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本文对重症肝炎合并妊娠并发DIC的原因、病理、诊断、处理进行分析。目的改善重症肝炎合并妊娠并发DIC预后,降低死亡率。结论对于重症肝炎合并妊娠并发DIC患者的处理必须是抓重点,抓特点,顾全局才不至于顾此失彼。决不可只考虑DIC的抗凝治疗而忽略有关病因的积极处理,更不能忽视产科处理在这一严重病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临床护理措施,降低产妇和胎儿的病死率。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26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好转15例,死亡11例,病死率42.3%,胎儿成活8例,成活率占30.8%。结论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应重点做好意识、病情观察、产前监护,以及产后护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重症病毒性肝炎的诊治经验,提高治愈率。方法对35例妊娠合并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妇死亡率22.85%,围产儿死亡率37.14%,剖宫产率68.57%,子宫切除14例(40.0%)。结论妊娠合并重症病毒性肝炎为产科急危重症,早期诊断,及时综合治疗,是提高母儿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省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找到其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广东省的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在全省乡镇以上有产科的医院登记所需数据,并逐级上报汇总后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2001~2002年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发生率为9.95/万;不同级别和经济水平地区的妊娠合并肝病的发生率有显著不同。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和高危妊娠管理、加强基层产科人员的培训有助于早期预防和治疗妊娠合并肝病,从而预防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妊娠合并重症病毒性肝炎,由于凝血机制障碍等因素,产后出血率明显增高,达62.5%~90.91%,并可迅速导致肝功能衰竭和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达50%~81.8%,因此必须加强观察,及时抢救,以降低死亡率。我院自1984年10月~1996年8月共收住18例重症肝炎并发产后大出血,现就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8例重症肝炎中年龄22~29岁,其中急性重症肝炎2例,亚急性重症11例,慢性重症5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降低孕产妇与胎儿的死亡率。方法:对我院1998~2003年收治的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发病率为0.3%(20/6 041),20例中胎儿死亡3例。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正确诊断治疗是改善病人预后的基础,并妥善进行胎儿的处置,降低孕产妇与胎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重症肝炎的诊治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62例住院病毒性重症肝炎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例重症肝炎死亡病例中,60例肝性昏迷,为重症肝炎死亡的首要死亡原因,占96.77%;其次是出血倾向,占75.81%;第三是感染,占54.84%;第四是肝肾综合征,占37.10%,并发症为重症肝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发症越多,死亡率越高。结论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及治疗并发症,是提高重症肝炎存活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急性重症肝炎,常致胎儿宫内死亡、死产、早产及孕产妇死亡。尤其妊娠晚期并发肝炎,易发展为重症肝炎,病死率高。尽管妊娠并发肝炎发病率不高,但对孕产妇及围产儿有极大威胁。现总结广东省人民医院1981年至1990年10年间妊娠并发病毒性肝炎2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 发病率 病例来源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同期住院病人。经传染科与妇产科共同诊治,患者经血清肝功能及免疫学检测,肝B超扫描或肝穿刺诊断。发病率为1.05‰孕妇,全部为黄疸型肝炎。其中重症肝炎6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深圳市罗湖区1996-201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对策及依据。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采用深圳市罗湖区1996-2010年15年间全部75例孕产妇死亡的病历资料,重点对37例妊娠合并非直接产科原因死亡孕产妇进行分析。结果 37例死亡孕产妇中,重症肝炎、心脏病、恶性肿瘤为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相关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特别是加强妊娠晚期合并症的识别和急救处理水平,是降低非直接产科原因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方莉  伍玲  沈慧敏  李小毛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2213-221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的空腹血糖,以血糖水平分组,分析评价其临床意义。结果:60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低血糖29例(48.3%),死亡17例(58.6%)。死亡组血糖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急性重型肝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慢性重型肝炎(P<0.05)。结论: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较高,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密切,血糖越低病死率越高。检测血糖水平对判断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危重程度、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郑州市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预防措施,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果郑州市2000-2004年5年孕产妇死亡率54.78/10万,前五位死因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重度妊高症、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急性脂肪肝。结论郑州市5年孕产妇死亡率与2001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一致,死因顺位一致,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症心肌炎、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接诊收治的一例妊娠合并重症心肌炎、心源性休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妊娠合并重症心肌炎、心源性休克的诊治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对患者采取适时终止妊娠,行全麻下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母婴平安,术后14日患者出院。结论:妊娠期合并心源性休克在强心利尿治疗同时,选择适合分娩方式终止妊娠是对母婴生命进行挽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蕾  杜莉  秦敏  朱丽萍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371-437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在系统保健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上海市1991~2010年5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的临床资料、死亡个案和评审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991~2000年全市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7.02%,2001~2010年呈现逐步上升趋势。