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7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金忠  戈伟  郑永法 《医药导报》2011,30(9):1160-1162
[摘要]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17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135 mg•(m2) 1 ,静脉滴注3 h,第1天;联合奈达铂80 mg•(m2) 1 ,静脉滴注,第2天,21 d为1个周期,化疗2~6个周期。结果17例患者均可评价近期疗效: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4例,稳定 3例,进展9例。毒副作用主要为血液学毒副作用,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主;非血液学毒副作用中恶心呕吐、肝功能轻度损伤、脱发例数较多。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吴坤  陈珊珊  温明玲  谢守珍 《医药导报》2010,29(12):1577-1579
[摘要]目的比较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与传统紫杉醇注射液在巨块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巨块型宫颈癌患者55例,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应用紫杉醇脂质体,对照组应用紫杉醇,每次剂量均为135 mg•(m2) 1,均静脉滴注3 h。两组均联合卡铂化疗,每3周重复1次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3周后评定局部疗效,随后手术。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55.0%(P<0.05);手术后病理检查治疗组淋巴转移1例(2.9%),对照组淋巴转移5例(25.0%)(P<0.05)。两组在血液学毒性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在非血液学毒性方面,治疗组皮疹和周围神经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提供了有效、低毒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可为患者赢得手术机会,改善预后;其疗效优于紫杉醇,在皮疹和周围神经炎毒性方面明显低于紫杉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沙尔威辛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毒副反应与剂量的关系,确定推荐Ⅱ期临床研究的剂量。方法:共入选29例患者,沙尔威辛分为9个剂量组,由初始剂量15 mg•m-2•d-1开始逐渐增加至30,45,60,75,90,105 mg•m-2•d-1,加入生理氯化钠溶液500 mL静脉点滴2 h,连续3 d,其中第7剂量组为90 mg•m-2•d-1连续4 d,第8剂量组为90 mg•m-2•d-1连续5 d,第9剂量组为105 mg•m-2•d-1连续5 d,21 d为一周期,每剂量组3或4例。观察药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毒性反应。结果:沙尔威辛的毒副反应比较轻微,除了血管刺激疼痛外主要还包括Ⅰ/Ⅱ度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发热及皮肤潮红等,所有的毒副反应均在停药2周内恢复。没有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爬坡最高剂量为105 mg•m-2•d-1连续5 d。结论:沙尔威辛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建议Ⅱ期临床研究推荐剂量为90 mg•m-2•d-1连续5 d,21 d为一周期。  相似文献   

4.
贺艺  徐岚  何成  黄丽琼 《医药导报》2011,30(4):459-462
目的 探讨顺铂+氟尿嘧啶(FP方案)和顺铂+多西紫杉醇(DP方案)同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放、化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 方法125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FP组65例及DP组60例. FP组:顺铂40 mg&#8226;(m2)-1第1~4天静脉滴注,氟尿嘧啶1.0 mg&#8226;(m2)-1第1~5天静脉滴注,28 d为1 个周期,共用2个周期. DP组:多西紫杉醇135 mg&#8226;(m2)-1,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40 mg&#8226;(m2)-1,第1~4天静脉滴注,28 d为1个周期,共用2个周期. 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FP组近期有效率为78.5%,DP组为9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FP组和DP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2.4和31.7个月,2 a生存率分别为84.6%和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相似,均以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为主,发生率及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耐受. 结论 FP方案和DP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均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DP方案近期效果较FP方案更好,缓解率更高,可作为中晚期宫颈癌较理想的化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观察奈达铂联合放射治疗(放疗)对老年无法手术切除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老年无法手术切除食管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每周给予奈达铂35 mg&#8226;(m2)-1,同时联合放疗,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剂量为60 Gy,30次,共6周。对照组采用相同剂量单纯放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3.3%,61.1%(P<0.05)。治疗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但3或4级毒性少见。结论奈达铂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老年无法手术切除食管癌能显著改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林燕 《医药导报》2003,22(8):554-554
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远期疗效.方法:9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终止发作后,给予口服胺碘酮600 mg&;#8226;d 1,7~14 d后改为400 mg&;#8226;d 1,持续7 d再改为200 mg&;#8226;d 1,60 d后改为100 mg&;#8226;d 1,观察房颤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随访2 a.结果:98例中总有效率87.8%,房颤得以有效控制,其中6例Q T间期>0.44 s,4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治疗20 d时T4升高,以上不良反应在药物减量至200 mg&;#8226;d 1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小剂量口服胺碘酮可使房颤转律后的窦性心律得以长期维持.  相似文献   

7.
