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挤压油膜阻尼器-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及分岔行为进行了研究,由于该动力系统为一强非线性系统,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现象。本文采用Floquet理论对其周期解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该系统将出现稳态周期解、准周期分岔、倍周期分岔。文中也对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Hopf分岔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挤压阴尼器-滑动轴承-柔性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及分岔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首先讨论了系统平衡位置的稳定性及共Hopf分岔,然后讨论了不平衡响应的稳定性及分岔。分析表明:在一定参数条件下,系统的稳态响应将发生倍周期分岔、二次Hopf分岔及鞍-结分岔。  相似文献   

3.
弹性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一人考虑不平衡力和非线性油膜力的弹性转子 -轴承系统 ,用数值方法研究其稳定性和油膜失稳运动 (自激振动 )特性 ;推导出转子受冲击的运动模型 ,并分析了冲击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建立考虑诸多因素的转子-轴承系统多自由度模型,将与Newmark结合的打靶法应用到多自由度转子-轴承系统的周期稳定性分析中。着重研究了转子-轴承系统失稳转速随系统偏心量、轴承间隙、润滑油动力粘度以及轴承长径比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系统偏心量、减小轴承间隙、增大润滑油动力粘度以及选择适当的轴承长径比均能提高转子-轴承系统的失稳转速;对于不同的参数值,系统表现出不同的分岔规律,系统发生半速涡动时表现为倍周期分岔或拟周期分岔,发生油膜振荡时则表现为拟周期分岔。  相似文献   

5.
多个滑动轴承支承的转子系统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多支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支承不对中对稳定性的影响,提出求支承负荷分配的选代算法,按照求系统特征方程根的分析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分析了国产某型200MW汽轮发电机组的稳定性,和支承不对中对稳定性的影响,为该型机组转子系统的改型设计和运行机组稳定性的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非线性转子动力学的稳定性和分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高速转子的工作转速往往超过其第一阶临界转速,咽而需要考虑系统的非线性刚度和转轴材料的内阻尼对轴振动特性的影响。本文研究非线性围各阶共振点(临界转速)时的稳定性,并应用奇异性理论拱皋地转轴的定常运动(同步涡动)和自激振动(非同步涡动)周期响应的分岔。本文的结论不仅揭示了非线性转子丰富的动力学形为,对对大型高速转子的稳定性控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挤压油膜阻尼器-滑动轴承-柔性转子系统的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挤压油膜阻尼器-滑动轴承-柔性转子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Runge-Kutta法进行求解,进而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分叉行为进行了研究。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随着转速的变化系统将会出现倍周期、准周期及混沌响应,从而为有效地控制转子的稳定运行状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1 前言航空发动机由于转子不平衡引起的振动是发动机强度设计中的重要课题.为了抑制振动,近年来在转子的支承上采用了同心型或非同心型挤压油膜阻尼器,它的良好效果已为理论和实验研究所证实.但是,由于挤压油膜力的高度非线性,致使有关转子-挤压油膜阻尼器系统的许多问题仍得不到深入的研究.例如,对这个高度非线性系统进行响应分析就是多年来一直困惑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文献[1-3]用直接积分法求系统的偏置协调响应,因而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时;文献[4]考察了刚性转子的稳态不平衡响应,但这时轴颈中心进动轨道为定心圆,对于偏置椭圆轨道没有研究.鉴于以上问题,本文中用一种新的方  相似文献   