②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以先天性心脏病最高(15例,28.8%),其次是风湿性心脏病(7例,13.5%)、重度肺动脉高压和围产期心肌病(各6例、分别占11.5%)。③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普遍保健意识较差,其中进行治疗、定期随访的仅17例(32.7%);8例已明确告知不宜妊娠仍坚持怀孕。④各临床科室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重视度不够,全程监护评估和规范治疗欠缺。结论:提高育龄妇女的孕前和产前保健意识,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做到早诊断和早治疗;同时临床各科医务人员也应提高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和监护水平,进行孕期全程动态评估,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妊娠合并急腹症1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腹症的发生率、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5年收治的妊娠合并急腹症196例。结果:妊娠合并急腹症的发生率为6.50‰(196/30 126)。急性阑尾炎63例,卵巢肿瘤蒂扭转54例,急性胆囊炎26例,急性胰腺炎19例,泌尿系结石17例,子宫肌瘤红色变性12例,急性胃炎出血5例。手术治疗129例,保守治疗67例。结论:应加强对妊娠合并急腹症病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认识,早期准确诊断。合理的手术治疗不会增加流产、早产率及胎儿与孕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余永丽 《中国保健》2006,14(6):55-56
目的为了了解建阳市1990-2005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建阳市1990-2005年23例孕产妇死亡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建阳市1990-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47.31/10万,其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占43.47%;其次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妊娠合并心脏病各占17.39%;第3位是妊娠合并脑部疾病3例,占13.04%;第4位是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和异位妊娠,各占4.34%.结论要降低我市的孕产妇死亡率,必须尽快建立和筹集高危孕产妇贫困救助资金;进一步规范孕产妇系统管理,特别是高危孕产妇的专案管理;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尤其是注重提高产科人员的综合抢救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极为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产前治疗情况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将58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分为两组,以孕<24周诊断并规范抗梅毒治疗2个疗程的37例为治疗组,孕≥24周诊断并规范抗梅毒治疗1个疗程的2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活产率为62.07%,对照组仅为32.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胎/流产发生率为1.72%,对照组死胎/流产发生率为3.42%;治疗组无新生儿死亡,对照组新生儿死亡率均为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为1.72%,对照组的先天梅毒儿发生率5.18%,两组死胎/流产及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以隐性梅毒为主;对所有孕妇均应在首次产前检查时进行梅毒筛查;早发现、早诊断及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有效改善围生结局。  相似文献   

17.
重症肝炎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常在短期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虽然经过各种治疗抢救,目前病死率仍在60%左右。我院自1998年底筹建开设了重症肝炎监护病房(ICU),对重症肝炎患者进行监护,对降低肝病死亡率起了较大的作用。近半年来共监护重症肝病患者77例,男65例,女12例,年龄20~72岁。根据1995年全国第五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诊断为肝硬化54例(男45例,女9例);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型23例(男20例,女3例)。77例中并发有上消化道出血4例,肝性脑病5例。通…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心衰对母儿的危害,探讨妊娠合并心衰四种不同发病原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7年9月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收治的54例妊娠期心力衰竭患者,对其发病原因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发生心衰者34例(62.96%),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8例(14.81%),围产期心肌病7例(12.96%),妊娠合并甲亢性心脏病5例(9.25%)。其终止妊娠的时间分别是(33.26±2.66)周、(32.46±5.97)周、(37.22±4.88)周、(36.34±4.67)周。孕产妇死亡2例(3.70%),新生儿死亡9例(16.66%)。结论: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病因中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为常见;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的产妇以及胎儿的预后最差,早产率高;围生期心肌病以及甲亢性心脏病如果控制及时,新生儿的预后较好。所以明确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原因,对及时正确处理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有利于降低围产期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商丘市孕产妇合并内科疾病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科学分娩方式,进一步为缩减孕产妇死亡率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基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幼保健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对商丘的孕妇首次建卡、孕妇复查、孕妇合并症等情况开展分析。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时间段分娩的2000例孕产妇,对孕产妇合并内科疾病现状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例孕产妇中,妊娠合并内科疾病382例,占19.10%。其中,妊娠合并贫血260例,占13.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4例,占3.20%;妊娠期合并糖尿病28例,占1.40%;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18例,占0.90%;妊娠期合甲状腺疾病28例,占0.15%;妊娠期合并阑尾炎2例,占0.10%;妊娠期合并心脏病2例,占0.10%;妊娠期合并胆囊炎2例,占0.15%;妊娠期合并子宫肿瘤1例,占0.05%;妊娠期合并肾盂肾炎1例,占0.05%。结论:规范孕产妇全面系统保健管理,推进临床不同学科、不同部门交流协调,提高综合救治水平,是缩减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李曼莉 《现代养生》2014,(16):219-220
目的:浅谈22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2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精心治疗、护理,严密监控患者胸片、呼吸频率及节奏、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机械通气。结果:治愈18例且未发现并发症,治愈率为81.82%;死亡4例,死亡率为18.18%(全身严重感染和多器官并发功能障碍从而衰竭,抢救无效导致死亡)。结论:给予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对患者的存活及治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