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子核磁共振(1HNMR)谱在肿瘤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活体定域1HNMR谱、原位活体组织萃取液的高分辨1HNMR谱、原位活体组织的高分辨魔角旋转1HNMR谱和生物体液的离体高分辨1HNMR谱各有优势,互为补充,为肿瘤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将NMR检测和多变量数据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新技术在肿瘤的早期诊断、肿瘤发展和预后监测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测试不同性别大鼠尿液代谢物,探讨不同模式识别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to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 minant analysis,OPLS-DA)等方法分析不同性别大鼠尿液中的差异性代谢物。结果数据进行中心化处理后进行PCA和PLS-DA分析可以判别两组尿液中具有差异性的缬氨酸、乙酸、尿囊素、鸟氨酸、肌酸酐、二甲胺、丙氨酸、柠檬酸等代谢物,而进行OPLS-DA分析除了判别出以上具有差异性的代谢物外还确定了氨基马尿酸、甲胺、延胡索酸等两组中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结论 OPLS-DA分析是代谢组学研究中比较灵明的数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UC)虚、实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特征。方法收集UC慢性复发型脾胃气虚证和大肠湿热证患者共31例及40例健康志愿者,观察两组患者基本情况,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定量检测血浆代谢物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潜在生物标志物10种,其中UC患者乙酰乙酸、丙酮水平高于健康人,乳酸、肌肽、丙氨酸、异亮氨酸则显著低于后者。慢性复发型UC大肠湿热证患者葡萄糖、苏氨酸、肌肽高于脾胃气虚证患者;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低于脾胃气虚证患者。结论慢性复发型UC虚、实证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及脂代谢紊乱,UC辨证分型具有代谢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核磁共振一维氢谱(1H 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区分早期肾透明细胞癌(RCC)患者和健康人血清间的代谢物差异。方法 选取低级RCC患者(均为Ⅰ至Ⅱ级)的血清和健康人的血清,用Bruker 600兆核磁共振仪采用cpmgpr1d脉冲序列并做单脉冲压制水峰检测1H NMR。结果 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DA)统计方法,发现低级RCC患者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异亮氨酸、丙氨酸、N-乙酰糖蛋白(NAC)、乙酰乙酸、谷氨酰胺、牛磺酸、1-甲基组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明显升高;葡萄糖、胆碱类物质、乳酸、甘油、醋酸盐和丙酮酸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1H NMR技术能显著区分早期的RCC癌患者和健康人间的血清代谢物差异,为RCC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顺反异构体的物理性质差别不大,双键带氢的顺反异构体也不例外,这类顺反异构体我们通过核磁共振谱可以快速、准确地加以测定和区别。例如:类型的化合物,现代均用核磁共振谱(NMRspectra)测定。核磁共振谱的各种共振峰一般受2种因素的影响。其一为“化学位移”(Chemicalshifts),由于原子在分子中的不同化学结合状况而使原子核的环境不同,即原子核受价电子的抗磁屏蔽的程度不同,故其共振频率出现的位置也不相同,这种变化称为化学位移。化学位移可以说明分子中各种官能团的存在,一般可以定量地表示分子中各种不同结合的原子的含量比率。例如,…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核磁共振氢谱法定性鉴定甘露聚糖肽的方法,选择异头氢区(δ 4.89~5.90)作为“指纹”鉴定区,以甘露聚糖肽标准品氢谱为参照图谱,将鉴定的样品谱图与其比较,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样品谱图与标准谱图的相似度,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及精密度进行验证。经鉴定,9个不同批次的甘露聚糖肽样品的鉴定结果均与标准图谱一致,相似度均大于0.95,该方法具有很好的专属性。核磁共振氢谱法用于甘露聚糖肽的定性鉴定,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发伤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 本组78例,GCS评分≤8.0分,同时伴有身体其他部位多处损伤,均需外科处理.其中:开颅清除颅内血肿62例,去骨瓣减压54例,胸腔闭式引流7例,肝破裂修补手术1例,脾切除2例,骨科固定36例.结果 78例中,存活62例(79.5%),死亡16例(20.5%).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和心肌酶改变与多发伤严重程度的关联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多发伤患者73例为研究组,按创伤危重评分(ISS)评分分为轻、中、重组;健康体检者18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4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浓度和血清肌钙蛋白阳性率情况。