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胸苷激酶1(TK1)、糖类抗原125(CA125)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27例(研究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98例(对照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100例(健康组),检测并比较各组HE4、TK1、CA125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特征卵巢癌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HE4、TK1、CA125均高于对照组及健康组(P0.05);对照组CA125高于健康组(P0.05);不同病理类型卵巢癌患者HE4比较,浆液性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黏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TK1、CA125比较,浆液性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黏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P0.05);低/中分化卵巢癌患者HE4、TK1、CA125高于高分化癌患者(P0.05);III~Ⅳ期卵巢癌患者HE4、TK1、CA125水平均高于I~Ⅱ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患者HE4、TK1、CA12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 HE4、TK1、CA125在卵巢癌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可作为卵巢癌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瞬时受体电位M7通道(TRPM7)蛋白和GATA结合蛋白6(GATA6)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7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收治的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79例为卵巢浆液性腺癌组,另选取同期因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及卵巢切除术的患者56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TRPM7和GATA6蛋白表达水平。对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进行5年随访,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TRPM7、GATA6蛋白高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FIGO分期Ⅲ~Ⅳ期、病理分级高级别、有大网膜转移、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TRPM7、GATA6蛋白高表达率均明显高于FIGO分期Ⅰ~Ⅱ期、病理分级低级别、无大网膜转移、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患者(P0.05)。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TRPM7蛋白表达与GATA6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27,P0.05)。TRPM7、GATA6蛋白高表达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低于TRPM7、GATA6蛋白低表达组患者(P0.05)。FIGO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TRPM7蛋白高表达、GATA6蛋白高表达是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TRPM7、GATA6蛋白表达上调,二者可作为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评估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预后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GFR、cyclin D1、CD3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71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GFR、cyclin D1和CD31蛋白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EGFR、cyclin D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及MVD明显高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P<0.05);EGFR的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比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高(P<0.05);EGFR、cyclin D1的过表达在子宫内膜腺癌组明显比不典型增生组高(P<0.01),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无过表达;EGFR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yclin D1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MVD与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高度相关(P<0.01);EGFR的阳性表达在子宫内膜腺癌MVD>x组比MVD≤x组高(P<0.05),EGFR与cyclin D1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EGFR、cyclin D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及高MVD可促进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与发展;EGFR可通过微血管生成,加速子宫内膜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4.
易建平  陈莹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8):1391-1393
目的:探讨MUC4和CA125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V-9005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59例卵巢上皮癌、19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6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UC4和CA125的表达情况。结果:MUC4和CA125的阳性表达率在卵巢上皮癌中显著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MUC4阳性表达率在卵巢上皮癌低分化组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CA125阳性表达率在卵巢上皮癌晚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早期、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A125阳性表达率在浆液癌组显著高于黏液癌和透明细胞癌(P<0.05)。卵巢上皮癌中MUC4和CA125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MUC4和CA125在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2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antigen,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对照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织9例(非典型增生组)和子宫内膜腺癌组织57例(子宫内膜癌组)中P21蛋白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P2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组与子宫内膜癌组(P<0.05),子宫内膜癌组PCNA高增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非典型增生组(P<0.05);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及PCNA高增殖率在子宫内膜组织的手术-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PCNA高增殖率P21表达阳性者为37%,P21表达阴性者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PCNA高增殖率呈负相关(r=-0.414,P=0.002)。结论 P21蛋白和PCNA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肌动蛋白聚合蛋白(Fascin)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病变的表达情况,评估其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意义和对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0例子宫内非典型增生、20例不伴非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和2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Fascin的表达,并分析Fascin表达程度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Fascin在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和不伴非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均不表达,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少量表达(15%,3/20),但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呈弥漫强阳性表达(72%,36/50)。Fasc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其他内膜病变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Fascin 的高表达与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均密电码切相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 结论Fascin在表达有助于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其前驱病变的组织学鉴别诊断,并可能通过调控细胞侵袭迁移影响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表和演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Stathmin和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差异,探讨Stathmin和Ki-6 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 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及67例正常子宫内膜中Stathmin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中Stathmin和Ki-67表达率分别为75.8%,70.7%,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中的9.