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正常人左室心肌应变。方法对50例正常人采集左心室长轴和短轴方向的二维动态图像,测量分析心肌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和圆周应变(CS)。结果左心室各节段心内膜层心肌LS、RS、CS均显著高于心外膜层心肌(P0.05);LS由基底部到心尖部递增;RS在同一水平不同节段分布较一致;同一水平前室间隔的CS较高。结论 STI可以准确测量左室壁节段心肌应变,能够定量评价局部心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正常人左室心肌应变.方法 对50例正常人采集左心室长轴和短轴方向的二维动态图像,测量分析心肌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和圆周应变(CS).结果 (1)左心室各节段心内膜层心肌LS、RS、CS均显著高于心外膜层心肌(P<0.05);(2)LS由基底部到心尖部递增;RS在同一水平不同节段分布较一致;同一水平前室间隔的CS较高;结论 STI可以准确测量左室壁节段心肌应变,能够定量评价局部心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斑点追踪技术(STI)测量正常人及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短轴各节段的二维应变值,观察正常人室壁二维应变的规律,探讨斑点追踪技术对节段性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正常人及35例心肌梗死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短轴观3个水平的高帧频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各节段的径向(Rs)、圆周应变值(Cs)及旋转角度(Rot)。结果:正常组Rs在同一水平各节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头肌水平显著高于心尖水平(P<0.05);Cs和Rot在同一水平不同节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梗死节段的Rs和Cs显著低于正常组相应节段(均为P<0.01),Rot在某些节段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STI能够准确测量左室短轴各节段的二维应变值、敏感评价心肌缺血程度;Rot指标不如Rs和Cs敏感,可作为辅助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研究正常人纵向应变的峰值及其达峰时间。方法:应用Philips HD15彩色超声诊断仪及Qlab 8.0软件分析42例正常人左室心肌各节段的纵向应变值及其达峰时间,并分别探讨不同水平(基底段、中间段以及心尖段)以及不同节段(前壁、下壁、室间隔、侧壁)纵向应变峰值及其达峰时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水平中基底段纵向应变峰值显著大于中间段及心尖段,基底段纵向应变达峰显著早于中间段及心尖段;不同节段间纵向应变峰值及其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够评价局部心肌形变程度及时相,是一种心功能评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短轴收缩期圆周应变。方法 50例健康人,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41.1±20.1)岁;采集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二维灰阶图像,使用Qlab8.1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系统自动将左室短轴心肌分为前间隔(AS)、前壁(AW)、侧壁(LW)、后壁(PW)、下壁(IW)、后间隔(PS)6节段,共计18节段,将左室壁心肌等分心内膜下层、心外膜下层心肌及整体心肌为感兴趣区,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感兴趣区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结果正常人心内膜下层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均高于心外膜下层心肌峰值应变(P<0.05),而且收缩期圆周应变整体心肌同一水平各节段间存在差异,特别是前间隔、后间隔与其它各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不受声束角度的限制,可以准确评价左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应变,为测定左室收缩功能提供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研究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左室短轴收缩期应变.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0例(A组),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组30例(B组),另选取正常对照组30例.均获取各组二尖瓣及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图像,并计算左室二尖瓣、乳头肌水平各节段的左室短轴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A组室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B组室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径向、圆周应变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部分室壁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径向、圆周应变低于A组(P<0.05).结论 超声STI可以作为评价糖尿病早期肾病心脏收缩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室壁运动正常的左室缺血心肌的纵向应变,探讨三维纵向应变对缺血心肌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心肌缺血患者40例和对照组30例,测定左室17个节段的纵向应变,获取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供血区各节段的收缩末期纵向应变(LSe)值。结果和对照组比较,LAD供血区除前间隔基底段外其余各节段LSe减低(P〈0.05),LCX供血区各节段LSe均减低(P〈0.05),RCA供血区除下间隔基底段外其余各节段LSe减低(P〈0.05),通过ROC曲线获得预测LAD供血区心肌缺血的平均纵向应变最佳截断值为-18.00%,敏感性73.7%,特异性73.3%,预测LCX供血区心肌缺血的平均纵向应变最佳截断值为-16.80%,敏感性81.8%,特异性76.7%,预测RCA供血区心肌缺血的平均纵向应变最佳截断值为-17.80%,敏感性85.0%,特异性76.7%。