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陆伟  李萍  冯大益  黄克强  凌惠媛  李旭祥 《广西医学》2010,32(10):1172-1174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转化因子-β1蛋白(TGF-β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57例鼻咽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Ezrin、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Ezrin阳性≥50岁组显著高于40~49岁组及≤39岁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2)有淋巴结转移组TGF-β1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zrin和TGF-β1在鼻咽癌组织表达,两者无显著相关性(r=0.074,P=0.585)。结论 Ezrin和TGF-β1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邹华  李海刚  郑亿庆  孙昌志 《广东医学》2005,26(9):1227-1228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喉鳞癌中的异常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9例喉鳞癌石蜡标本的HSP70水平,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结果28例喉癌HSP70阳性(71.8%)。HSP70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HSP70与喉癌的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HSP70异常表达可作为临床预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Wee1、Noxa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张家口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251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患者70例,手术病理活检均明确诊断为鼻咽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分别检测Wee1、Noxa蛋白在70例鼻咽癌组织和30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R×C列表卡方法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同时Spearman法分析两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Wee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86%(37/70)、10.00%(3/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07,P<0.01);Noxa蛋白在鼻咽癌组织、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57%、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05);Wee1、Noxa蛋白的表达均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浸润邻近组织及EBV感染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及肿瘤部位无关(P>0.05)。Wee1蛋白与Noxa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72,P<0.01)。结论 Wee1蛋白的高表达和Noxa蛋白低表达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两者的异常表达补充了鼻咽癌发生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4.
热休克蛋白60表达和一氧化氮在鼻咽癌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及血浆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鼻咽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鼻咽癌癌组织中HSP60的表达,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浆中NO的水平.结果①18例慢性鼻咽炎和40例鼻咽癌患者鼻咽粘膜组织中HSP60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3.3%、85.0%,过表达率分别为11.1%、67.5%,两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26例角化性鳞状细胞癌,8例未分化癌和6例非角化性癌的鼻咽癌组织中HSP60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0.8%、87.5%、83.3%,过表达率分别为69.2%、62.5%、66.7%,三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鼻咽癌患者血浆中NO水平[(117.871±31.920)μmol/L]高于慢性鼻咽炎患者[(57.162±22.037)μmol/L]及正常对照组[(40.938±13.474)u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为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癌组织中HSP60表达和血浆中NO水平均增高,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肿瘤免疫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和热休克蛋白90 α(heat shock protein90α,HSP90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4例甲状腺腺瘤及11例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HSP70和HSP90α的表达水平,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分析HSP70表达和HSP90表达的关系.结果 HSP70和HSP90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42%(26/38)和81.57%(31/38),在PT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HSP70和HSP90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HSP70和HSP90α在PTC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421 P<0.05).结论 HSP70和HSP90α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与发展,二者可作为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霍占江  李伟  高飞 《海南医学》2016,(3):360-362
目的 探讨Wee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张家口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251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患者70例,手术病理活检均明确诊断为鼻咽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检测其Wee1蛋白表达,并与30例正常组织的表达进行比较,同时分析Weel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5年生存率.结果 Wee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86%(37/70)、10.00%(3/30),两组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Wee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浸润邻近组织及EBV感染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及肿瘤部位无关(P>0.05);Wee1蛋白阳性表达的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35.14%(13/37),明显低于Wee1蛋白阴性表达的81.82%(2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Wee1蛋白的异常表达不仅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而且有利于癌细胞的浸润转移,对预测患者的生存预后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IP30/CC3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和69例鼻咽癌组织中TIP30/CC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临床、病理相关指标的联系. 