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恋爱困境     
《百姓》2002,(13)
咨助“伊妹”: 我喜欢上一个女孩子,但一直没有机会接近她,就要放假了,我不想错过,我准备找个机会向她表白,向一个陌生的女孩这样做是不是太冒昧了?但我已经等不急了。方刚回复: 这是一个在爱情面前没有“冒昧”的时代,她只会觉得你勇敢,大胆地上吧! 17年前,方刚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处理办法是偷偷打听到她家的地址,放假后写了一封信寄去。今天的男孩子再学方刚的样子,就要被人视为“懦弱”了。咨助“伊妹”我想和有钱的女人交朋友!因为她们大多不在乎你是否有钱。反而特别注意你是否对她真心实意。我喜欢这样!但这样行吗?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报答     
李维明 《百姓》2007,(3):60-61
他把很想“物质”一下的念头压回去了。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我绝对不能用这阿堵物来亵渎了她心目中的神圣。我唯一可做的,就是用我的音乐来陶冶、净化、取悦更多的人。这或许才是我对她最好的报答。  相似文献   

3.
《百姓》2003,(5)
桃桃就是一位在西单卖衣服的女孩,她活泼开朗,面对我的相机镜头,不做作,不腼腆。外表看来小巧可爱,脸蛋总显得粉扑扑的,像个可爱的桃子!因此,朋友们都称呼她为”桃桃“。桃桃像很多爱美的女孩子一样,喜欢亮丽的色彩,喜欢化妆。每次看到她,都见她涂着绿色的眼影,画着精巧的眼线,头发直直顺顺,很是可爱!她也很害怕发胖(这也许是所有女生的通病!)。她开玩笑地抱怨自己比以前胖了20斤,因为她妈妈告诉她吃饭可以长个,结果个没长,肉长了不少。  相似文献   

4.
金坪 《农村百事通》2009,(22):67-67
有一位叫师旦的母亲诉说自己10岁的女儿居然有了隐私。她偷看了女儿的日记本.发现女儿正在暗恋一位男明星。本子上写满了“我爱你”、“我想你”……之类的话。她很想和女儿挑明.又担心女儿会埋怨家长在侦查她的“隐私”。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又害怕女儿过早涉及情爱影响成长。这位母亲迷惑地说:“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百事可乐     
《农村百事通》2006,(20):66-67
让我跟她谈恋爱朋友小青领着女儿来家里玩。好久没看见这小女孩,没想到长这么大了,听说读小学二年级了。小女孩打扮得很可爱,言谈举止非常有礼貌,一进门就主动问好,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小女孩。在这方面,我儿子就差远了,那小子很有个性,如果他不想和人打招呼,你怎么说他就是不吭声。晚上,我主动问儿子:“你看,今天来家里做客的小女孩,年龄和你差不多,你觉得她怎么样?”其实,我主要是想通过儿子对她的印象,鼓励儿子向人家学习。结果,儿子竟然反问:“你是不是想让我跟她谈恋爱?”牛肉和猪肉爸爸劝孩子喝牛奶,说:“喝了牛奶,将来力大如牛……”第…  相似文献   

6.
虽然离开学校已经很多年,但我一直保持着看书的爱好,每天晚上至少要看书一小时,心里才会踏实.妻子也知道我有这个习惯,一旦我进了书房.她肯定不会打扰我,除非遇到了她做不了的事,这让我对妻子非常感激.因为我看书时不喜欢被人打扰.我以为我的这种习惯会一直延续下去,然而却被女儿改变了.  相似文献   

7.
心碎的爱情     
张国举 《新农村》2008,(11):41-41
听一位朋友讲她父母的爱情故事时,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多少年过去了,这个故事还一直深深地感动着我。 他的脾气很坏,很倔,坏得动不动就发作一气,倔得就像一头拉不回的牛。年轻时,她试图改变他,但是她失败了。按说,她会为他感到绝望。因为,在一个人的压制下忍气吞声地过一辈子,这是很悲哀的。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她并没有因此而抱怨和感到不平,她仍像初识时那样爱着他。  相似文献   

8.
让孩子独立     
<正>田老师您好!我儿子都升初中了,却总要跟我腻在一起,我到哪里他都想跟着。连睡觉也想跟我同床,说自己一个人睡会害怕。他在班上的绰号是"妈宝",因为他开口闭口就是"我妈妈说……"大部分的事,一定要问我的意见。他很容易落泪,几个男同学总是拿他开玩笑。我的儿子很孝顺,很多事都想帮我忙,可我希望他认真念  相似文献   

9.
李美珠 《新农村》2008,(2):31-31
前两天,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放学回家说:“妈妈,老师让捐款,每人至少2元。”我掏出2元钱给了女儿。可没过几天,我见女儿很不高兴,就问她,她说:“有个小朋友捐了100元,老师给他一朵小红花,我没有。”其实,我是想到会有孩子多捐款的,但我没让女儿这样做。我认为,一般情况下有关部门不应组织儿童捐款。因为,这不是让小孩表达爱心,而是比拼家长的经济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诗人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可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白天穿梭于城市之间,晚上匍匐于电脑前、手机上,早已忘却了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我一直都保持着阅读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养成得益于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刘老师。我小学一至三年级是在连队小学上的,那时候,教我的语文刘老师是一位上海知青。她的知识很渊博,课堂上,她的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常常让我惊叹不已。我想,后来我立志要做一名教师,也是受到了她的影响吧。  相似文献   

