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Planning》2019,(10)
<正>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如今,共享这个词很火,很多产业都在往"共享"上靠,"共享"的范围越来越广,共享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于是"共享××"满天飞,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养老、共享停车、共享医院、共享马扎、共享充电宝等等,在共享经济越来越火的大背景下,甚至出现了"共享校花——每个单身狗都可以通过扫码的方式领取校花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对共享经济演进历程的回顾与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绘制了"共享经济—共享社会—共享城市"的共享经济升级路线图,提出共享城市是建构在共享经济和共享社会基础上的一种"高阶"城市发展形态,已成为一种引领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范式。同时,通过对国内外共享城市实践的经验总结,梳理了经济学、社会学和规划学等领域对共享城市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共享城市"四体系一回归"的规划策略,即设计导向的共享城市规划体系、功能导向的共享城市应用体系、活动导向的共享城市空间体系、公众导向的共享城市治理体系和共享主义的城市权力价值回归,从而构建了共享经济规划设计应对的全景式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
共享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如火如荼,为人们带来极大便利,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本文分析了几种重要的共享经济形态,包括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快递盒,共享酒店。虽然共享经济有诸多好处,但也存在着成本问题、管理问题、环境问题等诸多不利因素。共享经济要在我国发展壮大,需要企业家开拓创新精神,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3):58-60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广州市属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阻碍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原因,并从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扩大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意愿、拓展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渠道、营造知识共享组织文化氛围和加强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环境建设等方面探讨了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1):183-184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共享经济逐渐成为一个主流的趋势。共享单车、共享电瓶车、共享雨伞等的投放,为人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然而在这便利的背后,却出现了共享单车秩序混乱、出现事故等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刚刚兴起的共享经济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机制。本文从当前共享经济下出现的问题以及共享经济问题的法律良性规制两方面分析和介绍了建立健全法律机制对于当代共享经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2)
20世纪70年代,共享经济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共享经济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并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链接,迅速对共享经济产品进行市场普及。交通出行、房屋住宿、医疗服务、共享金融、二手交易等都在共享经济范畴内,共享生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共享经济本身存在一种不安全性,伴随而来的保险问题也屡见不鲜。为此,本文通过对共享经济内涵的探讨,就共享经济对我国保险业带来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4)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随之产生,所谓共享经济意味着相互分享,方便生活与大众。现在共享经济充分地运用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知识共享(知乎、豆瓣等)、空间共享(爱彼迎、小猪短租等)、出行共享(滴滴出行、摩拜单车、共享汽车等),可见共享经济与各个行业的融合已经是发展的趋势。作为生活中最传统最基础的行业——洗衣行业也正在历经着共享经济环境下的变革与发展,洗衣行业也随之迎来一场巨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8)
去经济全球化、智能技术的快速应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90后员工的特征等都在给企业传递压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转型以支持企业战略,智能化和标准化成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转型的方向。通过对22家国内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调研,发现和知晓智能财务共享如何支持企业战略和财务战略、智能财务共享实现所需的信息技术、RPA技术的应用以及智能财务共享对团队和人员要求等,从而提出智能财务共享的实现要素、路径,认为智能财务共享是当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转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6)
随着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共享案例的成功,共享经济在社会经济的大潮中风生水起。共享经济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经济模式,在共享领域、市场规模、从业人数等方面,发展速度且十分惊人。但快速发展背后的一些乱象也凸显出来,比如法律问题、盈利模式、管理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揭开共享热的外衣,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共享住宅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从19世纪共享社区的雏形产生至今分为共享的试验、实践和多元三个阶段。然后结合欧洲共享住宅典型案例,从元素平衡、客体、主体三个方面分析欧洲共享住宅的共享模式。最后对共享给社会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实际效益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正提及共享,很容易联想到共享经济,似乎现代社会的共享就是经济的共享。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的共享,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共享的理念其实是"共享+"的模式。2017年11月22日,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人力资源发展专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物业行业的教育培训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上海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也于2017年6月成立了教育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爆发性增长为基于使用权共享的住房分享平台带来了整体的繁荣,以共享社区为代表的新型开放性社区也为城市居住带来了多种可能。文章从共享经济和共享城市的视角审视城市住房,对住房共享的原因、类型及其对城市的多方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尝试提出了共享经济盘活城市存量住房资源的途径、共享社区的建设思路及共享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措施,为进一步建设共享开放的城市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4)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消费模式快速发展,随之带来相应的市场监管、运作环境等问题。本文以共享单车的消费行为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共享经济运营模式下共享单车消费者、运营方和监管者的博弈过程,从共享经济的共享单车消费者、运营方和监管者三个角度对行业发展和个体行为规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共享理念经济模式的逐步发展,集约共享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为促进城市规划中共享理念的发展,文章以关中小城市街区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共享理念从空间共享、资源共享以及情感共享等方面进行探讨,构建了共享理念下的关中小城市街区空间体系。采用共享街区重塑街区活力,论证街区集约共享的适用性,推动共享理念下的小街区模式在关中小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3)
<正>近年来,随着共享单车的流行,"共享"一词大放异彩。人们热爱共享,享受共享,因为它方便快捷,省时省力。那么,古代有没有类似于共享单车的出行工具呢?车、辇、轿、船,乃至驴、马、牛等牲畜,都曾是含有共享意义的出行工具。零花钱不够,刘秀同学玩"共享"西汉末年,出现了比较早的共享交通工具——"共享驴"。由于交通不发达,驴顺理成章地成为人们出远门首选的交通工具,但一头驴的价格并不是普通人家能承受得起的。头脑精明者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3)
在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共享单车企业却出现了大量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了解共享单车所面临的困境,理性判断企业倒闭原因,才能以技术和管理手段解决其主要困境。基于PEST理论分析共享单车行业宏观环境,基于OM、MM、FM方法分析共享单车行业的微观环境,进而得出共享单车企业倒闭的原因,并通过了解共享经济的实质,提出共享单车企业的未来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7.
正"共享经济"符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路。巨大的经济和社会项目是共享经济发展的动力,因为共享经济是为了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痛点而应运而生的。共享经济可以助力物业管理行业特别是物业服务企业的创新,因为随着物联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交换、共享日益普遍,为物业管理行业建立服务共享机制、引入外部资金、人才、服务等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共享经济平台,可以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8,(1)
共享经济是时下最火热的商业模式之一,共享理念随着滴滴打车、蚂蚁租房、共享单车等实业的快速发展日益深入人心。2017年7月,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旗下的合肥三孝口店推出"共享书店",引发圈内一片热议。本文总结了共享书店的三大特点,分析了共享书店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现状对共享书店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策略建议,希望能为共享书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共享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弄潮儿,共享单车、共享书店等层出不穷,成为了资本竞相追捧的"花魁"。本文以共享经济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共享经济的内涵、成因,阐述了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并论述了其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在共享建筑的背景下,通过对校园的观察与调研,原始石大校园的共享空间一直处于一种"表面"共享的状态,高校的公共空间未能被充分利用;教师、学生、外来人员休憩、生活在其间,但他们和公共空间没有真正发生共享关系。笔者希望对校园共享空间的营造,阐明共享空间不应只是设计层面的操作,而是对校园中公共空间现状予以多层次回应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其脱下"表面"共享的外衣,成为真正提供学习、交流的共享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