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探讨p53及cmyc基因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73例和60例HCC癌及其癌周组织中p53和cmyc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p53基因在HCC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周组织(P<0.05,),癌周组织中p53基因表达仅见于癌周增生结节,癌周肝硬变及正常肝组织内未见p53基因阳性表达;cmyc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在HCC与癌周增生结节中相近(P>0.05),且两者均显著高于癌周肝硬变和正常肝组织(分别为P<0.05,P<0.01);p53及cmcy基因表达均与HCC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低分化组p53及cmyc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高分化组(P均<0.05)。结论:p53及cmyc基因过度表达均参与了人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癌周增生结节属癌前期病变,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对小肝细胞癌应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英)ToshihitoSeki,etal.Cancerl994,74:8l7作者应用超声引导经皮凝固治疗(P-MCT)做为一种新型的经皮局部治疗孤立的、未经手术的、最大径2cm或2cm以下的肝细胞癌(小肝细胞...  相似文献   

3.
表柔比星、顺铂介入治疗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顺铂(csiplatin,DDP)介入治疗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44例患者,其中宫颈癌29例,卵巢癌15例。宫颈癌巨瘤型瘤体直径4-6cm,平均直径4.8cm。按例,(复发癌2例),上皮性癌12例,转移性低分化腺癌,均以病理切片证实。用EPI-DDP介入治疗74人次,同时行髂内动脉栓塞8例,子宫动脉栓塞20例,进行疗效评定,观  相似文献   

4.
p16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丽萍  曹敏  陈培辉 《癌症》1999,18(1):37-38,85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p16蛋白及EGFR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的意义。方法:应用p16蛋白及EGFR抗体,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观察。结果:50例肝细胞癌中32例(64%)p16蛋白阳性,36例(72%)EGFR阳性。p16蛋白阳性率在高分化型(包括梁状型及假腺管型)为88%(22/25),而低分化型(包括实团型与纤维硬化型为40%(10/25),两者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高分化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Survivin、EGFR和VEG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为肝癌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81例人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Survivin、EGFR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Survivin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别;肝细胞癌组织EGFR、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49.4%、63.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率21.0%、44.4%(<0.05)。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和肿瘤直径有关(<0.05);EGFR的表达与病理分化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0.05);VEGF的表达与TNM分期、术前局部转移及术后复发转移有关(<0.05)。EGFR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0.307,=0.007)。TNM分期、Survivin、EGFR是肝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子(<0.05)。结论 肝细胞癌组织Survivin、EGFR和VEGF表达水平较高,其中Survivin、EGFR可以作为肝细胞癌的预后因子。EGFR与VEGF表达正相关,对研发多靶点药物或联合使用多种靶向药物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宪炳  梁力建  黄洁夫  林汉良 《癌症》2000,19(11):981-983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癌旁组织p21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47例肝癌手术标本p2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癌旁组织p21蛋白表达阳性率及表达水平均高于癌组织(P〈0.01),癌旁组织p21蛋白表达水平在侵袭转移性HCC高于非侵袭无转移性HCC(P〈0.01)。并且癌旁组织p  相似文献   

7.
徐砺新  顾健人 《肿瘤》1995,15(1):21-23
c/EBP(CCAAT/EnhancerBindingProtein)是一种热稳定蛋白,作为肝细胞核富含的转录调控因子,在促进和维持肝细胞分化状态中担负重要功能,本文通过Northern杂交检测3例正常肝组织,1例新生儿肝组织,10例肝癌及8例癌旁肝组织中C/EBPmRNA丰度,结果显示在正常肝、新生儿肝及癌旁肝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多数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减弱。瘤旁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差显著(P<0.05).以上结果进一步提示C/EBP在维持肝细胞分化状态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和肝癌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中NOS和VEG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研究Ⅱ、Ⅲ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1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iNOS、eNOS、VEGF的表达,抗CD34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iNIS、eNOS分别在81.3%、85.9%的肝癌中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mdm2基因的转录是由P53蛋白激活的 ,而MDM2蛋白又可与P53蛋白结合抑制P53蛋白的作用。目前 ,已发现在许多类型的癌中mdm2基因都有过度表达 ,但尚未有人研究过人肝细胞癌中MDM 2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本实验探讨了人肝细胞癌中MDM2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癌组织分化类型、临床病理指标、P53蛋白表达以及肝癌患者生成率的关系。方法 :实验标本为 10 7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 ,依据HBsAg(+ - )、HCV (+ - )、有无肝硬化、组织分化程度 (依据日本肝癌研究组织标准 )、肿瘤大小 (≤2cm ,2cm~ 5cm ,≥ 5cm…  相似文献   

