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季铵—磺酸型淀粉基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淀粉为基材,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AAC)、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聚合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技术合成两性接枝共聚物的方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解助剂用量、络合剂用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产物特性粘数及溶解性的影响.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引发剂质量浓度为0.1%,m(单体)∶m(淀粉)=7∶3,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h.所得产物的接枝率达217.92%、转化率达93.74%、特性粘数达543.31ml/g.该聚合物用于处理油田污水效果好于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淀粉为基材,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AAC)、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聚合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技术合成两性接枝共聚物的方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解助剂用量、络合剂用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产物特性粘数及溶解性的影响。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引发剂质量浓度为0.1%,m(单体)∶m(淀粉)=7∶3,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h。所得产物的接枝率达217.92%、转化率达93.74%、特性粘数达543.31ml/g。该聚合物用于处理油田污水效果好于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载化的方法,以环氧氯丙烷做为连接剂,在碱性介质中将β-环糊精接枝到木质素上,制备了木质素基β-环糊精醚(简称L-β-CD)新型吸附剂。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β-环糊精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β-环糊精含量的影响,研究了L-β-CD对Cu2 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L-β-CD的较佳合成条件为:β-环糊精与木质素的质量比为3∶1,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6.7%)用量25 mL/g木质素,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3 h,此时木质素基β-环糊精醚中β-环糊精的含量最大,为30.88μmol/g。20℃时,L-β-CD对Cu2 吸附容量为16.54 mg/g。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碱性环境中纸浆纤维与己内酰胺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中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反应的主要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单体己内酰胺与浆的质量比为1∶2、过硫酸钾用量10.0%(对绝干浆)、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质量比5∶4、浆浓5.0%、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60℃、氢氧化钠用量4.0%时,单体接枝率可达28.6%。接枝后纸浆纤维的成纸物理强度性能提高,但成纸白度略有下降。接枝共聚改性后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己内酰胺已接枝到了纸浆纤维上。  相似文献   

5.
羧甲基半纤维素的制备及其与湿强剂PAE的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醚化法制备了具有较高羧基含量、较高分子质量的羧甲基半纤维素(CMX),并将其与聚酰胺多胺-表氯醇树脂类湿强剂(PAE)联用以提高纸张的湿抗张强度。通过对CMX制备过程中碱用量、碱化反应时间、碱化反应温度、反应体系、醚化剂氯乙酸(SMCA)用量、醚化反应温度、醚化反应时间等条件的分析,探究CMX较优制备工艺,并分析其与PAE联用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CMX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碱化反应时间1 h,碱化反应温度25℃,商品半纤维素(AXU)与NaOH的摩尔比为1∶2;醚化反应时间5 h,醚化反应温度55℃,AXU与SMCA的摩尔比为1∶1。当CMX溶液(质量分数1. 25%)的用量为4. 8%,PAE湿强剂溶液(质量分数12. 5%)用量为2. 0%时,纸张湿抗张指数达到了9. 63 N·m/g,相较于PAE单独使用时,湿抗张指数提高了25. 8%。  相似文献   

6.
李萍  李军生  谭贤勇  阎柳捐 《食品科技》2006,31(11):172-174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利用三乙胺作催化剂、α-生育酚和油酸酰氯合成α-生育酚油酸酯的工艺。最佳工艺为:α-生育酚与油酸酰氯的摩尔比为1∶2.5、催化剂用量为0.1mL/gα-生育酚、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5h。α-生育酚酯化率可达54.87%。  相似文献   

7.
以蔗糖-6-苯甲酸酯为原料,建立了一种低温氯代合成三氯蔗糖-6-苯甲酸酯的方法。探讨了氯代剂的用量、助溶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溶剂的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优条件为n(vilsmeier试剂):n(蔗糖-6-苯甲酸酯)=9∶1、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11h、V(DMF):m(蔗糖-6-苯甲酸酯)=2∶1(mL∶g)、V(DMF)∶V(DMAc)=5∶1。在此条件下,可在低温合成三氯蔗糖-6-苯甲酸酯,且三氯蔗糖-6-苯甲酸酯的得率达68%。  相似文献   

8.
以一缩二乙二醇(DEG)为醇解剂,研究了氨纶废丝与醇解剂(DEG)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醇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氨纶废丝醇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氨纶废丝与醇解剂(DEG)质量比为1∶4,催化剂(乙酸钾)用量为0.25%~0.75%,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为5h.产物羟值473.55mgKOH/g.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对淀粉进行改性,合成了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SAM),即改性淀粉絮凝剂。将合成的SAM絮凝剂用于造纸废水絮凝处理,讨论了SAM絮凝剂用量、废水的温度和p H值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显示,在丙烯酰胺与淀粉质量比为2∶1、引发剂浓度2.0 mmol/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 h、反应体系p H值4.0的条件下,SAM絮凝剂合成反应的接枝率达到68.5%;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丙烯酰胺成功接枝在玉米淀粉基质中。将SAM絮凝剂用于处理混合造纸废水,当SAM絮凝剂用量为12 mg/L、废水p H值7~9、温度30℃条件下,CODCr去除率为88.4%,浊度去除率为91.2%,BOD5去除率为85.5%,处理后废水透光率为93.3%。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均相接枝共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纤维素与丙烯酸在离子液体中的均相接枝共聚,通过正交实验与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呈、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接枝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单体与纤维素质量比为4:1,引发剂与纤维素质量比为1:1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接枝率可达96.7%.通过红外光谱进一步表明了接枝共聚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以大豆油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大豆油中的豆甾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L9(34)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大豆油中豆甾醇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40min和液料比19mL/g。在此最优条件下,豆甾醇的提取率最高,可达到34.15%。  相似文献   

