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2例患者病情复发。结论:甲状腺疾病最常见的疾病包括甲状腺肿大及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腹症保守性治疗方法与手术治疗方法时机选择的相关问题.方法:从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急腹症患者当中随机选取86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腹症患者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时机的选择问题.结果:86例患者经过诊断之后,80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6例患者采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其中2例患者在治疗3d之后没有出现缓解的情况转为手术治疗,没有出现死亡患者,治愈率达到了100%.结论:急腹症发病比较急,病情进展较快,需要及早进行正确的诊断和鉴别,并根据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有泌尿系症状的55例患者,行泌尿系常规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及排泄期尿路造影,将原始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多种泌尿系重建图像.结果肾脏、输尿管、膀胱全部显示为39例,仅肾脏显示为4例,双侧肾脏和一侧输尿管及膀胱显示为12例.泌尿系结石病变为41例,泌尿系肿瘤性病变为10例,泌尿系先天性病变为2例,肾结核1例,肾梗死1例,其诊断与手术病理及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对泌尿系统疾病具有很高临床诊断价值,在临床诊断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谷岩 《中外医疗》2013,32(9):163+165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肾结核诊断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该院住院的经过手术和临床证实为肾结核的60例肾结核的患者,经过超声检查对其图像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统计肾结核的检出率并且分析超声在肾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在选取的60例肾结核的患者中,用超声检查出的肾结核的患者有52例,检出率为86.67%(52/60).其中左肾结核20例,检出率为83.33%(20/24);右肾结核27例,检出率为87.10%(27/31);双肾结核5例,检出率为100%(5/5).超声图像还可以显示出各种类型的肾结核,比如钙化型的肾结核共有12例;囊肿型的肾结核共有10例;肾节型的肾结核共有3例;积水型的肾结核共有29例;混合型的肾结核共有6例.结论 运用超声对肾结核进行检查,它的特点是操作比较简单,没有创伤性,价格比较便宜,而且检出率比较高,另外超声的声像图对肾结核在临床上的分型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所以超声可以作为肾结核诊断的首先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宁  罗黔  姚健  陈川 《西部医学》2009,21(4):649-650
目的总结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术治疗18例各类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无功能肾积水12例,肾萎缩3例,肾结核2例,肾癌1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0-180min,平均100分钟;术后8-24h进食,术后住院7-14d。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手术具有患者损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对腹腔脏器干扰少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积水型肾结核的原因,以提高积水型肾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08年7月间12例积水型肾结核.结果 12例行手术病检为肾及输尿管结核,术后进行抗结核治疗.结论 手术及抗结核治疗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积水型肾结核的方法,能够有效防止结核对肾脏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外伤性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4例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颅内出血患者,均给予C T检查,确定患者的颅内出血情况,并根据C T诊断结果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14例实施保守治疗,23例应用微创手术治疗,17例采用开颅手术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41例恢复良好(75.93%),12例轻度残疾(22.22%),1例重度残疾(1.85%),无患者死亡和植物状态.保守治疗的GOS评分显著高于开颅手术(P<0.05).结论 :应及早发现和诊断外伤性颅内出血,并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的诊疗和预后评价进行总结为以后诊疗提供信息参考。方法:对1990年~1994年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20例双侧乳腺癌患者和1989年~1994年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40例单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0例行双侧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出院后继续随访5年以上,存活17例,失访2例,死亡1例,转移到其他脏器者有1例,局部复发2例,绝经后存活7例,存活率为100%,绝经前存活10例。结论:单侧原发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癌的5年发病率为3.2%~4.1%。