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陶瓷首饰是一种特殊的新型首饰,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通过设计者的双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陶瓷首饰凭借着出奇的造型及盈润的釉色取胜,在装饰上展现新姿,创造了一种意蕴隽秀的艺术形象。陶瓷材料的运用开发,开拓了首饰设计的审美视野,满足了当今时尚个性的人们对现代首饰的多种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2.
也说陶瓷首饰陶瓷在首饰材料中虽说不多见,但它以其自身的特质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效果。近20年来,首饰设计的个性化发展趋势,给陶瓷首饰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也是陶瓷首饰发展较快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当代市场上的首饰材料种类繁多,金、银、宝石等设计出的首饰层出不穷。同时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由陶瓷制作出来的首饰,由于其质地温润,备受喜爱。陶瓷,从最早的陶到瓷最后形成了坚硬而又温润的质地,其过程经历了千年的打磨,陶瓷的材质不像金属那样塑造性强,也不像宝石那样可精雕细琢,但通过它特殊的质感制作的首饰能体现出更多的优点和包容性。陶瓷材料的特殊性质让它的可塑空间更强,足以模仿多种材料的质感,它创造出的物品更具空间感和手作感,人们往往能够对它制作出的物品进行多维度的感受。陶瓷首饰可以与许多其他材料结合制作,发展与设计空间都十分宽广,因此逐渐被现代年轻人关注与喜爱。  相似文献   

4.
当代首饰设计的发展史是首饰设计师们在对材料的开发和创新中前进的,当目前的材料与科技满足不了他们的时候,他们将目光回归到传统手工艺。具有千年以上历史的传统手工艺有着完整工艺流程,使用自然的材料加工,制作出最能够体现民族与地方特色的工艺品。首饰设计师们通过学习传统工艺技术,挽救了部分没落的传统手工艺,并使部分手工艺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设计师结合技艺和材料的特点将传统工艺应用到首饰设计当中,创造出更多具有个性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陶瓷首饰特点如今,首饰的形式已趋于多样化。自然休闲、个性化、古朴的风格渐渐受到大家青睐。陶瓷首饰已悄悄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新宠。陶瓷材料可以营造出多样的图案及色彩变化,独有的釉色使每件作品都有其个性,减少了人工矫情。因为陶瓷,首饰不再是珠光宝气的代名词,它也可以充满温婉。冷感十足的质地又为夏日增添了清凉美丽。陶瓷首饰冲破传统首饰的窠臼,  相似文献   

6.
李鹏 《中国宝石》2008,17(1):167-169
陶瓷首饰是指用各种陶瓷材料制作,或与金属等材料结合制成的起装饰人体及其相关环境的装饰品,包括首饰、摆饰等。近年来,陶瓷首饰开始出现,它以一种靓丽、个性的姿态展现在大家视野中。普通泥土经由造型、颜色等的设计,创造出了赛宝石,似美玉,晶莹剔透、粗犷原始的陶瓷首饰,具有无与伦比的韵味。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民族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从远古至今,人们用聪明的才智和辛勤的汗水,用本民族特有的手工技艺创造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精湛工艺技术的艺术作品。这些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艺术特点的图案、工艺和造型等在现代陶瓷首饰设计创作中的运用也随之变得丰富起来,这些设计形式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丰富了现代设计。  相似文献   

8.
陶瓷首饰是一种新型材质的首饰。目前,陶瓷首饰虽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刚刚起步,但它极强的设计感、丰富的色彩、及其独特风格,是其它首饰所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9.
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了首饰设计中各种创意的可能。传统金银、宝石等材质逐渐被各种天然或人造合成材料取代,丰富着设计师的创作空间。其中皮革材料以其独树一帜的实用性、审美性和工艺性受到当代首饰设计师的亲睐。本文通过解析皮革材料的文化内蕴、功能性和其独特的加工工艺,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探索皮革材料在当代首饰设计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陶瓷首饰是采用陶瓷材料及工艺制成的一种新兴首饰。近年来,它在时装首饰方面运用较为广泛,最初从欧美兴起。目前.我国开始设计和生产这类首饰,不仅领受国内消费者好感,还受到外商的青睐.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陶瓷首饰的设计理念,研究了陶瓷首饰工艺上的创新.试图为陶瓷首饰的设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赵彦 《轻工科技》2023,(2):121-124
当代首饰已成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和人们自我审美、个性及文化表达的必须,首饰设计中所蕴含的情感性及其表达也日渐成为首饰消费中被重视的主观内容和要素,成为人们选择符合相关认知与情感关联的产品的重要组成。文章从情感性、造型表达、装饰性、功能及其载体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当代首饰设计中的情感性设计,尝试通过分析情感性在当代首饰设计中的作用与影响,促进相关设计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和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2.
柳涵 《中国宝石》2006,15(2):147-147
以生产黄金首饰著名的意大利,不乏加工设备先进的、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的珠宝首饰生产企业,也有一些规模非常小,甚至只有三四个人的小型珠宝公司,这些小公司的每一件产品都是完全使用手工生产的,设计精巧,工艺繁杂,极具个性与艺术品位,从他们身上,却更能让我们领略到意大利首饰工匠精湛的手工技艺与欧洲传统首饰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金珠粒工艺是一种传统的金属工艺技法,广泛应用于金银器与首饰饰品的设计中,但文献对于此项工艺的制作流程记载较少,古法技艺几近失传,仅有少数当代首饰创作者通过个人实践探索将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赋予了新的生命。这一传统工艺中制珠机理的研究,对当代工业化首饰工艺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传统金珠粒工艺的审美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其特征表现为工艺美、秩序美以及肌理美。通过分析金珠粒工艺的发展现状以及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旨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推动现代首饰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首饰材质多样化的发展,陶瓷首饰以它特有的材质特性,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于市场。凭借造型的多样性、釉色的丰富性、成型的方便性以及材质的廉价性,使陶瓷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新兴艺术形式。它一方面满足市场需要,被那些追求个性的消费者接受。  相似文献   

