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86年5月至1999年6月共收住肺包虫囊肿25例,合并肝包虫6例。包虫囊肿破裂形成脓胸3例,脓气胸2例,均经开胸肺叶切除或囊肿摘除而治愈,作者体会:1.肺部发现囊肿,有疫区居住史,卡索尼试验阳性者应首先考虑包虫病;2.肺包虫合并膈下肝顶型肝包虫病例可一次开胸摘除肺、肝包虫囊肿;3.肺包虫囊肿破裂应立即开胸探查囊肿摘除,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用双氧水、盐水反复冲洗,无需行肺叶切除。  相似文献   

2.
包虫囊肿可寄生在人体任何部位,而以肝,肺受累机会最多。人体肝脏是包虫囊肿最好发部位,约占全都囊肿的三分之二,据一般统计在64~74%左右。而肝包虫囊肿产生破裂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我院1952~1985年间经手术治疗各类包虫病1100  相似文献   

3.
肝包虫囊肿是西北地区多发病。我院自1976年6月至1981年6月经手术确诊为本病7 1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8例,女23例。年龄4~65岁。囊肿位于肝右叶者62例(87.4%),左叶5例,左右两叶4例。单发囊肿63例,多发囊肿8例,其中2个囊肿者6例。3个囊肿者2例。症状、体征与辅助检查见表1。  相似文献   

4.
包虫病是一种流行于农牧区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肝、肺两个脏器同时有包虫囊肿者不少见,对于包虫囊肿位于肝脏顶部合并右胸部包虫者多选取右胸径路进行一期手术治疗。1957年5月至2002年11月,我们共收治包虫病1230例,对其中69例同时有右胸及肝顶部包虫囊肿的病例施行了右胸入路一期手术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1974~1991年共收治肝包虫病573例,其中并发肝支气管胆瘘者18例(3.2%)。18例中12例经腹行肝包虫囊肿清理与插管引流;4例经胸行囊肿与肺脓肿清理引流及膈肌封闭术;2例经胸腹联合切口行肝包虫与肺包虫囊肿清除引流及膈肌封闭术。术后18例均获治愈。讨论认为:肝包虫囊肿的部位为造成本并发症的首要条件。本组18例均为肝顶部包虫囊肿破裂所致,占我院全部肝顶部包虫囊肿(121例)的14.9%。  相似文献   

6.
肝包虫囊肿并发支气管胆瘘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74~1991年共收治肝包虫病573例,其中并发肝支气管胆瘘者18例(3.2%)。18例中12例经腹行肝包虫囊肿清理与插管引流;4例经胸行囊肿与肺脓肿清理引流及膈肌封闭术;2例经胸腹联合切口行肝包虫与肺包虫囊肿清除引流及膈肌封闭术。术后18例均获治愈。讨论认为:肝包虫囊肿的部位为造成本并发症的首要条件。本组18例均为肝顶部包虫囊肿破裂所致,占我院全部肝顶部包虫囊肿(121例)的14.9%。  相似文献   

7.
脾包虫囊肿35例诊治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虫囊肿病是西北地区常见病 ,最易发生在人体肝、肺部 ,发生在脾脏者少见。我院 1981年 2月至 2 0 0 1年 2月收治肝包虫囊肿 1893例 ,其中经手术治疗的脾包虫囊肿 35例 ,占 1 8%,现将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 18例 ,女 17例。年龄 8~ 6 2岁 ,平均年龄 2 8岁。 35例均有与犬、羊密切接触史。 35例中单纯脾包虫囊肿 12例 ,占 34 3%。另 2 3例中 ,合并肝包虫 13例 ,合并肝、腹腔包虫 4例 ,合并肝、大网膜、腹腔、肠系膜包虫 2例 ,合并肝、肾、膀胱、大网膜包虫 1例 ,合并肝、盆腔、子宫、膀胱包虫 1例 ,合并肝…  相似文献   

