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瓷材料一直在为人所使用着,但在传统的发展方式中渐渐失去了方向,现代陶瓷已经与古代陶瓷从质地和装饰方法都有很大不同,陶瓷制品也更加丰富多样,应用的更加广泛。现今,陶瓷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代表之一,但陶瓷创意产业并没有出现足够数量令人惊叹的创意文化。本文针对陶瓷文化与艺术和陶瓷创意产业的情况,试图探究陶瓷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以象生方式表现博为丰富。象生是对既定事物外在结构的摹仿和内在精神的承载,也是现代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而"竹"在中国文化中并非是一般纯生物意义上的植物,更多是"人化"的自然形态,并积淀着深厚造物的中华民族"以物寄情"的思想观念和象征寓意,构成了可折射出民族内在精神信仰和外化象生形态。本文以竹元素为例,从象生的造物思想出发,尝试从形的仿生、意的象生、物的生生三方面作为切入点,对其艺术特性进行剖析。探索现代陶瓷仿生设计与其承载的文化属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中国陶瓷艺术之美,并且就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元素在服装设计艺术中的呈现与融合进行了分析,意在表明振兴中国服装设计,需要从中国本土文化中汲取养分。中国陶瓷艺术是代表中国优势文化的符号之一,值得中国服装设计师研究借鉴,同时,通过服装设计与中国陶瓷艺术元素的结合,亦可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陶瓷古国,陶瓷文化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手工艺、技术传承的重要承载媒介。陶瓷英文翻译为China,与"中国"同意的仅此一词,由此可见陶瓷在历史层面上的意义非凡。从丝绸之路让中国陶瓷远销海外到元青花的家喻户晓,陶瓷的魅力在大众心中已占据一定的地位,而在工业化、信息化告诉发展的今天,陶瓷这项手工技艺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喜忧参半,民间手工艺是在"师徒制"的传承下得以发展,而现如今更多的是依靠学校的教育来得以继承,那么陶艺课程存在于高校的众多课程中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丝绸是中国最早发明的瑰宝,有着无与伦比的天然丽质与奢华魅力。丝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绚丽的篇章。中国古典诗词一直与丝绸文化交相辉映,丝织工艺和丝织品往往成为诗词中的美丽意象,或实写或虚写、或借喻或引喻,让诗词趋于精妙含蓄,意境更加悲婉、哀婉与深婉、或者豪放、从容与贴切。丝绸文化极大地丰富了诗词的思想内涵,更能引起读者的心灵共鸣。"意"与"象"呈"对立与统一"、相辅相成状态。许多古诗词中,无不浸润着"意象"的对立统一及互动交映的元素。虚与实、情与景的运用,加厚了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梳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景德镇陶瓷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化传承工程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在新的时期指明方向,景德镇陶瓷文化是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其传承和发展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陶瓷文化和传统体育存在着一致的精神诉求,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将陶瓷文化作为重要的依托平台。在一致的精神诉求下,优秀的陶瓷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互渗、共融,符合时代的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需要提高认识,增强文化自觉,以陶瓷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的交融,提升文化自信力;深度挖掘文化互渗的意义,丰富陶瓷体育文化的内涵;通过优秀的传统体育元素渗入陶瓷文化中,进行文化输出;为建设一个具有高度自信的文化强国作贡献。  相似文献   

7.
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不断的融合,越来越多的陶瓷艺术品中加入了中国少数民族的特色元素,这种元素能够很好的与传统的陶瓷艺术相结合,赋予陶瓷艺术品新的生命力,本文主要针对壮族文化元素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对壮族文化元素特征进行分析和阐述,研究如何通过将壮族文化元素应用在陶瓷装饰中将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郑重 《纺织报告》2023,(9):65-67
“言象意”美学理念是具有极高辨识度的传统美学文化符号,对后世的文化与美学发展影响深远。海报是传递信息与美感的重要媒介,扎根于中华优秀文化理念、饱含民族性与文化性的海报作品更容易彰显特色、触达观众。“言象意”理念的融入有助于活化海报设计的表达情境,增强社会意义并丰富文化内涵。文章梳理了“言象意”美学理念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观点,尝试从设计理念、视觉要素两个方面分析优秀作品,探究并总结“言象意”美学理念与海报设计的融合模式,以拓展当今海报设计的语义空间。  相似文献   

9.
陶瓷产业起源于中国,而今,当代日本陶瓷餐具以其艺术性、设计性、独特性的丰富发展又深刻影响着中国。当代中国陶瓷餐具的设计应对日本设计理念报以辩证的角度,以SWOT分析并结合本国的传统文化,在保留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加入现代感的设计元素,做到陶瓷餐具功能性与美观性完美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徽州文化历经百年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符号,它是徽州先民生活方式、文化修为、历史积淀的创造,具有多重性格。在众多具有美感和匠心的徽州文化符号中,其陶瓷元素匠心独运。论文在收集、整理、调研基础上,解析徽州陶瓷元素的建构历史与文化脉络,阐述其文化特性,归纳出徽州陶瓷元素在地铁空间的演绎方式与设计创新思维,以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陶瓷文化是华夏文明的表现之一,当代中国的陶瓷艺术影响落后与日本、韩国等国家,问题多与传播途径、手段有关。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为我们有限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良好途径。一带一路的地域特点也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影响相适应,对于这次契机应解决研发设计、推广与推介、合作等现实问题。当代陶瓷艺术与企业文化、商品流通、中国形象识别都会随带一带一路而推广。  相似文献   

