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生素广泛应用之后,细菌普遍产生抗药性,更为严重的是有些细菌的药物抗性基因可以在细菌之间进行转移,使原来敏感的细菌也变成耐药菌,限制了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威胁着人民的保健工作。因而如何筛选新的药物以对付细菌耐药性是药物研究工作者的一项迫切任务。青霉素钝化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棒酸的发现并在临床应用上获得成功,为其它抗生素钝化酶抑制剂的寻找打开了视野。磷酸化转移酶是使新霉素(NM)、卡那霉素(KM)、巴龙霉素(PM)、核糖霉素(RM)、链霉素(SM)等失效的重要钝化酶,这类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许多链霉菌都能产生磷酸化转移酶(APH),它们还参与抗生素合成及代谢调节作用。人们发现有的微生  相似文献   

2.
链霉菌产生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3‘—磷酸化酶抑制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3'-磷酸化酶(APH3')抑制剂的产生菌广泛存在于各种类群的链霉菌中。本文报道作者用特定的方法筛到的APH3'抑制剂都是多肽类物质,能用(NH_4)_2SO_4、丙酮沉淀法分离。粗制品较稳定,具有强的抑制APH3'能力,能防止核糖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等不受钝化。较纯的抑制剂却很不稳定,纯化尚有困难。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新型β-内酰胺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发展趋向。文章分(1)具有新型母核的β-内酰胺抗生素,(2)新的头孢菌素衍生物,(3)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三个方面,通过对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两大类抗生素的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从而发展了青霉烯类衍生物、碳杂青霉烯衍生物(如硫霉素)、氧杂青霉烯衍生物、碳杂和氧杂头孢菌素以及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如诺卡霉素)等过程进行了阐述。同时择要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已经应用于临床或将应用于临床的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本文引用主要参考文献64篇。  相似文献   

4.
综述治疗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药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张致平28(4):193抗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药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张致平28(12):705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研究进展孟勇,张国华,王忠彦,等28(1):60几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抗生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汪澜,蒋建东28(5):316红霉素基因工程研究途径和相关技术张部昌,张华28(6):378反胶束萃取技术及其在抗生素分离上的应用李夏兰,翁连进28(9):576超临界流体技术在抗生素类药物微粒制备中的应用朱自强,关怡新28(8):506ApplicationsofmembranetechnologyinpharmaceuticalindustryWanYin-hua,LiShi-zhong,…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经过几十年的抗生素筛选之后认识到药理学活性化合物也可以由微生物产生。Umezawa对酶抑制剂的筛选包括药理学方法筛选开创了微生物代谢产物资源利用的新时代。Umezawa教授的著作“源于微生物的酶抑制剂”促进了世界各地筛选单位开始了类似的筛选工作。Umezawa(1976,1979)、  相似文献   

6.
福提霉素A(Astromicin,ASTM)对产生氨基糖苷磷酸化酶〔APH(3'),APH(3〃)〕、氨基糖苷腺苷转化酶〔AAD(4'),AAD(2〃),AAD(6)〕和氨基糖苷乙酰转化酶〔AAC(6'),AAC(2'),AA(3)-3〕的耐药  相似文献   

7.
赵莉  张相林  杨志豪 《中国药房》2009,(14):1074-1076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对肾移植患者钙调酶抑制剂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对2例肾移植前、后并发结核感染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钙调酶抑制剂血药浓度的变化进行分析。患者术后常规进行环孢素A(CsA)或他克莫司(FK506)+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单克隆抗体荧光免疫偏振法测定服抗结核药前、后各个时期全血中CsA(或FK506)浓度的变化。结果:利福平可明显降低CsA的血药浓度。该患者的CsA日剂量需增加为原来的3倍以上才可维持较理想的血药浓度;利福喷汀可降低FK506的浓度,但降幅不大。结论:对肾移植前、后并发结核感染的患者应严密监测钙调酶抑制剂浓度,同时注意抗结核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青霉烷砜酸(CP-45899,Ⅰ)是继棒酸之后发现的一种有效的半合成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具有毒性低、在溶液中化学稳定性较好、制备简易、原料易得等优点。但该化合物口服吸收效果较差。近年来国外合成了该化合物的特戊酰氧甲酯(CP-47904,Ⅱ)及由该化合物与氨苄青霉素缩合而成的双酯型共生前体药物VD1827(Ⅳ)等。CP-47904和VD1827均具有较好的口服吸收效果,且后者在体内还可避免产生无治疗作用的前体化合物特戊酸等,从而可使酶抑制剂与抗生素以固定比例同时到达感染部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抗生素免受酶的钝化。根据国内抗生素临床应用的现状和鉴于6α- 溴代青霉烷砜酸对β-内酰胺酶也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特点,我们合成了青霉烷砜酸(Ⅰ)、6α-溴代青霉烷砜酸(Ⅲ)、VD1827(Ⅳ)及其类似物V和Ⅵ。  相似文献   