9.
碰摩裂纹转子轴承系统的周期运动稳定性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碰摩裂纹耦合故障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利用求解非线性非自治系统周期解的延拓打靶法,研究了系统周期运动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小偏心量下系统周期运动发生Hopf分岔,大偏心量下系统周期运动发生倍周期分岔,偏心量的加大使周期解的稳定性明显降低;系统碰摩间隙变小,碰摩影响了油膜涡动的形成,使失稳转速有所提高;裂纹深度的加大降低了系统周期运动的稳定性。本文的研究为转子轴承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非线性转子——轴承系统油膜失稳新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言语以采用短轴承模型的具有不平衡质量单圆盘刚性转子--轴承系统类 直角座标系中建立了该系统的非线性振动方程对油膜失稳机理进行了研究。在其临界点处利用中心流形定理对系统进行简化处理后,求得了中心流形上流的方程对于12亚谐共振情况通过平均法得到其平均方程根据奇异性理论对之进行了普适开折,并得到了10种分岔模式。该理论表明,如果系统的参数位于图4的(4)和(5)内,则可得到减低油膜振动的良好效果。这是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外弹性支承滑动轴承-刚性转子系统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弹性支承圆瓦轴承-Jeffcot转子系统的力学模型,针对滑动轴承水平转子,在油膜力非线性的情况下,采用Newmark方法计算其响应。对于一个具体的算例,通过改变其参数,确定其稳定区,并与滑膜力线性化时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于非线性轴承转子系统,仍普遍采用其线性化系统的对数衰减率作为系统的稳定性判据,这造成了理论和实验结果相差较大。本文对[1]中提出的PCM法作了改进,通过对无限长滑动轴承支承对称刚性单盘转子系统的非线性稳定性规律进行的分析,揭示了上述现象的非线性本质,为建立更适用于非线性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准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Poincare映射及胞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动力系统全局分析的新方法--变胞胞映射法,这种新方法改变了原胞映射法中胞在胞空间分布的不合理性及运算逻辑的不合理性,更适用于高维、大求解域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求解。应用此方法,对具有非线性油膜力的Jeffcot转子轴承系统进行了全局分析,绘制了系统分岔后的全局吸引域图,解释了一些工程中常见的非线性现象。  相似文献   

14.
非线性刚度不平衡转子径向碰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线性项和立方项之和来表示转轴材料的物理非线性因素,建立了考虑非线性油膜力和非线性刚度的轴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积分法对转子系统由于局部碰摩故障导致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此类非线性振动系统具有倍周期分岔、拟周期和混沌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为此类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有效识别转子故障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弹性支承滑动轴承不平衡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及分岔特性。建立了弹性支承-滑动轴承-转子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力学模型,在油膜力非线性的情况下,应用数值模拟,采用打靶法计算了刚性转子系统的周期解,并与龙格-库塔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依据Floquet理论,分析了周期解的稳定性,再结合龙格-库塔法、Poineare映射法作出了系统运动分岔图。最后,讨论了轴的柔性对转子系统运动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种计算转子-滑动轴承-挤压油膜阻尼器转子系统的阻尼固有频率及稳定性的方法,即将传递矩奉多项式法改进后,应用于这类具有分叉结点的系统,直接得到系统的特征多项式,然后用Bairstow-Newton僻因子法求出全部特征根。本方法具有占内存少、计算速度快、数值稳定等特点,文中对一转子模型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实测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7.
涡轮泵转子-迷宫密封系统的非线性稳定性和分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迷宫密封对某一工程涡轮泵转子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迷宫密封力采用Muszynska非线性力模型,应用有限元法建立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方程,采取系统动力学方程中包含的高阶线性自由度和低阶的非线性自由度进行分块处理的方法,有效地缩短了求解时间。根据Floquet理论,判别系统的临界失稳转速,并由Floquet乘子来确定系统失稳后分岔方式。采用分块-Newmark法数值模拟了转子二涡轮盘的轴心轨迹。最后分析了涡轮泵转子二涡轮盘的质量偏心同相位和存在90度相位差时对转子系统运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Jiang  Jun  Ulbrich  Heinz 《Nonlinear dynamics》2001,24(3):269-283
An analytical study is carried ou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fullannular rub solutions of an externally excited, modified Jeffcott rotorwith a given rotor/stator clearance and cross-coupling influences. Theobtained analytical stability conditions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a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al phenomena of rotor/stator systemswith rubs, such as jump phenomena and the transition between periodicand quasi-periodic full rub responses as well as between the fullannular rubs and the partial rubs.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influenceof the system parameters on these phenomena is carried out. It is foundthat the simultaneous presence of th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and thecross-coupling stiffness coefficient with a proper value may benefit thedynamics of the rotor/stator system with rub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