12.
陶瓷艺术是对我国古代优秀瓷器文化的继承。加强陶瓷艺术在现代家居装饰中的应用更是对陶瓷文化的一种创新。陶瓷艺术在现代家居中发挥着重要的装饰作用,将家居的现代感与复古性完美结合,展现出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魅力。本文在明确陶瓷艺术装饰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陶瓷艺术在家具装饰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陶瓷艺术在室内墙面、柜架、台面、悬挂、地面等方面的装饰作用,旨在为陶瓷艺术在家居装饰中更好地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荣刚 《新食品》2014,(24):148-148
12月3日,为弘扬国粹,传承中国古瓷文化,由中国微艺平台与齐鲁酒地共同举办的中国古瓷高峰论坛暨丘小君入驻青龙小镇欢迎仪式在齐鲁酒地隆重举行。著名陶瓷评鉴专家丘小君此次入驻中国古陶瓷小镇(青龙小镇)备受陶瓷、收藏、旅游、媒体等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的关注。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300余人纷纷表示,青龙小镇与丘小君专家携手必将青龙小镇打造成中国古陶瓷文化高地。  相似文献   

14.
章法是国画体系术语,也是广义上的"中国画"范畴下的系统规制,具有丰富的内容与内涵;狭义的国画章法萌生于国画艺术演变过程,又分别在书法、篆刻等方面独立,这为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规律;国画章法与陶瓷装饰艺术的融合度很高,通过向国画的艺术借鉴,主要以构图形态呈现;陶瓷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在国画章法运用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陶瓷之国,陶瓷文化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陶瓷既是一种立体的民族文化载体,更是一种静止的民族符号。近几年随着中国风的兴起,各种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开始走俏市场。而将电水壶注入中国风的元素之后,陶瓷自然与其结合的天衣无缝。无论是淡雅的青花瓷,还是富有现代韵味的经典纹饰,都彰显出其精致典雅、豪华大方的特质,更透出浪漫的情调,避免了塑料壶身带来的环保问题。因此,无论是家庭、还是商务场所,陶瓷电水壶出场的机会越来越多了,也成了2010年礼品市场的新宠。  相似文献   

16.
正主办单位: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丝网印刷分会协办单位:上海贺利氏工业技术材料有限公司会议时间:2018年10月15-17日会议地点:江西·景德镇朗逸酒店(江西省景德镇昌江区珠山西路5号)中国瓷都景德镇以瓷为业,积蓄了丰厚的陶瓷文化底蕴,精湛的陶瓷技艺,丰富的陶瓷产品,伴随着与时俱进的变革与创新,使得景德镇陶瓷文化生生不息。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丝网印刷分会组织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古代就有"制器象尚"之说,古代的陶瓷手工匠人擅长在大自然中寻找素材,将大自然中客观物体的优越之处与陶瓷器形结合起来,做到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统一,并完美表现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而这些设计对大自然的模拟大抵可以分为四类即模仿自然物的造型、模仿自然物的功能、模仿自然物的功能、模仿自然物的状态来烘托一种意境。对于中国古代仿生陶瓷的分析和研究一方面可以充分说明我国的传统造物观"制器象尚"与现代西方系统仿生学有着相似之处,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对于这一原理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我们今后的陶瓷设计提供丰富的设计典范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诗词语言凝练,富有音乐美,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在翻译过程中因语言的差异往往很难再现原诗的精妙之处。以《清明》为例,原诗语言精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景物与情感和谐统一,近代以来先后有多位翻译学家发表了其英译本。基于许渊冲教授“三美”原则,探讨《清明》的四种英译本运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在音美、意美、形美三个方面传递原诗文化内涵,以期再现原诗精妙之处,从而促进中国古诗词的英译与传播。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以其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而扬名于世。陶瓷艺术品更是高贵、典雅、永恒的象征。其中瓷板画(俗称瓷像)则以题材丰富、制作方法多样,既可作为家庭装饰品又可做成极具收藏纪念价值的人物肖像画、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瓷板画的制作工艺也通  相似文献   

20.
贴花类陶瓷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种类,研究如何将瓷器文化更好的传承与符合当下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文创陶瓷产品经济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对清代“云锦纹样”或“珐琅彩缠枝花卉蒜头瓶”的纹样再创,作为表达方式、产品创意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陶瓷文创产品中清代陶瓷纹样在文创陶瓷中的运用方式。通过不同材料拼接使用、对产品种进行创新,使陶瓷发挥新的表达形式,使其文创产品融入生活美学,经济发展和传承文化并塑造独特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