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米托葸醌合并阿糖胞苷(简称MA),近来作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别是难治性白血病的一个治疗方案。我院从1992年6月~1995年10月应用MA方案治疗急非淋14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4例病人均经骨髓检查确诊,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11~73岁,平均年龄43.6岁。初治8例,按法、美、英三国合作组(FAB)分类:M_11例,M_2a2例,M_4E_01例,M_5b3例,M_61例。难治性白血病6例,均符合1991年西安全国白血病讨论会难治性白血病标准。其FAB分类:M_2a2例,M_4E_01例,M_5b2例,M_61例。 1.2 治疗方法 米托葸醒(国产)5mg/m~2/d静滴连用3天,同时用阿糖胞苷0.75每隔12小时皮下注射1次连用5~7天为1个疗程,若无效间隔2周后再用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期间予以防治感染,支持治疗,并针对性应用成份输血。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近三年来住院的70例急性白血病进行FAB分类。70例病人有10例为ALL,其中L_1型3例,L_2型7例,60例为ANLL,其中M_1型4例,M_2型22例,M_3型18例,M_4型6例,M_5型2例,M_6型7例,M_7型(按我国1980年苏州会议对我国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建议)1例。本文对FAB分类的诊断标准和诊断的不一致性,以及各型与临床上贫血、出血、发烧、末梢血象和白细胞浸润,死亡原因,预后等关系进行了讨论。M_3型出血症状明显,L_2型的脑膜白血病发生率高于L_1型。M_4、M_5型皮肤粘膜浸润高于其他各型,M_3型死于脑出血和DIC者明显高于其他型。  相似文献   

3.
DIC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诱导缓解阶段并发DIC,能使病情更加严重,治疗更加复杂。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提高CR率至关重要。我院从1992年以来,治疗急性白血病并发DIC6例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16~53岁,平均34岁。分型M_(3a)3例、M_(3b)1例、M_(2a)1例、L_2 1例。  相似文献   

4.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5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 患者54例(男34例,女20例)。年龄14~66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8例(M_1 1例、M_2 10例、M_3 4例、M_5 15例、慢粒急变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6例(L_2 15例,L_3 1例)。54例中,初发病未接受任何化疗者26例,巳接受1~2疗程化疗仍未缓解者16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提高急性白血病(急白)缓解率、延长生存期的有效方法,本文对死亡的201例急白,包括32例尸检,结合临床经验教训,对感染、出血、化疗进行分析讨论。 资料与分析 201急白均系本院住院确诊治疗并在本院死亡之病例,其中急淋50例(L_1 18例、L_2 22例、L_310例),急非淋101例(M_1 20例、M_2 26例、M_310例、M_4 23例、M_5 15例、M_6 5例、M_7 2例),慢粒急粒变26例,慢淋急淋变1例,淋巴肉瘤白血病(淋肉白)22例,急性浆细胞白血病(急浆)1例。男152例,女49例。年龄15—35岁140例  相似文献   

6.
鬼臼乙叉甙(简称VP-16)近年来已成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新药之一。我们以VP-16联合Ara-C治疗急性白血病(AL)32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32例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龄19~61岁。初治AL20例,FAB分型均为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AML,M_4)或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_5)。复发病例12例,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M_2)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AML,M_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各1例,M_4、M_5各3例。  相似文献   

7.
急性白血病皮肤浸润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劲  王伟红  李琦 《新疆医学》2003,33(4):56-56
急性白血病(AL)髓外浸润其皮肤特异性损害并非少见。自1991年~2001年我们共诊治AL皮肤损害12例,占同期确诊AL的3.7%。皮损首发时其误诊率高达80%。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报告有皮肤特异性损害的12例AL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3~71岁,平均46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9例,其中M_2型2例,M4型1例,M5型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例(L_1型1例、L_3型2例)。以皮肤  相似文献   

8.
王晓敏 《新疆医学》1998,28(3):155-156
目前急性白血病(AL)完全缓解(CR)率很高,但仍有10%~30%的病例用诱导缓解治疗方案不能缓解,还有CR的部分病例在缓解后因为各种原因未能积极治疗,或在治疗过程中又复发。我们近三年中收治了急性白血病共108例,按照1991年西安第六届全国白血病会议制定的复发及难治性AL诊断标准,诊断为难治性白血病39例(占30.5%),现将其难治原因作初步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39例患者中,男19例;女20例。中位年龄42.5±28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_2型1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4例(M_12例,  相似文献   

9.
<正> 联合化疗目前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其完全缓解率为60%~90%,而对难治性白血病,虽采用二线药物,其再次缓解率约30%~40%,近年我们采用免疫调节剂联合小剂量化疗取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全部病例均为我科1998年1月至2001年8月住院患者,诊断及疗效标准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0例患者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1~62岁,平均42.5岁,其中M_(2a)2例,M_(4b)2例,M_(4Eo)1例,M_(4c)1例,M_(5a)1例,M_(5b)10例,M_61例,混合性白血病(AUL)1例,成人ALL1例。在难治性白血病的构成中难治性17例,小于半年复发性3例,其中MDS转化者3例,合并骨髓纤维化2例,AUL1例。1.2 治疗方法 病人采用小剂量阿糖胞苷25mg,每12小时1次,(H),连续10~14d,共10例,或阿克拉霉素20mg/d,静滴5~7d,共10例;免疫调节剂以植物血凝素(PHA)20mg/  相似文献   