结果:TIP30/CC3蛋白在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的阳性表达率66. 7%,高于鼻咽癌组织中的43. 5%(P<0. 01). 鼻咽癌组织中TIP30/CC3 蛋白表达率在患者的T分期、病理类型、年龄、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有淋巴结转移组(N2)表达率31. 0%,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N0)的72. 2%(P<0. 05). 结论:TIP30/CC3蛋白在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中表现为高表达,在鼻咽癌组织中为低表达,并且鼻咽部淋巴结转移与鼻咽癌组织中的低表达有关,提示TIP30/CC3可能是与鼻咽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相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放疗残灶中HSP70/HSP27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鼻咽癌原发组织HSP70/HSP27蛋白表达与放疗残灶的相关性,探讨HSP70/HSP27表达对鼻咽癌放疗残灶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8例鼻咽癌原发组织HSP70/HSP27热休克蛋白表达,其中规范放疗后有残存癌灶的28例鼻咽癌为实验组,随访5年无癌灶复发的30例为对照病例。结果:HSP70和HSP27在实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9%(26/28)和53.6%(15/28),而在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为53.3%(16/30) 和53.3%(16/30),HSP70阳性表达率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HSP27阳性表达率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SP70和HSP27在实验组共同阳性表达率为50.0%(14/28),对照组为16.7%(5/3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共同阴性表达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6%(1/28) 和10.0%(3/30),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SP70在鼻咽癌抗放射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鼻咽癌组织HSP70蛋白表达对预测鼻咽癌放射后癌灶残存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P27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6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收集的鼻咽癌黏膜组织76例(病例组)和正常鼻咽组织3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两组标本中的RKIP、P27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RKIP、P27蛋白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两组RKIP蛋白和P27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RKIP蛋白阳性表达率55.26%低于对照组的86.67%,病例组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77.63%高于对照组的46.67%;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Ⅲ期和Ⅳ期鼻咽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病灶组织中的RKIP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Ⅰ期和Ⅱ期鼻咽癌患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Ⅲ期和Ⅳ期鼻咽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病灶组织中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Ⅰ期和Ⅱ期鼻咽癌患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RKIP蛋白低表达、P27蛋白高表达,并且与鼻咽癌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在鼻咽癌以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鼻咽癌和20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的鼻咽部活检组织,以及27例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灶以及27例慢性淋巴结炎组织中的TrkB的表达,并分析TrkB在鼻咽癌不同临床分期和不同病理分级中的表达和意义。结果:在鼻咽癌组织中TrkB表达的阳性率是82.5%,高于鼻咽慢性炎症对照组的表达(P〈0.05)。淋巴结转移灶中TrkB的阳性率是88.9%;高于淋巴结慢性炎症组的表达(P〈0.05)。也高于TrkB在鼻咽癌原发灶中的表达(P〈0.05)。鼻咽癌中TrkB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TrkB在鼻咽癌组织及颈淋巴结转移灶均存在高表达,其高表达是鼻咽癌浸润和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程忠强  王伟  强化龙  詹晓东 《浙江医学》2014,(15):1314-1316
目的:探讨LKB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 C)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选取鼻咽癌患者50例(观察组),另择同期鼻咽黏膜慢性炎症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 PCR法检测两组患者LKB1及VEGF- C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鼻咽癌组织中LKB1及VEGF- C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LKB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VEGF- C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KB1及VEGF- C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明显相关(均P<0.05),而与年龄及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鼻咽癌组织中LKB1与VEGF- C的表达呈负相关(r=-0.62,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LKB1与VEGF- C的表达呈负相关, LKB1的低表达及VEGF- C的高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胃癌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胃癌瘤体细胞间黏附分子 - 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 1)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 (S -P法 )对 6 0例胃癌及 15例远癌胃组织标本中ICAM - 1进行检测 ,分析ICAM - 1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和远癌胃组织中ICAM - 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 % (42 / 6 0 )和 2 0 % (3/ 15 )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组织ICAM - 1表达水平与胃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检测胃癌组织ICAM - 1的表达水平对评估淋巴结转移程度、TNM分期及胃癌侵袭深度有较大意义 ,ICAM - 1可能是反映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一个有效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结肠癌瘤体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60例结肠癌及15例远癌结肠组织标本中ICAM-1进行检测,分析ICAM-1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肠癌和远癌结肠组织中ICAM-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2/60)和20%(3/15),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O.01),组织ICAM-1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结论检测结肠癌组织ICAM-1的表达水平对评估淋巴结转移程度、TNM分期及结肠癌侵袭深度有较大意义,ICAM-1可能是反映结肠癌侵袭转移潜能的一个有效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刘艳  曾今诚  梁小泉 《海南医学》2014,(18):2670-2672
