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固态发酵,实现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发酵生产聚半乳糖醛酸酶(PG)。以葡萄渣、苹果渣和柑橘渣为底物,利用黑曲霉18-23发酵生产聚半乳糖醛酸酶,考察不同果渣底物、可溶性碳源对胞外聚半乳糖醛酸酶合成的影响,并对该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柑橘渣最适合聚半乳糖醛酸酶的生产,苹果渣次之,二者的PG酶活力分别为56.9 U/g和42.1 U/g。乳糖对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合成有诱导作用,可促进酶活力的增加,而槐糖无诱导作用,葡萄糖会抑制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合成。聚半乳糖醛酸酶最适温度为50 ℃,最适pH值为5.5,且在温度40~50 ℃、pH 4.0~5.5稳定性良好,表明该酶在食品工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讨论了各方法的局限性,并且对其工艺进行分析。结合贵金属铂催化剂对葡甲苷的伯羟基进行选择性催化氧化,合成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的工艺进行讨论。指出催化氧化法合成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反应工艺条件温和、催化活性好、氧化选择性高,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用GC-MS总离子流色谱图来比较半乳糖醛酸在分别经漆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处理前后量的变化,结果发现,用漆酶、果胶酶或木聚糖酶处理后的试样,半乳糖醛酸峰完全消失。用颗粒电荷测定仪测定阳离子需求量,来确定3种不同酶对半乳糖醛酸的作用,结果表明,漆酶或果胶酶处理后的半乳糖醛酸试样阳离子需求量分别下降了91.9%和96.9%,木聚糖酶处理样的阳离子需求量较半乳糖醛酸空白样有所升高,若将木聚糖酶的阳离子需求量扣除,半乳糖醛酸的去除率仍达到84.2%。  相似文献   

4.
张跃  钟芳  麻建国 《食品科技》2007,32(4):138-142
比较了高氯化铁,硫酸亚铁,甘氨酸,L-谷氨酸钠以及脲(尿素)5种化学试剂对商品果胶酯酶中果胶酯酶(PE)和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酶活抑制效果,发现高氯化铁,硫酸亚铁,和L-谷氨酸钠对聚半乳糖醛酸酶酶活均具有明显且相似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效果逐渐增强,超过此浓度,其抑制能力不再增强。而甘氨酸并不具有很好的抑制能力,对于果胶酯酶来说,上述几种试剂对其都没有抑制作用。脲(尿素)对两种酶均有抑制作用,其对聚半乳糖醛酸酶酶活的抑制作用要强于果胶酯酶。  相似文献   

5.
山楂果胶中多聚半乳糖醛酸多糖的化学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果胶中的酸性糖组分Hf2是一种多聚半乳糖醛酸多糖(polygalacturonan),其30%可被果胶裂解酶所分解.对Hf2的化学构造分析的结果表明,Hf2的1/3由α-(1→4)结合的α-D-半乳糖醛酸(galanturonicacid)构成,在半乳糖醛酸的C-2或C-3位上又具有由甘露糖及(或)半乳糖结合所构成的侧链.剩余的213中,由→4)-α-GalA(1→2)Rha(1→键合形成其构造的主链,而由(1→5)键合的阿拉伯聚糖(arabinan)以及4位被取代的半乳糖,4位被取代的甘露糖等糖残基结合于鼠李糖的C-4位上而构成其构造部分的侧链.  相似文献   

6.
黄晓季 《食品科学》1988,9(5):15-18
本文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作为测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的方法。经乙醇沉淀,CM-SephadexC50柱层析,从黑曲霉的果胶酸中分离出三种聚半乳精醛酸酶。其中一种为外切聚半乳精醛酸酶,占80%。另外两种各占9%和1%。外切聚半乳糖醛酸酶再经二次DEAE-Sep-hadexA50柱层析、纯度提高50.9倍。提取率为19.5%,电泳分析基本上呈单一组分。外切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最适PH为3~4,最适作用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7.
以水溶性低分子量壳寡糖作为修饰剂对已纯化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进行化学修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pH值、温度、修饰时间、壳寡糖的用量等因素对修饰效果的影响和最佳修饰条件的优化筛选.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修饰反应条件为:80 mg活化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反应体系中pH为4.0,反应温度为3℃,反应时间为12h,壳寡糖用量为150 mg,修饰效果最佳.利用此条件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进行化学修饰具有显著的激活作用,修饰后酶的比活力是340.10 U/mg protein,比修饰前提高了153.42%.  相似文献   

8.
以苹果果胶为原料,通过化学法制得甲酯化为26.6%的果胶酸,用果胶酶酶解所制得的果胶酸制备寡聚半乳糖醛酸。通过实验对比反应时间、pH、反应温度、酶的用量及酶的种类等影响因素,并采用薄层层析(TLC)和离子色谱法(HPAEC)测定相应的酶解产物,得到了制备寡聚半乳糖醛酸的最佳条件,即反应30min,pH5.5,55℃,酶和底物比1∶10,果胶酶PectinexXXL。在此条件下,寡聚半乳糖醛酸的得率大于54.3%,其中以二糖和三糖为主,得率分别为26.7%和27.6%。  相似文献   

