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珠海市12、18岁年龄组学生的恒牙患龋状况,监测其龋病发展趋势,为制订口腔保健目标与规划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采用分层、不等比、多阶段和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珠海市12、18岁城乡学生各660人,男女各半。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的龋病调查标准进行检查并与1995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比较。结果珠海市12岁年龄组城乡学生患龋率、龋均、龋齿充填率分别为69.09%、2.23、11.5%和75%、2.31、10.43%;18岁年龄组城乡学生患龋率、龋均、龋齿充填率分别为77.27%、4.18、25.92%和78.18%、3.31、24.31%。患龋程度及龋齿充填率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珠海市12、18岁学生的龋病流行呈下降趋势,龋齿充填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平湖市城乡12岁儿童恒牙患龋相关因素及患龋状况,为龋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按照WHO口腔调查基本方法中的龋病诊断标准,在全市城乡抽取1 030名12岁儿童进行口腔龋病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1 030名儿童患龋率为56.02%,龋均为1.30。男女患龋率分别为47.67%和64.5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P0.05)。龋病充填率为7.47%,残冠残根率为7.77%。爱好甜食和兼食甜食与碳酸饮料的患龋率分别为59.05%和59.3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嗜好的患龋率为45.63%,与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湖市12岁儿童患龋率高,充填率低,喜好甜食和兼食甜食与碳酸饮料的患龋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12岁儿童人群恒牙龋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吉林省12岁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掌握龋病发病的第一手资料。方法:在全省范围内对12岁儿童分层、等容量、随机抽取790例儿童进行患龋情况调查。结果:12岁人群的患龋率为43.67%,龋均1.06,龋齿充填率(F/DF)为9.56%,患龋率和龋均在城乡之间无显著差异,男女之间差异显著(P=0.000)。结论:吉林省12岁人群龋病处于"很低"水平,但大部分龋齿未得到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西省12岁儿童龋患和牙周健康现状,为提高学龄儿童口腔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城乡12岁儿童792名,检查恒牙龋患和牙周情况。结果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27.8%,龋均为0.43,患龋率和龋均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龋齿充填率为6.3%,窝沟封闭率为0.5%,牙龈出血检出率和牙石检出率分别是87.9%和67.3%。结论江西省12岁儿童患龋率虽低,但第一恒磨牙易患龋,龋齿治疗率较低,牙周健康状况较差。应积极开展学校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高龋病治疗率,改善牙周状况。  相似文献   

5.
调查分析河南省农村12岁留守儿童恒牙患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龋病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农村12岁留守儿童740名进行口腔检查及问卷调查,并以783名非留守儿童作为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40名留守儿童恒牙患龋率为60.41%,龋均为(1.75±2.04).女生患龋率及龋均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和t值分别为19.737,-4.308,P值均<0.05).留守儿童的患龋率和龋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和t值分别为16.850,4.851,P值均<0.05).留守儿童龋齿好发于下颌第一恒磨牙(48.54%),其次为上颌第一恒磨牙(29.64%),下颌前牙患龋率为0.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窝沟封闭率分别为0.41%和1.02%,龋齿充填率分别为2.17%和2.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食甜点是恒牙龋的危险因素,持有"龋齿可以由牙面上细菌引起,定期口腔检查非常必要"观念是恒牙龋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河南省农村部分12岁留守儿童恒牙患龋状况严重,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恒牙患龋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6.
彭菲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582-1584
了解2014年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乳、恒牙龋齿患病情况,为制定学生龋齿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中龋齿的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于2014年9-11月对贵州省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和水族5个民族的7,9,12,14岁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2014年贵州省5个民族学生乳牙患龋率为49.76%,龋均为2.01;恒牙患龋率为22.35%,龋均为0.51.各民族间学生乳、恒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3.67,34.71,P值均<0.01),且恒牙患龋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龋齿充填率乳牙为2.22%,恒牙为0.83%,不同民族学生乳、恒牙龋齿充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1.42,117.75,P值均<0.01).随年龄的增长,学生乳牙龋均呈下降趋势,恒牙龋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患龋情况不容乐观,各民族龋病防治工作发展不平衡.口腔卫生保健工作需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无锡市滨湖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状况。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2017年对滨湖区48所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分析儿童龋病流行特征。结果共调查3~6岁学龄前儿童21589人,总患龋率为38.78%,龋均为4.25颗,充填率为3.06%。患龋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χ^2趋势=905.624,P<0.05),学龄前儿童龋均数和充填率均以6岁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99.366、69.790,P值均<0.05);不同性别儿童患龋率和充填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公办园儿童患龋率(41.57%)、龋齿充填率(3.24%)均高于民办园(35.12%、2.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78、4.76,P值均<0.05)。城市儿童患龋率(36.30%)低于乡村儿童(42.41%),龋齿充填率(3.95%)高于乡村儿童(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1.586、112.672,P值均<0.01)。