12.
苎麻微生物脱胶菌株的最佳脱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保存的苎麻微生物脱胶菌株中筛选出脱胶效果最好的菌株8-1,以培养时间、培养温度、菌液量体积比、转速做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其最佳脱胶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最大的是培养时间,其次是培养温度与菌液量体积比,转速影响最小。该菌株的最佳脱胶条件为:4d、39℃、菌液量体积比1:40、静置培养。该条件下苎麻胶质去除率达到25.94%。对菌株8-1脱胶后的苎麻单纤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表面观察,结果表明,经微生物脱胶得到的苎麻单纤维强力比经化学脱胶后的单纤维提高43.45%,且纤维表面更光滑,损伤更小。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提取山药多糖的工艺及组分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食用山药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酶解法分别研究了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酶量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并且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山药多糖提取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山药多糖提取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时间、功率、温度,其最佳提取参数是:在固液比为1g:15ml,酶量为2%,pH为4.72的条件下: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100min,功率为:450W。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量为24.8mg/g。所得多糖通过薄层层析法,可知其由木糖、葡糖糖、半乳糖所组成。  相似文献   

14.
李波  刘欣 《饮料工业》2014,17(8):19-23
以豆甾醇的提取率为指标,以白花蛇舌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白花蛇舌草中的豆甾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L9(34)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白花蛇舌草中豆甾醇,超声温度为50℃、超声时间为40min和液料比为9∶1mL/g时,豆甾醇的提取率最高,可达到22.02%。为之后的植物甾醇及其衍生产品在饮料工业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薄荷为原料,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超声辅助工艺提取了薄荷中总黄酮。分别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5、超声时间25min、超声温度55℃。在此最佳条件下提取,总黄酮含量可达6.71%。  相似文献   

16.
顾英  韩凤丽  王洪洋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3):286-289,333
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提取红薯叶中的类黄酮化合物的最佳工艺,以期为开发利用红薯叶中类黄酮化合物提供参考。选取本地红薯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以乙醇溶液为溶剂,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料液比等因素对红薯叶中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红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红薯叶类黄酮的优化条件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5,超声功率353W,该条件下,类黄酮的提取得率可达到9.74%。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苎麻纤维传统脱胶法效率低、费用高及二次污染等难题,以自主研发的高效苎麻纤维厌氧生物脱胶装置为载体,开发了一种高效苎麻纤维厌氧生物脱胶系统。基于苎麻原麻化学成分分析,开展了苎麻纤维厌氧生物脱胶工艺的启动特征、稳定运行特征和脱胶后苎麻纤维物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苎麻原麻中纤维素约占70%,胶质约占30%,脱胶过程中应重点去除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该系统可在水力停留时间为72 h内实现快速启动,高效稳定运行时pH值为7.0左右,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质量浓度均处于低位;该系统在最佳浴比为1∶8时的苎麻物理特征最优,苎麻具有较好的外观形态和良好的力学性能,胶质残留最少。  相似文献   

18.
以柚子皮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柚子皮多糖。为提高柚子皮多糖提取率,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柚子皮多糖的最适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pH6、加酶量为1.7%、纤维素酶与果胶酶之比1∶1、酶解时间1.2 h、酶解温度50 ℃、超声时间29 min、超声温度70 ℃。在此条件下,柚子皮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82.4%,得率为27.3%,得到的粗多糖纯度46.2%。  相似文献   

19.
苎麻复合微生物脱胶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L18(36)正交实验,将芽孢杆菌B2和曲霉M2两种菌株的种子液混合对苎麻脱胶,确定两种菌株联合脱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芽孢杆菌B2和曲霉M2的种子液接种量分别为6%和11%,水料比为15∶1(mL/g),脱胶初始pH值为6,温度35℃,脱胶时间50h。在最佳条件下处理后的苎麻纤维脱胶率可达到31.9%,纤维细度和纤维断裂强度均符合二级精干苎麻的标准。利用红外光谱法和电镜扫描测试分析,结果证明经过生物酶脱胶后,得到了光滑、平整、纤细的苎麻纤维,其胶质复合体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以黄灯笼辣椒为原料提取食品级辣椒碱,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筛选出了黄灯笼辣椒中提取食品级辣椒碱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时间50min、超声功率80W、粉碎粒度80目、提取温度50℃、料液比1:20,一次提取率为86.32%,二次提取可达到90.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