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源 《煤》2008,17(7)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断面形状对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断面形状对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圆弧拱巷道围岩稳定性要远大于矩形巷道。采用失跨比为0.2的圆弧拱巷道代替矩形巷道,可显著改善巷道围岩应力状况,减小巷道围岩变形量,减少围岩塑性屈服区域,大大加强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杨双林 《煤矿安全》2013,44(8):219-221
以国内某大型矿井运输大巷为例,运用大型岩土数值计算软件对断面积基本相等、断面形状不同的2种大断面巷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其稳定性,得出巷道断面形状对巷道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变形场、破坏范围的影响,筛选出了该矿条件下稳定性较好的巷道的形状,实现巷道形状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3.
基于UDEC数值模拟的巷道断面形状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伟  韩磊  邵康 《煤炭工程》2007,(12):54-55
针对某煤矿1102工作面轨道巷原设计方案的不足,选择了不同形状的巷道断面,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了断面形状的不同对巷道支护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结果也证明在1102工作面回采巷道采用直墙半圆拱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以王家岭矿18101工作面开采为实例,分析了大断面回采煤巷高帮破坏机理以及顶板锚杆锚索协同支护机理,提出大断面巷道高帮强化支护方式,应用大埋深大断面煤巷的协同优化控制支护技术;通过FLAC3D模拟软件分析,确定了优化合理的联合支护方案。实践表明,联合支护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刘庄煤矿1102工作面轨道巷原设计方案的不足,选择了不同形状的巷道断面,采用一次支护方式和施工方法,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了断面形状对巷道支护的影响是巨大的,结果也证明在1102工作面回采巷道采用直墙半圆拱是最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厚煤层大断面回采巷道围岩控制难题,结合现场实际地质及生产技术条件,采用工程类比方法确定锚网索带联合支护形式,采用悬吊理论进行参数验算,并通过支护工艺要求保证工程质量。现场实践取得良好的经济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太原组煤层回采巷道围岩变形是影响巷道稳定的因素,根据巷道围岩变形的结果,总结了围岩变形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而制定预防巷道变形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大断面巷道断面大、跨度大、围岩易破坏变形、支护难度大的问题,结合乌苏四棵树煤矿8#井B51204运输顺槽地质条件及现场实际开采情况,对大断面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分析,通过FLAC3D软件对巷道应力及位移演化特征进行计算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锚网索联合支护方案。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采取优化的支护方案后,巷道顶板离层量最大为17 mm,顶、底板最大变形量为67 mm,两帮相对位移量为29 mm,实现了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目的,为类似条件下大断面巷道支护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邢东矿-760 m水平大断面巷道交叉点顶板明显下沉、两帮剧烈收敛、底板强烈鼓起、柱墙岩体破碎松散等巷道变形破坏特征,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类比及现场观测等方法,针对性地提出了集多层次交错密集高强度锚杆(索)支护技术、多层混凝土喷层拱支护、壁后注浆加固拱和柱墙浇注混凝土加固于一体的锚喷网注联合支护技术,剖析了深部大断面交叉点具体支护方法的围岩控制机理。研究表明:①当锚杆安装越密集时,压应力叠加所形成承压拱的最小厚度越大,压力拱承载能力越强;②锚杆间距大于700 mm时,喷层结构最大承载力小于0.55 MPa,随着锚杆间距减小至400 mm,喷层承载能力与锚杆间距呈类幂函数增长关系;③喷层结构承载能力与喷层厚度呈类线性关系,即喷层承载能力随喷层厚度增大而线性增大;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围岩塑性破坏深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顶部两肩窝处,且交叉点大部分塑性区深度小于2.4 m,锚杆长度确定为2.4 m时,能够使得锚杆锚固在岩体的弹性区内。基于以上研究,结合现场地质生产条件确定巷道交叉点围岩支护方案,并进行现场工程应用。工程实践表明,采用锚喷网注联合控制技术后,顶底板、两帮移近量最大分别为166、134 mm,移近速率最大分别为9.8、7.3 mm/d,巷道围岩总体收敛情况较好,有效控制了-760 m水平大断面巷道交叉点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巷道净宽B=f(h3)为基础,用求极值法,求解半圆拱形巷道经济断面形状及其应用,得出运输巷道、通风巷道及支护长度最短巷道经济断面参数确定的计算式。结合煤矿生产实际,提出了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意见。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5,(9):49-52
为保证红一煤矿半煤岩巷道围岩的稳定及煤矿安全开采,以红一煤矿运回联巷为工程背景,运用钻孔探测及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试验段巷道顶板内部裂隙发育规律,并对比分析矩形断面和直墙半圆拱形巷道围岩塑性区及位移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段巷道围岩锚固体承载结构相对较弱,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受力优于矩形断面,且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巷道变形小于矩形断面巷道变形。现场实测验证了以上观点。  相似文献   

