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91型测振仪由拾振器和放大器组成。采用拾振器无源伺服技术,选取小运动质量的高自振频率往复摆,扩大了使用频率范围和幅值测量范围;采用了微型开关,与放大器放大、积分结合,实现了一机多用的目的,可测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使用频率范围为0.5—100HZ,最大可测位移为150mm,最大可测加速度为80m/s~2。可用于结构脉动测量、桥梁振动测量、桩基动测、波速测量、爆破中距离测量等。  相似文献   

2.
速度型拾振器低频特性的拓展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本文介绍了速度型拾振器低频特性的拓展技术研究.在小体积的往复式摆上利用无源伺服技术、有源伺服技术和闭环极点补偿技术,实现了速度型拾振器低频特性和测量量程的扩展,满足了(超)低频工程振动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低功耗、微型化、芯片化、智能化、网络化、低成本高可靠以及全频带观测是地震传感器发展的方向,利用MEMS技术可以集成满足现代传感器要求的"芯片仪器",便于布设低成本、高密度的智能化现代传感器网络.本文提出了从MEMS加速度计经积分放大器获得速度地震计的技术方案,研究指出:1)为获得50Hz有效带宽内动态范围能达到电源电压的满摆幅输出,折合后级的放大倍数在内,积分放大器的积分时间常数只能是小于3.2ms;2)为克服积分器的漂移和噪声,提出了斩波多相积分技术;3)采用成品MEMS加速度计研制的速度型地震计,动态范围可达94dB,带宽在实测的100s~100Hz内响应平坦.提出了以MEMS加速度计的差分电容作为斩波多相积分器的斩波部件而研制高分辨率MEMS速度地震计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无源导航定位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无源导航定位技术由于其隐蔽性和自主性等优点已成为21世纪战略武器导航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是下一代战略武器高精度导航系统.本文在进行了一般性地球物理场辅助惯性导航概述之后,详细介绍了与无源导航定位技术相关的技术手段、研究内容、基本原理;从惯性导航、地形辅助导航、磁力/重力辅助导航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地...  相似文献   

5.
基于微机电的速度型地震传感器技术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机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开发微型化的新型地震计成为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微机电速度型地震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根据实际需求,用multisim软件对微机电速度型地震传感器的加速度/速度积分电路的电路特性进行仿真,并提出了微机电速度型地震传感器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传感器优化布设是高层建筑荷载识别与振动特性研究的首要工作。总结了土木工程中几种常用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和准则;提出了一种基于列主元QR分解的逐步累积法与逐步消去法,综合寻找最优测点数及测点位置的方法;基于大型科学计算软件MATLAB对该方法进行编程,实现了程序可视化。以330.25 m高的大连国贸大厦为例,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并利用本文方法对传感器布置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优化效果明显,能为高层建筑中布设振动监测仪器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防震、航空航天、野战军械等领域对能源的限制,以及车辆减振中对阻尼器拉压行程不同阻尼力大小的要求,设计制作了一个无源自适应磁流变阻尼器。该阻尼器采用磁致伸缩逆效应及磁流变液的特性,把负载力的变化转化为磁流变液间隙处磁场的变化,解决了常规的磁流变阻尼器需要外配能源装置及控制电路的问题。对该阻尼器进行了建模,并进行了阻尼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数据与模型符合得较好,阻尼力大小和负载有关,拉力越大,阻尼力越大,压力越大,阻尼力越小,具有负载自适应的特点,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影响核岛新浇混凝土强度的爆破振动速度阈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短龄期混凝土强度容易受到附近爆破振动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模型实验,以确定在建核岛新浇灌混凝土强度所能承受的最高爆破振动速度值。实测结果表明C25、C40混凝土在浇筑12h、3d、7d凝期时受到1cm/s、5cm/s振幅的爆破振动后,与未受振动的混凝土相比、其强度、钢筋握裹力都不会受到明显影响。由于核电建设安全性的特殊性要求,本文提出对于核岛新浇筑的混凝土,其爆破振动阈值控制在1cm/s以内时,其强度不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
隧道爆破开挖条件下地表建筑振动速度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隧道爆破开挖条件下地表建筑的振动速度响应规律,以福州高速公路魁岐1号隧道工程为例,对隧道上部地表建筑进行振动速度监测,同时结合隧道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利用ANSYS/LS-DYNA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隧道爆破开挖引起的地表建筑的振动速度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对比不同爆源条件下,地表建筑测点的峰值振动速度随爆源距的增大而减小,而在相同爆源条件下,地表建筑测点的峰值振动速度随爆源距的增大呈现先减小而后迅速增大的现象;地表建筑测点的峰值振动速度随测点高度的增大有明显的放大效应,且测点高度越大,放大效应越明显;隧道开挖成型后的空洞对于地表建筑测点的峰值振动速度具有明显的空洞放大效应,且空洞距离建筑越近,放大效应越明显;考虑建筑测点峰值振动速度的空洞放大效应时,隧道开挖宜采用先开挖深埋硐室后开挖浅埋硐室的施工顺序。  相似文献   

