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政府监管方与经费使用方相互作用的策略利用演化博弈的方法进行分析,构建政府监管方与经费使用方人员之间的非对称博弈模型,并对该条件下大型工程项目经费预算的执行力进行了分析,讨论政府监管部门与项目经费使用方群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决策的选择,并提出关于提高大型工程项目经费预算执行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借鉴西方寻租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揭示了监理与承包商之间的寻租动机。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基于行为人有限理性建立业主、监理和承包商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 4 种情况求解演化稳定策略 ESS,发现情况 1 和情况 2 相对于情况 3 是一种帕累托改进,但却导致了业主的损失,而情况 3 则加大了社会福利的损耗。因此,需采取提高稽查能力系数、减少稽查成本、加大惩罚力度、增大寻租成本、适当增加监理工资等措施。而这些措施将最终导致情况 4 的发生,从而解释了为何寻租问题许久未能解决的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寻租双方的共同寻租率在其寻租成本与潜在租金相等时具有突变性的规律,该规律揭示了消除寻租现象而引致帕累托最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社会责任问题不断凸显,其根本原因是重大工程项目中各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的漠视.为了推动重大工程项目中利益相关者履行各自的社会责任,本文以政府部门和施工企业的趋利性为前提,通过构建演化博弈论模型对双方机构的履责决策过程进行演化分析,研究多因素作用对双方履责的影响,并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该过程进行仿真,通...  相似文献   

4.
工程项目动态联盟的利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主要风险系数进行测算,然后集成动态联盟中每个建筑企业承担总的风险系数R。根据“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的原则,得出动态联盟中合作建筑企业的收益/风险分配的计算方法,最后进一步指出在工程建设项目动态联盟收益/风险分配中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动态联盟模式在建筑业企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态联盟是企业间合作经营的一种新型方式。本文阐述了动态联盟组织形式的先进性、实用性及建筑业企业的可适用性,并对建筑业企业通过动态联盟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工程项目管理的联盟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项目管理模式是影响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探讨了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不足,然后介绍了近年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常用的合作伙伴关系模式,并对这一模式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以合作伙伴关系为代表的联盟模式是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对不同管理模式项目内容的比较,总结出联盟类型的管理模式适用于大型的工程项目,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建筑业信息化推进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建筑业,实现建筑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现阶段乃至将来建筑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引入博弈论方法,建立了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建筑业信息化的相关主体--政府和企业的不同选择进行了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在信息化初级阶段,政府应采取驱动措施,对企业给予政策扶持,以推动建筑业信息化;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和市场机制的建立,企业将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自主地应用信息技术,由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干预职能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8.
界定IPD工程项目团队信任,从"信任半径"和"信任水平"两方面构建IPD工程项目团队信任动态演化模型;基于动态演化特征,构建以信息机制、沟通机制、信任保障机制为内涵的"三位一体"信任机制,以期有效保障IPD工程项目团队信任发展,促进项目成功。  相似文献   

9.
引入动态预算管理模式,通过全方位模块管理,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面预算动态管理,搭建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并以此实现提高项目的施工管理利润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黄智勇 《山西建筑》2006,32(12):199-200
在分析总包式动态联盟项目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从施工现场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该模式在我国的实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从而进一步完善总包式动态联盟的项目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科学的建筑供应链知识共享机制对实现建筑工业化进程中的知识创新与增值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有限理性下的工业化建筑供应链知识共享机理,构建知识共享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系统演化路径、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具有路径依赖性,存在均共享与均不共享两个演化稳定策略,企业采取知识共享策略的概率与惩罚成本、知识吸收与收益能力以及共享激励强度正相关,与共享成本负相关,合理的惩罚成本有助于约束机会主义行为,并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大型政府投资工程中合理的被举报人惩罚办法以抑制潜在被举报人的违规行为动机,引入了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政府与潜在被举报人在仅存在经济处罚处理机制时的行为演化,构建了最优经济惩罚系数模型,利用数值仿真的方式进行了示例。由于仅靠经济处罚机制无法完全消除潜在被举报人的违规行为动机,在经济处罚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公示机制,构建了违规行为声誉激励损失最优值模型。并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被举报人惩罚机制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建设供应链协调存在的问题,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构建了建筑供应商和总承包商的交易模型。模型的分析表明:减小隐藏信息或行动带来的好处,减小合作的初始成本以及合作方遭受的损失,或者增大合作利润等措施,都能促进建设供应链企业向合作状态转化,但从根本上改善合作状况则需要依靠建设供应链企业的行为承诺和对恶性竞争的惩罚。  相似文献   