结果轻度创伤组、中度创伤组及重度创伤组住院时间、输血量及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轻度创伤组、中度创伤组、重度创伤组与对照组相比,CK、CKMB、HBDH、LDH浓度及肌钙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CK、CKMB、HBDH、LDH浓度及肌钙蛋白阳性率与多发伤损伤严重度成正相关(=0.41、0.52、0.47、0.49、0.63,均〈0.05)。结论多发伤患者存在心肌功能损伤,其程度与多发伤严重程度相关,临床治疗应增加心肌保护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可能的生物标记物,揭示其证候本质。[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09年10月间山东省中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与7例健康志愿者,用~1HNMR分析尿液成分,使用PCA方法进行模式识别,寻找标记物并做出相关代谢途径解释。[结果]两组~1HNMR谱数据可以在得分图实现分类;与健康志愿者作比较,高血压病肝阳上亢患者机体相关代谢发生显著变化,体内氨基酸、葡萄糖代谢明显异于健康志愿者。[结论]~1HNMR结合PCA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方法具有研究复杂条件下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优势,为理解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证候本质和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核磁共振(NMK)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大鼠全身代谢状况,为临床SAP患者的诊断及营养支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5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SAP组和假手术组,术后3 d取血2 mL,离心后收集上清液.采用NMR分析大鼠血清代谢特征,进而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处理NMR数据,获得SAP的代谢标志物,继而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RBFNN)构建SAP的诊断模型.结果 SPA组与假手术组间代谢谱差异显著.与假手术组相比,SAP组大鼠血清中与糖代谢(葡萄糖、乳酸、丙酮酸)、氨基酸代谢(丙氨酸、肌酐、尿素氮)、脂肪代谢(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三酰甘油)以及核酸代谢(腺嘌呤)有关的中间产物或终产物浓度显著增加(P值分别<0.05、0.01),而甲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采用所有代谢物信息构建的SAP诊断模型,其敏感度为(98.1±士1.9)%,特异度为(97.9±1.1)%.结论 SAP后,机体发生严重的糖、蛋白质、脂肪和核酸的代谢紊乱,采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能很好地反映上述改变,有效识别SAP.  相似文献   

11.
李淑蓉 《柳州医学》2007,20(2):147-148
在我国的"死因顺序"中,创伤已从1957年的第九位跃居至1995年的第四位[1]由于多发伤可涉及身体多处组织器官,伤情轻重不等,互相掩盖,早期急救护理易发生漏诊、误诊或加重继发性损害。因此,准确及时的抢救、认真细致的观察、精心的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口腔癌患者血清代谢组的特征及其变化。方法健康人血清(健康组.10例)和口腔癌患者血清(口腔癌组,10例)样本,采用BRUKER500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检测,运用PCA分析方法,研究口腔癌患者血清代谢组的特征,探讨相关生化过程的改变。结果健康组与口腔癌组患者血清代谢谱有不同的代谢特征。口腔癌患者血清中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谷氨酸、糖蛋白、甲胺和二甲胺、葡萄糖的含量是升高的,而乳酸和胆碱的含量降低。结论根据血清代谢物的变化可以区分健康人和口腔癌患者。这种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为口腔癌的诊断提供可靠代谢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代谢物的变化.方法 收集正常人和临床确诊的AD和PD患者的血清,采集各组血清样品的NMR 1H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和正交最小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结果 PCA和OPLS-DA分析显示正常人、AD患者和PD患者的血清代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与正常人相比,AD患者血清中异亮氨酸和乳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脂质、谷氨酰胺、肌酸和葡萄糖含量明显降低(P<0.05);PD患者血清中乳酸和谷氨酰胺含量升高(P<0.05,P<0.01),葡萄糖的含量降低(P<0.01);与AD患者相比,PD患者血清中脂质、乳酸和谷氨酰胺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而异亮氨酸、丙氨酸和葡萄糖的含量明显降低(P <0.05,P<0.01).结论 AD患者与PD患者在血清代谢水平上具有明显差异,具有明显变化的代谢物(谷氨酰胺、丙氨酸、异亮氨酸、脂质、乳酸和葡萄糖)有可能作为潜在血清代谢标记物,为临床区分AD和PD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代谢组的核磁共振氢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氢谱(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PCA)方法研究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的代谢组变化。方法慢性乙肝患者血清20例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18例,采用BRUKER Avance 500 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检测,并运用模式识别方法分析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代谢组变化。