9.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信 《上海医药》2003,24(12):543-544
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后 ,随着细菌产生 β -内酰胺酶降解抗生素而造成耐药 ,使临床疗效下降。近 2 0年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 (以下简称酶抑制剂 )的开发 ,使氨基青霉素、广谱青霉素、头孢哌酮等不耐酶的品种免受酶的降解 ,不仅增强对产酶菌的抗菌作用 ,而且扩大了抗菌谱 ,使酶抑制剂与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合剂成为开发新抗生素的又一思路。1 常用酶抑制剂用于临床的酶抑制剂主要有舒巴坦 (sulbactam)、克拉维酸 (clavulanicacid)和他唑巴坦 (tazobactam ,三唑巴坦 ) ,均属不可逆竞争性抑制剂和自杀性抑制…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环孢菌素和一种新的免疫抑制剂—FK_(506)的免疫抑制作用进行了对比研究。FK_(506)是从链霉菌发酵肉汤中分离得到的,属于大环内酯家族中的一种抗生素。其分子量为822,化学结构与环孢霉素无关。FK_(506)可溶于甲醇、乙醇和丙酮,不溶于水。作为一种抗生素,却并无抗细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234~235 —一一J——一 小双抱菌*-5013株的观察(摘要)徐尚志(3)t235New ways to Obtais New antibiotics(获得新 氨基糖着类抗生素生物筛选方法的初步研究(摘要) 抗生素的新途径)(匈牙利)亚诺斯·柏迪 叶清泉(3):236 (4)。348~362 抗EPstein-Bars病毒药物的筛选方法(摘要)张新抗生素筛选的遗传学途径 李焕娄 振西等(3):236~238 (3):161。165 定向筛选细菌产生的抗绿脓杆菌抗生素的方法(摘抗生菌的营养生理与新抗生素的筛选 刘若莹 要)周家惠(3)’238—239 (3):183。188 筛选核着转运抑制剂的方法(摘要)甄永苏等Discover了 of尸一lac…  相似文献   

12.
自从Perlman和作者进入抗生素研究以来,约在1953年抗生素的领域扩大到抗肿瘤抗生素,六十年代未扩大到酶抑制剂。低分子量酶抑制剂没有显著的抗菌活性,这些化合物和抗生素均称为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它们的分离、结构测定和遗传研究表明,微生物是具有不同生物和药理作用的不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的宝库。据此原理,如果能建立正确的筛选方法,在微生物的培养滤液中寻找低分子量免疫调节剂是合理的。本文评述了筛选免疫调节剂和bestatin临床研究的最新结果。筛选免疫调节剂的新方法以很小剂量的革盖菌素类(Coriolingroup)抗生素及其活性衍生物(图1)给药,可增加小鼠脾内的抗体形成细胞数。在体外也观察到此作用;在1.5×10~7鼠脾中添加0.1ng二  相似文献   