结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时心肌的纵向应变减低,三维纵向应变可以对室壁运动正常的左室缺血心肌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马世霞  周琼  杨惠茹 《宁夏医学杂志》2013,(10):904-906,I0003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的收缩期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SC)的变化规律。方法对32例ICM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仪获得高帧频二维动态图像,超声STI测量感兴趣区收缩期RS及SC峰值。结果ICM患者收缩期RS和CR各水平节段心肌不同程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更准确地评价ICM收缩功能以及临床疗效和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与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相比,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左室心肌纵向节段应变性(STR)的可靠性。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35例,应用2D-STI和TDI技术分别测量左心室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室间隔及前间隔的基底段、中段及心尖段共18个节段心肌的纵向STR,观察其规律性。然后从35例志愿者中随机抽取10例,应用上述两种技术由同一观察者分别测量两次、再由两名观察者测量1次左室各壁基底段STR,对其测值进行变异系数、相关系数、平均差值等比较。结果:(1)2D-STI检测显示,STR基底段〈中段〈心尖段;TDI检测显示STR基底段〉中段及心尖段。两种方法测得的部分相同室壁不同节段的ST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室壁相同节段的ST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应用2D—STI测出的左室各壁基底段、中段、心尖段STR的变异系数均较TDI测出值低(分别为-0.25、-0.23、-0.26vs-0.33、-0.35、-0.40)。(3)同一观察者可靠性:两次应用2D。STI法测得各室壁基底段的ST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两次STR值的相关系数为0.73(P〈0.001),两次STR值的平均差值为(-0.00±3.19)%。两次应用TDI法测得各室壁基底段的ST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次STR值的相关系数为-0.10(P〉0.05),两次STR值的平均差值为(3.98±9.36)%。两种方法测得的STR平均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观察者之间可靠性:应用2D-STI法两者测得各室壁基底段的ST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两者STR值的相关系数为0.60(P〈0.001),两者STR值的平均差值为(-0.02±3.87)%。应用TDI法两者STR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两者STR值的相关系数为-0.11(P〉0.05),两者STR值的平均差值为(4.86±10.26)%。两种方法测得STR的平均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2D-STI法定量评价左室局部心肌长轴的收缩功能更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静息状态下冠心病患者左室长轴应变,探讨该参数在评判冠心病不同危险程度中的价值.方法:疑诊冠心病患者5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高危组、冠心病低危组及对照组,获得清晰的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图像后存盘供脱机分析.测量参数:左室18节段平均长轴应变(MLS),基底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二维追踪成像技术(STI)检测妊高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探讨STI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采集妊高征患者34例、正常对照组31例的心尖四腔清晰二维图像,获取收缩期左心室纵向应变峰值。结果妊高征组左心室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评价妊高征患者左心室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定量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房功能,并作对比研究。方法:选择ICM患者32例、DCM患者36例和健康对照组31例,采用双平面法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收缩前容积(LAVp),并计算左心房总的射血分数(LATEF)、被动射血分数(LAPEF)、主动射血分数(LAAEF)。运用STI测量左心房房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和后壁的收缩期应变和应变率(Ss和SRs),舒张早期应变和应变率(Se和SRe),舒张晚期应变和应变率(Sa和SRa)。计算出所有房壁的平均应变(mSs、mSe和mSa)及应变率(mSRs、mSRe和mSRa),并分析左心房射血分数与平均应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⑴3组受检者在年龄、性别、心率、室间隔厚度(IVS)、E峰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M组和DCM组A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减小,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A等较对照组增大(P<0.05),而ICM组和DC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⑵与对照组相比,ICM组和DCM组LAVmax、LAVmin增大,而LATEF、LAPEF和LAAEF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CM组相比,DCM组LATEF、LAAEF更低(P<0.05)。⑶与对照组相比,ICM组和DCM组mSs、mSRs、mSe、mSRe、mSa和mSRa均降低(P<0.05),且DCM组降低更显著(P<0.05)。⑷LATEF与mSRs呈较好的正相关(r=0.66,P<0.05),LAPEF与|mSRe|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71,P<0.01),LAAEF与|mSRa|相关性较好(r=0.69,P<0.01)。结论:ICM和DCM患者左心房动态储血功能和主动射血功能均降低,且DCM较ICM患者降低更明显。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能较好地评价左心房功能。  相似文献   

13.
