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指出术语集成是一项以计算机为交流媒介、对各种知识组织体系的术语资源进行语义映射融合和集中控制管理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术语集成与服务的相关研究现状的调研分析,提出基于知识元和MARTIF的术语集成方法,包括面向规范性和应用性的术语集成基本原则,以词汇属性描述、词间关系组织和相关知识链接为描述结构的术语集成描述框架以及应用于数据交换过程中的机器可读术语交换格式(MARTIF)。  相似文献   

2.
如何运用知识组织理论对术语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利用,为用户提供准确、便捷、丰富的术语服务,是图书情报领域开展知识服务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知识组织以术语为基本单元、将各类知识进行紧密组织、形成有机统一的知识集,产生了叙词表、分类表、本体、术语库等各类知识组织工具。知识组织与术语具有天然紧密的联系,知识组织理论、方法与技术,为术语服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而术语服务的研究与开展,将会推动知识组织系统的应用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基于SOA架构的术语注册和服务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术语注册和服务系统是各种知识组织系统共建共享的重要平台,是网络知识组织系统(NKOS)由理论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国内外术语注册与服务系统及相关研究的调研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在术语注册与术语服务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提出了一个基于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构建术语注册和服务系统的解决方案。整个系统的架构从上至下分为四层,分别为任务服务层、工具服务层、组件层和数据层。设计的术语注册和服务系统主要支持基于RDF的语义化词表表示格式,并且支持以关联数据的形式显示词表内容数据。此外,本文还详细描述了实现该系统的关键技术,列举了术语注册和术语服务的一些典型应用案例。指出下一步的研究将具体实现一个术语注册和服务原型系统及术语服务客户端,并尝试将客户端程序集成在数字图书馆系统或编目系统中,通过调用术语服务对信息检索和编目提供术语支持。图4。表1。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4.
刘华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2):21-25
叙词表国际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新增大量与基于知识组织的术语服务相关的内容。通过对这些标准技术内容的深入剖析,结合基于知识组织的术语服务现状,探讨叙词表的最新修订对基于知识组织的术语服务未来发展的影响。这些影响体现为三个方面:推动基于知识组织的术语服务的规范化发展,促进术语集在基于知识组织的术语服务中的应用,促进基于知识组织的术语服务与术语工作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瑞  曾建勋 《情报学报》2022,(4):401-411
众多叙词表及术语资源由于资源分散、更新维护慢、不能满足数据大规模应用需要,导致应用情况不理想。叙词表的集成化可对现有信息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有助于优化知识组织体系,拓展术语资源的应用范围。本文提出的叙词表集成化体系框架涵盖了标准规范体系、词表集成化支撑体系、词表集成化概念体系、叙词表集成化过程和方法以及系统服务与应用五个方面。集成化过程是在多来源术语集成构建词汇集成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映射、概念融合与关系校验实现概念和概念关系的语义集成,构建一个覆盖多学科领域的、语义关系多样的集成化词表。最后,本文提出了推进集成资源的智能化服务和社会场景应用的具体策略,推动叙词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叙词表的术语服务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春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2):12-15
通过概念的形成过程、概念的表达形式,论述基于概念的术语服务形式;同时,基于叙词表的等级关系与相关关系,论述如何通过概念关系组织相关术语,实现基于叙词表概念关系的术语服务方式;最后,讨论术语服务的知识产权、更新维护及映射集成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知识集成理论加以分析,将知识集成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知识管理,全面系统地研究图书馆的知识集成,将知识要素与图书馆服务的诸要素相结合,包括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知识与知识的集成、知识与人的集成以及知识与过程的集成。同时研究相关文化环境、组织机制等方面以及图书馆参与建设机构知识库的也在组织知识集成拓展服务。图书馆知识集成研究能提高图书馆的知识资源保障能力,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用户驱动的国家科学图书馆网站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用户需求驱动”原则,分析传统图书馆网站在定位、结构、组织、关联、术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户、简约、便捷、集成、模块”网站的原则,设计以用户信息流程为主的服务层和以服务知识库、SUR封装为核心的支撑层的网站结构,构建集成化的资源揭示、用户任务下的流程组合、流程驱动的服务导航、情景敏感的帮助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介绍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数字知识资源环境开放组织引擎项目的建设目标与技术路线以及目前已经实现的服务目标。作为一个知识组织工具,开放组织引擎提供通过Web Service接口,提供各类资源和服务系统动态调用集成知识组织体系,实现对资源的自动标引和动态的集成组织和检索服务。  相似文献   