13.
王凯 《中国药房》2014,(41):3919-3922
目的:综述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来源、筛选模型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为研发高效、安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提供参考。方法: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临床应用"等组合作为关键词,检索Pub Med、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有关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来源、筛选模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共收集到90余篇相关文献,有效文献34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来源主要包括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从天然植物中提取与从海洋生物中分离以及从微生物与其次级代谢产物中提取得到;其筛选模型主要有高血糖动物筛选模型、酶抑制剂模型、人克隆结肠腺癌(Caco-2)细胞筛选模型及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模型等;临床主要应用于糖尿病、溶酶体贮存病的治疗以及肝炎、艾滋病等病毒性感染疾病的治疗。其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从天然植物与微生物中提取物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并在充分研究其构效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化学方法对活性基团结构进行分子修饰,以期获得抑制活性更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提供的一株壮观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ls)1043的诱变株UV315,经过诱变选育获得了色素变异株LU80-2,抗生素产生量较原株有较大提高,本文报告LU-80-2菌株的复壮筛选及其发酵特性的观察研究。 复壮筛选采用稀释平板自然分离法,孢子培养基为胰蛋白胨(或色氨酸)-可溶性淀粉培养基,发酵培养基为淀粉-玉米浆培养基,以杯碟法测定壮观放线菌素生物效价。 试验表明,壮观链霉菌LU-80-2斜面保藏效果与温度及深藏时间有关,于4——5℃冰箱保藏时,在1~3个月期间除菌落颜色稍微变白外变化不大,而在9~16℃保藏一个月左右即发现斜面菌落出现干裂、气生菌丝有瓦片状脱离,斜面保藏时间愈长,其产生抗生素的能力也随之下降,保藏3个月相对效价降低4.6%,5个月降低15.4%。在培养  相似文献   

15.
前言无疑,β-内酰胺酶是破坏β-内酰胺抗生素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在两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研究:生产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抗生素和寻找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即使新的β-内酰胺抗生素,实际上也难以完全保证其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所以最引人关注的是已集中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抗生素的联用,象Augmentin。Augmentin是羟氨苄青霉素与克拉维酸(7:1W/W)的复方制剂(译者注)。羟氨苄青霉素是一种广谱口服吸收的青霉素,受临床上许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来源的淀粉酶和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20世纪60年代初,梅沢滨夫将抗生素的研究扩大到酶抑制剂的新领域,认为在微生物有机体内酶及其抑制剂是共存的,拓展了新抗生素筛选的思路,导致了许多新的筛选模型与方法的建立,开拓了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筛选的新领域。他于1965年起开展对酶抑制剂的筛选研究,于1969年取得初步成果,陆续发表了由微生物产生的各种小分子酶抑制剂100多种,推动世界各地筛选研究机构开展类似的筛选工作,从而使微生物代谢  相似文献   

17.
定向筛选天然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某些病原性微生物产生β-内酰胺酶的能力与这些细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具有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成为寻找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推动因素。能够有效地抑制β-内酰胺酶的物质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大大扩大现有β-内酰胺抗生素治疗耐药菌引起的感染的可能性。某些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可抑制β-内酰胺酶。很明显,这些抗生素的抑制作用与其侧链结构有关,由于仅仅在非  相似文献   

18.
氨苄西林为一种广谱青霉素,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及某些革兰阴性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很多菌株产生了耐药性。耐药机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细菌产生了灭活酶或钝化酶,使抗生素在起效前就被水解、灭后。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而言,最重要的灭活酶就是β-内酰胺酶。舒巴坦为半合成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金葡菌和多数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有很强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其中对Ⅱ、Ⅲ、Ⅳ、Ⅴ型的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19.
由于广泛使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许多细菌已耐受这两类抗生素,从临床已分离得到的耐青霉素的细菌的耐药原因,主要是由于它们产生钝化青霉素的一种β-内酰胺酶,即青霉素酶。因此一些实验室开始从链霉菌的发酵液中筛选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我们利用平板法筛选β-内酰胺酶抑制剂。方法为制备二种琼脂平板,试验平板为肉汤琼脂平板,200ml中含有10μg/ml苄青霉素钾,接种1.2mlβ-内酰胺酶产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肉汤,对照平板除不加苄青霉素钾外,其余与试验平板完全一样。放线菌发酵液加入琼脂孔中,两种平板在37℃培养18小时,测定抑菌圈的大小。如试验平板上抑菌圈大于对照平板上的抑菌圈,表示此样品中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Sulperazon(SP)是美国 Pfizer 公司研制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 Sulbactum(CP-45899,SBT)与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头孢哌酮(CPZ)按1:1的配比制备的抗生素复方制剂。SBT 几乎没有抗菌活性,不过它能使备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可逆地失活,与β-内酰胺抗生素并用,可防止β-内酰胺酶引起的抗生素失活,并可扩大抗菌谱,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