已婚人群知晓率为65.2%,未婚人群为31.7%(P<0.05);对免费提供生殖健康检查场所已婚人群知晓率为68.0%,未婚人群为29.7%(P<0.05);女性流动人口中有60.3%得到过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或计划生育部门组织的免费生殖健康检查,2.1%得到收费生殖健康检查,37.9%从未得到过检查;5.8%的人得到五项生殖健康检查服务,94.2%的人仅得到部分项目服务。结论 流动人口对生殖健康服务利用不高,提示各级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生殖健康知识宣传的覆盖面和服务项目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婴幼儿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国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地区1272名婴幼儿进行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情况调查。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婴幼儿6个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率为70.0%,33.0%的婴幼儿在6个月龄内添加了强化铁米粉。多因素分析,接受过母乳喂养宣传(OR=2.191,95%CI:1.695~2.833)、民族(OR=1.173,95%CI:1.080~1.275)和出生低体重(OR=0.579,95%CI:0.376~0.892)与6个月龄内是否纯母乳喂养有关联;民族(OR=1.141,95%CI:1.047~1.242)和婴幼儿贫血(OR=1.406,95%CI:1.054~1.877)与添加强化铁米粉有关联。结论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纯母乳喂养率有待提高,辅食添加不合理,应通过电视、广播、热线电话等方式宣传通俗易懂的科学喂养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合理喂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上海市开展妇女乳腺癌预防知晓情况调查,为有效开展乳腺癌预防的健康教育、确定乳腺癌宣传的重点人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至4月参加上海市妇女保健所和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义诊活动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共有205份有效问卷纳入研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乳腺癌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乳腺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为4.9%~91.2%,平均得分6.14±2.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其他变量的情况下,高分组域低分组相比,仅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OR=0.4,95%CI:0.2~0.8)和婚姻状况(已婚OR=0.0,95%CI:0.0~0.2;未婚OR=0.1,95%CI:0.0~0.9)对知晓水平存在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海地区妇女乳腺癌预防知识水平仍有待提高,可将收入较低或离异丧偶的妇女作为乳腺癌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需求,为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1—9月对金湖县268名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进行进行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生殖健康需求的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口服避孕药的不良反应(8.6%)和紧急避孕方式(28.4%)的知晓率较低。32.5%的调查对象接受婚前性行为,82.5%的调查对象认为流产对女性身心影响大、79.5%的调查对象认为流产对以后妊娠有影响,4.5%的调查对象接受多性伴。52.6%的调查对象第一次性行为采取避孕措施,以往性行为的避孕方式主要是安全套(72.1%)、安全期避孕(44.4%)和体外射精(36.9%)。51.2%的调查对象在最近一次性行为中使用了安全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78)、文化程度(OR=1.353)、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OR=2.027)和有无接受过生殖健康教育(OR=1.814)是安全性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较低,对生殖健康知识普遍有需求,需要采取系统的、科学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在甘肃、青海、山西和新疆4个省(自治区)16个项目县抽取的84个行政村共1145名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在1145名老年人中,对生活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有876人(76.5%)。有偶同居的老年人满意度为78.3%,年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老年人满意度为86.1%,自评健康状况好的老年人满意度为82.7%,较其他条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状况(3000~4999元/年OR=1.899,95%CI:1.136~3.174;5000~8000元/年OR=2.000,95%CI:1.094~3.656)、自评健康状况(自评"中"OR=0.611,95%CI:0.409~0.913;自评"差"OR=0.709,95%CI:0.504~0.996)和焦虑/沮丧状况("没有或偶尔"OR=1.977,95%CI:1.047~3.736)综合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结论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的自评生活满意度较高,但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强化自我保健意识,并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为构建适合常州市钟楼社区需要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常州市钟楼区全区7个街道常住居民17 838人,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人群的两周患病率为20.1%,两周就诊率为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社区居民两周就诊率的因素主要是慢性病患病(OR=4.889,95%CI:4.331~5.518),职业(工人OR=0.679,95%CI:0.576~0.800;农民OR=0.710,95%CI:0.536~0.941)以及医保形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OR=0.588,95%CI:0.450~0.769)。居民主要的就诊医院为社区医院和市级医院(分别占46.3%和50.4%)。社区居民最需要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定期体检(49.3%),最希望得到的保健知识主要是常见病的防治知识(58.7%)。结论钟楼社区老年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较差,医疗保障和医疗资源利用不均衡,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足居民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与月经失调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利用全国5省份育龄夫妇孕前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暴露调查数据,对8691名已婚育龄妇女的月经失调和生殖道感染的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来研究妇女生殖道感染因素与月经失调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已婚育龄妇女月经失调的患病率为17.6%,控制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后,患有生殖道感染的已婚育龄妇女月经失调的发生风险是未患生殖道感染妇女的1.56倍(95%CI:1.38~1.76)。结论:生殖道感染可能是已婚育龄妇女罹患月经失调的危险因素,据此对已婚育龄妇女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可有助于减少其月经失调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