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性化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标识。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充分挖掘服装产业链中多元化职业发展的特色。以新型时尚职业"服饰搭配师"为例,论述根据创业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学习平台,以校企合作项目为依托,创建经营型实践创业机构,可为服装专业学生开展自主创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以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为导向,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全学程创新创业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对全学程创新创业教育的计划与实施、方式与成效做了详实的论述,以此希望能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学生实际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高校发展创新创业背景,结合服装与服饰专业发展特色,以服饰配件设计课程为案例,总结其实践教学内容整体设计,分析服饰配件目前教学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从教学设计、教材建设、教学拓展等方面探索服饰配件设计课程的创新性,提出以增加学生实践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就业口径为教学目标提出服装院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饰配件课程课程设计探索方向及创新点,建立服饰配件学习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地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以大连艺术学院服装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分析讨论应用型艺术类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内容,可以为应用型艺术类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实际案例。  相似文献   

5.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高职服装专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以陕西工院服装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建设实践为例,阐述其建设思路、保障机制及实践特色,以期共同探索为学生搭建更好地创新创业平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为抓手,将创新创业教学与专业课程融合,是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需解决的问题。以我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创意立裁课程为例,通过分析高校专创融合现状,阐述在课程建设中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及实践的必要性,探讨服装类高校专业课教学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等方面开展创新创业改革实践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多样化的传统服饰对现代服装专业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背景下,传统服饰创新可培养服装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设计水平和竞争力。文章基于传统服饰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探讨传统服饰创新对时尚产业的影响,剖析服装专业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从多角度研究传统服饰创新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促进现代服装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助力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以服饰商品企划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分析"双创"视角下服饰商品企划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服饰商品企划的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旨在实现创新创业与专业技能共赢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专业性人才。  相似文献   

9.
随着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工业4.0时代的到来,纺织服装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以大数据、互联网、AI、物联网等技术在服装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服装产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智能化生产线"排挤"操作工成为必然。面对服装行业智能化的转型,作为服装和服装设计的人才培训前端行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要有相应的创新和变革。基于此,文章拟就民办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师资培养联动机制的构建,以专业师资的跨界应用能力提升为根本,以培养学生适应服装产业智能化需求为目标,以"走出去"与"请进来"为合作模式,实现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并轨、实现企业实践与专业教学的并轨、实现企业研发与高校研究的并轨,也为民办高校服装专业师资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关的体制支撑。  相似文献   

10.
分析高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材料》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服装材料》课程的"四能力一素养"的能力体系,并对"四能力"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和"一素养"的培养进行了阐述说明。该"四能力一素养"的能力体系,可以突出培养学生服装材料的应用技能、拓展创新设计水平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从而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服装与服饰设计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问题,阻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深入探讨促进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对策。基于此,文章重点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举措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服装行业变化迅速,学校专业课程应与行业产业对接,注重学生在校学习与在岗位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融入行业发展方向、流行趋势和创新意识,切实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和创新创业能力。文章致力于探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礼仪服饰的开发设计实践,通过对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礼仪服饰心理诉求和设计要求的调查、分析和实地考察,制定设计实践方案,以满足文化艺术表演对服饰个性化、功能化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丰富学校服装专业课程教学资源,进一步推广实践成果应用范围,将课堂实践研究落实到解决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供需矛盾问题上,打造“产教学研创”一体化平台,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服装设计高技能人才,扩大学校专业影响力,促进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发展,服饰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对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服装史论课程作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必修课,承担着提升学生审美修养、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理念的重要作用,传统史论课程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纺织服装产业对人才的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改变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形式等方法,将"中国服装史"课程与其他专业实践课程有效衔接,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目的,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应用型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服装与服饰设计作为艺术设计学中的一个分支,除了纺织类、艺术类专门院校之外,许多综合性大学都已开设服装设计类学科,本文尝试在综合性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如何寻找自身优势、从服装制造到服装创造行业转型需求入手,为推进创新创业服装人才培养,探讨在综合性大学中如何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5月12日,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015届毕业设计作品发布会在该校隆重举行。学校和学院领导以及各职能处室负责人、企业代表、媒体记者等出席了此次活动。此次发布会是2015届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生的汇报展演,以"跨界"为主题,优选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011级本科毕业生、2013级专升本毕业生59  相似文献   

16.
"以赛促学"对服装与服饰设计教学进行改革研究。以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围绕舞台,培养人才"的办学思路为例,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通过参加校、市和国家的各种不同的设计比赛,展示教学成果,着力打造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服务。也努力为演艺剧团、演艺公司、婚纱摄影公司、形象设计工作室和服装造型设计工作室等单位输送高端专业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创造能力人才的摇篮,为了响应国家"三创"教育政策,培养具有"三创"能力的服装专业人才,并结合"三创"教育现状及"三创"能力培养要求,文章从服装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考核方式、教学资源建设、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从而将服装实践课程教学与大学生"三创"能力培养充分结合,为高校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高素质服装应用型人才提供方案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传承与发展河北传统刺绣技艺,深度挖掘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使用价值,探讨与现代服装专业结合的切入点,提出与服装专业课程、传统刺绣工作室、学术讲座、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方法.旨在传承与发展此技艺的同时,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原地区因其地域特色,一直承担着中国服装产业历史上及新时期的发展和创新重任。服装产业链条长且完整,具有极大市场潜力和创业空间。高校担负培养服装专业人才重任和协调国家、社会两个层面的纽带作用,为服装专业大学生创业提供更为优惠的创业政策和更为完备的服务支持体系。通过对河南省内设有服装相关专业的代表性高校学生进行创业调查,了解当前服装专业大学生对创业行为、创业教育、创业政策、创业环境的认识与理解,分析创业教育不足,研究出更具地域性和专业特色的创业模型,更好地服务河南地域经济战略定位需求,为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和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鲁翠强 《西部皮革》2011,33(1):36-40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皮革服饰艺术设计专业以"面向企业开放性教学"的互动模式落实院校"服务社会、面向市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产品生产和研发为宗旨引领教学行为,推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迈出了校企合作的新路子,建立了院校实践教学的外延的物质条件,从而使教学中产生的设计成果能尽快地应用于企业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