现常用国外的双侧乳腺癌的诊断标准:①病灶双侧等大,淋巴结都没有区域性转移;②双侧以前都没经过治疗;③双侧无皮下淋巴组织侵犯形式的病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双侧乳腺癌发生间隔的时间长短和患者的年龄是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预后情况影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晚期肾结核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尿常规、B超、静脉尿路造影(CIV)、CT检查,5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临床表现为腰痛37例(68.5%),膀胱刺激症31例(57.4%),全身中毒症状29例(53.7%),血尿18例(33.3%).结果: 尿常规检查异常54例(100%),红细胞沉降率异常升高28例(51.9%),尿抗酸杆菌阳性13例(24.1%);B超检查肾积水﹑肾结石或/和肾结构异常51例(94.4%);静脉尿路造影(IVU)确诊肾结核12例(22.2%),患肾不显影31例(57.4%);CT确诊肾结核38例(70.4%).肾结核合并膀胱结核11例,肺结核8例,骨结核3例,附睾结核8例,前列腺结核2例.50例患者手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肾结核,随访1~9年治疗效果稳定,未发现泌尿系结核.结论:晚期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属不典型性,其诊断应在结合临床表现的前提下以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诊断为主.B超诊断晚期肾结核无特异性,CT诊断晚期肾结核的价值优于B超及IVU.治疗仍以手术切除肾脏为主,应尽可能切除患侧全程输尿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晚期肾结核的开放手术治疗.方法 肾结核患者13例,均行肾、输尿管全切术.结果 全组患者均治愈,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肾结核.术后随访1.5~5.0年无1例发生输尿管残端综合征.结论 肾、输尿管全切应作为晚期结核肾开放手术治疗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体会。方法回顾研究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手术治疗各类肾脏疾病28例,其中肾癌13例,肾盂癌5例,上段输尿管癌3例,肾萎缩6例,肾结核1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0~180 min,平均100 min;术后8~24 h进食,术后住院7~14 d。结论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腹腔脏器干扰少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讨论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抽取6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超和血清HCG检测进行诊断,42例采用手术治疗,22例采用保守治疗,分析彩超诊断结果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彩超诊断,共确诊64例异位妊娠患者,检出率为100%,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阴道彩超和血清HCG检测在异位妊娠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疾病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膀胱刺激征和血尿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尿查抗酸杆菌、PCR-TB-DNA、PPD-IgG检查阳性率分别为39.1%、49.1%和64.2%;IVU、B超、CT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0%、29.5%和78.5%.接受药物治疗的病例(占47.1%)均获痊愈,随访15~20个月,62例手术治疗均获痊愈,随访1~5年.结论:联合运用多项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明显提高诊断肾结核的敏感性,药物治疗肾结核效果满意,肾结核肾切除应尽可能切除同侧输尿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烧伤患者在进行整容植皮手术后供皮区皮肤的护理手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入该院治疗的进行烧伤整形植皮手术的患者28例,在手术过后对供皮区进行采取精细的护理干预,并分析护理成效,总结护理经验与方法.结果:经过精细的护理干预,选择的28例患者供皮区愈合状态良好,没有感染、坏死等情况的发生.结论:在对烧伤整形植皮患者进行治疗中,要注重对植皮手术后供皮区的护理,从患者心理、创口以及饮食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促进创口愈合,降低因植皮后供皮区疼痛给患者生活带来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40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尿常规、红细胞沉降率、尿抗酸杆菌、尿结核杆菌-PCR(Tb-PCR)、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CT等检查,8例患者行药物治疗,3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 临床表现为腰痛18例(45%),膀胱刺激症24例(60%),血尿28例(70%).尿常规检查异常38例(95%),红细胞沉降率异常升高36例(90%),尿抗酸杆菌阳性11例(27.5%),尿结核杆菌-PCR(Tb-PCR)阳性18例(45%).B超检查肾积水、肾结石或/和肾结构异常40例(100%);静脉尿路造影(IVU)确诊肾结核23例(57.5%),患肾不显影17例(42.5%);CT确诊肾结核31例(77.5%).肾结核合并膀胱结核16例,肺结核5例,附睾结核8例.8例患者药物治疗治愈,32例患者手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肾结核.结论 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其诊断应在结合临床表现的前提下以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诊断为主.尿沉渣染色查抗酸杆菌仍重要.