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松辽地中央坳陷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确定松辽盆地中央坳陷约30×10^6a以前有一次地热降温事件。地层年龄对比表明,白垩幻末至中、晚渐新世甚至到第三纪末,该坳陷为沉积间断。磷灰石封闭径迹长度分布定量模拟证明,古热流大于今热液,1600m以下地层曾经历115℃至现今为缓慢衰减。  相似文献   

2.
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定量恢复热演化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面积径迹数随时间,温度变化的规律,建立非线性热流的反演模型。进行了海拉尔盆地2口井的地热史模拟,得到对盆地古热流演化及烃源岩热演化一般规律的认识,为进一步了解其油气生成条件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3.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油气勘探的古地温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大民屯凹陷的古地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深刻认识辽河盆地古地温特征,利用裂变径迹分析方法,对大民屯凹陷钻井岩心中19块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和长度做了测试。结果表明,随井深增加,径迹年龄和平均径迹长度有减少、变短的显著趋势,ES3^4地层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比地层年龄年轻得多,说明沉积后曾长时间处于退火带中,退火带古地温为74~130℃,有效加热时间为4l~45Ma,2300~4000m深度地层处于退火过渡带。将径迹长度分布特征与地史、热史模拟结果相结合,认为该区在ES4段末经历一次短时间迅速增温后,ES3^1亚段存在一个区域抬升降温的热事件过程,其后地层稳定下降,沉降幅度小、沉积物较薄,温度增加缓慢,古地温梯度高于今地温梯度,对生、排烃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5.
临清坳陷沈参1井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深入对临清坳陷地质演化历史的研究,在坳陷东部沈参1井取样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系统取样19块,层位为东营组至沙四段上部。根据对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长度分布与井深关系的综合研究,认为:1沈参1井退火带古地温为68-123℃,有效加热时间为30-38Ma,2500-2600m井深地层处于退火过渡带,深于2600m地层进入稳定退火带;2.沙三段上部地层沉积期构造活动频繁,物源区极不稳定,此后至东营组  相似文献   

6.
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AFTA)方法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 (AFTA)方法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的原理、研究现状以及应用中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并以具体例子进行了说明。可以看出 ,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能够为古地温场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并且可用于研究盆地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7.
济源凹陷是勘探的前沿地区,许多油气基础地质问题(如古地温)需要解决。由于它的中生代和第三纪具有不同性质的构造和沉积发育史,可能导致古地温和油气地质的差异性。作者通过对中生界和第三系岩心和岩屑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定和模拟等工作,认为济源凹陷中生代和第三纪的古地温梯度分别为2.9℃/100m和3.1℃/100m,阐明了该凹陷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两次热事件,且与该地区大地构造活动的性质变化一致,也说明磷灰石裂变径迹恢复古地温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古地温恢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通过多种古地温研究方法恢复了松辽盆地的古地温及古地温梯度 ,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古地温高于今地温 ,白垩纪末的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值可达 4 2 6~ 4 80℃ 10 0m和 95~ 10 7mW m2 ,远高于现今地温梯度 3 70℃ 10 0m及大地热流值 69mW m2 。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主要受古地温控制 ,在白垩纪末达到最大古地温 ,以后持续抬升剥蚀和大地热流值衰减、降温使生烃作用减弱或停止。依安组以来的再沉积厚度小 ,不能引起二次生烃  相似文献   

