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碘化丙啶-双苯甲亚胺配伍逆行荧光双标记技术对豚鼠脊髓运动神经分支至股神经和腰背肌作了研究。结果发现股神经的运动纤维来源于同侧L1-5脊髓前角内侧核运动神经元和L4-5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腰背肌的运动纤维来源于同侧相应节段脊髓前角内侧核运动神经元。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神经示踪剂荧光金(FG)、真蓝(TB)和荧光红(FR)两两组合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标记效率差异,为再生神经重支配准确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大鼠胫神经示踪模型,采取神经内注射与神经横断后近侧断端浸泡(20 min)2种方式,分别对FG、TB和FR的两两组合进行示踪试验.示踪术后5d,取脊髓腰膨大段冷冻纵切,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显微成像和计数.结果:FG联合TB示踪标记的运动神经元数量最多,其次为FG联合FR,而FR联合TB组标记细胞数最少,双标比例也最小.神经断端浸泡方式使用示踪剂时标记效率仅为神经内注射的2/3左右.结论:FG联合TB以及FG联合FR示踪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标记效果较好,且神经内注射使用示踪剂效果优于持续20 min的神经断端浸泡.  相似文献   

4.
人股二头肌肌内神经分布和神经入肌点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查清人股二头肌长头和短头的肌内神经分布和神经入肌点定位,为其肌移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1)观察20具尸体股二头肌长头和短头的神经分支数量,拟将坐骨结节与股骨外上髁连线分4等份,观测神经入肌点水平。(2)用3具童尸股二头肌做Sihler's肌神经染色,观察肌内神经分布。结果(1)长头神经来自坐骨神经胫侧,神经肌支一支型占22.5%,两支型72.5%,三支型5.0%,入肌点位于1/4区占22.1%,2/4区57.1%,3/4区20.8%。短头神经来自坐骨神经腓侧,一支型占95.0%,两支型5.0%,入肌点在肌的近部浅面。(2)长、短头肌内神经分支各形成一条神经支配带,横过各肌束中段。结论股二头肌长头和短头有单独神经支配。长头神经支配多见于两支型,神经入肌点多见于2/4区。  相似文献   

5.
用CB-HRP逆行标记法对树支配前肢肌的运动神经元在脊髓前角的占位进行了研究,测量了它们的大小并观察了其树突的分支分布。结果表明:树支配前肢肌的运动神经元在脊髓颈膨大部分布于一定节段,在横切面上分布于一定的前角运动核亚群;各肌或肌群的运动神经元群在脊髓横切面上有部分重叠。这些运动神经元的大小介于20μm×12μm~64μm×44μm之间,平均为37.93μm×26.49μm。支配前爪肌和前臂后群肌的运动神经元相对较小,而支配其余前肢肌者相对较大。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在脊髓中向后、内、外、前分布的比例分别是34.04%、29.43%、20.81%、15.72%。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源神经干细胞与运动神经元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寻找出重要的差异蛋白质.方法 采用双向电泳分离两种细胞的蛋白质,用DeCyder软件分析蛋白表达差异,并采用质谱(HPLC-ESI-MS/MS)进行鉴定.结果 脊髓源神经干细胞与运动神经元蛋白质凝胶分析获得1 300余个清晰的蛋白质斑点,在比国产分析的87个差异点中,初步鉴定出44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24个在神经干细胞高表达,20个在运动神经元高表达.结论 脊髓源神经干细胞与运动神经元有各自特定的蛋白质表达,某些差异蛋白可能在神经干细胞向运动神经元分化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检测大鼠肌源神经营养因子对体外培养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划痕损伤后 Bcl-2表达的影响 ,本实验从成鼠和乳鼠骨骼肌中提取出肌源神经营养因子。在胎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培养第 7d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成鼠组和乳鼠组 ) ,取 10 0μl肌源神经营养因子 ( 0 .1μg/ ml)加入实验组 ,对照组加入等量的 PBS,同时进行划痕损伤。损伤后第 3d计数各组存活的运动神经元 ,行 Nissl染色和免疫组化反应 ,计数 Bcl-2免疫反应 ( Bcl-2 -IR)阳性神经元数量 ,并在图像分析仪上对 Bcl-2 -IR阳性神经元作光密度分析。结果发现 ,损伤后第 3d,实验组运动神经元存活数 ,Bcl-2 -IR阳性神经元数和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 ,而乳鼠肌源神经营养因子组功效优于成鼠肌源神经营养因子组。结果提示 ,大鼠肌源神经营养因子对体外培养的受损运动神经元具有增强 Bcl-2表达、减少凋亡和损伤修复等作用 ,且乳鼠的此因子效能尤佳  相似文献   