15.
闫政旭 《中国宝石》2014,(7):192-195
传统首饰工艺可谓博大精深,在首饰发展史上,依托于传统首饰工艺,艺术家创作出了许多艺术精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技艺的装饰方法,要求更多更新的设计形式和设计理念来满足人们对于情感的诉求和自我表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古木造榫卯结构中的十字榫卯结构着手,用金属材料模仿这种技艺结构,通过探索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下的个人文化身份状态观念,结合设计方法与艺术观念,创作艺术首饰作品,重新诠释传统技艺与视觉文化。此研究成果尝试跨越人类文化学与艺术学交叉学科,对艺术设计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通过理论研究、田野调研和实践等相关方法,深入挖掘传统古木造榫卯结构中的十字榫卯结构特点,创作出两个不同系列首饰作品,进一步探索如何让传统技艺结合生活感悟中的事物特点,运用艺术思想与设计方法,让传统技艺再次融入当代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17.
现在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已经完全不能被中国现代首饰所满足,所以必须得创造出更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纹样,并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融合,在此中结合了国内外的设计优势,以及国内突出的加工技艺,所以设计出独有中国底蕴的现代化首饰必然成为优势。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之一,如意纹凝聚了中国古代创作者的智慧结晶,包含着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现代首饰设计中也有许多带有如意纹样的设计作品,其中如意纹的设计被更多地融入生活之中,不仅仅出现于装饰器物之上,还出现在家具雕刻、民族服饰中等。自诞生以来,如意纹受到不少人的追捧与欢迎,不光光是造型的灵活变化,其流畅灵活的线条也给人一种独特典雅的美,其中的吉祥寓意也值得我们探究和分析。通过对如意纹与现代首饰设计的结合,了解如意纹的定义与来源以及现代首饰设计在创作过程中的探索,证实如意纹在当代首饰设计中的优点,能够让现代首饰设计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之上,既有传统的传承又有创新的发展,这样的设计才能够被称为具有中国特色,并且能够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代时尚含义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8.
首饰随着人类意识由蒙昧发展而逐步变化。其设计变化是多元因素共同影响的,每个时代社会环境因素都有差异,这些因素先影响了当时的审美,能工巧匠们运用多种材料和工艺制作出风格不同的首饰,再由首饰的变化反映出审美的变化。首饰不仅仅是一件装饰品,它还是承载人们情感的重要存在,传递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到了当代社会,首饰设计的审美更是吸收广泛,更胜往昔。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首饰设计会在传统与时尚中相互包容,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独特道路。  相似文献   

19.
如意云纹是中国优秀的传统纹样,其源头与春秋时期云纹和如意器物有密切关系。如意云纹于唐代得到长足发展,宋元时期定型,明清时期发展成熟,广泛应用于各类传统工艺美术之中,在传统首饰中也有普遍的运用和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意云纹在当代首饰设计中得到了创新发展。本文通过造型构成、表现题材和工艺材料综合运用三个方面来探讨它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20.
如意云纹是中国优秀的传统纹样,其源头与春秋时期云纹和如意器物有密切关系.如意云纹于唐代得到长足发展,宋元时期定型,明清时期发展成熟,广泛应用于各类传统工艺美术之中,在传统首饰中也有普遍的运用和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意云纹在当代首饰设计中得到了创新发展.本文通过造型构成、表现题材和工艺材料综合运用三个方面来探讨它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