9.
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研究分析认为,该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年龄自侏罗纪以后,侏罗系再未经历高于120℃的温度,而石炭系在白垩纪末普遍达到磷灰石的最大退火温度。结合盆地地质情况,石炭系在地质历史上经历的古地温不会太高,一般没有超过120℃,所经历的最高地温时间是晚白垩世,大量有机质在这一时期进行生排烃,具有晚期成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用裂变径迹研究地质热历史的方法及其在临清坳陷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康铁笙  冯石 《石油学报》1990,11(2):22-32
通过碎屑磷灰石中238U裂变径迹的分析来研究沉积盆地地质热历史的实验方法,是基于裂变径迹在地质时间内受温度作用而发生退火的行为.对于几十百万年的时间,磷灰石中裂变径迹的退火温度约在70~125℃范围,这样的范围符合石油形成所需的古温度环境.分析的样品共20个,取自临清盆地某石油探井不同深度的岩心.用外探测器法测量了各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T,同时也测量了古径迹的水平投影长度分布.径迹的观测是用1500倍光学显微镜进行的.方法的精确度主要取决于古径迹数的多少和热中于通量的误差.测得的表观年龄T和古径迹相对平均投影长度P随井深的变化表明,在2100~4000m,T和P随井深增加而显著减小,这一井段就是磷灰石古径迹的退火带.在1600~2100米井段,T和P保持不变趋势,由此得出该井地层的原始年龄约为85百万年.所有样品的古径迹投影长度分布都呈单峰形状,故此地区没有发生过剧烈的古地温波动变化,地质环境比较稳定.对于多数样品,自发和诱发裂变径迹密度(ρ8和ρi)之间的相关系数rsi大于0.8,这也表明了该井大部井段地层相对稳定.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古径迹投影长度是揭示古地温状况的一种有效而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Apatite Fission-Track Analysis(AFTA)is emerging as an important new tool for ther-mal history analysis in sedimentary basins.At temperatures between approximately 20℃ and150℃ over times of the order of 1 to 100 million years,fission tracks in apatite are an-nealed.This is due to a rearrangement of the damage present in unetched tracks,with theresult that less of a track is etchable than in fresh,newly created tracks.Because of this,thelength of an etched fission track reduces with increasing annealing,and in turn,the track den-sity(and hence the fission-track age) is also decreased.In selected boreholes in the OtwayBasin,southeastern Australia,apatites from the Otway Group show reduction in confinedfission-track length and apparent fission-track age,in a fashion characteristic of a simple ther-mal history in which samples are at or near their maximum temperatures at the present day.Track lengths show a steady decrease from lengths of approximately 15μm in outcrop ornear surface samples,to zero at abo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多元构造系统要览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从大尺度构造系统上认识松辽盆地,有助于全面审视和重新评价油气成藏的展布规律。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松辽地区主要发育内蒙-兴安构造系和滨西太平洋构造系,其次有局域性的纬向构造和经向构造以及北西西向与北北东向共轭断裂构造。并探讨了这些构造的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14.
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研究东濮凹陷白庙地区的热历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恢复东濮凹陷白庙的地区下第三系热演化史。10个岩心或岩屑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和封闭么迹长度分布数据表明,该区的热历史为升温(早沉积期)-降温(抬升期)-再升温(再沉积期)。早期升高的古地温与今地温相差不大;沙一段内火成岩的入使围岩埋藏增温热作用外,还受岩浆侵入附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德惠凹陷深层含油气系统划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为油气勘探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作者在对松辽盆地德惠凹陷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剖面研究以及对工区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测试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开展了生、排烃史的动态模拟。依据有机包裹体拉曼光谱分析、油气源对比及异常地层压力,德惠凹陷深层剖面上初步可划分出2个含油气系统:a)下部自源含油气系统,以营城组顶部异常压力界面或不整合面为界;b)上部它源含油气系统,以泉三顶部异常压力面为界。平面上可划分农安、鲍家和布海3个亚含油气系统。其中农安亚含油气系统是最有利的含油气系统,鲍家亚含油气系统是次有利含油气系统,布海亚含油气系统是第三有利含油气系统。另外,还指出了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大陆经向和纬向石油富集“黄金带”特征》一文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国内有《准噶尔盆地和松辽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异同》一文,提出质疑和批评。作者为了答复该文的批评,从论证的依据、盆地对比所持原则、文章形成的思路和发表后所引起的社会效果等方面,得出《试论中国大陆经向和纬向石油富集“黄金带”特征》一文的作用不是“误导”而是“正导”的认识,是否言之有理,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南部德惠断陷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惠断陷已有40余年的勘探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来,油气勘探一直没有大的突破。通过对德惠断陷深层天然气的组分及其碳同位素组成的分析并结合具体地质条件研究后表明:德惠断陷二氧化碳组分主要为有机成因;农安气田埋深相对较浅的干气形成除与母质类型有关外更主要的是天然气纵向运移过程中的分馏作用和泉三段的泥岩超压所致,而营城组和沙河子组天然气较干主要是因为来源于高过成熟生烃母质;德惠断陷天然气可以划分为油型气、混合气、煤成气和生物成因气4种类型,但以煤成气为主。认为德惠断陷深层营城组和沙河子组既聚集了部分未曾调整破坏的正常成熟气,又聚集了大量高过成熟阶段的天然气,油气源丰富,有望形成较大规模气藏,是勘探的有利层位。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演化   总被引:58,自引:8,他引:58  
徐家围子断陷是松辽盆地深层一个具代表性的含气断陷.研究表明断陷演化分为火石岭—沙河子期(J3hK1sh)和营城期(K1ych)两个阶段.J3hK1sh期为断陷主要发育阶段,断陷为NW向,受NW向基底断层伸展控制.K1sh末期存在一次较强的挤压反转,断陷发生褶皱与断层逆冲反转.K1ych期具坳陷性质,盆地转为NNE向.J3hK1sh期断陷发育受NWSW向左行扭动应力场影响,NW向断陷段具有走滑拉分特点.沙河子期是烃源岩主要沉积期.J3hK1sh期形成的横向转换构造、断层斜坡和反转期形成的反转背斜,最有利于深层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