8.
股神经和闭孔神经肌支转位的解剖学测量和神经纤维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股神经肌支转位修复闭孔神经损伤与闭孔神经肌支修复股神经损伤的应用解剖。 方法 游标卡尺测量20具成人尸体股神经和闭孔神经肌支的长度;6具死亡3~10 h内尸体,其股神经和闭孔神经的肌支经Karnovsky-Roots法染色后,图像分析仪测量它们的横切面积和神经纤维数量。 结果 股神经肌支中股内侧肌长支最长,近端横断面积最大;闭孔神经肌支中股薄肌支最长,大收肌支近端横切面积最大。每条肌支内均以躯体运动纤维含量最高,股神经肌支中股内侧肌长支躯体运动纤维数量最多,而闭孔神经肌支中大收肌支最多,其次是股薄肌支。各肌支中γ-薄髓神经纤维的含量,股神经的肌支中以股内侧肌短支和股直肌支较高;而闭孔神经肌支中短收肌支含量最高。 结论 基于各肌支长度、近端横断面积和神经纤维数量的综合考虑,股神经和闭孔神经损伤修复中,股内侧肌长支和股薄肌支宜为供体神经;股内侧肌短支和股直肌支以及大收肌支宜为受体神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离大鼠胚胎的脊髓神经于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探讨骨骼肌植块诱导其向运动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方法:应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分离培养脊髓神经干细胞,通过5-溴-2-脱氧尿苷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增殖、分化情况;通过与骨骼肌植块共培养观察神经干细胞向运动神经无样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大鼠胚胎脊髓可成功分离神经干细胞,分化后可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诱导分化后结果显示.骨骼肌植块组有7.87%的细胞呈胆碱乙酰基转移酶阳性.与10%胎牛血清组(0.94%)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大鼠胚胎脊髓可成功分离神经干细胞,骨骼肌植块可诱导脊髓神经干细胞分化为运动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0.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体外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 ,对大鼠胚胎脊髓运动神经元生长活性的作用。方法 :取大鼠胚胎脊髓腹侧组织体外分离 ,进行原代细胞培养 ,应用抗神经微丝单克隆抗体 (mAb)SMI32进行运动神经元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从细胞形态学及应用MTT比色法 ,研究GDNF对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结果 :GDNF能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存活及突起的生长 (P <0 .0 5 ) ,且具有剂量依赖的趋势。结论 :不同浓度的GDN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胚胎脊髓运动神经元 ,有不同程度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腰背痛伴下肢痛和下肢肌痉挛的化学神经机制。方法 应用荧光双标记法结合免疫组化及PAP法对17只豚鼠进行了研究,将碘化丙啶注入股神经干,双苯甲亚胺注入腰背肌,结果:发现在L3~5节段脊神经节中存在着荧光双标记细胞,荧光双标记细胞的出现率为3.4%,约43.7%的荧光双标记细胞含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降钙基基因相关肽的荧光双标记细胞均中,中小和小型细胞,结论:在腰背肌与股神经之间存在着脊神经节  相似文献   

12.
胸腰脊神经后根形态计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15具成人尸体上对胸腰脊神经后根进行了大体解剖和形态计量研究.结果表明:(1)上胸段脊神经后根的囊外段长度、硬膜点横径和脊髓点束数在逐节减少;后根的囊外段与囊长轴之下夹角>90°,囊内段及脊髓点分布长度在逐节增加,交通支最丰富.(2)中胸段脊神经后根的囊外段长度、硬膜点横径和脊髓点束数各节段波动范围较小,下夹角在90°左右,囊内段短,脊髓点分布长.(3)下胸段脊神经后根的脊髓点分布长度转而下降,下夹角<90°,其它指标均逐节增加.(4)腰段脊神经后根的脊髓点分布长度进一步减少,下夹角最小,其它指标达最大值,交通支丰富.根据研究结果进行后根受损危险排序,腰>下胸>上胸>中胸.  相似文献   