王静  经莉  胡增艳  朱翔翡  杨莹  陆晓媛 《安徽医药》2016,37(11):1367-1370
目的 探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奈达铂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奈达铂组采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奈达铂组与对照组患者短期总有效率分别为76.7%、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P=0.754)。与化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缩小[(5.3±0.9)vs(3.2±0.6),(5.2±0.8)vs(3.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奈达铂组患者治疗后Ⅰ~Ⅱ级恶心呕吐(36.7% vs 70.0%)、贫血(16.7% vs 40.0%)、肾功能损害(10.0% vs 36.7%)发生率较低,Ⅰ~Ⅱ级血小板降低(56.7% vs 30%)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与顺铂类似,但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术前新辅助化疗在巨块型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2016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8 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际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84 例患者接受单纯手术治疗,研究组84 例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术前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治疗效果,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损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P<0.05);研究组患者宫旁累及、盆腔淋巴转移、切缘阳性和脉管浸润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巨块型性宫颈癌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临床治疗宫颈癌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紫杉醇与吡柔比星联用治疗晚期乳腺癌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蔚  崔亚洲 《医药导报》2003,22(8):548-549
目的:观察紫杉醇与吡柔比星联用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乳腺癌患者38例,分为治疗组18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第1天应用紫杉醇150 mg&#8226;(m2) 1,静脉滴注;第2天应用吡柔比星40 mg&#8226;(m2) 1.28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对照组第1,8天应用环磷酰胺60 mg&#8226;(m2) 1,第1天应用阿霉素40 mg&#8226;(m2) 1,第2,3,4天应用顺铂30 mg&#8226;(m2) 1,28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4例,进展2例,有效率66.7%,毒性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8例,进展5例,有效率35.0%.结论:紫杉醇与吡柔比星联合应用可提高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王英 《中国医药指南》2014,(30):158-159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在宫颈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neoad juvant chem otherapy,NAC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宫颈癌(Ⅰba)患者,术前给予紫杉醇+卡铂化疗,化疗结束后2周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28例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为手术切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手术成功率达71.4%。结论新辅助静脉化疗可以明显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临床分期,改善手术治疗的条件,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复发,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项宇坚  王金龙 《医药导报》2002,21(12):770-770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加小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28例ITP患儿,分为3组,单用糖皮质激素8例(A组),泼尼松1.5~2.0 mg&;#8226;kg 1&;#8226;d 1,分3次,po;糖皮质激素加小剂量IVIG 200 mg&;#8226;kg 1&;#8226;d 1 12例,共5 d(B组);糖皮质激素加大剂量IVIG 400 mg&;#8226;kg 1&;#8226;d 1 8例,共5 d(C组);观察3组血小板计数的动态变化和控制出血时间.结果;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B组与C组疗效相仿.结论;糖皮质激素加用小剂量IVIG治疗ITP疗效确切,且较经济.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评价匹伐他汀钙片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研究。经4周安慰剂导入期后符合入选标准患者,随机接受匹伐他汀1 mg&#8226;d-1或阿托伐他汀10 mg&#8226;d-1治疗。服药治疗4周后剂量相应调整为匹伐他汀2 mg&#8226;d-1或阿托伐他汀10 mg&#8226;d-1治疗。治疗期共12周。结果:匹伐他汀组治疗12周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下降幅度为40.1%,阿托伐他汀组下降幅度为33.8%,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匹伐他汀降低三酰甘油(-13.5%)以及升高HDL-C(+7.4%)的幅度与阿托伐他汀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匹伐他汀降低总胆固醇和LDL-C的作用与阿托伐他汀相当,不良反应较轻微,可用于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李桑  谢榕  林玉珍 《海峡药学》2011,23(11):84-87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动脉化疗(neoadjuvant 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NAIC)的疗效.方法 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08年6月期间收治采用TBP方案(紫杉醇脂质体、博来霉素、顺铂)新辅助动脉化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40例,化疗1~2周期后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4.
