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文献报道川芎的总生物碱和酚性成份有明显的扩张冠脉、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1],对已凝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降低血小板的表面活性生平药理作用,川芎中较强生理活性的有效成分川芎嗪、阿魏酸等,水体效果远远小于醇提效果,因此采用醇提。由于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川芎嗪、阿魏酸等均为热敏性无知,高温对其有破坏,故采用了超声波低温提取的方式,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的特性和“空化效应”,低温情况下就可以将有效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2]。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5种贝母药材的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 I-M S)特征图谱,用于贝母药材的品种鉴别。方法用18%氨水润湿贝母药材,乙醚-氯仿-乙醇(25∶8∶2.5)混合溶剂超声提取其中贝母生物碱,将提取物直接进样到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检测器进行正离子全扫描分析。结果在正离子一级质谱中,贝母生物碱易形成带一个正电荷的准分子离子,并且在中性醇溶液中,贝母生物碱易形成二聚体,在酸性介质中则无此现象;二级碰撞诱导解离易使贝母生物碱脱去一分子水;5种贝母对照药材的总生物碱提取液的一级电喷雾质谱图显示,主要分子离子峰基本相同,但因品种不同相对丰度差异较大。结论5种贝母药材生物碱提取物的ES I-M S图谱特征性较强,重现性与精密度较好,可用于不同品种贝母类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醇提法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的中药提取方法,该方法对中药的多数已知有效成分如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萜类等的提取率比水提法高,因此也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提取方法之一。通过调节乙醇浓度,可以选择性浸提药材中某些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本实验以分子量≤1 000 Da提取物、黄芩苷、黄芩素、总黄酮、HPLC峰总面积为综合评判指标,在含醇量30.00%~80.00%之间优选黄芩较佳醇提浓度。  相似文献   

4.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Pueraria 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thomsoniiBenth.的干燥根,系常用中药,葛根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具有多种药理和临床作用^[1,2],葛根中含有多咎有效成分,主要为异黄酮类^[3],近年来,纤维素酶在国外广泛应用于各领域,马田田将纤维素酶用于黄柏提取小檗碱的实验中,小檗碱的收率有显著提高^[4],本文将纤维素酶用于葛根总黄酮的提取中,为纤维素酶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雪上一枝蒿药材及其制剂发挥镇痛作用的治疗窗范围,并比较它们之间的毒性大小。方法: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雪上一枝蒿及其制剂的急性致死量试验,醋酸扭体法进行镇痛药效试验,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算急性毒性的LD50、LD5和发挥镇痛药效的ED50、ED95,求得各组别发挥镇痛作用的治疗指数(TI),安全系数(SF),以此评价雪上一枝蒿药材及其制剂发挥镇痛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各组别发挥镇痛作用的治疗窗有所不同,药材醇提液、总生物碱溶液、总生物碱微乳发挥镇痛作用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5.250、6.825、10.460,安全系数SF分别为1.178、1.650、1.788。结论:雪上一枝蒿总生物碱微乳与总生物碱溶液、雪上一枝蒿药材醇提液相比,其治疗窗较宽。三者的治疗窗大小为:总生物碱微乳总生物碱溶液药材醇提液。  相似文献   

6.
浙贝母为FritillariathunbergiiMiq 是临床上常用药材之一 ,具有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之功效 ,其主要成分为生物碱。本文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 ,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盐酸对提取贝母素甲、乙成分的影响 ,为合理提取贝母有效成分提供理论依据。1 仪器与试剂日本岛津CS 930型扫描仪 ;定量毛细管 1、 2、5 μl (美国进口产品 )。薄层预制板 (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 ;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浙贝母药材经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生药室鉴定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2 试验条件2 1 展开剂的确…  相似文献   

7.
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是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以金华磐安、宁波鄞州为主产地。具有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等功效。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和皂苷,其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是《中国药典》规定检测的指标成分。近年来浙贝母的炮制方法不一,厚片在常规煎煮时常有白心难以煎透,影响药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纤维素酶提高胡芦巴有效成分的收率。方法以甾体皂苷收率为指标,确定提高胡芦巴有效成分收率的最佳酶及最佳酶解条件。结果实验组有效成分的收率约是对照组的3.6倍;酶解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50℃,pH4.4,反应72h。结论利用纤维素酶可以提高胡芦巴有效成分——甾体皂苷的收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延胡索药材在醇提、水煮、人工胃液浸出三种情况下炮制与否对总生物碱溶出的影响。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 醋制品较生品有利于总生物碱的溶出,醇提对总生物碱的溶出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方法。结果 传统的醋制工艺对延胡索的制剂具有较广泛的合理性,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对延胡索尽可能采用醇提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不同采收期及加工方法的川贝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川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的干燥鳞茎.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为常用中药之一[1].川贝母主要化学成分是生物碱,西贝素为其有效成分之一[2].本实验对不同采收期及不同加工方法的川贝母用两相滴定法,薄层扫描法分别测定总生物碱及西贝素的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交实验优化香加皮药材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杠柳毒苷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优选香加皮药材的醇提工艺。[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法。[结果]香加皮的最佳醇提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2h,6倍量,3次。[结论]所确定的工艺条件可以将香加皮药材中的杠柳毒苷提取完全。  相似文献   

