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讨论了氟树脂原料及涂料样品中溶剂可溶性氟含量的测定方法.首先以氧弹燃烧分解氟树脂,把其中的氟转化为氟离子,然后用离子色谱法定量分析溶剂可溶性氟含量.在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2,置信率为95%时,氧瓶燃烧-电位滴定法测定结果均处于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不确定度区间中,表明2种检测方法结果同样有效可信,且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比研究了高温燃烧水解法、氧弹燃烧法、碱熔法和超声法提取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氯、氟,选择氧弹燃烧法作为样品中氯、氟提取首选方法。通过对氧弹燃烧法试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2.8 Mpa氧气压力下燃烧分解生物质样品,超纯水作为吸收液,吸收液作用时间25 min条件下,样品中氯、氟含量提取率高。结论:氧弹燃烧法作为样品处理方法操作简单,样品无损失,配合离子色谱可以实现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氯、氟含量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测定饲料中氟含量的快速方法。首先利用氧弹燃烧技术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将氟转化为氟化氢,用碱液吸收燃烧产物,吸收液加入总离子强度缓冲液(TISAB)消除Al3+、Fe3+干扰,调节pH=5~8后定容,然后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以标准加入法测定溶液的电势,从而测得有机物中氟的含量,线性范围在10-6~1mol.L-1时,回收率97.1%~103.1%。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样品不多、组成不清楚或复杂试样中总氟量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氟烯烃与丙烯酸酯共聚的方法合成了氟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20%,35%的氟碳树脂,采用含氟丙烯酸酯直接共聚的方法合成了氟含量为50%的氟碳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氟含量为20%和35%的氟碳树脂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这两种氟碳树脂中含有氟基团;采用椭偏仪测试了树脂的折射率,结果表明3种氟碳树脂的折射率均低于丙烯酸树脂,氟含量为20%和35%的氟碳树脂的折射率相差不大,而氟含量为50%的氟碳树脂的折射率相对较高;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3种氟碳树脂涂覆膜正反面的氟元素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氟含量的增加,膜正面氟含量逐渐增加至饱和,继续增加氟含量只会增加膜反面的氟含量;最后分别测试了树脂的抗污性能和附着力,结果表明氟含量为20%及35%的氟碳树脂在具有较低折射率的同时兼具良好的附着力及抗污性能。  相似文献   

5.
<正> 有机氟化合物中氟的测定,一般采用氧瓶分解样品,得氟吸收液,再以硝酸钍络合滴定的测定方法;或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测定。王昌益曾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系统研究了含Si,As,Hg,K,Na,Al,Mg,Fe,Pb,Ag,cu,zn等有机氟化合物中氟元素的分析方法,但未提到稀土金属对氟测定的影响。稀土离子能与氟离子络合生成氟化稀土。假如有机稀土氟化合物经氧瓶燃烧后的产物中,同时存在稀土离子和氟离子的话,则稀土离子和氟离子将络合成氟化稀土,造成测定氟含量偏低的结  相似文献   