8.
肝包虫囊肿完整摘除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包虫病是西北牧区常见的人畜共患的肝脏寄生虫病,目前治疗以包虫囊肿摘除术为主,但术后常出现残腔积液及包虫囊肿复发而再次手术。肝包虫囊肿完整摘除,作为一种新的手术,国内报道还不多。我院自2000年7月至今对16例肝包虫病施行囊肿完整摘除术,解决了残腔积液及包虫复发,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性,藏族,年龄8岁,体重19kg,因心悸、气喘伴口唇紫绀2年余入院.入院时发育不良,营养状况差,口唇紫绀,左肺未闻及呼吸音,胸部CT示左肺巨大肺包虫囊肿,左肺上叶纤维化,纵隔右移,初步诊断左肺上叶巨大包虫囊肿,拟行包虫内囊切除术.术前血红蛋白浓度(Hb)115 g/L、红细胞压积(Hct)36%、非吸氧状态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86%,心电图(ECG)、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椎管内包虫囊肿伴肝包虫囊肿1例报告高彩林,黎发本,王辉清,李云辉椎管内包虫囊肿少见,我院收治1例且伴有肝内包虫囊肿,报告如下。女性,16岁。有放牧牛羊史。1990年9月22日入院。述2月前淋雨后出现全身乏力、盗汗、右下肢麻木无力,20天后感脊背部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紧邻肝内、外大血管细粒棘球蚴包虫囊肿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至2007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36例共45个紧邻肝内、外大血管包虫囊肿的疗效.结果 39个包虫囊肿成功行外囊完整摘除术,6个行外囊大部分摘除术,肝内、外囊肿周围大血管均保存完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和内囊摘除+外囊大部分摘除术治疗紧邻肝内、外大血管包虫囊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破裂肝包虫囊肿的处理(附14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破裂肝包虫囊肿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60年6月至2003年6月手术治疗的破裂肝包虫囊肿149例。其中破人腹腔13例(8.72%),消化道穿破8例(5.37%),泌尿道5例(3.36%),肝包虫囊肿一胆道一支气管瘘8例(5.37%),破入胸膜腔9例(6.04%),胆道穿破103例(69.13%),其他部位穿破3例(2.01%),均经手术治疗。结果术后伤口感染14例(9.40%),横结肠瘘1例(0.67%),肝包虫复发12例(8.05%),腹腔内复发10例(6.71%),复发病例均经再次或多次手术治愈,死亡3例(2,01%),远期治愈144例(96.64%)。结论肝包虫囊肿破裂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急腹症、过敏性休克,以破人胆道者为多,可致胆道梗阻甚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破人消化道、泌尿道、胸腔甚至形成包虫囊肿、胆道、支气管瘘等,治疗多较困难,且易复发,故肝包虫囊肿应早期诊断及尽早手术治疗,以防破裂,进一步开展对包虫病的防治则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包虫囊肿压迫下腔静脉的外科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肝包虫囊肿压迫下腔静脉病人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为(46±5)岁,年龄范围为38~51岁。根据术中肝包虫囊肿与下腔静脉的贴合程度以及囊肿完整切除的难易程度,分别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于术后3、6、12、24个月门诊随访1次。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病人肝包虫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情况。随访终点为术后2年,随访次要终点为肝包虫囊肿复发。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1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7例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2例行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1例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10例病人术中无大出血及感染性休克发生。10例病人手术时间为(99±27)min;术中出血量为(99±48)mL。(2)术后情况:10例病人术后2~5 d拔除引流管,无术后出血、术后残腔感染、术后胆瘘发生,无围术期死亡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7.1±1.8)d。(3)随访情况:10例病人中,9例完成终点随访,随访时间内均无肝包虫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形成;1例病人于术后12个月,第3次随访失访,此病人术后3、6个月随访未发现肝包虫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结论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均能完整切除肝包虫囊肿。  相似文献   

14.
囊型肝包虫病是青藏高原畜牧区常见的一种地方病,严重危害当地民众的健康,病死率2%~4%[1]。对于较大的包虫囊肿,仍以手术治疗为主[2]。近年来,随着3D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及青藏高原地区民众对于肝包虫手术微创化的渴望,我们团队2016年开始尝试3D腹腔镜技术治疗肝囊型包虫,但肝包虫囊肿意外破裂仍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3,4]。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对87例囊型肝包虫病在全麻下行3D腹腔镜下肝包虫囊肿切除手术,其中13例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囊肿破裂,占14.9%,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肝包虫囊肿是西部地区常见多发病,而肝包虫囊肿破人胆道致梗阻性黄疸少见。文献报道约占肝包虫病的1.7~6.0%,我院1987年2月~2007年12月收治肝包虫病人1893例,其中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致梗阻性黄疸49例,占同期肝包虫病人的2.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单房性包虫囊肿完整切除68例手术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我院自 1995年 7月至 2 0 0 2年 1月行肝单房性包虫囊肿完整切除 6 8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6 8例中 ,男 4 3例 ,女 2 5例 ,年龄 16~ 5 2岁 ,平均 34岁 ;肝包虫囊肿位于肝右叶4 5例 ,位于肝左叶 2 3例 ;其中肝包虫囊肿切开内囊摘除术后复发 13例。2 .手术方式及结果 :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 ,取右肋缘下斜切口或剑突下“人”字切口。充分游离肝周粘连和韧带 ,病变位于肝中叶周围者预置肝门阻断带 ,不行肝门阻断。经肝单房性包虫囊肿坚厚的外囊纤维层与正常肝组织薄膜间实施行肝包虫囊肿完整切除…  相似文献   

17.
包虫病是我国西北牧区常见的寄生虫病,尤以肝包虫病最为常见.肝包虫破入胆道是包虫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肝包虫囊肿完整摘除~([1])或肝包虫外膜完整摘除术~([2]),基本解决了肝包虫破入胆道术后残腔积液及包虫复发等并发症.我院1996-2008年共收治此类患者100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我科1953~1990年间1181例肝包虫囊肿手术治疗的结果,阐述了各种手术的方法、操作要点和适应证,并重点介绍了外囊敞开术和完整内囊摘除术。作者认为肝包虫囊肿外囊敞开术和完整内囊摘除术是治疗肝包虫囊肿的两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肝包虫囊肿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126例肝包虫囊肿的临床资料。 126例中27例行非手术治疗,其中3例转行手术治疗。102例行手术治疗(包括3例中转手术者),其中2例出现胆瘘、3例出现复发经再次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27例非手术治疗(服用抗包虫药物)者,随访19例,15例治疗有效,3例中转手术,1例因合并心功能衰竭死亡。提示手术是肝包虫囊肿的主要治疗手段,应根据肝包虫囊肿的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抗包虫药物治疗仅适用于囊肿小且有严重合并症。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肝包虫囊肿破裂误诊肝破裂二例青海省贵德县人民医院外科(811700)田尖参,曹毓林肝脏是包虫囊肿的最好发部位,在临床上外伤所致的肝包虫囊肿破裂难以与肝破裂相鉴别。我院曾收治二例闭合性腹部损伤致肝包虫囊肿破裂,术前误诊为肝破裂,现报告如下。[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