10.
信息共享空间理论模型建构与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以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其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为目标的创新服务模式。其理论模型是以功能集成、协同知识管理和战略联盟为基础的。它的内部构成主要分为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信息共享空间动力系统包括信息技术、组织与管理和文化与精神等三大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1.
以和金生提出的知识发酵为理论基础,从生物发酵和知识共享过程的相似性出发,通过与知识菌株、母体、知识酶、发酵吧等要素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要素,同时构建以知识提供、知识发酵和知识存储为阶段的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过程模型,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究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发酵过程以及多主体参与下知识共享的实现机理。  相似文献   

12.
王涛  顾新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6):107-110
认为知识网络能帮助企业整合资源,获取竞争优势。对以知识链为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的内涵、结构及其知识活动进行分析,提出知识网络的构成要素包括网络节点、网络资源、网络活动和支撑环境四个部分,构建出知识网络结构示意图。在此基础上,分析知识网络中的知识活动以及知识活动的基本分析单位之间的知识流动模式。  相似文献   

13.
网络数据挖掘及其在面向Web的知识检索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网络数据挖掘的含义和相关技术,并着重介绍了网络数据挖掘方法在面向Web的知识检索中的应用:通过对信息源内容与结构的挖掘,对用户访问记录的挖掘,对专家访问的挖掘,发现隐藏在网络数据流背后的知识关联和知识,形成特定知识库,支持知识检索。  相似文献   

14.
试图改变学术资源评价的传统分析模式,提出先建立完整的知识库,继而在知识库基础上获得分析结论的知识驱动型分析思路。为此,采用本体机制来实现CSSCI学术资源的知识组织,以面向对象的方式来描述期刊及其相关知识,建立基于本体的CSSCI学术资源网络模型(CSSCI_Onto);通过本体中揭示的学术资源知识,不仅可以综合地了解期刊之间的两两关系及其关联程度,而且能够挖掘期刊之间隐含的双向和多元关联模式,发现一定时期内学科中的核心期刊集,为学科内期刊之间的合作和分工提供可参考的事实依据,促进期刊研究内容呈现合理分布。重点探讨CSSCI来源期刊之间关联的构建及分析,是基于CSSCI知识本体实现学术资源关联分析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个人知识管理的知识场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红彩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4):122-133
依据知识管理的知识场理论与情景学习的场景理论,将个人知识管理的知识场划分为实习场、主题知识社区和社会知识网络三个层面,分析三层知识场之间存在的相互嵌套关系,提出连接三层知识场的动力机制,并分析每层知识场所对应的个人知识管理功能与特征。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组织方法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信息与知识、信息组织与知识组织的概念及內涵;探讨基于内部结构特征的知识组织的两种方式:以知识单元为基础的知识组织方式和以知识关联为基础的知识组织方式;详细分析知识组织的7种方法:知识表示、知识重组、知识聚类、知识存检、知识编辑、知识布局和知识监控;提出采用分类主题一体化、运用元数据以及采用专家系统等知识组织策略。  相似文献   

17.
回顾企业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在界定企业服务创新中知识要素与服务要素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管理的"PSCA"闭环理论,从知识管理对服务创新的推动与服务创新对知识管理的促进两个角度深入剖析企业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之间的互动机理,并以联想集团为例,对其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之间的互动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引入集群知识创造能力的概念,指出其受到集群内企业间知识交换机会、知识交换的推动因素和知识交换有效性三类变量的影响。认为影响集群企业间知识交换机会的因素是集群产品的知识宽度、技术模块化程度和技术动态性;推动知识交换的因素是集群领袖企业的合作导向水平和被交换知识的性质;影响知识交换有效性的因素是集群企业知识重叠水平和解除过时的知识交换关系的能力。提出相对应的三种类型的集群内知识创造失灵,最后分析对于集群及集群中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MUDs的改进知识管理模型。模型综合利用知识抽取与知识可视化手段,通过促进特定领域的隐性知识的转换及显性知识的保存,达到知识创造与知识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Knowledge Acquisition》1994,6(3):243-270
Knowledge modelling is undoubtedly a major problem in knowledge acquisition. Drawing from industrial case studies that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paper lists some key problems which still dog knowledge modelling. Next, it critically reviews current knowledge modelling techniques and tools and concludes that these re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issues are not tackled by them. We consider the spelling out of these problems and the fact that they are not addressed by current tools and techniques to be a major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The paper strongly argues for knowledge modelling to be domain-driven, i.e. driven by the nature of the domain being modelled. The key argument in this paper is that ignoring the nature o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omain inevitably results in knowledge imposition rather than knowledge acquisition as domains get shoe-horned into some (current) set of models, representations and tools. After examining the nature of domains, the paper proceeds to outline an emerging hypothesis for knowledge modelling. It concludes with a specification of a tool suite for addressing the issues identifi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