尿Tb-PCR检查是术前确诊肾结核的主要手段,IVU和B超可作为泌尿系结核诊断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治疗仍以手术切除肾脏为主,应尽可能切除患侧全程输尿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侧散发性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4月至2009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双侧散发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方法、临床病理特征、随访结果以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59例双侧散发性肾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2例,女性17例,中位年龄56岁。同时性双肾癌37例,异时性双肾癌22例。43例患者双侧肾肿瘤均行手术治疗,11例患者仅行单侧手术治疗,5例患者未行手术治疗。59例患者共有122个肿瘤,106个肿瘤有组织病理结果,其中以透明细胞癌为主(93.4%)。中位随访时间62.1个月(4~277个月),其中39例患者(66.1%)无瘤生存,4例(6.8%)患者带瘤生存,16例(27.1%)患者死亡。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83.5%,5年总生存率为81.1%;3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为73.1%,5年CSS为64.8%。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干扰素治疗(P=0.036)及双侧肾癌均接受手术治疗(P<0.001)与良好预后相关。结论:肾透明细胞癌是双侧散发性肾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治疗主要为保留肾单位手术;同时性和异时性双侧肾癌患者均有较高的CSS;应用干扰素及双侧肾癌均接受手术治疗与良好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采集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患有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这100名患者甲状腺癌侵袭范围以及周围淋巴结的受累扩散情况的统计分析,探究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对于不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单侧甲状腺癌患者有67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有33例,其中发生单侧淋巴结转移者22人,发生双侧淋巴结转移者9人。所有甲状腺癌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术后有5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0%,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临床上在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中,手术治疗方法效果相较其他治疗方法效果较为明显,术者需根据患者年龄,慢性疾病患病史等综合信息设计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从而尽可能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中晚期肾结核4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43例中晚期肾结核的诊治经验,以提高中晚期肾结核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43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膀胱刺激症状、肉眼血尿、腰痛为中晚期肾结核最常见临床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1.4%、65.1%、44.2%。实验室检查中,尿常规异常阳性率达90.7%,尿沉渣查抗酸杆菌有一定诊断价值。影像学检查中,CT诊断符合率最高(81.4%),同B超或泌尿系平片+静脉肾盂造影(KUB+IV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磁共振水成像(MR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抗痨治疗者5例,其中2例用药期间病情好转,但停药后加重,1例肾自截,2例无效。3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肾切除术34例,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术4例;开放手术32例,腹腔镜手术6例。38例均治愈。结论泌尿系CT检查对中晚期肾结核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中晚期肾结核大多需要手术治疗方能治愈,如对侧肾功能良好,建议切除患肾,不提倡施行肾部分切除术或脓肿穿刺引流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体会。方法:回顾研究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手术治疗各类肾脏疾病28例,其中肾癌14例,肾盂癌7例,上段输尿管癌2例,肾萎缩4例,肾结核1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75~160min,平均95min;术后8~24h进食,术后住院7~11d。结论: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腹腔脏器干扰少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肾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静脉肾盂造影与CT的肾结核表现及其对肾结核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4例肾结核患者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与CT检查,分别从肾脏形态改变、肾实质、肾盂肾盏、输尿管、肾功能、有无钙化等方面对肾结核做出诊断;其中21例经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肾结核患者,分别用3种影像学方法对其显示的典型肾结核特点(包括空洞、肾盂输尿管壁增厚和不规则钙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B超、静脉肾盂造影及CT诊断肾结核的准确率分别为53.3%,62.8%和90.7%。CT对中晚期肾结核空洞、肾盂输尿管壁增厚和不规则钙化的显示明显优于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结论:CT能够对肾结核病变范围、程度、定位做出正确判断,可作为肾结核治疗前进行评价并制定治疗方案的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