目的 检测EBI3、p35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EBI3和p35在NP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NPC患者、30例癌旁黏膜和2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患者炎症组织中EBI3和p35表达,并分析其与NPC患者临床分期、病理组织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NPC组织中EBI3高表达率为62.0%,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组织中的36.7%(χ2=4.83,P〈0.05)和鼻咽黏膜慢性炎患者炎症组织中的36.0%(χ2=4.53,P〈0.05)。T3~T4期NPC患者中EBI3高表达率显著高于T1~T2期患者(χ2=17.24,P〈0.01);非角化型鳞癌NPC患者癌组织中EBI3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角化型鳞癌患者(χ2=8.78,P〈0.01);有颈部淋巴结转移NPC患者癌组织中EBI3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χ2=14.49,P〈0.01)。p35高表达率为60.0%,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组织中的33.3%(χ2=5.33,P〈0.05)和鼻咽黏膜慢性炎患者炎症组织中的36.0%(χ2=3.85,P〈0.05)。T3~T4期NPC患者中p35高表达率显著高于T1~T2期患者(χ2=19.28,P〈0.01);非角化型鳞癌NPC患者癌组织中p35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角化型鳞癌患者(χ2=7.24,P〈0.01);有颈部淋巴结转移NPC患者癌组织中p35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χ2=5.56,P〈0.05)。NPC组织中EBI3和p35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328,P〈0.05)。结论 NPC组织中EBI3和p35高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相关,有望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结肠癌瘤体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ion antigen-1,LFA-1)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 法)对60例结肠癌及15例远癌结肠组织标本中 ICAM-1和 LFA-1进行检测,分析 ICAM-1和 LFA-1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肠癌和远癌结肠组织中 ICAM-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2/60)和20%(3/15),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LFA-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41/60)和13.3%(2/15),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织 ICAM-1和 LFA-1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密切相关。结论检测结肠癌组织 ICAM-1的表达水平对评估淋巴结转移程度、TNM 分期及结肠癌侵袭深度有较大意义,ICAM-1可能是反映结肠癌侵袭转移潜能的一个有效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血清胸苷激酶‐1(TK1)在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的变化及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0~2013年在放疗科收治的鼻咽癌患者35例,选择同期鼻咽部炎症患者20例为对照。比较治疗前后血清T K1水平。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组TK1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治疗前后鼻咽癌组的TK1均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鼻咽癌组的TK1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后,鼻咽癌Ⅰ~Ⅱ期的TK1均低于Ⅲ~Ⅳ期(P<0.05),无淋巴结转移均低于淋巴结转移(P<0.05),颈神经未侵犯低于颈神经侵犯(P<0.05),颅底未受侵低于颅底受侵(P<0.05),未分化癌高于高中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P<0.05)。TNM Ⅳ期、淋巴结转移、颈神经侵犯TK1表达较高(P<0.05)。结论 TK1可反映鼻咽癌患者的肿瘤负荷和增殖活性,对鼻咽癌诊断、监测病情和预后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VEGFC、NF-κBp65及Survivi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VEGF-C、NF-κBp65及Survivin在鼻咽癌组织(实验组)及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VEGF-C、NF-κBp65及Survivin在57例鼻咽癌和20例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其与鼻咽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VEGF-C、NF-κBp65及Survivin在鼻咽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8%、61.40%、68.42%,而在对照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00%、30.00%、20.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NF-κBp65及Survivi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NF κBp65的表达与VEGF-C及Survivin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VEGF-C与Survivin的表达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NF-κBp65可能通过上调VEGF-C及Survivin的表达促进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颈部淋巴结转移;VEGF-C和Survivin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KAI1/CD82基因在人鼻咽癌细胞株及鼻咽部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应用PCR法检测5种人鼻咽癌细胞株、28例鼻咽癌和15例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KAI1/CD8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均扩增出KAI1/CD82 mRNA,随细胞转移习性增高,KAI1/CD82 mRNA表达水平降低;KAI1/CD82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9%,低于非肿瘤性鼻咽组织的7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I1/CD82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等无相关性。随N分期进展,KAI1/CD82 mRNA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无淋巴结转移组(N0)85.7%比有淋巴结转移组(N1-N3)28.6%表达明显增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KAI1/CD82基因在低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中高表达,而在高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中低表达。KAI1/CD82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低表达,在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中高表达,提示该基因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KAI1/CD82基因在鼻咽癌组织的低表达与鼻咽部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该基因在抑制鼻咽癌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