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长山热电厂8号机冷却塔为自然通风冷却塔,冷却面积为3500㎡,投产时淋水填料为PVC复合波填料,现将塔一半面积的填料改为竹栅网格与PVC复合波填料组合。经热力性能测试,验证改造后实际运行范围的热力性能有明显提高,测试与试验及实际运行均证明出塔水温比原设计填料出塔水温低2.1℃以上,这项改造为东北地区同类水塔改造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省内电厂冷却水塔运行情况的调查及对塔的填料试验数据的汇总计算分析,指出了提高塑料填料冷却塔运行经济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省内电厂冷却水塔运行情况的调查及对塔的填料试验数据的汇总计算分析,指出了提高塑料填料冷却塔运行经济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公司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效率持续下降的问题,分析了高效淋水填料、新型喷溅装置对冷却水塔经济性的影响,指出了原有填料、喷溅装置在冷却水塔运行中存在的隐患,提出了应用高效淋水填料、填料布置优化、新型喷溅装置等改造方案.其结果表明,冷却塔经改造后,改善了冷却塔冷却效果,提高了冷却塔的冷却效率、机组真空,降低了凝汽器循环水入口温度,提高了机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长山热电厂#8机冷却水塔为自然通风冷却塔,投产时淋水颠料为PVC(聚氯乙烯)复合波填料,本次将塔一半面积的填料改为竹栅网格与PVC复合波填料组合,经热力性能测试,改造后实际运行范围的热力性能有明显提高,测试与试验及实际运行均证明出塔水温比原设计填料出塔水温低2.1℃以上,这项改造为东北地区同类水塔改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逆流式冷却塔淋水填料性能试验,给出了常用的PVC淋水填料不同组装高度的热力性能及阻力性能方程式,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出塔水温进行了计算,其结果可供冷却塔设计、改造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德林 《安徽电力》2004,21(4):36-39
通过对冷却水塔节能潜力和节能技术的分析,论证了冷却水塔是电厂节能降耗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同时对目前冷却水塔效率降低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型机组冷却塔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产大型机组冷却塔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与理论分析影响冷却塔经济运行的各种因素,详细介绍在试验条件下各种淋水填料对冷却塔出水温度及机组经济性的影响。研究认为,冷却塔冷却面积的大小直接决定冷却塔的冷却能力,淋水填料是冷却塔的关键部位,在冷却面积确定的情况下其性能对冷却塔的冷却能力起决定性作用。冷却塔利用新型淋水填料进行改造,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现有安装水泥格网填料的冷却塔冷却水温高的原因,建议更换高效淋水填料,增加塔的有效淋水面积,改善塔内水、气流场以降低冷却水温,降低发电煤耗。文中还以锦州、铁岭电厂冷却塔改造为例,对更换淋水填料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发电任公司的2台超临界300 MW汽轮发电机组冷却水塔挡风板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破坏原冷却水塔结构、不影响冷却水塔正常运行为的改造方案。改造后的自动调风帘在冬季可有效防止冷却水塔大面积结冰,使循环水温度满足要求,保证了机组在最佳真空下运行,节省了循环冷却水。  相似文献   

11.
根据黄龙滩1、2号机水轮机运行现状,利用流体力学和机械设计的理论知识,综合分析了实际可操作性和经济性,对各补气装置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通过补气计算,论述了黄龙滩水轮机补气装置改造的可行性。经过方案实施,补气装置改造后效果良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13.
25号与45号变压器油混配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使用25号变压器油的变压器在吉林地区冬季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跳闸事故,进行了试验室分析研究得出25号变压器油与45号新变压器油混配时,混配比例可根据不同凝点要求由实际情况而定,凝点为-37 C时,基本满足了吉林地区的凝点要求,且比一次性更换45号油更经济,满足了实际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昆腾系列PLC在津西钢铁7#、8#高炉TRT中的应用,包括系统的硬件组成、实现功能和实际运行的效果。并提供一些经验供类似的高炉TRT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5.
该文结合ALSTOM类型机组特点,重点对蒙达公司1号机的轴承温度高和振动的发展过程,以及以后发生的动静部位摩擦的处理进行了分析,为同类型机组类似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华准电1、2号机组真空泵控制系统在设计、安装、调试、整机试运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7.
刘付滨  曹雷生  方锐  李文杰 《黑龙江电力》2003,25(4):271-273,276
通过对牡丹江第二发电厂1号高压除氧器宏观和无损探伤检查、应变测量、有限元应力计算、应力评定、疲劳寿命估算、缺陷评定等方面的研究,指出了该除氧器产生裂纹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化结构下的分层分布式系统的实践,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性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提出一种实现变电站全站自动化的方案,应用于北京地铁1、2号线地铁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基于分层分布式系统下的系统构成,该系统按纵向分为网络管理层、数据传输层和基础设备层。重点介绍了通信网络的构成,网络管理层基于TCP/IP的以太网络通信,采用站内103通信规约,数据传输层以通信服务器为核心,向下采集其他智能设备数据,支持任何采用103规约及采用Modbus通信规约、pro-bus通信规约或采用TCP/Modbus协议的智能设备,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成以太网双网数据,通过交换机上传至监控系统及调度中心。该系统采用NDT650监控系统软件,完成地铁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的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在调试期间出现的低压缸5、6号瓦温差大的问题,结合ALSTOM公司机组用户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