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冷水机利用亦流量冷冻水的若干设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Hart.  TB 《暖通空调》1997,27(3):29-33
上前变水量冷冻水系统的设计一般都采用一,二次双环路方式。但这种双环路配置方式会产生:使用两个水泵增加设备投资;冷冻水送水及回水的混合影响冷水机在部分负荷时的效率;实际的高负荷空调需求条件与最大设计工况条件不吻合时不能充分利用冷水的全负荷容量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
汪善国 《暖通空调》1996,26(5):36-40
讨论了单环和双环路水系统,着讨论了双环路系统的运行工况与负荷调节,平衡阀的采用、等百分比两通阀的压降、供回水干管间的压力控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制冷机组、冷冻水泵、风机盘管机组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冷冻水大温差对常规空调机组产生的影响。文中将冷冻水大温差应用于某高层办公建筑,分别计算了两种空调系统在满负荷与部分负荷条件下的能耗,证明了冷冻水大温差的节能性,且在部分负荷下的节能效果更佳。通过算例结合实际工程得出,对于空调系统半径较大的大型公共建筑或高层建筑适宜使用冷冻水大温差,可以取得良好的节能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4)
空调水系统运行优化,进行系统变流量的节能措施改进,目的是为了降低能耗。通过对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等能耗较高的部分进行设计与应用,根据实际工况将运行方式与优化,采用变流量合理分配的方法节约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的能耗。本文结合空调水系统在负荷下输送节能方面采用的先进方法以及得到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对于在建筑物中进行空调冷却系统变流量调控,如采用压差旁通控制、PID模糊算法控制等,实现供水系统控制优化,提高复合水泵运行下回水温度控制以及压差旁通控制的精准度,按照建筑物的能量需求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5.
空调系统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空调冷冻水的输送能耗在空调系统部分负荷运行时经常居高不下,造成系统运行时水泵能耗的极大浪费。为此,本文探讨在空调二级泵系统中采用变频技术实现二次水系统变流量运行以达到降低二次泵能耗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空调设计──第五讲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同济大学钱以明由于现代高层建筑受到建筑空间的限制以及为方便用户调节使用,空调系统大量采用空气一水方式,室内主要冷、热负荷由冷冻机和锅炉(或热泵机组)提供的冷冻水和热水来承担。因此,空调水系统就变得庞大和复杂...  相似文献   

7.
<正> 中央空调的冷冻水系统,起着冷量输送与分配的作用,对其运行状况正确可靠地进行控制调节,是一个空调系统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我国现有的大、中型空调冷冻水系统,普遍采用主机侧定流量,负荷侧变流量的控制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冷冻机房分水缸和  相似文献   

8.
李作 《建筑知识》2014,(3):141-142
针对实际工程中的中、小型集中式空调系统,根据空调系统大多时间处于部分负荷下运行的特点,采用变冷冻水温DDC控制的方法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根据改变冷冻水进水温度能够实现不同负荷下室温控制以及提高机组冷冻水供水温度能够提高机组效率的原理,提出了按照空调房间实际负荷率来自动设定冷冻水供水温度DDC控制方案;并按此方案开发了变冷冻水温专用DDC控制器。该控制器能根据实测供水温度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冷冻水的供水温度符合设定值的要求,以此达到既满足室内温湿度控制要求又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普遍使用的一次泵、末端变流量、冷水机组定流量的空调冷冻水系统与冷却水系统的流量进行了理论研究,从理论上解释了在非满负荷情况下,水系统调节中出现的流量大于理论值的现象,表明出现这一问题并非是设计时泵的扬程和流量的选型不恰当,而是系统在变负荷调节时自我调节的必然结果。本文还探讨了出现大流量、小温差时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减小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一次泵空调冷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水力特性与节能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末端为空调机的一次泵水系统易出现大温差小流量的情况,而末端为空调机与风机盘管组合形式的系统易出现小温差大流量情况。在冷负荷减少时,为更好的确保一次泵空调冷水系统节能运行,采用定水量系统调节冷水机组出口水温时应减少水系统的旁通水量;采用水泵变频调节且水泵所占空调水系统能耗比大于0.3,当系统的水力特性越接近末端为空调机形式的水力特性时,采用水泵变频调节效果越好(节能率大于10%)。在采用调节冷水机出水温度和变频调节冷水量匹配冷负荷时,冷水过量情况仍然存在,需旁通水量,水泵定频和变频时,可分别根据单台冷水机水流量的1.2~1.8、0.2~1倍来选择旁通管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冷水量变化的冷水机组性能测试与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定流量/变温差和变流量/定温差条件下冷水量变化对机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型冷水机组蒸发器侧冷水大范围变流量不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冷水机组制冷量与冷水流量呈线性变化,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基本保持稳定,这为冷水泵的节能运行提供了良好的依据;蒸发器盘管中冷水流量较大时,允许的冷水流速变化范围可以适当增加;冷水量调节的极限速度为10.1%/min,否则会造成冷水机组运行不安全;蒸发器冷水流量变化引起的冷水机组性能变化可作为故障诊断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建立水源热泵机组数学模型,进行部分负荷下冷冻水侧变流量对机组性能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变流量时流量变化范围并不与机组负荷变化成线性关系;无论定、变流量,部分负荷下冷凝温度下降,蒸发温度升高,机组COP随着负荷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在一定范围内冷冻水变流量对机组本身性能影响并不显著,却会使冷冻水泵功耗有较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冷水机组变流量的性能   总被引:32,自引:8,他引:32  