结果乙肝患者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的代谢组具有明显的差异。肝硬化引起血清中的脂和胆碱/磷酸胆碱降低,而乳酸、丙氨酸、甲硫氨酸、谷氨酰胺、肌酸以及葡萄糖的含量升高。结论通过上述代谢物的变化可以区分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这种基于磁共振氢谱和主成分分析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为肝硬化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分子水平上的代谢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用内标法快速、专属、简单的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核磁共振氧谱定量分析方法 .方法 用Varian公司Mercury Plus 400 MHz核磁共振仪,在25℃下,以氘代甲醇为溶剂,2,4-二硝基甲苯(2,4-DNT)为内标,观察在频率400.123 MHz、谱宽6 410.3 Hz、90°脉冲宽度6.450μs、采集时间4 s和延迟时间18 s的条件下采集盐酸小檗碱试样的氢谱.结果 以化学位移分别在8 6.13 ppm和8 8.45 ppm盐酸小檗碱单峰和2,4-DNT的双二重峰作为定量峰,含量测定重复性实验的RSD为1.785%(n=6),测得3批盐酸小檗碱含量分别为88.847 7%、88.380 3%、88.658 7%.结论 在没有对照品的情况下,核磁共振氧谱内标法可用于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提升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方法对173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采取系统化护理措施,动态地评估伤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早期、准确、主动地针对存在的护理问题做好各项抢救护理。结果173例患者,除4例因重症颅脑损伤死亡外,痊愈152例,治疗好转17例,患者伤情得到有效监测和处理。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丰富护理人员知识,提高神经外科护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进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浆代谢组研究,并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代谢组学上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健康对照组(n=29)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n=31)血浆样品,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 H-NMR)检测。通过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得到两组血浆的差异性代谢物,并探讨相关生化过程的改变。结果两组血浆代谢物有明显的差异,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甲状腺乳头状癌组血浆中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低密度脂蛋白、乳酸、丙氨酸、糖蛋白、谷氨酰胺、肉碱、α-酮戊二酸、肌酸、甘氨酸、不饱和脂类、酪氨酸、甲基组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降低,丙酮酸、柠檬酸、肌酸酐、胆碱、鲨肌醇、β-葡萄糖、肌醇、α-葡萄糖和甲酸的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据血浆代谢物的差异可以分辨健康对照组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血浆中的差异性代谢物。这种基于核磁共振氢谱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提供可靠代谢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菊 《包头医学》2010,34(1):56-57
本文总结138例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为:缩短急救时间,提高反应能力,评估伤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机体缺氧,开放静脉通路,合理搬运。未出现因急救处理不当引起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及护理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贾红伟  孙天胜 《医学综述》2009,15(9):1353-1355
"伤害控制骨科学"的理念源于伤害控制外科发展而来并且成功应用到四肢骨折的治疗上。伤害控制骨科学是一种稳定骨科损伤以使患者全身生理状态提高的方法。它的目的是避免由于"二次打击"造成患者病情恶化并且延迟确定性骨折修复直到患者全身情况达最佳状态。近来这个理念扩展到脊柱损伤合并严重损伤的患者中。本文综述了脊柱损伤多发伤手术时机、"伤害控制骨科学"应用的适应证、二次手术时机和微创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急诊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临床资料分析了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178例。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伤情特点,早期急诊抢救程序及致命伤救原则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有助于急诊救治的“五,四,三,三,二”要点;即五项生命指标;四大部位伤情,三项急救措施;三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类型的救治;二种损伤可能互相掩盖伤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