6.
氟树脂涂料中氟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以氧气瓶燃烧法分解氟树脂,把氟树脂中的氟转化为氟离子,然后以硝酸镧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从而测定出氟树脂中的氟含量,再根据定量关系计算出氟树脂涂料中的氟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7.
鲁科 《广州化工》2023,(8):123-125+151
建立了有机溶剂萃取-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试含银样品中的氯含量的分析方法。使用甲苯∶乙酸乙酯(1∶1)超声萃取含银样品30 min,萃取后的溶液经氧弹燃烧,采用离子色谱分析样品中的氯。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1 mg/kg;银浆样品中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3%。本方法与氧弹直接燃烧法相比,测得的氯含量大大提高,测试结果与快速自动燃烧炉-离子色谱法更接近,可以满足含银样品中氯的分析需要。此方法适合于样品含银时氯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魏育福  刘飞 《涂料工业》2018,48(10):10-14
为了开发出适用性好、性价比高的建筑铝型材用FEVE(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型氟碳粉末涂料,重点分析了不同厂家的氟树脂、不同种类异氰酸酯及颜填料的含量对FEVE型氟碳涂层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不同类型耐候性粉末涂料的耐老化性,认为丙烯酸树脂和超耐候羟基树脂比较适合改性氟树脂;进一步对比了这2类树脂改性氟树脂后涂层的性能。结果表明:选用丙烯酸树脂改性氟树脂与自封闭异氰酸酯BF-1540制备FEVE氟碳粉末涂料,颜填料用量为22.5%时所得涂层性能优异,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9.
骨中氟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较繁琐费时的扩散-比色法。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创制是氟化物分析方法的重大发展。Singer等曾应用氟电极于骨中氟含量测定,方法快速而准确,但其操作需要用稀酸碱及醋酸盐小心调节骨样溶液以便与标准氟溶液具有同一离子强度及PH值。我们采用TISAB技术以自制Y—1型氟电极测定骨中氟含量,较Singer等所提出方法更为简便与快速。实验 1.仪器氟电极:Y—1型氟离子选择电极(自制)。套筒型参考电极:上海电光仪器厂217型甘汞电极。管内填充饱和氯化钾溶液。套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高氟含量铝粉漆用水性氟碳树脂并进行了性能表征;以此树脂为成膜物,优选铝银浆等各种原料制备水性氟碳铝粉漆;给出了具体配套方案和施工工艺,探讨了影响水性铝粉漆性能及应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合成高固含低粘度氟碳树脂是改善溶剂型氟碳防腐涂料环保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以生物基原料氢化松香制备出可聚合的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单体,进一步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出高固含低粘度生物基氟碳树脂,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降粘机理,并探究生物基氟碳树脂成膜后涂膜性能。研究表明,随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单体含量的增加,改性氟碳树脂粘度降低;当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单体含量为18.6%时,改性氟碳树脂固含量为78.56%,其运动粘度与叔碳酸乙烯酯单体单体改性氟碳树脂相当,远低于不含大体积侧基的改性氟碳树脂;与石油树脂叔碳酸乙烯酯单体相比,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单体空间体积更大,侧基体积效应更明显,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小,降粘效果好;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改性氟碳涂料体系硬度、附着力高于叔碳酸乙烯酯改性氟碳涂料,耐化学腐蚀性略低于叔碳酸乙烯酯改性氟碳涂膜。  相似文献   

12.
环氧改性氟树脂涂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环氧树脂改性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氟树脂246),可以大大提高氟树脂在金属底材表面的附着力。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氟树脂涂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有机溶剂性能,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钢铁防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涂层作为一种经典的防护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氟碳树脂因其特殊的分子结构,赋予其优异的耐候性和耐蚀性。重点论述了氟碳涂层在耐蚀性和耐候性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状况,对应用于紧固件上的氟碳涂层进行了介绍,并对FEVE(三氟氯乙烯-乙烯基醚)氟碳涂层在紧固件防护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常温固化氟碳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氟氯乙烯-乙烯基化合物共聚物(亦称FEVE树脂)为基料,异氰酸酯HDI三聚体为固化剂制成常温固化型双组分氟碳涂料。该涂料具有一般氟树脂涂料的超长耐候性和耐温性、优良的耐化学介质腐蚀性、卓越的防污染、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品位典雅的装饰性能,同时具有一般涂料的溶解性、可常温固化性等。分析讨论了树脂的氟含量、主要助剂、固化剂、溶剂的选用对涂料主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水性氟碳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性氟碳树脂的含氟单体、制备方法、常温固化水性氟碳树脂的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FEVE氟碳树脂是氟烯烃和烷基乙烯基醚或氟烯烃和烷基乙烯基酯交互排列形成的共聚物,由其作为基质制得的氟涂料耐候耐久性突出,广泛应用于桥梁、钢结构等防腐领域。介绍了影响FEVE型常温固化氟涂料防腐性能的诸多因素,包括树脂的分子结构和氟含量、颜填料和各种助剂的种类及用量。  相似文献   

17.
以FEVE氟碳树脂和三聚氰胺树脂或封闭型异氰酸酯树脂为基料,配以高品质耐温颜料、助剂和溶剂制成了涂膜性能优异的单组分中温烘烤固化氟碳涂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