10.
<正> 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就1989~1997年间在我院住院的126例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材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患者12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_1型9例,L_2型12例,L_3型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124例,M_219例,M_310例,M_49例,M_57例,M_62例,M_7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11.
本文联合应用8种细胞化学染色法对255例未经治疗的成人急性白血病的不同细胞类型及其亚型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及其对白血病定型的价值作了研究。结果:255例成人急性白血病以急非淋为多见,其亚型中,以M_5B最多见,M_2次之,M_1及M_(5A)较少见;急淋的亚型中,以L_2最多见,L_1次之。急淋的  相似文献   

1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_3)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白血病,其临床特点是出血严重,易并发DIC,危及患者的生命,我们应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M_3,完全缓解率高,而且也减少了DIC的发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19~42岁,平均34岁。13例为初发患者,17例曾用UCR或HA方案治疗,其中9例治疗无效改用维甲  相似文献   

13.
探讨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和病因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参照1980年全国急性白血病分型座谈会(苏州会议)的分类意见,结合FAB协作组的分类建议,对400例急性白血病定型分类。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5例,其中L_169例(55.2%),L_251例(40.8%),L_3 5例(4.0%)。儿童病例中L_1比例最高(72.6%),成人病例中L_2比例较高(63.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39例,其中M_120例(8.4%),M_2127例(53.1%),M_319例(7.9%),M_48例(3.3%),M_547例(19.7%),M_614例  相似文献   

14.
关于急、慢性白血病巨核细胞糖元含量报道甚少。我们就近年来所收治的急、慢性白血病病例的巨核细胞糖元含量以及在不同病期的变化,报告如下。观察组15例,对照组10例。年龄14~62岁。急性白血病(急白)12例(其中急淋L_1型2例,急非淋M_1~M_6共10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3例。  相似文献   

15.
急性白血病出现铁粒幼细胞贫血虽有报道,但批量报道甚少。现将我院四年内遇到的11例报告如下 临 床 资 料 男7例,女4例,年龄8~55岁,平均33.35岁,10例为成人。 类型:继发铁粒幼细胞贫血,M_12例、M_24例、M_41例、L_22例,浆细胞白血病1例,全髓白血病1例。  相似文献   

16.
1983年以来,我们以小剂量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为主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48岁,平均32.3岁。白血病的类型,按照全国白血病分类分型交流讨论会拟订的标准进行分类:M_1型5例,M_3型7例,M_4型4例,M_5型2例。入院时主要血像结果及骨髓增生程度见表1。18例均系初治者。二、治疗方法三尖杉酯碱每日2mg静滴,每日1次,连续使用;阿糖胞苷50mg/d,分两次肌注,每12小时1次,7~10天为一疗程,间歇7~14天。  相似文献   

17.
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 ,仍是当今临床血液学一个难以突破的棘手问题 ,国内外多种方案治疗效果均不满意。我们应用MAE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2 2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2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 12~6 5岁 ,平均年龄 30 2岁。所有病例经临床和血常规、骨髓像、常规组织化学染色检查而确诊。入选病例均符合 1991年第六届全国白血病讨论会制定的难治性白血病标准。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15例 :M14例 ,M2 5例 ,M44例 ,M5 4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7例 ;…  相似文献   

18.
<正> 我院近年来采用联合化疗药物骨髓内滴注加全身化疗的方法治疗10例急性白血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并加以讨论。资料来源10例住院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48岁;病程在2个月至1年之间;初治9例,复治1例。按1980年全国白血病分类分型会议标准,其中L_1型2例,L_2型3例,M_2型1例,M_4型2例,M_5型2例(?)  相似文献   

19.
总结我院自 1995年以来 ,可列入疗效评定的用去甲氧柔红霉素 (idarubicin,Idr)方案诱导治疗的难治性急性白血病(AL ) 19例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 本文 19例难治性 AL 病例均按德国 AML CG标准及第六届全国白血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9例中难治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NL L ) 11例 (M1 、M2 各 5例 ,M31例 ) ,难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 L) 8例。男 11例 ,女 8例 ;年龄 16~ 6 6岁 ,平均 39岁 ,<5 0岁 13例 ,≥ 5 0岁 6例。有其他蒽环类药物 (如柔红霉素、米托蒽醌 )应用史 13例 ,无其他蒽环类…  相似文献   

20.
<正> 我们应用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x)和阿糖胞苷(Ara-C)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急性白血病8例,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 病例选择 8例均为1998年3月至1998年12月西医大一附院血液内科的住院患者,其中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29(11~52)岁,均经临床、骨髓形态学或免疫学表型检测确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例。难治3例,其中M_01例,M_(2a)1例,M_(3a)1例,均经DA(柔红霉素每天40mg/m~2,静脉注射,第1~3天;阿糖胞苷每天100mg/m~2,静脉滴注,第1~7天),HA(三尖杉酯碱每天2mg/m_2,静脉滴注,第1~7天;阿糖胞苷每天100mg/m~2,静脉滴注,第1~7天)等方案2~3个疗程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