结论滨湖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率偏低,尤其是乡村地区,应加强龋病早期防治及口腔卫生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3~6岁儿童患龋状况。【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采用普查形式对黄浦区12所幼儿园的3 27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并与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黄浦区3~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1.4%,龋均为2.39,龋齿充填构成比为15.5%;乳牙患龋状况和龋齿充填情况随年龄增加而提升,男、女患龋率和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岁儿童82.7%的龋齿集中在1/3儿童;最容易患龋的牙位为上颌乳中切牙和下颌乳磨牙。与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相比,黄浦区3岁、4岁、5岁儿童的患龋率和龋均均低于全国城市水平,龋齿充填构成比高于全国城市水平。【结论】上海市黄浦区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状况和充填情况好于全国水平,但龋患仍处于高流行水平,龋损充填依然不足。表明应进一步加强学龄前儿童龋病防治,特别是龋病高危儿童的监测和防治,并且乳牙龋病预防关口需前移3岁以下的儿童。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12岁学生口腔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12岁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为中小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提供相关信息.方法 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省12岁城乡常住人口777人,进行口腔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2岁人群患龋率为49.9%,龋均为1.1;患龋者中,因龋充填率仅为3.6%;男、女生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龋均男女间和城乡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牙龈出血率为63.6%,牙石检出率为32.6%,城乡之间和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海南省12岁人群龋病状况处于"很低"等级水平,且其中绝大部分龋齿未得到治疗,牙周健康状况不良,牙龈炎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樊林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135-5137
目的:了解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状况,为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WHO 1997年公布的龋齿检查及记录标准,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高邮市18所城乡幼儿园的2 634名3~6岁儿童进行乳牙龋病调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口腔保健知识问卷调查。结果: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3.93%,龋均为3.18;随着年龄增长患龋率呈上升趋势;儿童患龋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P>0.05);农村儿童乳牙患龋率明显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1,P<0.01);乳牙龋齿未治占龋失补总数的94.06%;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匮乏,半年一次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口腔检查的仅占7.95%,要求孩子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只有27.02%。结论: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充填率却较低,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淡薄,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12岁学生口腔疾病患病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12岁学生龋病及牙周疾病的患病现状,为开展学校口腔预防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城乡792人(男女各半)进行调查。结果:12岁年龄组恒牙患龋率为27.02%,龋均(DMFT)为0.47,男女间患龋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DMFT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为女性高于男性。龋齿充填率4.61%,其中城市为7.73%,农村仅为0.62%,城乡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牙龈出血和/或牙结石检出率86.24%,城乡间及男女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江苏省12岁学生龋病的流行状况与全国第二次口腔健康调查(1995)的结果相比患龋率和DMFT均较低,龋齿的充填率低;牙周健康状况不良,牙龈炎的患病率高。因此,应加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开展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提高龋病的治疗率,降低牙龈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学龄期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恒牙患龋情况和干预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178例学龄期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儿童组94例,城市儿童84例。观察并记录两组学龄期儿童的恒牙患龋、龋齿充填、龋齿失牙以及窝沟封闭情况,统计两组学龄期儿童的患龋恒牙的牙位分布。结果在178例学龄期儿童中,恒牙患龋率为42. 13%,龋均为(1. 85±1. 97),其中恒牙患龋率随儿童年龄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以7~岁组患龋率13. 95%最低,11~12岁组患龋率84. 62%最高;城市儿童组恒牙患龋率为35. 71%(30/84),龋均为(1. 30±1. 62),均显著低于留守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各组女性儿童的恒牙患龋率和龋均,均显著高于男性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城市儿童组龋齿充填率23. 33%(7/30)显著高于留守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城市儿童组窝沟封闭率9. 52%(8/84)显著高于留守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学龄期儿童龋齿好发于下颌第一恒磨牙,其中留守儿童组中下颌第一恒磨牙占总龋患牙的48. 89%,而城市儿童组中下颌第一恒磨牙占总龋患牙的50. 00%;两组儿童患龋恒牙的分布情况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学龄期儿童中留守儿童恒牙患龋率高于城市儿童,提示临床需加强对学龄期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龋病预防、宣教以及治疗工作,提高其口腔保健意识,进一步有效降低学龄期儿童恒牙患龋率。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青少年恒牙龋病流行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河南省儿童青少年口腔疾病患病现状,为制订口腔保健规划与目标,合理配置口腔卫生保健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不等比、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4个地市12,15,18岁年龄组儿童青少年6 959人(城乡、男女各半)进行口腔检查。