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亮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88-89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这种治疗方法对糖耐量减低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耐量减低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显效有33例,治疗有效有15例,治疗无效有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有16例,治疗有效有21例,治疗无效有13例。结论对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这种疗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齐昆青  马丽  樊永亮 《医学争鸣》2005,26(16):F0002-F0002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对糖耐量异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糖耐量异常并代谢综合征患者48例,分为2组,分别给予阿卡波糖50~100 mg,3次/d,即阿卡波糖组;或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250~500mg,3次/d,即二甲双胍组;疗程均为3 mo.结果:阿卡波糖组能显著控制餐后血糖,疗效优于二甲双胍,且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故可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代谢综合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7例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阿卡波糖组。二甲双胍组45例口服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组42例口服阿卡波糖片,疗程4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压(BP)、空腹血糖(FP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FPG、HbA1c均显著下降,但在降低BP、HOMA-IR、Hs-CRP、UAER方面二甲双胍组优于阿卡波糖组(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二甲双胍较阿卡波糖更有效地降低UAER。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阿卡波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各36例。单用组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联用组在单用组基础上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对患者肝、肾功能(BUN、AST、U-MA、Cr)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联用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单用组(P<0.05);联用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卡波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对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良好,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用药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周建党 《吉林医学》2012,33(22):4797-479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型糖尿病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单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动态监测血糖、血脂、HbA1c、体重等,2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空腹、餐后血糖、血脂、HbA1c、体重等临床疗效。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IGT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08月~2010年07月门诊和体检中糖耐量受损患者104例,阿卡波糖组予阿卡波糖25~100mg,3次/d;或二甲双胍组予盐酸二甲双胍片250~500 mg/次,3次/d;疗程1年.结果 2组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2组药物降低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卡波糖组控制餐后2h血糖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卡波糖降低餐后血糖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在糖尿病前期治疗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8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卡波糖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在糖尿病前期治疗中均有较好治疗效果,但二甲双胍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80例例糖尿病者分为两组,A组单服二甲双胍,B组加服阿卡波糖,观察二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明显下降,但联合组餐后血糖下降明显低于单用二甲双胍组(P<0.02),且糖化血红蛋白亦明显降低。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应用 治疗2型糖尿病优于单用二甲双胍,对防止并发症可能更有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2型糖尿病采用格列齐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对照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观察组,连续治疗10周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 PG、Hb A1C、lR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 S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时,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起到较好的降低血糖效果,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0.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Ⅱ型糖尿病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孙电 《基层医学论坛》2005,9(3):205-206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口服每天750~1500mg,联合阿卡波糖每天150~450mg;对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相关监测。结果临床治愈为22例(62.86%),好转为13例(37.14%),总的治愈好转率达100%。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Ⅱ型糖尿病,不良反少而轻,一般对症处理很快消失;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效果较好,合理、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为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随机分组各53例,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均可起到控制血糖效果,其中阿卡波糖对降低餐后血糖效果更好,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分析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对照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胰岛功能、血脂水平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降糖效果明显,HOMA-IR和HOMA-β显著升高,且TG有下降的趋势, MAGE、3-NT和CRP下降明显。总体说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更有优势,并且可以显著的改善胰岛素相关指标,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好于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分析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对照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胰岛功能、血脂水平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降糖效果明显,HOMA-IR和HOMA-β显著升高,且TG有下降的趋势, MAGE、3-NT和CRP下降明显。总体说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更有优势,并且可以显著的改善胰岛素相关指标,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好于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可靠,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糖状况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均给予糖尿病健康宣教、饮食控制、体育锻炼等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期间按时监测血糖浓度并作好记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浓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2型糖尿病采用格列齐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对照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观察组,连续治疗10周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lR 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lS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时,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起到较好的降低血糖效果,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东营胜利胜东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二甲双胍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在二甲双胍组基础上采用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空腹胰岛素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3)。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且用药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常用的联合用药方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和经济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分别运用混人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和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费用-效果分析。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86%,B组的有效率为92%,两种治疗方案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但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的费用为235.48元,明显低于应用混人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方案的费用(389.10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具有经济学价值。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考虑,两种方案中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在社区治疗2型糖尿病中更为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本院2017年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编序后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以各组50例分为a组、B组,分别应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疗程后a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组间均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并发症概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均对病情有改善控制作用,相对而言阿卡波糖疗效更为显著且安全性有保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临床上能产生的作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12月经我院确诊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方式,分成观察组30例,观察组使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经过系统性的治疗后,对患者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糖浓度、胰岛素含量、胰岛细胞功能指数以及胰岛素的抵抗水平等指标进行测量,然后进行对比.结果:在进行治疗之前,两组患者血糖浓度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相同时间的系统治理后,观察组患者指标表现均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相较于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效果更好,能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此种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