曾艳莹  谢文平  朱晓星 《肿瘤药学》2011,(6):533-534,556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TP)治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1年5月经病理确诊的24例Ib-III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TP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宫颈癌病灶、宫旁组织在化疗前、后的改变,化疗毒副反应以及术后病理情况等。结果化疗后,完全缓解3例(12.5%),部分缓解16例(66.7%),化疗有效率为79.2%(19/24),且宫颈癌病灶、宫旁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化疗后21例患者进行了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切除率达到87.5%。结论术前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患者能较好耐受。  相似文献   

15.
阿昔洛韦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及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制备阿昔洛韦多囊脂质体,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和在大鼠体内药动学。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阿昔洛韦多囊脂质体,分别以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和血浆为释放介质考察其体外释放情况;以阿昔洛韦药物溶液为参比制剂进行大鼠肌内注射的药动学研究。结果:阿昔洛韦多囊脂质体在pH 7.4 PBS中72~96 h累计释放80%,血浆中释放稍快。大鼠肌内注射阿昔洛韦多囊脂质体10 mg&#8226;kg-1后,与注射同样剂量的药物溶液相比,多囊脂质体的达峰时间显著延长[(0.50±0.20) vs (0.17±0.08) h,P<0.01],峰浓度显著降低[(2.54±1.20) vs (31.50±3.14) mg&#8226;L-1,P<0.01],消除时间显著延长[(24.14±4.76) vs (1.50±0.21) h,P<0.01],48 h药物浓度仍可维持在0.4 mg&#8226;L-1。结论:阿昔洛韦多囊脂质体肌内注射缓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放疗联合奈达铂加紫杉醇化疗方案的观察组和放疗联合顺铂加紫杉醇化疗方案的对照组,观察肿瘤缓府晴况、分期情况、疗效相关指标及安全性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化疗缓解总有效率57.69%,TNMI期2例、Ⅱ期6例、Ⅲ期11例、Ⅳ期7例,肿瘤缓解情况及分期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化疗效果指标VEGFB以及化疗安全性指标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心功能损害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sFh-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肿瘤分期和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符合标准的3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全部病例术前均予采用紫杉醇、顺铂联合方案(TP)化疗2个疗程后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症状。临床近期有效率74.3%,手术切除率达100%。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肿瘤,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门诊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外科择期手术2~5岁小儿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所有患儿术前均禁食4 h,禁饮2 h,入室前3组患儿均肌内注射阿托品0.02 mg&;#8226;kg 1、氯胺酮5 mg&;#8226;kg 1实施基础麻醉。I组为对照组,术中间断静脉注射1%氯胺酮 0.5~1.0 mg&;#8226;kg 1;II组以瑞芬太尼0.1 μg&;#8226;kg 1&;#8226;min 1持续泵注;III组以瑞芬太尼0.2 μg&;#8226; kg 1&;#8226;min 1持续泵注;3组均复合丙泊酚3 mg&;#8226;kg 1&;#8226;h 1泵注维持麻醉。所有患儿经面罩吸入纯氧3~5 L&;#8226;min 1,术中不用肌肉松弛药,维持自主呼吸或必要时手控辅助呼吸。从麻醉诱导开始到手术切皮之前(诱导期)未给予患者任何刺激,并保证此段时间>5 min,以确保在切皮时患者体内有稳定的血药浓度。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监测心率,呼吸频率、节律、幅度、潮气量、PetCO2和SpO2等指征,记录切皮和术中有无肢动反应等麻醉过浅体征,记录停药后患儿麻醉恢复情况。结果Ⅱ组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良好且麻醉恢复快。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门诊外科手术,具有安全、高效、苏醒迅速及后遗症少等特点,尤其是第Ⅱ组方法,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同时,对患儿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轻微,是一种较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玲  张经良 《医药导报》2003,22(10):692-693
目的:探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7例,给予苦参素600 mg&;#8226;d 1,im,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42例,给予阿昔洛韦15 mg&;#8226;kg 1&;#8226;d 1,缓慢静脉滴注,1个月后改为阿昔洛韦片100 mg&;#8226;d 1,分5次,po,连用2个月,同时两组均配合使用常规护肝药物.疗程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HBV M)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肝功能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53.2%,23.8%(P<0.05),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无严重不良反应,但远期疗效尚待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复发性卵巢癌60例,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其中紫杉醇脂质体135~1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奈达铂80~100 mg.m-2第2天静脉滴注,每21天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1次疗效。结果:60例患者完全可以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3例,稳定18例,进展7例,总有效率为58.33%。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脱发,未出现因化疗毒性而死亡病例。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