结果河南省3个年龄组儿童青少年龋齿的患病率为28.2%,以窝沟龋和浅龋为主,恒牙龋均(DMFT)为0.54,龋患牙充填率为10.11%,需治龋牙86.71%为单面洞。结论河南省儿童青少年龋病患病率和充填率均较低,应加强龋病的早期检查和治疗,控制儿童青少年的龋患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徐州市小学生龋齿的患病情况,为小学生开展口腔卫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龋病的调查标准对徐州市1 523名小学生进行口腔健康调查,其中男性790名,女性733名。采用SPSS16.0数据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受检小学生龋齿患病率为50.43%,充填率为8.78%,龋均为1.72,其中乳牙的龋均为1.47,恒牙的龋均为0.26。7岁为乳牙患病的高峰期,随着年龄的增长恒牙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男生和女生患龋率分别为48.73%和52.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徐州市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积极制定儿童口腔疾病防治策略,降低龋患率,提高充填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华区儿童龋患情况,为龋病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方案》,于2014—2016年间随机抽取深圳市龙华区4所学校6~12岁在校学生进行龋病检查。结果 2014—2016年度所抽查学校小学生乳牙患龋率分别为63.61%、58.32%、38.89%;恒牙患龋率分别为16.39%、15.62%、21.21%。其乳牙充填率分别9.77%、12.38%、15.13%,恒牙充填率为16.39%、15.62%、21.21%。至2016年乳牙龋均为1.19,恒牙龋均为0.39。结论深圳市龙华区自2014年开始为适龄小学生免费提供的口腔检查、六龄齿窝沟封闭和口腔健康教育等防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降低了乳牙患龋率,但仍有大部分龋齿尚未得到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江西省5岁儿童乳牙龋病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城乡792名5岁儿童进行龋病情况调查,随机抽取396名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龋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2.70%,龋均为2.96,龋齿充填率为0.73%;患龋率和龋均在城乡、性别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龋率最高的是上颌乳中切牙。父母在口腔健康方面的认知态度正确与否、孩子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与儿童患龋相关。结论:预防乳牙龋齿需要综合防治,特别是要加强儿童及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陕西省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为陕西省开展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要求,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陕西省城乡6个地区788名12岁儿童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龋病及牙周健康状况。资料整理采用Epi Data软件进行录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21.2%、0.33;龋均在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充填构成比仅为5.4%,且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P<0.05)。牙龈出血的检出率为21.2%,城市高于农村地区(P<0.01),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石的检出率为71.2%。结论 陕西省12岁儿童龋齿充填率低,牙周卫生状况较差,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龋病发生。提高龋齿充填率,改善牙周状况,加强口腔卫生宣教,提高口腔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江苏省12岁学生龋病及氟牙症的患病现状,为开展学校口腔卫生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城乡12岁学生792人,男、女各半进行调查。结果12岁年龄组恒牙患龋率和龋均(xDMFT)分别为27.02%和0.47,女性患龋率和xDMFT均显著高于男性(P值均〈0.05)。龋齿充填率为4.61%,其中城市为7.73%,农村仅为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牙症患病率为23.39%,氟牙症指数(Fci)为0.33,其中铜山地区最高为1.12,显著高于其他样本地区(P〈0.01)。结论江苏省12岁学生龋病流行状况与全国第2次口腔健康调查(1995)结果相比,患龋率和龋均较低,龋齿的充填率较低;铜山为氟牙症流行地区。应加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和开展学校口腔卫生服务,以提高龋病的治疗率。高氟区应改水除氟。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中小学生龋患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山东省中小学生龋患状况,为制定口腔保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7,9,12,14,17岁城乡中小学生,由口腔专业人员检查龋齿,记录乳牙龋、失、补和恒牙龋、失、补个数。结果城乡7岁儿童乳牙龋患率分别为69.57%和69.30%,12岁恒牙龋患率分别为30.64%和20.56%,龋齿充填率较低,尤其是乡村儿童乳龋充填率小于3%。近5a学生口腔保健状况有了一定改善。结论山东省学生口腔保健水平较低,龋齿防治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0.
比较广州市2008与2015年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为开展儿童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标准,于2015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越秀、海珠、白云、花都、增城、从化6个区5,6,9岁儿童共4 482名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与2008年广州市第一次儿童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15年广州市儿童5,6,9岁乳牙患龋率分别为76.78%,80.85%,74.56%,龋均分别为5.47,5.60,3.27,充填率分别为4.05%,5.81%,6.83%.2015年广州市小学生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农村(88.77%,6.41)高于城市(73.94%,4.25)(x2=101.209,t=13.775,P值均<0.01);性别间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充填率城市(7.38%)高于农村(1.08%)(x2=58.106,P<0.01).2015年广州市儿童乳牙患龋率、龋均和充填率均明显高于2008年口腔流调结果.5岁组2015年农村儿童患龋率最高,为86.05%,其次为2008年农村(78.89%),2015年和2008年城市儿童患龋率分别为74.22%和48.52%(x2=160.923,P<0.01).6岁及9岁组儿童患龋率及龋均分布情况与5岁组一致.结论 广州市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农村高于城市,但城市龋病患病的增长速度快于农村,儿童龋病的治疗率较低,尤其是农村儿童.应加大农村地区口腔卫生资源的投入,以降低乳牙龋齿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