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合成了芳酰腙、咪唑和铜(路再生)的三元配合物[CuL(Himdz)](H2L=2-羟基萘甲醛苯甲酰腙,Himdz=咪唑),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配合物结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中心金属通过酰腙配体的酚基氧原子、亚胺基氮原子、去质子酰胺氧原子以及咪唑的氮原子形成平面四方形的N2O2配位环境.在晶胞中,配合物通过N-H…N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液合成法合成了2个酰腙Schiff碱的镍(Ⅱ)配合物[Ni(HOpbh)2].2H2O(1)(H2Opbh=2-羰基丙酸苯甲酰腙)和[Ni(HOpsh)(py)3].CH2Cl2(2)(H3Opsh=2-羰基丙酸水扬酰腙,py=吡啶).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晶体属四方晶系,I4122空间群,晶胞参数a=b=1.468 6(2)nm,,c=2.108 8(6)nm,V=4.548 1(16)nm3,Z=8,Dc=1.475 mg/m3,最终可靠因子R1=0.054 8,wR2=0.151 2.配合物2: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527 4(5)nm,b=1.170 5(4)nm,c=1.694 6(5)nm,β=113.364(6)°,V=2.781 2(15)nm3,Z=4,Dc=1.436 mg/m3,最终可靠因子R1=0.034 0,wR2=0.085 5.在配合物1中,每个镍(Ⅱ)离子由2个2-羰基丙酸苯甲酰腙负一价离子HOpbh-的4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配位构型.配合物1分子间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而形成1维链状结构.在配合物2中,每个镍(Ⅱ)离子由1个2-羰基丙酸水扬酰腙负二价离子HOpsh2-的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3个吡啶分子中的氮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3.
合成5-甲基-4-异噁唑水杨醛甲酰腙与Cu(CH3COO)2.H2O,ZnSO4的配合物,对其进行了IR、UV和热重-差热等表征,并讨论了配合物的配位方式和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合成法, 得到两种Zn(Ⅱ)的配合物:[Zn(C8H7O2)2(H2O)(phen)](1)和{[Zn(C8H7O3)2(H2O)(phen)]·C8H8O3}(2), 对两种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 确定了结构. 同时对两种化合物的UV-VIS-NIR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3,5-二溴水杨醛水杨酰腙配体及其金属锌、铜、镍的配合物,培养出锌配合物晶体.通过测定配体和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质谱和核磁共振及锌配合物晶体,确定为六配位化合物,其中溶剂分子参与了配位.并对锌配合物晶体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以对硝基苯甲酸和1,10-菲啰啉为配体,合成了1种Zn(Ⅱ)的配合物:[Zn(p-NO2C6H4CO2)2(H2O)(phen),(phen=1,10-菲啰啉)].通过X-光单晶衍射确定了它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中心金属Zn(Ⅱ)为5配位.在室温下,测定了该配合物固态粉末的IR,UV-Vis-NIR以及发射光谱,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指认.研究表明,该配合物的固体粉末在室温可见光的照射下可发射较强的绿光.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液法合成了水杨醛缩邻氯苯氧乙酰腙铜的配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12.1097(14),b=12.7228(15),c=25.460(3),α=90°,β=90°,γ=90°,V=3922.5(8)~3,Z=8,Dc=1.535 mg/m~3,F(000)=1 864。在配合物中,每个铜(Ⅱ)离子与2个吗啡啉中的一个氧和一个氮、酰腙配体的酚氧、乙酰氧、肼氮配位,形成畸变的金字塔形配位构型,基本单元进一步通过吗啡啉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一种Cu(Ⅱ)超分子配合物[Cu(μ1,5-dca)(dca)(bpy)]n(1)被合成并用单晶X-射线和磁性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是由两组平行的二维网互相穿插形成的三维结构.磁表征结果显示在化合物1中Cu离子之间表现出通过二氰胺和4,4'-联吡啶桥传递的弱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标题化学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经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 Pī,晶胞参数 :a=0 .5 2 2 9(4 ) ,b=0 .5 2 2 9(4 ) ,c=1.30 34(11) nm,α=90 .0 0 0 (13)°,β=90 .0 0 0 (13)°,γ=90 .0 0 0(11)°,z=1.每个重复的结构单元是由一个 Co( )原子是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
采用3,5-二溴水杨醛与水杨酰肼反应合成二溴水杨醛水杨酰腙席夫碱,然后再将其分别与过渡金属Ni(Ⅱ)和Cd(Ⅱ)用作合成了二种新型的酰腙席夫碱配合物,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1.