12.
皖贝与川贝和浙贝止咳祛痰的药理作用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贝母新种皖贝是近几年在我省发现并已作为省内正式药材使用。用现代方法对川贝、浙贝、皖贝分别作药理研究已有报道,但将3种贝母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就其镇咳祛痰的药理作用进行比较,供临床应用参考。材料与方法一、材料 1.药品:川贝、浙贝与皖贝(均由我省中药材公司提供)由我所植化室配成200%浓度的醇提物,试验时,加热蒸发去醇,然后加淀粉少许及水调成稀糊状待用。皖贝母粉混悬液是将皖贝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法(CE)测定贝母中浙贝乙素、西贝素、西贝苷等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用内标法分析了9种贝母药材中上述生物碱的含量。结果:3种生物碱分离完全,并有较好的回收率和重现性,结论本法快速、简便、高效、为贝母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生物碱提取方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碱类化合物大多数具有生理活性,往往是许多中草药及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如从麻黄中提取的麻黄碱具有平喘作用;贝母碱具有化痰镇咳的作用[1];可待因具有止咳作用;罂粟碱具有松弛平滑肌作用;苦参总生物碱有消肿利尿、抗肿瘤作用[2];粉防己中生物碱具有镇痛、抗炎、抗菌、降压、扩冠、利尿、抗肿瘤、抗矽肺等作用:蝙蝠葛碱、蝙蝠葛苏林碱均为较强的钙离子拮抗剂[3];颠茄中的莨菪碱具有解痉和解有机磷中毒的作用;黄连、黄柏中的小檗碱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白英中甾体类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醇提-酸醇水解法提取白英中的总生物碱,分离得到甾体类总生物碱,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澳洲茄胺为对照,溴甲酚绿为显色剂,在412 nm处测定吸光度值,计算白英中甾体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澳洲茄胺在1.6μg/m L~9.6μg/m 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88.70%~102.2%(n=9),RSD为3.09%~4.96%,不同来源的白英药材中甾体总生物碱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灵敏,适合测定白英药材中甾体类总生物碱的含量,并且可为白英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五种贝母甾体生物碱对豚鼠离体气管条M受体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中药贝母的有效成分贝母甲素、贝母乙素、西贝素、西贝素苷和蒲贝酮碱五种甾体生物碱的平喘机制--对气管M受体的拮抗作用。方法:制备离体豚鼠气管螺旋条,用非选择性M受体激动剂卡巴胆碱引起气管条收缩,观察上述五种贝母生物碱的拮抗作用。结果:预试表明几种贝母生物碱,均使卡巴胆碱引起气管条收缩的量效曲线右移。经Schild方法计算,五种贝母甾体生物碱的pA2值分别为6.91,6.73,7.18,7.03和6.52。  相似文献   

17.
黄芪有效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黄芪有效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先醇提后水提制备黄芪皂苷 (AS)和黄芪多糖 (ASP) ,确定了合适的醇提次数。结果 :乙醇用量、提取时间等对黄芪皂苷、多糖的提取有显著影响。结论 :黄芪药材用体积分数为 95 %乙醇提取皂苷后 ,再用水提取多糖可充分利用药材  相似文献   

18.
贝母有效成分为生物碱。通过对3种贝母鳞茎与地上部分总生物碱产量的研究,旨在为贝母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1仪器、试药721型分光光度计,贝母素乙(peininine)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用试剂均AR级。2实验材料新疆贝母FritillariawalujewiiRegel、托里贝母F.torifoliaX.Z.DuanexX.J.Cheng.、平贝母F.ussuriensisMaxim.采自黑龙江中医学院药用植物园,栽培。分别采收鳞茎和地上部分,60℃烘干,称重,计算株均鳞茎重和株均地上部分重,粉碎,过60目筛,干燥器中保存备用。3实验部分3.1总生物碱含量…  相似文献   

19.
紫花鄂北贝母Fritillariaebeiensisvar.pur-pureaG.D.YuetP.Li系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原野生于鄂豫交界的桐柏山脉南端,已栽培成功。笔者曾从其总生物碱部分分离得到浙贝甲素(peimine)、浙贝乙素(peiminine)、鄂贝甲素(ebeinine)、鄂贝乙素(ebeinone)、鄂贝新(ebeiesine)和紫鄂贝碱(ziebeimine)等7种生物碱[1,2];在非生物碱部位,又报道了鄂贝缩醛甲(fritillebinideA)、鄂贝缩醛乙(fritillebinideB)、鄂贝醇甲(fritillebinolA)[3]、鄂贝新醇(fritillaziebinol)、ent-kauran-16β,17-diol和ent-kauran-3β,16β,17-diol[4]等化学成分。在对其…  相似文献   

20.
黄芪有效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芪有效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先醇提后水提制备黄芪皂苷(AS)和黄芪多糖(ASP),确定了合适的醇提次数。结果:乙醇用量、提取时间等对黄芪皂苷、多糖的提取有显著影响。结论:黄芪药材用体积分数为95%乙醇提取皂苷后,再用水提取多糖可充分利用药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