10.
结构振动的无能源主动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无能源主动控制方案,这种控制方案的优点是不须配备高压油源,可降低控制成本,并地保证控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随钻地震参考信号处理的关键是从众多噪音成分中提取较弱的钻头源信号.钻头随机激励源信号由于其频率范围宽,持续时间短,易受钻柱和其他机器噪音的影响.倒谱分析方法是一种非线性滤波技术,该技术不但可以将时域卷积信号转变为倒时域信号的相加,而且通过窗函数的选择,还可消除结构混响,提取源信号.本文根据钻柱模拟实验数据,利用了倒谱滤波技术进行瞬态源信号的提取,并用该方法进行SWD参考信号的处理,从而达到钻头源信号强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岩性的岩石进行了无源微波遥感用于地震预测的实验研究,实验在等温过程加载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出岩石的微波辐射能量随岩石的应力状态变化而显著变化,这个变化完全由应力引起,与温度无关.将介质所处的应力状态同介质的微波辐射能量变化与物理机理直接地联系了起来,为无源微波遥感观测地球表层应力场分布和预测地震奠定了物理基础,并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提出了无源微波遥感预测地震的两种物理机理,即热能激发机理和机械能激发机理;提出了由无源微波遥感探测结果,反演介质应力状态和温度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无源微波遥感用于地震预测及物理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不同岩性的岩石进行了无源微波遥感用于地震预测的实验研究,实验在等温过程加载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出岩石的微波辐射能量随岩石的应力状态变化而显著变化,这个变化完全由应力引起,与温度无关.将介质所处的应力状态同介质的微波辐射能量变化与物理机理直接地联系了起来,为无源微波遥感观测地球表层应力场分布和预测地震奠定了物理基础,并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提出了无源微波遥感预测地震的两种物理机理,即热能激发机理和机械能激发机理;提出了由无源微波遥感探测结果,反演介质应力状态和温度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CBT型钻孔倾斜传感器是我国地倾斜测量的重要仪器,只有保证倾斜传感器的高灵敏度和高自身稳定性,才能获得优质的观测数据。以往采用热处理和自然时效的方式消除传感器残余应力,进行预老化处理,提高传感器自身稳定性。该处理方法虽行之有效,但周期较长,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台站建设需要。为此,本文构建实验室倾斜传感器整机预老化系统,开展倾斜传感器快速消除残余应力试验,并跟踪传感器样品在阿图什台站的安装使用效果。通过实践证明,振动时效预老化工艺可有效消除传感器残余应力,有利于倾斜传感器的快速稳定。  相似文献   

15.
新型电液伺服激振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电液伺服激振器的结构设计和实验研究。文中给出了激振器的力学模型和键合图模型,采用最优三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补偿。实物试验证明这种新型激振器结构设计合理、系统控制方式有效。这种新型激振器为大型结构物的振动实验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振源,可望在振动实验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江苏华电句容发电一期2×1000 MW发电机组场地情况,布设了三角形嵌套和同心圆台阵进行微振动观测,采用空间自相关法计算频散曲线,并用剥层法反演得到该工程场地浅部的S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与钻孔探测结果吻合较好,表明用微振动台阵记录反演浅部地壳S波速度结构在工程上是可行的。该方法具有不需要人工源,对避开噪声要求不苛刻、成本低且精度可满足工程要求等优点,故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IPS速度、光球磁场、K─日冕偏振亮度和卫星实地观测数据为基础,综合生成处于太阳活动上升期的1976年10个太阳周(1643─1652卡林顿周)的源表面高度(R=2.5R,R为太阳半径)和日球空间中(IAU)太阳同质量流量速度谱。结果表明,速度谱存在与太阳活动上升期一致的"三段"结构,且各段分别与不同的磁结构区相对应。  相似文献   

18.
以IPS速度、光球磁场、K─日冕偏振亮度和卫星实地观测数据为基础,综合生成处于太阳活动上升期的1976年10个太阳周(1643─1652卡林顿周)的源表面高度(R=2.5Rs,Rs为太阳半径)和日球空间中(IAU)太阳同质量流量速度谱。结果表明,速度谱存在与太阳活动上升期一致的"三段"结构,且各段分别与不同的磁结构区相对应。  相似文献   

19.
罗马尼亚Vancea地震区是大陆上发生与板块磁撞和削减有关的中深部地震活动的地区之一。本文介绍了应用地震层析成象方法研究该地区深部速度结构成果。在研究中使用了地方和区域地震所记录的433个浅源和中部地震的到时资料反演求解深至200km的三维速度结构,在走时和射线路径的计算中利用了有效的三维射线跟踪技术,在反演中采用LSQR算法,高分辨率的地震层析图象揭示了速度结构的广泛不均匀性,结果表明,地震层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三峡地区小台网地震观测和资料研究,认识到该区弹性波地动位移振幅随震中距增加而衰减的变化偏大,地震数字记录的S波波谱分析表明其拐角频率高达21.9Hz,功率谱极大区在0.5~26Hz间,该地区的地震烈度、震中烈度和等震线长轴长度分布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上述现象属于极浅源地震波的近场地表效应。研究这些效应特点,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防震、抗震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