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氨基脲(HL)与Cu(Ⅱ) 、Zn(Ⅱ)、Fe(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2种Cu(Ⅱ)配位超分子配合物:Cu(C9H6NO)2(1)和[Cu(phen)2Cl].ClO4(2).对2种配合物的单晶体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结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化合物均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Cu(C9H6NO)2的晶胞参数为a=1.068 2(9)nm,b=0.862(7)nm,c=1.526 9(13)nm,β=102.137(10),V=1.374(2)nm3,Z=4,Dcalc=1.700 g.cm-3,F(000)=716,R1=0.056 4,wR2=0.152 0;[Cu(phen)2Cl].ClO4晶胞参数为a=1.268 9(2)nm,b=1.124 49(18)nm,c=1.723 0(3)nm,β=111.61°,V=2.58(6)nm3,Z=4,Dcalc=1.624 g.cm-3,F(000)=1 132,R1=0.073 5,wR2=0.175 4.同时对配合物的UV-Vis-NIR,IR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并研究了配合物的表面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一维链状Zn(Ⅱ)-1,3,5-均苯三甲酸-phen配合物:{[Zn(C11H8O6)(H2O)phen]·C2H5OH}n, 对该化合物的单晶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 P-1 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0.914 7(2) nm, b=1.019 4(3) nm,c=1.341 7(4) nm, α=80.539(4)°, β=84.461(4)°, γ=89.074(3)°,V=1.228 2(6)nm3, Z=2, Dcalc=1.476 g·cm-3, F(000)= 564, R1=0.055 0, wR2= 0.140 4.在该化合物中, 每个Zn2 的配位环境为变形八面体, 而每个配体1,3,5-均苯三甲酸通过其2个羧基连接2个Zn2 形成一维链状结构.2条1D链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了具有1维双链结构的超分子化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UV,IR及荧光光谱,并进行分析指认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目标配合物:碘化双 -[3,4 -二甲氧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合锌(II) ,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分子中,锌(II)与两个硫原子、两个碘原子配位形成轻微畸变的四面体结构,每一个3,4 -二甲氧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配体与锌离子处于同一平面内,在晶体中分子之间以氢键连接形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二茂铁间苯二甲酰腙的合成方法,并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与Cu、Co、Ni等3种金属盐配合(Fz-M,M=Cu、Co、Ni),将得到的配合物在高温(500、800及1 200℃)环境中得到其热解产物,分别用元素分析、IR、TGA、XRD、SEM等对所合成物质进行结构表征,表明所得Fz-M主要以烯醇式配位为主,高温热解后产物为MFe2O4(M=Cu、Co、Ni)的反尖晶石微晶结构的固溶体.  相似文献   

16.
合成间苯氧基苯甲醛5-甲基-4-异噁唑酰腙及其与Cu(CH3COO)2·H2O的配合物,经1HNMR、IR表征确认其结构,并测定了它们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成了一个抗磁金属Zn(Ⅰ)-氮氧自由基配合物[Zn(IM4Py)2(OCN)2](其中IM4Py=2-(4'-吡啶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1-氧基自由基).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Pn空间群;晶胞参数a=1.231 4(5)nm,b=0.605 5(2)nm,c=2.256 3(7)nm,β=119.615(16)°.其中每个Zn(Ⅰ)离子采取四配位的变形四面体构型,分别与两个空间对称的IM4Py自由基以及两个氰酸根阴离子配位,构成单核双自旋配合物.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结果显示,由抗磁金属zn(Ⅰ)连接的IM4Py自由基间传递弱的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Sehiff碱配体N-(2-羟苄基)水杨醛亚胺(H2L)合成了两个双核配合物[Zn2(L)2(py)2](1)和[Cu2(L)2(py)2](2).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014 5 nm,b=1.380 6 nm,c=1.267 1 nm,β=102.063°,V=1.735 5 nm3,Z=2,F(000)=760,μ=1.43 mm-1,R1=0.036 1,wR2=0.084 0,中心离子采取三角双锥的配位构型;配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0.821 06 nm,b=1.071 5 am,c=1.786 4 nm,β=99.365°,V=1.550 7 nm3,Z=2,F(000)=756,μ=1.422 mm-1,R1=0.038 6,wR2=0.074 6,中心离子采取四方锥的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19.
合成3,5二甲氧基苯甲醛5-甲基-4-异噁唑酰腙及其与Cu(CH3COO)2· H2O的配合物,对其进行了 1H-NMR、IR、UV等表征,发光性能测试表明配体和配合物都有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20.
利用1,1'-二咪唑基酮桥联配体与铜盐CuCl2.2H2O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Cu(C3H4N2)4Cl].Cl,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0.8876(10)nm,b=1.3313(16)nm,c=1.3920(16)nm,β=89.997(2)°;Z=4;R=0.0604。配合物的基本构建单元包含1个Cu(Ⅱ)原子、4个咪唑分子、1个配位氯原子和1个游离氯原子;Cu(Ⅱ)的配位数为5,处于畸变的四方锥配位环境。紧邻单元通过N-H…Cl氢键的连接沿a轴形成一维超分子链;链间通过相邻咪唑环间的弱作用力在ab面扩展为二维超分子层;层间的N-H…Cl氢键连接二维层构筑了三维超分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