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的食疗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和非常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3.
容小翔 《美食》2004,(2):47-47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体的内环境随之转化,阳气升发,此时应养阳。在饮食上要选择一些平补阳气的食品。《摄生消息论》中指出:“当春之时,食味忌咸宜甘,以养脾气。饮酒不可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  相似文献   

4.
余力 《烹调知识》2016,(3):80-80
提高脑功能的营养食物,又称健脑食物,一般有八大要素:卵磷脂、蛋白质、糖分、维生素B、C、E以及钙质和脂肪酸。这些要素对脑发育、健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要素又都能从人们日常的饮食中获得。  相似文献   

5.
俗言:“民以食为天”。中医治疗与养生学中有句名言:“药补不如食补。”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绝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对健康长寿和美味佳肴的追求日益迫切。对大中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学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既希望从中品尝到人间美味.又要从中找到防病、治病、养生、美容的“捷径”。这种良好的愿望成为饮食行业和医学行业相结合的动力。社会的需求,既促进了药膳事业的发展.也对药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阳春 《饮食科学》2009,(8):20-20
唐代药王孙思邈是中国历史上的养生大家.他非常关注人体自身系统的调节,把药物和针砭等干预方式作为人体调节的辅助手段。对于人体在不同情况下采用药物调节还是食物调节.其著作《千金食治》中有经典的论述:“安身之本.必资于食。”对于日常的养生和一般性调节.借助食物就能达到效果。而对于一些重、急病,他认为“救疾之速,必凭于药。”  相似文献   

7.
8.
夏季宜吃什么、喝什么?饮食中该注意些什么?是关系到每个人能否平安度夏,增进身体健康的大事。笔者通过温习传统食疗理论,请教专家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夏季饮食,贵在“三清”。  相似文献   

9.
现代人比较讲究科学饮食,有意多吃能对健康与健美有利的食物,而这些食物则被称为新概念食物。专家们指出:新概念食物有远亲食物、血型食物、碱性食物。激素食物等,由于人体差异和食物性质不同,应选择不同概念的食物。  相似文献   

10.
冬季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至立春前一天。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各项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一般新陈代谢变慢,这时就需要合理地调整饮食,滋补养生,从而提高免疫能力,以适应严冬的气候。  相似文献   

11.
《江西食品工业》2004,(2):59-59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强调"冬令进补"的重要性,殊不知"夏令进补"也同样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罗丹 《烹调知识》2009,(12):38-39
编辑朋友: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永远新鲜不厌的话题。食疗、食补,人人都希望吃得健康,吃得安全。但是饭店、超市、菜场……有食物的地方,就必定存在食物安全隐患。隐患之中,食品添加荆的大量使用或多或少让人不安。  相似文献   

13.
每当谈到与营养有关的话题,人们面对的信息总是包含了许多错误的内容,甚至有些谬误是极端化的,它们在我们的思维中根深蒂固,使得人们在考虑自己的饮食时手足无措。  相似文献   

14.
15.
16.
早春二月,正是“乍暖还寒时节”。冬已残而多发疾病的春季未至,正是抓紧时间将息身体的好时节。  相似文献   

17.
高嵩 《饮食科学》2008,(5):66-67
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痴呆症越来越不鲜见,就连央视鼠年春晚郭达、蔡明的小品出要拿:老年痴呆,来调侃。如果家里有老年痴呆症患者,或者上了年纪的父母长辈,为他们烹制合理的饮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食疗对老年痴呆症有预防和辅助治疗的好处。  相似文献   

18.
欧阳军 《烹调知识》2010,(10):12-13
我国民间的许多饮食谚语,乃是世代相传的饮食养生经验的结晶。大都有其科学性与实践性。为更好地发挥这些谚语的卫生保健作用,作者试分类辑录并作简明分析,旨在能引起大家应有的重视并被科学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医以腑为核心的整体观学说,利用不同的食物来影响机体的功能,培补虚损,恢复元气,以抵卸病邪的侵袭,维护健康,是科学饮食的食疗依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保健食品》2008,(9):91-91
颐宫泊圣 食疗养生原理来源于古老的中医理论,内涵丰富,智慧的祖先在中医理论中告诉人们,许多食物不仅可以充饥,补养身体,并且能够医治一些简单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