11.
杨东 《农家科技》2014,(8):64-67
“我设计的每一双鞋都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很用心制作,因为我想让爱鞋者真实地体会到高跟鞋能衬托出她的优雅与性感。”——周仰杰 提起周仰杰,时尚圈人士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以设计高贵的鞋子闻名,也是唯一一位在国际拥有自己英文姓名“Jimmy Choo”作为著名鞋子品牌的华裔人士。周仰杰的设计一向走高贵格调,他的鞋能够内外兼备,有型之余,穿上脚亦非常舒适,被拥簇者们称之为“魔鞋”。  相似文献   

12.
杨会云 《河南农业》2007,(16):48-49
儿子八岁了,尤其不喜欢上学,真让我觉得头疼。我开始绞尽脑汁想让他喜欢学习,或者能够自觉地学习。一天,我把他领到大马路上,对他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不然长大以后就会像他们一样扫马路。“孩子仰着天真无邪的小脸:“老师说我们的城市这么美丽,离不开清洁工人的辛勤劳动。“我顿时无语。  相似文献   

13.
人生哲学     
印度有一位哲学家,迷倒了不少女人。 某天,一个女子来敲他的门说:“让我做你的妻子吧!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哲学家虽然也很喜欢她,但仍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当接到组织派我去江西瑞金老区蹲点的通知后,我心里很矛盾。听去过瑞金的老师讲,那里生活艰苦,交通不便,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差,并且工作头绪很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等。我想,去老区工作将会影响自己的业务进修提高,影响今后的晋升职称,是一项“吃苦不讨好”的工作,再加上我小孩不到一岁,爱人又接到去外地进修学习的通知,困难很多。但是,面对选择,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高等学府的一名教师,国家培养了我,人民给了我知识和智慧,现在正是需要我奉献的时候,而且老区人民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  相似文献   

15.
远行客 《百姓》2002,(9):50-51
今年,我离别了村子,来到北京城里,想确切感受一下在中国心脏里面的跳动是何等的煽情。运气不错,居然找到一家饺子馆打工,父母大人知道后都说我有出息,当然,我也很自豪。我们的饺子馆叫做“网站”,哇,在这里面,当家的叫做“CEO”,掌柜的也不叫掌柜的,叫“CTO”,厉害吧?更厉害的还在后面呢!厨房里搅馅子的都是很好看很时髦的妹妹,当然了,她们把自己叫做“信息采编”,厨房的后面有个神秘的屋子,嘘,听说里面的高人每天的任务就是做一种叫做“后台数据库”的东西,这个东西能实现饺子的种种神奇功能,比如延年益寿、减肥啊等等,听  相似文献   

16.
再次见到张楀,她依然热情、谦逊、开朗。当我递给她采访提纲,她谦虚地说自己很多问题都不懂,只是想和我探讨探讨。于是,在随和轻松的气氛下,我们开始了“摆龙门阵”。  相似文献   

17.
辛学 《北京农业》2010,(6):26-26
女孩18岁之前,是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每天就在艺校里跟着同学唱唱歌,跳跳舞,偶尔有导演来找她拍戏,她就会很兴奋地去拍,无论角色多么小。直到1993年的一天,教她专业课的赵老师突然找她谈话,她问:“你能告诉我,你未来的打算吗?”女孩一下子愣住了。她不明白老师怎么突然问她如此严重的问题,更不知该怎样回答。  相似文献   

18.
“礼尚往来”,这是我国的传统.也是古人之训。亲友之间,遇上红白之事,出于情谊,彼此送点礼,这是人之常情,是无可厚非的。然而,现今人们对“礼”字开始厌烦甚至厌恶了。晚上想看看电视消遣消遣,却不时地被脑白金、黄金搭档之类的广告轮番轰炸,弄得头都大了。这种送礼广告有愈演愈烈之势.长此下去对社会风气是一种严重污染。但话又说回来,广告毕竟是广告,听不听还得由自己做主。  相似文献   

19.
谭波,27岁。北京忆苦思甜大杂院创始人之一。1994年在京城开了第一家茶艺馆,目前已发展到11家。这个看上去很清纯的女孩子,正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之间展示着自己的才能。第一印象没见到谭波之前,对这位已在京城开了11家茶艺馆的女孩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想象:她一定像很多女性老板一样风风火火,而一坐在自己办公室的大班台前,又会显示做老板的惯常气质;或许,她就是现代的“阿庆嫂”……这些想象,在我见到谭波的那一瞬间完全被打破了,这是一个非常清纯而端庄的女孩,眉宇间透着一种古韵,加之那身灰黑色的装束,使人更加觉…  相似文献   

20.
蚊子之死     
晚上,我被蚊子吵醒。“去咬她吧,不要咬我。”我向蚊子推荐我熟睡中的老婆。“我想咬谁就咬谁,你管得着吗?”蚊子嗡嗡着说。“去咬她吧,咬一下给你1毛钱,怎么样?”蚊子想了想,答应了。第二天早晨起来,我统计出自己少了1块钱,老婆统计出自己多了10个包。好在我老婆睡得死,挨咬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