10.
对31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HCC)、33例AFP阴性HCC、35例肝硬和58例健康献血员血清唾液酸(SA)、岩藻糖(Fuc)及五种急性期蛋白(APP)同时进行测定,结果发现AFP阴性肝癌患者血清SA、Fuc、α1-AG、HP及α1-AT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其中Fuc、α-AT和HP还高于AFP阳性癌组。因此,可将上述五项指标视为AFP阴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作为肝癌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1.
Shen L  Qui D  Fang J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3):173-176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理以及相关癌基因的甲基化变化。方法以限制性内切酶MspI、HpaI分别消化,Southernblot法分析c-myc、c-N-ras两种癌基因的甲基化状况,并与病理学改变比较。结果3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中,30.3%癌区及12.1%的癌旁区的c-myc基因片段和60.1%的癌区及30.3%癌旁区的c-N-ras基因片段呈低甲基化状况。也发现伴卫星灶的肝癌患者其c-myc癌基因低甲基化发生率较高(P<0.05),并且肿瘤直径越大,c-N-ras基因低甲基化倾向越明显(P<0.01)。结论在人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DNA甲基化水平的降低,其中c-myc和c-N-ras两种癌基因的低甲基化与肝癌的浸润程度及转移倾向呈现出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153Sm-EDTMP(ethylenediaminetetramethylenePhosphonicacid)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60例,其原发灶均经病理及细胞学证实。静脉一次给予量为14.8~29.6MBq/kg体重,多数病人(50/60)按18.5MBq/kg体重计算治疗剂量,一般病人治疗1~4次,两次治疗间隔为4~8周。止痛有效率为81.7%(49/60),给药前2周内99mTc-MDP与给药后153Sm-EDTMP全身骨显像进行观察比较。随访1~12个月,认为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疗效好、副反应小,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发区肝细胞癌p53基因热点突变的规律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同发区肝细胞癌(HCC)P53基因249密码子高频度突变的规律性,为探寻癌及基于P53的基因和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巢工PCR结合测序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分析的方法,研究1994-1997年收集的97例启东和22便北京的肝细胞癌标本中,P53基因249密码子的突变率及突变的基因型。用免疫组化法研究癌及癌周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程度。 1994-1997年,启东肝细胞癌中,  相似文献   

14.
肝硬变和肝癌组织bcl-2及相关蛋白bax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讨凋亡基因bcl2及相关蛋白bax与肝脏病变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15例肝硬变和4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bcl2及相关蛋白bax的表达。结果发现肝硬变和正常肝组织中bcl2表达较低,明显低于bax的表达(P<0.05);肝癌组织中bax表达较正常肝组织、肝硬变及癌旁组织明显低(P<0.05),而bcl2无明显变化,bcl2和bax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肝硬变至肝癌发展过程中bcl2和bax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影响了肝细胞的凋亡状态,在肝癌发生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肿瘤大小及CEA含量和血清CEA对肠癌放射免疫显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登国  陈声乐  卢献平  吴雪茜 《癌症》1997,16(5):364-366
目的:探讨放射免疫显像(RI)对诊断大肠癌的价值和肿瘤大小、癌组织CEA及分布、血清CEA对显像结果的影响。方法:用99mTc标记的抗CEAMcAbC50对27例病人(24例大肠癌及3例非大肠癌)进行放射免疫显像。用链霉菌素生物素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20例大肠癌组织CEA含量。结果:24例大肠癌病人显像灵敏度为71.4%(30/42)。显像阳性组,阴性组癌灶大小分别为6.90±0.87cm,3.60±0.81cm(P<0.05),血清CEA分别为30.3±6.34μg/L和42.6±15.34μg/L(P>0.05)。显像灵敏度与肿瘤组织CEA含量、分布有关(P>0.05)。结论:RI对大肠癌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肿瘤大小、癌组织CEA含量及定位分布是影响显像灵敏度的重要因素,血清CEA水平高低不影响显像结果。  相似文献   

16.
郑杰  武忠弼 《肿瘤》1995,15(6):462-465
本文应用cDNA-RNA原位杂交技术和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大鼠肝癌前病灶中c-myc、N-ras癌基因和γ-GT酶的表达。结果表明,c-myc、N-ras的过度表达出现于早期增生的小肝细胞以及变异肝细胞灶、增生结节和腺瘤中,γ-GT酶出现稍晚(诱癌6周),起初在病变中的分布与癌基因相似,而在诱癌12周后,酶改变病灶数较癌基因要多。提示两者表达有相关性,癌基因激活可能诱导  相似文献   

17.
肝动脉化疗栓塞(HAI+HAE)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单独 HAI+HAE治疗往往力度不够,选择在此基础上的综合疗法一直是临床治疗的热点。我们经肝、脾动脉双途径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30例,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经AFP、肝组织活检病理及B超、CT证实的原发性肝癌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32~74岁。肿瘤直径:< 5cm 4例,6~10cm 20例,>10cm 6例;结节型18例,弥漫型12例。伴有门静脉分支癌栓9例。预计生存期超过 3个月。 所有…  相似文献   

18.
经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转移潜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动脉化疗栓塞 (TACE)是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不同化疗栓塞方法对nm2 3、ras癌基因表达产物的影响 ,以便从分子水平探讨TACE对肝细胞癌 (HCC)转移潜能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本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共 98例 ,分为单纯手术组 5 7例 ,肿块最大直径≤ 8cm 30例 ,>8cm 2 7例 ;TACEⅡ期手术组 (介入组 ) 4 1例 ,肿块最大直径≤ 8cm13例 ,>8cm 2 8例。其中单纯灌注化疗药物 5 氟脲嘧啶、丝裂霉素、卡铂 (A组 ) 7例 ;单用碘油抗癌药混合剂 (B组 ) 8例 ;碘油抗癌…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肿瘤血管密度及其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Xia J  Yang B  Ye S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40-442
目的研究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血管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对63例手术切除的小肝癌(直径<5c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其中2年内转移复发组29例,2年内无转移复发组34例。每例取3张连续的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VEGF和生物素标记的荆豆凝集素I(Bio-UEA-I)的免疫组化染色。根据Bio-UEA-I染色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MVD。结果转移复发组和无转移复发组的MVD分别为49.6±29.7、22.7±28.2(P<0.01);转移复发组和无转移复发组的VEGF阳性率分别为86.2%(25/29)、47.1%(16/3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在肿瘤分期、有无卫星灶、有无门脉癌栓3方面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P<0.05,P<0.01)。结论除肿瘤分期、卫星灶、门脉癌栓具有预后意义外,肝癌组织中MVD和VEGF的表达也具有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经皮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目前被认为是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然而仍有许多病例疗效不理想。我所采用TACE联合B超引导下瘤内注射无水酒精(PEI)治疗3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64例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