要跟东  任彦斌  侯晓英  李丽 《医学综述》2013,(20):3803-3805
目的 应用二维应变定量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局部心肌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0例.分析比较各节段心肌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和径向应变值.结果 冠心病患者术后1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内径缩短率较术前和术后1周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的收缩期峰值纵向和径向应变值均高于治疗前,除前壁基底段外,其余心肌节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收缩期峰值纵向和径向应变值较治疗后1个月,除前间隔、后壁各段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以客观地测量节段心肌的收缩期峰值纵向、径向应变,为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左心房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正常对照组40例健康志愿者,病例组40例SLE患者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集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两腔心切面、心尖长轴切面动态二维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获取左心房侧壁基底段、房间隔基底段在左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的峰值应变率计算平均峰值应变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LE组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mSRe降低及mSRa升高(P<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能客观、准确观察到SLE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SLE患者左心房功能改变提供新指标。  相似文献   

15.
董金杭  陈明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2):210-213,217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对静息状态下高血压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异常的评判价值.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38例,正常健康对照组33例,采集实时左心室全容积图像,应用3D-STI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值、左心室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值;比较两组之间各应变指标的差异,分析3D-STI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特征评价的可行性.结果:高血压组左心室纵向及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值较对照组减低(P<0.05),对照组左室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从基底段至心尖段呈逐渐增大趋势;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高血压组左室整体纵向、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与LVEF相关(1=0.758,P1=0.000;r2 =0.567,P2=0.000).结论:3D-STI可通过测量心肌应变值,客观地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6.
吴海燕  陈爱华 《医学综述》2009,15(21):3323-3325
左室扭转运动指的是心尖部相对于基底部的旋转运动,对左室收缩期射血及舒张早期充盈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左室扭转运动进行正确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不受心脏整体运动影响及无角度依赖性,是无创性评价心脏扭转运动的新的量化指标。本文对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评价心脏扭转运动中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左心室纵向舒张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方法连续选择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6例,选择同期正常人3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2D-ST1分别测量左心室长轴18节段舒张早期、晚期纵向应变率峰值(SRe、SRa)及达峰时间(TESR、TASR),并计算左心室18节段舒张早期、晚期纵向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ESR-sD、TASB-sD),及任意两节段舒张早期、晚期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ESR-Diff、TASB-Diff),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心室17/18节段的SRe明显减低,6/18节段SRa明显减低,HCM组的TESR-SD、TASR-SD、TESR-Diff明显增大,TASR-Diff虽较对照组有增大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D-STI是一种准确、定量评价HCM患者寿心窜舒张功能及同步性运动的新的无创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斑点追踪显像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左室功能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 记录1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获取二维灰阶图像,分析各个心肌节段收缩期峰值的纵向应变(SL)、径向应变(SR)和周向应变(SC).结果 HCM组心肌整体SL、SR及SC收缩期峰值应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CM组所有节段的收缩期峰值S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左房室瓣及乳头肌水平大多数节段的SR降低,左房室瓣及乳头肌水平个别节段的SC降低,心尖水平所有节段的SC及SR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HCM患者左室长轴和短轴收缩功能均降低,以长轴功能减弱明显,局部心肌SL、SR及SC的变化可反映心肌的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