12.
《煤炭技术》2016,(5):194-195
根据炭窑坪煤业现场实践和理论分析,阐述了位于10#煤层运输大巷遇到地质变化带时的瓦斯管理及治理技术的基本方法。10#煤层运输大巷遭遇地质构造时,位于临近层的瓦斯由顶板裂隙导入工作面,造成工作面瓦斯异常的情况。该矿采取低位注浆封堵、高位打孔抽放的措施进行治理,有效保证了工作面循环作业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3.
余吾煤业S2206工作面进风巷处于高地应力条件下的松软煤层中,巷道围岩极易发生变形破坏,为了能够控制巷道围岩的稳定,保证巷道掘进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通过利用通用离散单元法程序UDEC计算分析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最终研究得出适用于软岩煤巷的支护对策和支护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实施和效果监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局部"关键块体"的垮落或滑移,将导致其他部位失稳。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支护方案后,巷道围岩变形量在可控范围内,能够保证巷道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4.
同忻矿特厚煤层开采过程中,工作面临空巷道在掘进和回采过程中均出现了较强烈的矿压显现。在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地控制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压力显现的强度。  相似文献   

15.
煤炭开采人员长期下井工作要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其巷道布置设计和采煤工艺是重要因素。主要分析了这两项技术的详细内容,旨在进一步提高开采的安全性,对此所提出的建议,主要是作为一种技术借鉴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翟党帅 《煤》2022,31(1):68-69
文章以司马煤业公司煤巷综掘工作面施工工艺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辨识了现有施工工艺的缺点及风险,提出了有效的工艺优化措施,确保了掘进时的施工作业安全,同时实现了降本增效,为同类型煤巷综掘工艺优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郭俊生 《煤矿安全》2012,43(6):158-160
以早期煤巷掘进过程中揭露的围岩地质资料为基础,针对在煤巷掘巷和维护期间遇到的围岩易离层、片帮问题,深入研究了早期煤巷围岩变形机理,对煤巷掘进施工工艺和联合支护形式进行了优化,并应用数值模拟对新支护方案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新支护参数的合理性,为今后煤巷联合支护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张龙 《煤》2018,(4):87-88
巷道支护技术广泛运用在我国的煤炭工业技术中,且一直在被深入研究。随着我国煤矿开采事业的发展,巷道挖掘越来越深。文章基于保障煤矿开采工程的安全性上,对煤矿开采巷道支护技术的运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五阳矿76#-2厚煤层专用回风巷道底板经常发生大变形破坏,通过研究厚煤层巷道底鼓机制及控制原理,提出对厚煤层巷道底板进行中、深部加固的治理思想控制底鼓.采用FLAC3D模拟了不同支护方法对底板的作用,研究表明:底板无支护,底板变形量为1.3~1.6 m,在采动应力扰动下,底板破坏范围将逐渐增大;采用锚网浆支护,底板塑性破坏区相应减少,但受到应力扰动的影响,底鼓量为0.7~1.0 m,仍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采用高强度锚索束分区注浆及混凝土条块耦合支护(锚混凝土浆支护),底板围岩塑性区明显缩小,底鼓量仅为0.24~0.38 m,达到控制底板变形的要求.通过对锚混凝土浆支护方法进行工程试验,结果表明:巷道两帮收缩量226 mm,底鼓量283 mm,分别减少了56.5%,83.4%,有效控制了厚煤层巷道底板的较大变形.  相似文献   

20.
《煤炭技术》2016,(3):81-83
针对新矿集团新巨龙煤矿-800 m水平托顶煤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得出了该类巷道变形破坏特征,顶板变形破坏明显高于两帮。基于数值模拟,探讨了托顶煤巷道围岩的塑性破坏范围,提出了高强度锚网索联合支护,确定了支护参数,并将锚网索联合支护应用于现场,取得了较好支护效果,为此类托顶煤巷道的支护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