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hmin和Ki-67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侵犯无关(P0.05);Stathmin表达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r=0.672,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中Stathmin和Ki-67高表达可能共同参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和分化;Stathmin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提示Stathmin高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样腺癌高增殖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真核起始因子-4A(eIF-4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及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IF-4A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eIF-4A和Cyclin 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χ2=38.72、46.73,P〈0.01)。eIF-4A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有关(χ2=4.36-13.36,P〈0.05);Cyclin D1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24.73、5.24,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eIF-4A与Cyclin D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24,P〈0.01)。结论 eIF-4A及Cyclin D1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进展及淋巴转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eIF4A对Cyclin D1表达可能起调控作用,两者有望成为预测子宫内膜样腺癌恶性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HIF-1α、VEGF、CD105-MVD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CD105-MVD)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与肿瘤血管生成、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腺癌、1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α、VEGF蛋白及CD105-MVD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子宫内膜、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中HIF-1α、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28%、61%及60%、72%、89%,CD105-MVD分别为21.6±11.5、27.9±13.7、47.7±12.8。三者分别在不同组织中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HIF-1α、VEGF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但HIF-1α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P<0.05)。CD105-MVD与浸润肌层深度、手术-病理分期有关(P<0.05),高CD105-MVD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P=0.0767)。在子宫内膜腺癌中HIF-1α表达与CD105-MVD呈正相关(r=0.282,P=0.035),与VEGF呈正相关(r=0.355,P=0.00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垂体瘤转化基因1(PTTG1)、抑癌基因1(BRCA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用western blot检测13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3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TG1、BRCA1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组织中PTTG1、BRCA1和VEGF mRNA表达水平;分析3个指标的相关性及与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系;western blot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TTG1相关的信号通路Akt和STAT3蛋白的激活情况。结果 PTTG1、VEGF 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量为5.44±1.04、3.62±0.78,在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量为3.24±0.72、2.32±0.73,在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量为1.65±0.40、1.02±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TTG1、VEGF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量为1.23±0.14、1.57±0.24,在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量为0.89±0.13、0.86±0.08,在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量为0.54±0.10、0.42±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BRCA1 mRNA和蛋白质在3种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TTG1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5,P0.01),与BRCA1的表达无相关关系(r=0.028,P0.05)。与正常内膜组织相比,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Akt、STAT3可被磷酸化激活(P均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PTTG1过度表达可伴随VEGF表达上调及p-Akt和pSTAT3的激活,推测PTTG1可能参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转移抑制基因(nm2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变化规律,探讨其作为子宫内膜早期癌变及浸润、转移的生物学标志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40例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38 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nm23、MMP-7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腺癌(包括浸润深度≤1/2肌层、>1/2 肌层),nm23 呈递减趋势,MMP-7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m23、MMP-7表达异常与癌组织学分级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 532和0. 410,P值均<0 .01)。除不典型增生外,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复杂型增生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nm23、MMP-7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与不典型增生比较,nm23、MMP-7 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在内膜样腺癌中,MMP-7、nm23 表达存在负相关性(r =-0 .392 ,P<0 .01);MMP-7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511,P<0.01);nm23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手术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无关(P>0 .05)。结论 nm23 蛋白、MMP-7 在子宫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KD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MAP2K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疾病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病理科于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收集的8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符合要求的4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PKD1蛋白、MAP2K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PKD1蛋白、MAP2K4蛋白与国际妇产联盟分期(FIGO)、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KD1蛋白、MAP2K4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25%、50.00%,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PKD1蛋白、MAP2K4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0%、8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FIGO分期(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KD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的高于高中分化、FIGO分期(Ⅰ期+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P0.05);低分化、FIGO分期(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1/2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MAP2K4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的低于高中分化、FIGO分期(Ⅰ期+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1/2的子宫内膜癌组织(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KD1的表达分别上调、MAP2K4蛋白的表达下调,相关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53蛋白、Rictor蛋白表达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集的子宫内膜癌组织90例(内膜癌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9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的P53蛋白、Rictor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不同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53蛋白、Rictor蛋白表达差异。