13.
股神经损伤后脊髓内部P物质和L-脑啡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技术观察了大白鼠单侧股神经切断以后,脊髓内SP和Enk样免疫产物的变化。一侧股神经切断后,同侧脊髓腰2、3、4节段后角的Ⅰ、Ⅱ板层内SP、Enk样免疫产物的减少开始于术后第10天,SP减少最明显在30天。此后,随着存活时间延长逐渐恢复,两侧差异缩小,一直维持至60—90天,至120天两侧差异已不很明显。术后各时期Enk样免疫产物反应性的两侧自然对比差别没有SP那样明显。本文对SP和Enk样免疫产物的减少和恢复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用逆行荧光素双标法结合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大鼠腰骶部脊神经节(SG)细胞的周围突分支投射及其化学性质.选21只Wistar大鼠,分三组,每组7只.第Ⅰ组,将碘化丙啶(PI)注入坐骨神经,双苯甲亚胺(Bb)注入背部皮肤;第Ⅱ组,将快蓝(FB)注入背肌,核黄(NY)注入坐骨神经;第Ⅲ组,将PI注入背肌,Bb注入膀胱壁.全部动物存活适当时间后,灌注固定,取SG做冰冻切片,用Nikon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在三组动物的SG中都发现部分荧光双标细胞.将含有荧光双标细胞的切片,用兔抗CGRP血清做PAP法的免疫组化反应,发现部分荧光双标细胞含CGRP.本研究结果提示发生在SG水平的牵涉痛可能是下腰背痛并发下肢痛或下腹痛的神经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选30只成年Wistar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分别应用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层粘蛋白和生理盐水于神经侧断端,4周后,观察损伤侧腰4、5节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神经元酸性磷酸酶和胆碱脂酶活性变化。结果:生理盐水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为59%,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强,胆碱脂酶活性明显降低;雪旺细胞组和层粘蛋白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分别为82.3%和81.1%,酸性磷酸酶和胆碱脂酶活性较对  相似文献   

16.
小鼠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 ,腹腔注射抗 BDNF血清 ,动物存活 2周。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生长相关蛋白 ( GAP-4 3)在脊髓腰骶膨大部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表达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发现 ,注射抗 BDNF血清后坐骨神经损伤侧脊髓前角 GAP-4 3m RNA的阳性神经元与 GAP-4 3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减少 ,阳性神经元的光密度也降低 ,上述改变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意义。结果提示 ,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 BDNF可能参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GAP-4 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用CT-HRP逆行追踪法及ChAT单克隆抗体的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新生大鼠骨骼肌提取液(ME,20~50kD)对钳夹大鼠坐骨神经所致的腰骶部脊髓腹角和背根节神经细胞溃变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注射ME实验组的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和背根节细胞的存活均数与注射盐水的对照组相比,其比值为6:0,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骨骼肌提取液(20~50kD)对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和背根节感觉神经细胞的演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观察了轴突损伤对大鼠球海绵体肌脊核(SNB)内运动神经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亚单位NMDAR1、NMDAR2A和NMDAR2B表达的影响。实验用雄性SD大鼠,切断单侧阴部神经,动物分别存活1、3、7、14或21d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大鼠SNB内运动神经元表达NMDAR1、NMDAR2A和NMDAR2B亚单位,其中NMDAR2B染色密度最高,NMDAR1次之,NMDAR2A染色密度最低;轴突损伤导致同侧SNB内运动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表达改变,其中NMDAR1染色密度降低,NMDAR2B染色密度增高,而NMDAR2A保持不变。轴突损伤后第3d受体染色密度变化明显,第7d达高峰,第21d恢复近正常水平。本文结果提示,SNB内运动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对轴突损伤呈现不同的反应,这可能与受损运动神经元的存活与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了豚鼠臂丛前索损伤与再生过程中脊髓运动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 ( GAP-4 3 )的表达以及电针、NGF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未受损神经的神经元 GAP-4 3呈弱阳性表达 ;但 GAP-4 3在神经损伤初期的表达显著增强 ,随着轴突不断生长 ,表达强度又逐渐减弱 ;电针、NGF能够加快其减弱速度 ,特别是电针能够显著加快 GAP-4 3恢复弱阳性表达。由此可以认为 ,神经元 GAP-4 3含量变化不仅能够反映轴突生长锥生长与靶器官的接触 ,还可表达再生轴突与靶器官之间功能联系的完善程度。电针促进其完善的作用优于 NGF,可能与电针对靶肌肉直接刺激性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研究了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物在山羊脊髓和背根节的分布。在整个脊髓背角,出现浓密的生长抑素样纤维和终末网,在板层Ⅱ和Ⅲ形成不规则的波形带。在带的深面,大量的生长抑素阳性小细胞(直径小于15μm)形成细胞带,这些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大多是双极细胞。在背角最表层仅有稀疏的生长抑素阳性纤维。这种分布型式显著不同于以前报道的其它动物。在胸髓中间外侧核有为数不多的生长抑素阳性细胞,在脊髓的其它部位如中间带区和腹角有少量散在纤维和终末。还发现纤细的生长抑素阳性纤维和终末网出现于骶髓中央管的背外侧区域。此外,在所有背根节只见到极少数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切断背根时,相应节段的脊髓背角的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物无明显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山羊脊髓背角的生长抑素主要来源于脊髓背角的固有神经元,而不是背根节细胞。出现于脊髓板层Ⅱ和Ⅲ的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可能属于岛细胞。本研究还提示,生长抑素可能在脊髓的感觉和内脏运动系统中起作用,还表明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物的分布存在着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