9.
以氧化淀粉为原料,采用酶解和发酵工艺来制备葡萄糖醛酸,以糖化液和发酵液中葡萄糖醛酸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葡萄糖醛酸制备工艺中的糖化条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糖化的最佳条件为:75 g氧化淀粉中加入2 m L糖化酶,在温度为55℃下反应12 h时,糖化液中的葡萄糖醛酸最高达7.79%;发酵的最佳条件为:25 m L糖化液中加2.0 g酵母粉,在35℃的水浴中发酵4 d时发酵液中的葡萄糖醛酸含量最高达28.03%。该研究为高含量葡萄糖醛酸的制备及其变性淀粉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大肠杆菌β-葡萄糖醛酸酶在不同培养基配方及不同培养时间的酶活。方法:利用对硝基酚-β-D-葡萄糖醛酸苷作为酶反应底物,在波长为405nm下比色,检测酶反应所释放的对硝基酚的量,以测定液体培养基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配方2酶活性较高,对pH缓冲能力强,适合于产β-葡萄糖醛酸酶。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廿碳五烯酸和廿二碳六烯酸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根据现在的了解,能产生有意义含量的廿碳五烯酸(EPA)和廿二碳六烯酸(DHA)的微生物有真菌和藻类。在微生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通常是以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为底物。合成途径中,有两个主要的反应,即碳链的增长和去饱和作用。EPA和DHA的生成通过ω-3代谢途径。微生物脂肪酸构成的质量和数量都受培养基的组分,通气、光照强度、温度和培养时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用于提取鱼油中的EPA的方法也可用于微生物脂质中的EPA的提取。几种方法被提出来生产高含量的EPA和DHA。它们一般是基于下列技术的结合:溶剂提取、尿素包合法、分子蒸馏、分馏、液相色谱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  相似文献   

12.
味精粗料作为聚谷氨酸合成前体的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聚谷氨酸生产成本,采用本实验室筛选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编号为CGMCC No.1250。考察了不同的谷氨酸钠替代品,味精粗料最佳,并考察了味精粗料的含量、碳源和氮源及其浓度、NaCl浓度、装液量以及温度等对-γPGA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该菌株,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蔗糖和蛋白胨;在含有70 g/L蔗糖5、0 g/L蛋白胨、30 g/L NaCl,pH7.0,含味精粗料体积分数为26.6%(含谷氨酸120 g/L)的发酵液中,37℃,220 r/min培养24 h,-γPGA的产量达到41.7g/L。  相似文献   

13.
生物合成γ-氨基丁酸的乳酸菌的筛选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γ-氨基丁酸(GABA)具有降血压、提高脑活力、改善更年期综合症等生理活性,GABA的生物合成主要采用大肠杆菌为菌种。通过筛选微生物,尝试利用乳酸菌生物合成γ-氨基丁酸,得到一株食品安全(GRAS)乳酸菌SYFS1.009,利用该菌株表现出较高的合成GABA活性,通过发酵技术可以获得较高含量的γ-氨基丁酸产品。  相似文献   

14.
花生四烯酸分离纯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四烯酸是人体必需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极高保健价值。该文介绍并比较花生四烯酸分离纯化方法,主要包括低温溶剂结晶法,脲包法,银离子络合法,超临界萃取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维霞  魏佳  苏玉红  吴斌  张平 《食品科学》2016,37(10):151-157
采用质谱仪对巴旦木青皮提取物中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和熊果酸(ursolic acid,UA)进行鉴定,进一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OA和UA含量,优化提取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利用Platisil 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2%磷酸(85∶15,V/V)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20 ℃;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表明:OA在0.005~0.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回收率在89.67%~94.8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8%~3.16%之间(n=3);UA在0.005~0.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回收率在88.67%~94.7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7%~1.92%(n=3)之间。在不同提取条件下,提取剂为体积分数95%乙醇、料液比1∶40(g/mL)、提取时间40 min及提取3 次为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6.
建立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EE)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DHA-EE)的超临界流体色谱纯化方法。比较Luna 5u Silica、Hedera ODS-BP、Hypersil ODS2、ZORBAX SB-C8和Hypersil C8等色谱柱对EPA-EE和DHA-EE的分离效果,确定以Hedera ODS-BP作为优选色谱柱,进一步以容量因子、选择性和分离度为考核指标,考察改性剂、流动相比例、背压及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到的优化分离条件为:以Hedera ODS-BP为色谱柱,10%甲醇为改性剂,总流速2mL/min、柱温40℃、背压100bar。在此条件下,鱼油中EPA-EE和DHA-EE可以达到基线分离。结论:本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鱼油中EPA-EE和DHA-EE的分离。  相似文献   

17.
从分离到的乳酸菌中筛选到1株共轭亚油酸高产菌株,乳杆菌L1(Lactobacillus sp.),在MRS培养基上,乳杆菌L1产生共轭亚油酸的最适亚油酸的浓度是0.1%(v/v),最适培养时间是42h,参与共轭亚油酸形成的酶是胞内酶,并且可能是由多种酶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了共轭亚油酸的紫外光谱扫描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乳酸及其代谢工程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可伟  庞广昌 《食品科学》2007,28(9):621-626
乳酸是一种具有重要工业价值的有机酸。在体内,乳酸不仅是一种能源物质,而且可能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对维持机体代谢网络的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乳酸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近年来应用代谢工程改进乳酸生产的一些实践,并展望了代谢工程用于乳酸生产的潜能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透明质酸的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透明质酸的特性、应用、制备等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焦谷氨酸没有鲜味,是谷氨酸产品中的无效成分,其安全性尚无定论.控制谷氨酸浓度为16 g/dL,焦谷氨酸的浓度为3.2 g/dL,实验研究了水解温度、硫酸加入量、水解时间等因素对降低谷氨酸母液中焦谷氨酸含量的影响.在保证谷氨酸回收率的基础上,确定出使焦谷氨酸含量达到1%及以下的最优水解组合:水解温度(95±5)℃、浓硫酸加入量(30%,V/V)、水解时间(2 h).在上述实验中,焦谷氨酸的初始含量均为20%.通过改变初始焦谷氨酸含量为20%~35%,最优水解组合下,水解后焦谷氨酸含量为0.96%~1.0%,仍可达到1%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