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53蛋白、Ricto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89%、52.22%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8.89%、1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IGO分期、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否发生脉管浸润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IGO分期、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否发生脉管浸润、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Rictor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53蛋白、Rictor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蛋白酶活化受体PAR-1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包括单纯性增生和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子宫内膜癌组织55例(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50例,浆液性癌5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58例、不典型增生组织22例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AR-1表达情况。结果 PAR-1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为(-),在不典型增生、高分化和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5%(1/22)、4.7%(1/21)和11.1%(2/18),在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和浆液性癌的阳性率为72.7%(8/11)和100%(5/5),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17例伴盆腔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中,PAR-1阳性率为70.6%(12/17);38例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组中PAR-1阳性率为13.2%(5/38),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PAR-1在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和浆液性癌中呈高表达,提示PAR-1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分化程度和肿瘤恶性程度有关,检测PAR-1蛋白表达水平对评价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及临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及PMS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07—2016年间420例确诊为子宫内膜癌连续性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其中四种错配修复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 420例子宫内膜癌中四种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PMS2蛋白缺失率分别为17.1%(72/420)、8.1%(34/420)、7.4%(31/420)、26.2%(110/420),总的蛋白缺失率为34.5%(145/420)。在子宫内膜样癌中MMR蛋白缺失率为32.4%(125/386),其中低分化子宫内膜样癌中MMR蛋白缺失率为54.2%(32/59),且单个MMR蛋白在不同分化的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缺失率差异显著(P0.05);非子宫内膜样癌中MMR蛋白缺失率为59%(20/34),与子宫内膜样癌相比较,发现MMR总蛋白及单个PMS2蛋白缺失率在两者间的差异性显著(P0.05)。在FIGO分期中,单个MSH2蛋白在Ⅲ期中表达缺失率达18.6%且差异性显著(P0.05)。MMR蛋白在黏膜内浸润、浅肌层及深肌层浸润中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35%(14/40)、31%(92/299)、48.1%(39/81),不同浸润深度的子宫内膜癌中MMR蛋白缺失率差异性显著(P0.05)。49例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中有24例出现MMR蛋白缺失(P0.05)。结论 MMR蛋白在低分化子宫内膜样癌、高FIGO分期、深肌层浸润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缺失率高且差异性显著。此结果表明,MMR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和追踪,降低患者及其家族成员的癌症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伴有性索-间质肿瘤样结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ECS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ECSCS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同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组织学上ECSCS由卵巢性索-间质细胞肿瘤样结构和经典型子宫内膜样癌组成。肿瘤细胞排列成实性片状或条索状,其间可见中空的小管状或长的实性管状,类似于Call-Exner小体样结构,腔内含有嗜酸性分泌物。肿瘤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透亮。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Kpan、EMA、CA125、ER和PR(+),而CD99、CEA和inhibinα(-)。结论ECSCS是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一种少见的形态学亚型,类似于卵巢的Sertoli-Ledig细胞肿瘤或成人型粒层细胞瘤,免疫组化对二者的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147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1例正常子宫内膜、7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CD147与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CD147、MMP-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1%、89.04%,均高于其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χ^2=29.734、38.176,P〈0.01)。子宫内膜样腺癌CD147、MMP-2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002~6.627,P〈0.05;P=0.047、0.040)。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CD147与MMP-2的表达一致率为61.64%,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752,P〈0.01)。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CD147、MMP-2的高表达可能作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P38蛋白和P-GSK3β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微波Eli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P38蛋白和P-GSK3β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P38和P-GSK3β分别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浆,其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两者的表达与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两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r=0.503 P<0.05)。结论:P-P38和P-GSK3β在子宫内膜癌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与非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侵犯、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组织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子宫内膜样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7.71±7.09、49.96±9.43岁;在已绝经患者中的比率分别为80.77%和63.46%;非子宫内膜样癌较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分化差,易于发生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结论非子宫内膜样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相比,患者发病年龄偏大;深肌层浸润发生率高;肿瘤组织分化较差,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子宫内膜样腺癌,且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抑制因子p27kip1蛋白和周期蛋白E(cyclinE)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p27kip1和cyclinE蛋白在37例大肠腺癌和26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癌组织中为45.9%,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χ2=4.590,P<0.05),并与大肠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χ2=9.653,χ2=6.838,P<0.05);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癌组织中为64.9%,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χ2=4.285,P<0.05),并与大肠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χ2=8.397,χ2=5.261,P<0.05);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组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p27kip1蛋白阴性表达组,但两者无相关(r=-0.1133,P>0.05)。结论p27kip1蛋白的低表达和/或cyclinE蛋白的高表达在大肠腺癌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有助于预测其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可能对大肠腺癌的治疗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