14.
首先将业主群体和承包商群体可视为有限理性的两个博弈群体,群体中的个体通过对成功者策略的模仿实现策略演化,最终进化稳定状态。然后对演化过程,演化稳定状态和演化稳定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筑市场的自发演化,往往会导致业主群体和承包商群体都走向不严格履约的进化稳定策略。最后在建立业主和承包商的信息公开以及信用记录体系后,指出建筑市场朝良性发展,只依靠长期信用体系的约束,不能完全避免业主和承包商的道德风险,必须引入更加强硬的约束和惩罚机制,如工程担保等。  相似文献   

15.
从群体博弈和适应角度,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深入研究了PPP 模式下的公私双方在保障房建设中的合作机制。以地方政府和私人投资者只具有有限理性为前提,建立了PPP 模式下保障房建设公私双方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复制动态进化机理分析了保障房建设中公私双方合作中的群体博弈局势的变化形态。研究得出,保证常规监督—激励机制的激励约束效果是PPP 模式下保障房项目公私双方良性合作机制建立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如果常规监督—激励机制效能不足,需要额外检查来补充;当常规和非常规约束机制都失效时,双方的合作必然滑向次劣或最劣均衡导致项目双方及项目本身利益受损,并据此提出了公私双方在保障房PPP 项目中达成稳定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樊兴菊  陈通 《建筑经济》2016,(11):61-65
运用演化博弈研究我国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参建方之间的博弈关系,分别构建项目业主方内部以及业主方与施工方之间的支付矩阵,对两组演化模型中的策略组合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用数值仿真演示参数变化对业主方与施工方博弈演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业主方群体受利益驱动会逐渐趋向于选择违规操作,而政府监管体系的监管效力会受到监管成本的制约。"对业主方的正向激励","业主方的监管成本","对施工方偷懒的惩罚"三个参数影响了业主方与施工方演化博弈模型的收敛。另外,除了完善对业主方和施工方的激励约束机制,还需重视公众的参与力量,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过程的社会曝光率。  相似文献   

17.
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腐败事件的发生将会引发项目质量下降、进度延误、费用超支等各类问题。为规范多方参与主体管理行为,构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三方参与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探究各方参与主体管理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 结果表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行为三方博弈系统或存在一个渐进稳定点, 增强建设单位奖励和惩罚力度及增加企业设租与寻租的合谋成本均有助于规范施工单位的生产行为。 基于此给出 3 点建议: 促进监理制度改革,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优化项目监管成本;设置奖励惩罚机制,规范企业管理行为,从而最大程度地防范工程腐败。  相似文献   

18.
在对Shapley利益分配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贡献、投资、风险”三个因素,采用Shapley值法、公平法、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相应的利益分配值,运用灰色关联法确定三个因素权重,提出了一种基于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修正策略,并通过实例证明了这种改进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影响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管行为的因素,对科学的施工监管策略进行分析,在监理单位和施工承包商具有有限理性的前提下,构建了基于进化博弈的监理单位和施工承包商的博弈模型。对进化稳定策略的分析结果表明,对施工承包商的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监管的成本、施工承包商进行安全生产的投入成本、激励和惩罚的强度和监理单位进行安全监管出现的失误率等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博弈双方所选择的策略。同时,运用SD 方法模拟仿真博弈双方的动态进化过程,并提出了加强我国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