张谋雄 《暖通空调》2000,30(6):56-58
分析了冷水机组中冷冻水和冷却水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效率和水泵能耗的影响,从而得出冷水机组的冷冻水采用变流量是可行的结论,综合节能效益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变冷冻水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建立了冷水机组数学模型,并进行变冷冻水流量对机组性能影响仿真,而后得出了其对机组性能影响的变化规律,同时研制出试验样机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取变冷冻水流量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与定冷冻水流量相比,机组制冷量最大减小不超过4.1%,COP不超过4.2%,而冷冻水泵功耗可减少81%以上。最后针对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存在的差距,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节能优化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5.
空调水蓄冷过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自行研制的空调水蓄冷试验装置的特点,并在试验装置上进行水蓄冷过程试验,得到了水蓄冷过程中蓄冷桶进出口温度、蓄冷桶蓄冷量、主机制冷量、蒸发温度、排气温度及冷凝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对了解蓄冷过程的动态特性非常有用,从而为分析水蓄冷过程提供了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浦东国际机场变空调供水温度节能运行方案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陆琼文  刘传聚  曹静 《暖通空调》2003,33(2):123-125
根据离心式制冷机组的性能特征,探讨了制冷机变冷水温度节能运行的可能性,得出了冷水温度、冷水流量与供冷量的关系。针对浦东国际机场的负荷特点和气象条件,给出了分阶段变水温运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将一个既有的定流量系统改造为变流量系统的实际工程。通过对系统改造前后长时间的测量及监控,获得了相关数据,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改造后水泵节能50%。同时由于旁通量的减少使冷冻水回水温度升高,冷冻机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8.
认为直接燃煤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耗电量少、运行成本低,是发展我国集中空调事业的较好的途径之一;通过采用下饲式燃煤机构并配合系统的合理设计,较好地解决了燃煤机组可能出现的污染排放量大、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并研制出了一台制冷量为580kW的直接燃煤型机组,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Many central cooling systems in air-conditioned buildings have multiple chillers to meet various cooling load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further develops optimum load sharing strategies for the chillers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ir aggregat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Based on the part load performance curves of air-cooled screw chillers, it is ascertained that for two equally sized chillers operating, one should carry a full load and the other should be partially loaded to meet the system load. When two chillers of different sizes are running, the larger chiller should be fully loaded and the smaller chiller should operate at part load in order that their combined capacity satisfies the system load. Such an uneven load sharing strategy for achieving maximum COP is independent of ambient conditions and the control of condensing temperature. The variable primary flow of chilled water should be applied to chillers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are useful in developing low-energy chiller plants.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集中式空调系统冷源变冷水供水温度运行方式。提出了采用室外空气比焓控制冷水供水温度的变冷水供水温度运行方式,比采用定冷水供水温度运行方式冷水机组节电7%,冷源节电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