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体上2003年PLC的市场格局没有大的变化,欧美日系品牌仍占据市场的主流,但一些市场的后来者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电工技术》2008,(1):60-60
在很多领域,如中小型化工厂、建材和市政行业,大型PLC和DCS之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目前市场上大型控制系统主流还是DCS,中小型控制系统是PLC,这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所改变。DCS更侧重于流程控制,侧重于模拟量的采集和处理,PLC则更多用于制造业和电气行业。  相似文献   

3.
在很多领域,如中小型化工厂、建材和市政行业,大型PLC和DCS之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目前市场上大型控制系统主流还是DCS,中小型控制系统是PLC,这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所改变。DCS更侧重于流程控制,侧重于模拟量的采集和处理,PLC则更多用于制造业和电气行业。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工业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首先诞生于美国的逻辑控制器PLC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控制产品,从上世纪80年纪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从而也带领了一批国产PLC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起来。国内庞大的工业自动化市场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PLC是现代工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可靠性高、应用非常广泛的工业控制产品。继XGTXGK系列产品于2007年成功登陆中国市场后,LS产电2009年又盛装推出XGTXGR系列冗余PLC,为安全停机系统领域的安全性能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6.
作为工业自动化中主流控制产品,PLC自诞生至今已近半个世纪。随着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工业控制领域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PLC在性能、功能、易用性和产品形态等方面也已历经五代变革。技术演进的背后是需求的驱动。增效、安全、开放、整合、信息化、智能化将成为当下工业需求趋势。在此背景下,下一代PLC的发展趋势成为用户和PLC业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作者将从需求和应用角度探讨未来PLC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永宏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宏”)于1992年由一群从事PLC设计开发工作多年的工程师创立于台湾。一直以来,永宏只专注在高功能的中小型及微型PLC市场领域,创立的自有品牌“FATEK”已亨有较高的知名度。虽然进入中国大陆的时间较晚,但其高功能、高品质的PLC亦被广大用户接受和认可。  相似文献   

8.
赵明 《电器》2013,(3):I0011-I0012
变频技术在家电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近年来在空调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2012年.在空调市场主流品牌中.变频机型的销售比例都达到40%左右,个别主打变频概念的品牌.变频空调的销售比例更是高得惊人。  相似文献   

9.
由欧美及日本构成的三大主流PLC及网络产品,系统功能强,质量好。由此所组成的SCADA系统在我国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CANopen总线解决方案是当前工业领域的主流总线解决方案之一。在丝网商标印刷机上的应用中,主PLC与各个工位之间的通讯全部采用总线,取代了早期主站PLC使用Rs- 485通讯协议解决方案,基于上海步科电气控制与驱动CANopen总线技术的交换的数据可以更多,速度也更快。  相似文献   

11.
市场规模与增速2011年,中国PLC市场规模为78.22亿元,同比增长14.5%,而去年同期增长26.7%,增速下滑明显。从全年市场变化来看,2011年中国PLC市场呈现前高后低走势。PLC市场受益于金融危机后的市场继续回暖以及地震造成的囤货影响,在上半年一路高歌;而从下半年开始,整个市场受信贷收紧、OEM出口骤降以及项目减少的影响,新订单锐减。竞争格局方面,2011年尽管欧美与日系品牌仍占据PLC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本土厂商30%~80%的普遍性高  相似文献   

12.
从PLC市场的发展来看,海外品牌产品一直是处于主导品牌的位置,从近十年的行业发展来看,中国旱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已积极引入PLC产品技术,运用低端产品打入市场,多年来不断努力,渐渐削弱海外品牌在国内PLC市场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国内较为良性发展的PLC品牌主要有和利时、欧辰自动化、合信自动化、无锡信捷等,市场份额也在...  相似文献   

13.
PLC VS PAC     
最近几年,一股PAC的浪潮在一部分自动化供应商的圈子里面涌动,不禁让人心里冒出个问号,PAC是否将把PLC取而代之?自1969年问世以来,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核心地位就一直坚不可摧。它改变了以前只能借助于继电器和步进器等机电器件进行逻辑和顺序控制的传统控制模式,并在作为主流控制器的几十年间,不断依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升各种功能,现代PLC还引入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以适应现代工业  相似文献   

14.
《电源世界》2011,(7):1-3
作为传承百年的优秀工业电源品牌,西门子不仅在技术、品牌、销售等环节上有着独特成熟的理念,在对市场发展趋势、工业电源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视角。得益于这种贴近市场、紧跟时代步伐的开拓性眼光,西门子工业电源业务在全球范围取得了极高的增长率。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已成为其全球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5.
《家用电器》2017,(5):10-10
10多年前,在中央空调行业,传统美资四大晶牌由于进入时间长,积累深厚,垄断了大型中央空调的核心技术,别说国际市场,就连国内也很少看到国产品牌的身影。随着技术进步,国内中央空调品牌已经逐渐成为市场主流。近段时间以来,艾肯空调制冷网、中央空调市场等发布的年报显示,2016年,美的中央空调等主流品牌在国内中央空调市场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已形成垄断局面,随着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容量的逐步扩大,国内品牌的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电视机     
《家用电器》2006,(3):113-113
在平板电视领域具有价格“风向标”意义的42英寸等离子电视正在全面降价。据介绍,由于目前平板电视市场的竞争格外激烈,无论是厂家或者商家率先打响新一轮价格战肯定都会引来竞争对手的反应。照此看来,经过平板电视的大幅降价,主流国产品牌的价格已经落入这一区间范围。业内人士认为,产品市场价格与消费者心理价位的重合将导致平板电视市场出现爆发性增长。尽管国产品牌平板电视价格大降,但众多合资品牌等离子、液晶电视价格依然是高高在上。对此,各家电卖场纷纷采用各种形式与这些品牌结盟,以获得更加灵活的价格政策。如大中分别与夏普、松…  相似文献   

17.
工业市场在经历了2012年的萎缩之后,迎来的是依旧不被看好的2013年。但是工业市场的沉寂并末给激烈的小型PLC的市场竞争带来半点消停,这种白热化的竞争态势越演越烈,尤其是在经济型0EM市场。  相似文献   

18.
张彦斌 《电器》2012,(9):66-67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对空调消费的需求也在激增。把空调产品引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却遭遇到中国本土品牌的挑战,特别是在家用空调市场领域,已经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但是这并不妨碍外资品牌在商用空调领域拓展。特别是以多联机为核心的家用中央空调市场,正成为外资空调品牌在中国的战略要地。  相似文献   

19.
于璇 《电器》2014,(6):56-56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BOSCH博世是个耳熟能详的德国品牌,无论在家电等消费品领域,抑或是能源、汽车、工业技术领域均颇有建树。2014年5月13日,博世热力技术携全系列产品亮相2014年中国国际供热通风设备、卫生洁具及城建设备与技术展览会,其中新上市的家用燃气热水器和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成为展示重点。由此不难看出,已在工业和商业领域经营多年并取得不俗业绩的博世热力技术,2014年及未来几年将大力拓展家用热水市场,并全面布局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20.
《电器评介》2010,(3):62-63
作为国内最负盛名的消费电子企业之一,海尔在家电领域有着相当稳固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口碑。近年来,其又积极向IT领域拓展,并且借助家电下乡的东风,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业绩销量与此同时,对于主流市场,海尔也并没有放松,在Intel新酷睿i3、i5、i7处理器正式发布后不久,便出了自己旗下的i7、i5处理器的笔记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