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菥奠籽炒香前后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变化。方法 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运用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并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共鉴定了47种化合物。生药中含有32种,占其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99.38%,主要由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和4-异硫氰酸基-1-丁烯(69.70%)组成;炒香后种子中含有31种,占总相对含量的98.21%,主要由腈化物(79.36%)组成。与炒香前相比,挥发油及油中大多数化合物的含量减少;其中有16种化合物发生变化未被再鉴定出来,新鉴定出15种化合物,香气物质的种类较丰富。其中,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和4-异硫氰酸基-1-丁烯的总量由391.49ml·kg^-1减少为5.39ml·kg^-1。结论 炒香对菥萁籽挥发油的含量和化学成分的组成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GC-MS分析新疆芜菁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新疆芜菁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芜菁子中的挥发油,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 共分离出25个峰,鉴定出了2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8%以上.主要组分为异硫氰酸-3-丁烯酯(22.98%)、3-甲基-3-丁烯腈(21.29%)、5-甲硫基戊腈(10.07%)、2,3-二甲基-2-丁烯二酸(9.82%)、异硫氰酸丁酯(9.39%)、异硫氰酸烯丙酯(8.19%).结论 所提取的挥发油中含有异硫氰酸酯、羧酸、羧酸酯、腈类、少量醛和萜类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提取方法对芥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芥子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联用方法对芥子未焦糊、完全焦糊状态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分别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芥子未焦糊状态挥发油与完全焦糊状态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有明显差异,但两者的主要化学成分均为烯丙基异硫氰酸酯、4-异硫氰基-1-丁烯,前者主成分含量高于后者.结论提取方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有明显影响,芥子未焦糊状态更有利于异硫氰酸酯类物质的富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江香薷籽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江香薷籽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其化学成分,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共检出20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1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06%。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荆芥酚(57.01%)、百里香酚(30.72%)、乙酸百里酚(2.56%)、乙酸香荆芥酚(2.14%)、α-石竹烯(1.62%)。结论: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江香薷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江香薷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比较青椒与竹叶花椒挥发油组成成分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结合Kováts保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分析两者的化学成分。结果:样品中共鉴定66个化合物,青椒药材挥发油样品共鉴定出45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爱草脑、芳樟醇、柠檬烯、大根香叶烯D和石竹烯等,且样品中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为爱草脑。竹叶花椒药材挥发油样品共鉴定出49个化合物,其中主要含有芳樟醇、柠檬烯、(-)-4-萜品醇、乙酸芳樟酯、α-松油醇和大根香叶烯D等。且样品中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为芳樟醇。结论:青椒和竹叶花椒挥发油的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黄莹  张德志 《今日药学》2007,17(3):45-47
目的 研究细叶杜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细叶杜香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和人工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分离和鉴定了28种成分,占挥发油的84.66%.结论 细叶杜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4-松油醇(30.23%),1-甲基-2-并丙基苯(16.58%),枯茗醛(9.85%)等.  相似文献   

7.
苍术炒制前后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苍术炒制前后挥发油的成分变化。方法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并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生苍术、炒苍术挥发油中分别鉴定了35和32个化合物。生苍术中G-桉叶醇、苍术酮、茅术醇为主成分,其相对含量分别为30.56%、20.84%、10.92%;炒苍术中茅术醇、苍术酮、β-桉叶醇为主成分,其相对含量分别为39.93%、11.84%、11.34%。含有28种相同的成分。结论苍术炒制前后挥发油的组成变化不大,但含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取、分离并鉴定藏药菥蓂子乙酸乙酯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法和制备HPLC法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MS、NMR等波谱数据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菥蓂子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芹菜素(2)、香叶木素(3)、当药黄素(4)、新橙皮苷(5)、异牡荆苷(6)、异牡荆素-7-O-葡萄糖苷(7)和4-O-β-D-glucopyranosyl sinapic acid methyl ester(8)。结论化合物8为首次从菥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木香药材中挥发油的含量和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7批不同产地木香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药材中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8%~2.1%,从挥发油中共鉴定了46种化学成分,不同产地木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组成均为内酯类、萜类化合物,但相对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用该方法能为木香药材的质量鉴别提供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黑老虎含有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后,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果 从黑老虎挥发油中分离出151种化学成分,鉴定出其中的45个,占挥发油总量的64.56%,其中相对含量在1%以上的有18个.结论 黑老虎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异石竹烯、δ-榄香烯、乙酸龙脑酯、δ-荜澄茄烯、β-古芸烯、γ-依兰油烯及其水合物.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照核黄素产生氧自由基,观察后者在外周和脊髓水平对疼痛的影响。发现在外周,小鼠足跖部皮下注射LRF0.06,0.67mmol.mouse^-1有致痛作用;脊髓水平,小鼠鞘内注射LRF0.106-0.665nmol.mouse^-1有致痛敏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OFR的脊髓痛敏与Ca^2+有密切关系,用维拉帕米,尼莫地平,EGTA可拮抗OFR的痛敏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骆晓莺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887-2888
目的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对305例不孕症患者(观察组)和130例正常女性(对照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生殖道分泌物中的UU和CT,观察两组的差异。结果观察组UU、CT、UU和CT双重感染率分别为59.3%、41.0%和17.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89.82、44.86、19.11,均P〈0.05);原发性不孕组UU、CT感染率与继发性不孕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UU和CT的感染与女性不孕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在膀胱癌虚拟立体模型及体积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膀胱镜活检病理确诊的29例膀胱癌患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扫查,然后应用虚拟组织计算机辅助分析(VOCAL)技术对癌体虚拟立体模型及体积测量。结果实时三维超声不仅在膀胱癌虚拟立体模型明显优于三维图像,并且癌体体积测量十分准确。结论应用实时三维超声VOCAL技术,在膀胱癌虚拟立体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癌体空间形态,并且对癌体积测量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5.
医院以及医院药学的定位和服务方式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内容为切入点,分析我国现有医院与医院药学的现状,并与国外医疗体系做对比;提出了公立医院的定位问题及如何发挥医院药学在医院中的作用,转变服务方式,加强药师队伍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OBJECTIVETo detect the true and the false of cornu saigae tataricae(CST) and cornu capra hircus(CCH) and cornu saigae tataricae capsules(CSTC)and of the bone adulterant and of the calcium content in CSTC. METHODSThe true and the false of CSTand CCH and bo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